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三山派實力也不弱,為何最後都歸了梁山?

自名秦羅敷


水滸傳,三山派實力也不弱,為何最後都歸了梁山?

三山是指:孔明、孔亮盤踞的白虎山,李忠、周通盤踞的桃花山,魯智深、武松、楊志、施恩、曹正、張青、孫二孃盤踞的二龍山。這三山中,其實也就二龍山的頭領有魯智深、武松和楊志三位猛將,實力比較可觀,不容小覷。白虎山和桃花山實在是上不得檯面。

三山為何最後都歸了梁山,原因是:第一,三山得了梁山相助才解了困境,知恩圖報,自然要投奔梁山;第二,梁山聲勢日壯,對附近的山頭都有強大的吸附效應;第三,三山頭領都仰慕梁山上的二當家宋江,心甘情願歸附梁山;第四,三山頭領都有深刻體會,那就是實力不夠強大,隨時可能被滅了,這也促使他們投奔梁山。

第一,三山得了梁山相助才解了困境,知恩圖報,自然要投奔梁山。

當時的情勢是:白虎山的孔明和叔叔孔賓都被青州知府捉去了,孔亮便向二龍山和桃花山求救,魯智深是急性子的人,便想集中二龍山、桃花山和白虎山的人馬去攻打青州府。這個時候,被楊志給勸住了,楊志認為,青州府實力雄厚,憑三山之力難以攻克,必須要大隊人馬才有可能打得下來。因而建議孔亮赴梁山向宋江求救。宋江率軍下山直奔青州府,用計賺得呼延灼,再以呼延灼賺開青州府城門,梁山人馬乘勢掩殺進去,奪了青州府,救出孔明和孔賓,獲得許多輜重、錢糧,終於大獲全勝。既然梁山宋江帶領人馬幫助三山破了青州府,得了人家大恩,自然而然就要三山一起歸附梁山了,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更何況三山這些頭領都是義氣深重的好漢呢!

第二,梁山聲勢日壯,對附近的山頭都有強大的吸附效應。

梁山自從宋江加入以後,聲勢日益壯大,憑晁蓋的名聲和能力,梁山發展還沒有這麼快。宋江上了梁山之後,把梁山的定位進行了調整,由晁蓋提出的“劫富濟貧”改為“替天行道”,這個大旗打起來之後,對江湖上的英雄好漢產生了更大的影響和吸附作用,梁山已經不再是一個打家劫舍、劫富濟貧的土匪窩,而是“替天行道”的正義之地、聚義之所。宋江親自帶兵下山征討兩次,一次是攻打祝家莊,前後經過三次,終於把祝家莊夷為平地,獲得許多人馬和輜重,也增加了一些頭領上山;一次是攻打高唐州,同樣獲得不少輜重錢糧,也收穫了一些好漢。如此一來,梁山名聲日盛,對江湖上的好漢,尤其是佔據山頭的一些落草好漢產生強烈的吸附效應。

第三,三山頭領都仰慕梁山上的二當家宋江,心甘情願歸附梁山。

三山上的頭領,以二龍山的最為分量重,武松和宋江早在柴進莊上時就結拜為兄弟,武松在柴進莊上不被看重,只有宋江對武松極為厚愛,初次見面就十分親熱,又是贈錢、做新衣,又是請武松喝酒吃飯,武松臨走,還十里相送,直到最後武松跪拜,灑淚而別,真可謂情意深重,武松一直感念在心。楊志提及宋江,說早就聽聞宋公明的大名;魯智深則快人快語,說早聞哥哥大名,只是無緣拜會。而白虎山的孔明、孔亮,則和宋江更以師徒相稱,關係自然非常莫逆。二龍山的主要頭領魯智深、武松和楊志都對宋江如此仰慕,其他的人,自然無話可說,只要照做就行了。所以,當宋江帶著兵馬為三山解圍打破青州府後,三山眾位頭領自然都心甘情願歸附梁山了。

