我國有哪些優秀的相聲表演藝術家?

隨小劉


侯寶林 郭榮啟 郭啟儒 劉寶瑞 王長友 王世臣 趙世忠 張壽臣 常寶堃 趙佩茹 馬三立 王鳳山 張慶森 高英培 範振鈺 蘇文茂 朱相臣 劉文亨 王文玉 馬志明 謝天順 黃族民 李金斗 陳湧泉 李博祥 杜國芝 白全福 常寶霆 常連安 常佩業 金炳昶 馬 季 於世猷 唐傑忠 趙 炎 姜 昆 李文華 侯躍文 石富寬 賈繼光 魏文亮 師勝傑 於世德 牛 群 馮 鞏 楊 義 楊志明 楊少華 趙偉洲 劉俊傑 張文順 郭德綱 於 謙 高 峰 ————排名無先後;還有更早的如相聲八德等等,雖然名氣大影響大,但是我沒聽過他們的聲音,也就沒寫上。


懵智的runningMan


相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比較重要的藝術形式,它的基本特點就是以說學逗唱四種基本功夫來去了聽眾。

說相聲的人很多,能稱為相聲藝術家的人不多,49年以來比較著名和有影響力的主要有以下幾個。

侯寶林,侯寶林是一個相聲天才,說學逗唱樣樣了得。他對中國相聲藝術的發展貢獻應該算最大的,可以這麼說,沒有侯寶林就沒有相聲文化的普及。

馬三立,天津相聲藝術大師,他的相聲特點非常鮮明,辨識度非常高。逗你玩在當年家喻戶曉,也是深受百姓喜歡的藝術家,對相聲的發展貢獻僅次於侯寶林。

馬季,馬季也是一位天才的優秀相聲演員,其風趣幽默深深打動了當年的中國人,宇宙牌香菸名馳宇宙,晃動乾坤。

姜昆,姜昆的運氣成分居多一些,早年也算有一些天賦。虎口脫險深受群眾喜愛,不過,可惜後期由於功夫不到家而影響力逐漸衰弱,現在嘛,走的是針織路線,說不上對相聲有什麼實際貢獻。

郭德綱,真正的相聲天才,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特別是唱功了得,這得益於他天生的嗓音條件,加上後天的勤奮。

可以這麼說,假如沒有郭德綱,那麼相聲這門藝術形式將留在上一輩人的記憶中。

郭德綱創立的德雲社今天紅得發紫,論對相聲藝術的貢獻,郭德綱的成就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所有前輩。

對我來說相聲只聽郭德綱于謙早中期的,因為那個候他兩個的相聲水平最高。

至於現在的如日中天的德雲社嘛,注水比較嚴重,雖然依然是粉絲無數,不過,多數已經不是相聲本身了。


平淡是福81


我國優秀相聲表演大師有:劉寶瑞,郭啟儒,候寶林,郭全保,馬三立,王鳳山,馬季,唐傑忠,蘇文茂,馬志存,劉文亨,班德貴,高英培,範振鈺,楊振華,金丙廠,常貴田,常寶華,姜昆,李文華,笑林,李國勝,侯耀文,石富寬,李伯祥,杜國之,李金斗,趙炎,王志濤,馮景順,劉際,馬雲路,魏文亮,孟祥光。


鼾聲如雷105004681


相聲是中國民間一種說唱曲藝,形成於清咸豐、同治年間,以“說、學、逗、唱”等形式引人發笑。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主要採用口頭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等,是紮根於民間、源於生活、又深受群眾歡迎的曲藝表演藝術形式。

1. 馬三立

(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回族,擅使“貫口”和文哏段子,是當時相聲界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歷最老、造詣最深的“相聲泰斗”,深受社會各界及廣大觀眾的熱愛與尊敬。馬氏相聲雅俗共賞,在天津更是形成了“無派不宗馬”的說法。弟子有閻笑儒、張笑勤、張笑非、金笑天、班德貴、連笑昆、常寶華、高笑臨、諶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聲、於寶林、常寶豐等。晚年時候,天津市民投票推選出10個地方名人,要在海河邊上為他們樹立雕像,供後人瞻仰,最後,他們把最多的票投給了這位為他們說了一輩子相聲的老人——馬三立。文革時期,受到迫害,好在命保住了,經過了大起大落的馬三立,心態愈加平穩,馬派相聲風格正式形成,但為人謙虛謹慎,他說:“我不是大師,不是藝術家,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老藝人,是個熱愛相聲、喜歡鑽研相聲的老藝人。”對相聲藝術優秀傳統的全面繼承,他改編、創作、表演的相聲有200多個。馬三立的說、學、逗、唱的功力和表演無一不精 ,是傳統相聲的集大成者。《開粥廠》、《西江月》《暗八扇》、《賣掛票》《十點鐘以後》《藝術的魅力》《三字經》《白事會》《開會迷》《買猴》《精打細算》《逗你玩》等等都是經典。

2. 侯寶林

(1917年11月29日-1993年2月4日),世紀相聲大師,語言大師。侯寶林先生是相聲界具有開創性的一代宗師,在他漫長的60年的藝術生涯中,除創作和表演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相聲名段以外,還對相聲和曲藝的源流、規律和藝術技巧進行了理論研究,為中國相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弟子有賈振良、黃鐵良、楊紫陽、馬季、李文山、胡必達、殷培田、賈冀光、丁廣泉、康達夫、李如剛、吳兆南、於世猷、郝愛民、師勝傑等。1984年,同郭全寶、孫書筠、常寶華、常貴田、侯耀文、石富寬、師盛傑、馮永志、藉薇、韓寶利、邢晏芝、邢晏春、陳紹武、趙連甲等藝術大師赴美演出,先後在紐約、華盛頓、落杉磯、舊金山等4城市正式公演9場,觀眾人數約1萬5千人,是新中國第一次曲藝國外正式演出。京派相聲代表,第一個說相聲的“攢底”。在相聲史上最大貢獻是相聲革新,提高了相聲藝術的品位與格調,從而被公認為相聲藝術發展史上真正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人物。侯寶林的“學”是經典,一些柳活經典段子無人超越。經典相聲作品有《戲曲與方言》《關公戰秦瓊》《賣布頭》《改行》《醉酒》等等1993年2月4日,以江澤民為首的哀悼侯寶林先生,北京各界代表三千人送別侯寶林先生。

3.馬季

(1934年-2006年12月20日),師從侯寶林先生,80年代,第一次把相聲搬上了春晚舞臺,2006年9月,中國曲藝界的牡丹獎將終身成就獎頒給馬季。弟子有姜昆、趙炎、劉偉、馮鞏、笑林、王謙祥、李增瑞、韓蘭成、劉喜堯、彭子義、常佩業、黃志強、黃宏、尹卓林、姚新光、李國修、趙龍軍、邢瑛瑛、劉立新、侯冠男等。別人都是木頭,只有馬季是塊玉。(侯寶林評)相聲界不可或缺的重量級人物。他一直扮演著承上啟下的角色,影響了中國相聲的一個時代,他是新時期相聲的領軍人物。並且,每個時期都有好的作品奉獻出來。經典代表作《宇宙牌香菸》《五官爭功》《打電話》等等。