第四,三山頭領都有深刻體會,那就是實力不夠強大,隨時可能被滅了,這也促使他們投奔梁山。

三山之中,以二龍山的實力最為強悍,魯智深、武松、楊志,這三位頭領,哪一個拿出來也可以比得過呼延灼、秦明這樣的朝廷軍官,更兼施恩、曹志、張青、孫二孃這幾個狠角色相助,這樣的實力,可以說一般的山寨根本不能相比。相比之下,白虎山和桃花山,他們的實力就要遜色許多。因為一個山寨不僅要看你人馬有多少,更關鍵的要看你頭領的本事和實力,以白虎山孔明、孔亮兄弟,桃花山李忠、周通這樣的頭領,實在是不值一提。但即便是二龍山如此強悍的實力,真正遇到了青州府這樣兵馬多一點的州府,再配上一個呼延灼這樣武藝高強的軍官,山寨就無法與之抗衡。很明顯,只有梁山這種實力足夠強大的山寨,才能長久立於不敗之地。基於此,三山頭領自然願意投奔梁山了!


喬鞅


《水滸傳》“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這一回,魯智深率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眾好漢同心歸於水泊梁山,完成了一場規模很大的歷史聚義。那麼,這些原本獨立自主,也還算逍遙自在的三座山寨,為何都入夥了梁山呢?

三山派實力評價

如果把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看作一個派系,實力確實不弱。魯智深領銜,武松、楊志、曹正、孫二孃、張青、施恩、李忠、周通、孔明、孔亮,一共十一條好漢,除了梁山以外,恐怕沒有第二座山頭能與這個派系一較高低。

不過,如果單以一個山頭論,那麼,除了二龍山之外,其他兩座山寨卻不過“毛賊”級別。魯智深曾經到過桃花山,見識了李忠、周通的武藝,更見識了這兩個小毛賊的氣量,武藝很低,小裡小氣,除了攔路搶劫和偷雞摸狗,幹不成大事。所以,花和尚不願意留下來入夥。後來,因為林沖出賣,魯智深情願流落江湖,與二龍山鄧龍單挑,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加盟桃花山。

白虎山的實力也不值一提,佔山大王孔明孔亮兄弟竟然是宋江的徒弟,省得多少武藝?原本,孔家兄弟上白虎山,不過因為與與當地一家財主爭競,殺了他一門良賤,不得已上了白虎山落草。這屬於激情殺人,激情做強盜,沒有人逼他。這個山寨雖然也有五七百嘍囉,但卻跟王倫時期的梁山水平差不多,根本就禁不住官軍的圍剿,純屬躲難而並非真正的造反。

除了二龍山,另外兩家無法抵抗官軍

三座山頭最終結為一個派系,是因為一個朝廷敗將呼延灼。這廝從梁山泊兵敗,單人獨騎逃到青州地界。路過桃花山腳下的村店時,被桃花山偷走了御賜踢雪烏騅馬。呼延灼深恨這夥毛賊,便到青州府借兵攻打桃花山,揚言要掃蕩了這個山寨。

呼延灼領兵回到桃花山叫陣,二寨主周通出戰,只打了六七個回合,徒有虛名的小霸王敗走。回到山寨與李忠一商量,兩個人都非常清楚,憑桃花山這點實力,絕對戰不過呼延灼,被掃蕩是在所難免的。於是,便向二龍山魯智深求救。這樣,桃花山就基本上歸到了二龍山。

呼延灼再次攻打桃花山時,寨主李忠親自出馬迎戰。量一個走江湖賣狗皮膏藥的李忠,怎麼能夠抵敵後來的五虎大將呼延灼。也只打了十個回合,李忠敗走。呼延灼見他本事低微,縱馬趕上山來。

此時,魯智深、楊志殺到,二人分別與呼延灼大戰了四五十個回合,戰退了呼延灼。如果按照這個實力比拼,二龍山、桃花山完全可以自保,呼延灼及青州兵根本無法實現掃蕩。但是,因為一個意外,三山派不得不求救與梁山。