4.李伯祥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伯祥,男,1938年生於北京,自幼隨父李潔塵學說相聲。6歲時在南京貢院街金谷茶園首次登臺演出,藝名小神童。1949年他由北京啟明茶社到天津小梨園、玉壺春等處演出。同年冬天拜趙佩茹為師。1979年被天津市曲藝團聘為相聲教師,活躍於20世紀90年代,60多年的舞臺實踐,他逐漸形成了“快、爆、脆、準”的藝術風格。他早年嗓子好,說唱並茂,後因嗓音失潤,專以說功見長,特別是貫口活兒更見功力。退休後經常在一些重大的演出活動中露面表演精彩節目,至今活躍在舞臺。常與杜國芝合作。代表作有報菜名、財迷回家、醋點燈、燈謎 、家庭糾紛、聊天等。李伯祥矮個兒、小眼睛、小分頭兒。總是精氣神兒十足的樣子。臺上臺下講話都是滴水不漏的勁頭兒。不論是傳統的《大戲魔》、《醋點燈》、《寫對聯》、《報菜名》,還是新作品《聊天兒》、《兩面人》、《看紅巖》、《謙虛論》,李伯祥的表演都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神,他的機智、靈巧颱風與爆、脆、快、響口風與搭檔杜國芝的佯裝敦厚其實心知肚明,靠活佐料與逗哏較勁的神氣,形成了他們二人的獨特表演風格,被藝術評論界稱為“李杜黃金搭檔”。與其他取得成績的相聲藝術家一樣,李伯祥如今的知名度靠的是早年的苦練。他最擅長的傳統曲目有《報菜名》、《怯講究》、《白事會》、《大戲魔》、《醋點燈》等,創作的節目有《綜合之最》、《謙虛論》等,整理、改編了相聲《看紅巖》等。他還培養了戴志誠、鄭健、王平、呂小品等弟子。

5. 馬志明

回族,1945年農曆7月14日生於天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相聲泰斗馬三立先生長子,拜朱闊泉為師,堪稱文哏大師和武哏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當今相聲界輩分最高的演員之一,屬於寶字輩演員。是我國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他在觀眾中具有廣泛的影響。他是馬氏相聲的傳承人,傳承譜系清晰。他受家庭影響,自幼喜愛相聲,勤奮學藝。他基功紮實,表演功底深厚,其颱風端正,技藝精湛。馬志明,被喜愛他的觀眾們尊稱為“少馬爺”。受到家庭影響,自幼喜愛相聲和戲曲。1957年考入天津戲校學武花臉。1962年調入天津市曲藝團,正式開始說相聲。20世紀80年代由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代收師弟,拜已故相聲前輩朱闊泉為師。馬志明為人耿直,不弄虛作假,為人低調,傳統藝術功底深厚,深得“馬氏相聲”的真髓,形成了不溫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葷不鹹的藝術風格。聽眾聽了他的相聲會回味無窮,形成了獨特的馬氏韻味。作品能令小兒不哭、病者笑顏。文武全才,堪稱文哏大師和武哏有史以來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大保鏢》、《地理圖》、《論拳》、《報菜名》、《文章會》、《開粥廠》、《賣掛票》《糾紛》、《五味俱全》、《黃袍加身》等。他表演的傳統段子,他創作表演的作品《看不慣》《糾紛》等頗有影響。他積極傳藝授徒,對當今相聲藝術傳承貢獻突出。經評審評定,認為該申報人基本符合國家級為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傳承人評審標準,同意推薦為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6.侯耀文

(1948年7月17日-2007年6月23日),出生於北京,是我國著名相聲作家、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國家一級演員。時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鐵路文工團黨委委員、副總團長兼說唱團團長.侯耀文先生自幼受其父侯寶林的薰陶,1960年登臺,有四十七年的藝齡,他的表演生動幽默、個性鮮明,獨樹一幟,其相聲作品在海內外影響廣泛,代表作品有《糖醋活魚》《侯氏發聲《戲曲漫談》《口吐蓮花》《京九演義》等,曾經參加過十一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1985年成為“全國十大笑星”之一,1993年獲美國華美藝術學會頒發的 “國際藝術成就證書”,1996年榮獲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等多項榮譽, 2007年6月23日,因突發心源性心臟病於北京昌平區玫瑰園別墅家中病逝,享年59歲。侯耀文天資聰慧,多才多藝,說學逗唱的基本功紮實,尤其是柳活頗有其父遺風。他不僅能把京劇的各種流派,更能把很多種地方戲曲比如川劇、豫劇、秦腔、吉劇、越調、評劇、越劇、黃梅戲等等都唱得韻味純正,惟妙惟肖,幾達傳神入化之境地 。他汲取了父親的表演精華,又博採了戲曲、琴書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營養,進一步發展了相聲表演藝術1996 榮獲文化部“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1995首屆全國相聲大賽最高獎“侯寶林金像獎,1993 美國華美藝術學會頒發的“國際藝術成就證書” 1985 獲“中國十大笑星”稱號 1984 全國相聲評比會 糖醋活魚 2005第五屆中國金唱片獎曲藝類專輯獎 侯耀文、石富寬相聲全集獲獎. 2002第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文學獎 小眼看世界獲獎.

7.李金斗

1947年10月15日.相聲名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華相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他十三歲坐科學習相聲藝術,深得前輩王長友、譚伯儒等相聲藝術家的真傳,出科後,又拜相聲名家趙振鐸先生為師。李金斗博採廣收各相聲名家的表演藝術特長,集北京的清雅,天津的火爆,東北的粗獷於一身,從而形成自己獨具的藝術風格。相聲代表作有《武松打虎》、《捉放曹》等。他把說、學、逗、唱巧妙的結合起來,同時又繼承和發展了主流相聲的技巧並運用到現實相聲的表演之中,從而達到帥、賣、脆、快。李金斗先後多次在全國相聲大賽中獲金獎,並在全國首屆“侯寶林金像獎”電視大賽中,榮獲“侯寶林金像獎”,被評為全國當代最受觀眾歡迎的八大相聲演員之一。他倡導發起的“北京週末相聲俱樂部”,徒弟方清平。

8.楊儀

1962年5月25日出生於中國天津市的一個相聲世家,中國相聲、影視演員。楊議原名楊儀,1962年出生於中國天津市,父親是相聲演員楊少華,自幼便開始學習相聲。1995年參加侯寶林全國相聲大賽,並獲得金像獎。 2002年憑藉《如此辦學》第一屆CCTV相聲大賽一等獎。2004年開始自導自演都市系列喜劇《楊光的快樂生活》,共拍攝九部。2012年,主演電影版《楊光的快樂生活》。 2013年,主演《我們家的微幸福生活》。 2014年拍攝紀錄片《蟲兒》。2016年,拍攝《楊光那些事》與《長官傳奇》2002年元月創作表演的相聲《如此辦學》,獲得CCTV第一屆相聲大賽一等獎 11月,和蔡明、郭冬臨合作話劇《見人說人話》。在謝亞平導演的中國傳統相聲系列劇《笑口常開之兩吃魚》中飾演風趣幽默的蘇東坡,與李嘉存、武青合作。

9.鄒德江

1966年生於哈爾濱,藝名鄒優傑。鄒德江屬於“全面發展”的人,做主持、說相聲、拍影視劇樣樣都行。他是國家二級演員,師從張學謙、師勝傑。曾在哈爾濱工程小學和28中讀過書,曾在29軍文工團當過演員隊長,現在是武警文工團專職演員、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鄒德江自幼愛聽評書,而且每次聽完一遍就能全部記下。當時每場3毛錢的門票成了難題。於是,他便隔三差五地約上一群同學,把聽來的評書段子講給他們聽。一來二去,聽過的段子講沒了,這幫小哥們兒也聽上癮了,結果是大家湊錢讓他一個人先去聽,然後回來再給大家模仿。一次偶然的機會,德江上臺表演,把老師給震住了,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曲藝生涯。之後,又蒙著名相聲演員師勝傑賞識,改投相聲門下。1995年,憑藉中央電視臺《曲苑雜壇》欄目系列節目《聰明的劇務》一炮打響。2001年至2004年主持中央電視臺名牌欄目《週末喜相逢》。2005年春節晚會表演《魔力奧運》。