三山派實力不足以攻打州府

這個意外出在了白虎山孔家兄弟身上。孔明孔亮的叔叔孔賓在青州慕容知府手下做事,兄弟二人造反,慕容知府便拘禁了孔賓。孔家兄弟要舉兵攻打青州府救人,沒想到遭遇了呼延灼。孔明不知厲害,與呼延灼打了二十合回合被擒。

二龍山武松與孔家兄弟有交情,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孔亮來二龍山求救,魯智深、武松都主張攻打青州,救了孔賓、孔明叔侄,順帶奪些錢糧。楊志卻不贊同,說要打下青州須得大隊人馬,建議搬請梁山人馬,三山併力共打青州府。

於是,孔亮星夜趕往梁山泊,請求師父宋江出兵。晁蓋、宋江兩個頭領聽了孔亮的哭訴,決定起兵與三山派兵合一處,共打青州。

假若三山派實力能夠大到可以打下青州,也就不會派孔亮去搬兵了。梁山不來打青州,恐怕這三座山頭暫時還不會歸於梁山,魯智深做寨主,久而久之,也會繼續做大。

“妖魔”聚義是必然結局

即便是三山派有能力打下青州,獨自坐大,但最後的結果也是要歸於梁山的。《大宋宣和遺事》中,僧人魯智深是比較晚投奔梁山的,楊志去得最早,武松稍後一點。施耐庵寫《水滸傳》,這三個好漢幾乎就是從這部筆記體歷史中,直接挪移了這他們。身份都一樣,就是故事重新做了編排,把這三人入夥梁山的時間歸集到了一起。

《水滸傳》開篇這一回,施耐庵寫了個魔幻故事,說洪太尉在龍虎山伏魔大殿中放出了妖魔,這些“妖魔”就是後來梁山上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魯智深是天孤星,武松是天傷星,楊志是天暗星……三山派其他人也分別對應七十二地煞的星辰,都屬於北斗七星群中的一顆星星,相聚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不管三山派的實力強弱,最終也將殊途同歸,在梁山上聚義。


綠野萍蹤01


三山派是繼宋江系之外的第二大派系。

水滸第58 回“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三山,並不是我們所說的三山派系。這裡的三山指的是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其中,白虎山的頭領是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他們二人是宋江的徒弟,因此是宋江的嫡系。

三山派的指的是少華山,包括九紋龍史進,神機軍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桃花山,頭領是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二龍山,主要人物是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智,行者武松,

曹正,施恩,張青,孫二孃等。

來看看他們各自的特點。

少華山:人員搭配最合理的小團隊。

少華山是水滸中出現的第一個山頭。在最初階段,少華山實力遠遠超過樑山,他們打家劫舍,到處砸響窯,官府也管不了。這時的梁山只敢劫取單身客商。

看少華山給史進送的禮,一出手就是“30條蒜條金和好大珠子”,出手大方闊綽。林沖上梁山時,王倫不想收留林沖,打發他50兩銀子;晁蓋,吳用等七人上梁山時,王倫拿出五錠大銀打發他們,可見梁山的財政狀況,與少華山相比差遠了。


少華山的三個人,朱武富有謀略,陳達,楊春武藝不錯,最起碼當個山大王是夠用的。陳達性子比較急,適合打前鋒,楊春冷靜,可以守衛山寨。

最能體現團隊實力的就是從史進手裡救下陳達一事。

陳達下山打劫,史進很輕鬆的,就把陳達給擒住了,神機軍師朱武給他來了個“苦肉計”,他和楊春自個綁把自個綁了,來見史進。見了史進哭道;

小人等三個,累被官司逼迫,不得已上山落草,當初發願道: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雖不及關、張、劉備的義氣,其心則同。今日小弟陳達不聽好言,誤犯虎威,已被英雄擒捉在貴莊。無計懇求,今來一徑就死,望英雄將我三人,一發解官請賞,誓不皺眉。我等就英雄手內請死,並無怨心。”

朱武他摸準了史進就是一個大少爺,是一個沒有經過歷練的熱血青年,吃軟不吃硬,因此他二人自己把自己綁起來。“不求同日生,只願同日死”的表白來打動史進,是因為他最容易被義氣感動。另外,以不做任何反抗,來表明史進武藝高強,自己根本就不是對手。對於酷愛練武的史進來說,真是捧得太舒服了!