王謙祥

男,相聲演員。1948年2月出生於天津市武清區城關鎮大桃園,現為國家一級演員,任中國煤礦文工團曲藝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入北京市曲藝團學藝。1984年師承相聲巨匠馬季,長期與捧哏名家李增瑞合作。任中國煤礦文工團曲藝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他的基本功紮實,說唱俱佳,感情充沛,格調清新、詼諧、富於藝術魅力。他的主要作品有《風災》、《馴馬專家》、《叔嫂情》、《方言外語》、《換包裝》等。王謙祥的父親曾與北京戲曲界、曲藝界的幾位名演員都有較深的交情,並且也是一位京劇迷、曲藝迷。王謙祥幼年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愛說愛唱,他的摹仿能力很強,聽到的就能記下來。上世紀50年代,王謙祥隨父母住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那時,他父親寫了兩段相聲,內容是歌頌“草原鋼城”包頭,父子倆同臺演出,他父親給他捧哏,很得聽眾的讚賞,曾多次獲獎。1960年夏,年僅12歲的王謙祥從包頭來到北京,考入北京曲藝團學員班,與李增瑞一起學習相聲。由於他聰明伶俐,在藝術上進展很快,說、學、逗、唱四門功課都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後來又學會了快板、山東快書等和相聲相近的兄弟曲種。他表演的《叔嫂情》、《戲與歌》、《換包裝》等相聲,風趣而不油滑,幽默而不喧鬧,表演內在、含蓄,有收有縱。王謙祥在臺上、臺下都很有“人緣”,一張幽默、風趣的笑險,讓人倍感親切。演出時,他和老搭檔李增瑞互為映襯,相得益彰。2003年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演出時,他們合作演出的《方言外語》,即用中國方言講英語,受到外國駐澳大使、領事們的歡迎,美國駐澳大使握住他的手連連稱讚:“你講的英語太好了,到我們國家最高學府去教英語好了。”有播種就有收穫。王謙祥憑著天分和自己的勤奮努力,在藝術事業上結出豐碩果實。他先後榮獲文化部全國曲藝節目調演表演一等獎、北京國慶40週年徵文比賽創作、表演雙一等獎、文化部“金獅杯”表演一等獎、文化部第九屆“文華獎”表演獎。





空山—青蘭忘機


侯寶林 郭榮啟 郭啟儒 劉寶瑞 王長友 王世臣 趙世忠 張壽臣 常寶堃 趙佩茹 馬三立 王鳳山 張慶森 高英培 範振鈺 蘇文茂 朱相臣 劉文亨 王文玉 馬志明 謝天順 黃族民 李金斗 陳湧泉 李博祥 杜國芝 白全福 常寶霆 常連安 常佩業 金炳昶 馬 季 於世猷 唐傑忠 趙 炎 姜 昆 李文華 侯躍文 石富寬 賈繼光 魏文亮 師勝傑 於世德 牛 群 馮 鞏 楊 義 楊志明 楊少華 趙偉洲 劉俊傑 張文順 郭德綱 於 謙 高 峰


壹心良品


相聲,一種民間說唱曲藝。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老北京的天橋,天津的勸業場等都是相聲表演藝術的大舞臺。這種表演藝術來源於生活、接近百姓,深受平民百姓的喜愛。相聲鼻祖為張三祿,著名錶演藝術家有馬三立,侯寶林,常寶堃,馬季,牛群,馮鞏等。這幾年,德雲社藉助網絡異軍突起,郭德綱小嶽嶽等走進公眾視野。相聲,可謂是咱們中國的國粹文化了,必須要與時俱進,結合這幾年網絡,小視頻給推廣,相信大眾也會更樂意接受這種給大夥帶去快樂的曲藝的。


愛依傾城


按輩份排應該是馬三立、侯寶林、馬季三位大師級人物,代表三代人。下一代應是郭德綱吧


五草堂齋主


我喜歡聽這幾位老師說的相聲。侯寶林 郭榮啟 郭啟儒 劉寶瑞 馬三立 高英培 範振鈺 蘇文茂 馬志明 李博祥 楊振華 金炳昶 王志濤 馬 季 唐傑忠 侯躍文 石富寬 師勝傑 牛 群 馮 鞏 郭德綱 於 謙


啊偉


我熟知的有:侯寶林 郭榮啟 郭啟儒 劉寶瑞 王長友 王世臣 趙世忠 張壽臣 常寶堃 馬三立 王鳳山 高英培 範振鈺 蘇文茂 劉文亨 王文玉 馬志明 謝天順 李金斗 陳湧泉 李博祥 杜國芝 白全福 常寶霆 常連安 常佩業 馬 季 唐傑忠 趙 炎 姜 昆 李文華 侯躍文 石富寬 賈繼光 魏文亮 師勝傑 於世德 牛 群 馮 鞏 楊 義 楊志明 楊少華,當然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