看似危險的行動,其實一切都在算計之中。
少華山的團隊,有打先鋒的,有保障力量,有出謀劃策的。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嚴絲合縫。

那為何梁山能後來居上呢?

從地理位置來說,少華山地處陝西,在宋朝處於邊遠地區,遠離國家中心,所以除了這三位,很少有好漢往這邊活動,好漢的活動區域主要在山東、河北一帶。所以少華山招不上新人,就影響了發展壯大。

梁山環繞著八百里水泊,官軍想要剿滅梁山,得先過水泊。梁山很好的利用了天險。

再加上朱武的名氣小,幾乎不可能有誰衝著他的名氣來投奔。而梁山先有柴進幫忙,後又有宋江,二人在江湖上都威名赫赫。

二龍山:戰鬥力最強的山頭。

單論武力水平,那二龍山和梁山相比差不到哪裡去,甚至比梁山更強。但單兵作戰能力,決定不了山頭的發展壯大。它缺少有頭腦能出主意的人,沒有智囊團隊,只有武沒有文,人才類型過於單一,不能夠實現互補,因此也只能小打小鬧,最後投奔梁山。

桃花山:居家過日子的山頭。
桃花山的這兩位,武藝和頭腦並不算優秀,官軍真要對付他們,一過而平,但他們能生存下來,正是由於他們這種居家過日子的特點,他們秉持的是“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原則,不騷擾周邊的百姓。
民不舉,官不究,如果沒有人舉報,那官兵自然樂得清閒。因此他們儘量和周圍人搞好關係,大家相安無事,山寨也就能一直維持下去。

最典型的是周通娶親。

周通看上了山下劉太公的女兒,扔下二十兩金子,一匹紅錦當聘禮,作為土匪還得到老丈人家裡入洞房,算是入贅劉家,還要選個好日子。他這是真惦記著給人家當女婿。“鑼鳴鼓項,紅紗燈籠,插花戴紅”,明媒正娶,這完全是想正式過日子的架勢,真拿這兒當家了,一口一個丈人的叫著。

“你看我那丈人,是個作家的人,房裡也不點碗燈,由我那夫人黑地裡坐著。明日叫小嘍囉山寨裡扛一桶好油來與他點。”

好笑之餘,覺得這哪裡是土匪,完全就是居家過日子的孝敬女婿。

真要是土匪,看中哪家的姑娘,拉到馬上抱走了,愛怎樣怎樣。他這簡直違反了土匪的職業操守。

還有一個細節,魯智深離開桃花山時,順走了很多金銀器皿,李忠對周通說:“是我不合引他上山,折了你許多東西,我的這一份都與了你。”

看到了嗎,親兄弟明算賬,這才是過日子的長久之計。

也正因為他們把打家劫舍,當做居家過日子的手段,缺少大格局,那山寨自然發展不起來。

後來,以魯智深為首的三山系,人員足夠多,足夠猛,也足夠能打,成為宋江最為忌憚的一大勢力。


自名秦羅敷


水滸傳中三山派實力是很不氣錯,但是頭領還是義氣中人,在亂世時期,實力在大也鬥不過朝庭,如果想要發展壯大,而且不被朝庭繳滅,加入梁山,合力抗擊朝庭無疑是首選,雖然歸入梁山,不能自立為王,但是生存空間上升。在者,當匪就是為了活下去,自立為王,如朝庭先攻其三山派,那麼三山派必將生靈塗炭,所以選擇加入梁山才是正確的做法。


強子的vlog


梁山能夠容人


志成看世界


因為他們錯誤的以為宋江是個明主,卻不知人家一開始就有一顆被招安的心


每日必毒哦


三山實力確實不弱,但是主心骨不夠強大。這主心骨就是即要有威望(不是武力)天下能人會都來投奔,又有統領全軍的能力,同時地理位置也是一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