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情出自西遊記這個劇情。女兒國國民過度放縱,是誰制約她們?

《西遊記》中,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道路上,遇到的第十四個“妖魔”,乃是

如意真仙。此處為何要將妖魔二字加上引號呢?因為他雖為怪但始終以道士的形象出現,持一把如意鉤子。如意真仙霸佔了女兒國正南解陽山聚仙庵(破兒洞)內的落胎泉,賣水謀利。

女兒情出自西遊記這個劇情。女兒國國民過度放縱,是誰制約她們?

那麼如意真仙為什麼會來到女兒國破兒洞霸佔這一方落胎泉呢?

原著上是這麼說的:

行者道:”我因歸正釋門,來誠借教,這向登山沙水把視能物你可認將時的朋友也都疏失,未及拜訪,少識尊顏。透問問道子母河西鄉人象,及先生乃如意真仙,故此知之。”那先生道:“你走你的路,我修我的復,你來訪我怎的?”行者道:“因我師父誤飲了子母河水,腹疼成階,特來細解,拜求碗落胎泉水, 救解師難也。”那先生怒目道:“你師父可是唐三藏麼?”行者道:“正是,正是。”先生咬牙恨道:"你們可曾會著一個聖嬰大王麼?”行者道:“他是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紅孩兒妖怪的綽號。真仙問他怎的?”先生道:“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處有信來報我,稱說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憊懶,將他害了。——我這裡正沒處尋你報仇, 你倒來尋我,還要什麼水哩!”行者陪笑道:“先生差了。你令兄也曾與我做朋友,幼年間也曾拜七弟兄:但只是不知先生尊府,有失拜望。如今令侄得了好處,現隨著觀音善薩,做了善財童子,我等尚且不如,怎麼反怪我也?”先生喝道:“這潑翻猻還弄巧舌!我舍侄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不得無禮!吃我這鉤!”
女兒情出自西遊記這個劇情。女兒國國民過度放縱,是誰制約她們?

如此可見,如意真仙是紅孩兒的叔叔,牛魔王的兄弟。他認為紅孩兒失去了自由是孫悟空害的,所以不想幫助他,想給紅孩兒報仇,讓孫悟空吃點苦頭。

我們知道,如意真仙與孫悟空的打鬥中不敵,被孫悟空擊敗。但他並沒有像其他無背景無後臺的妖魔一樣,死於孫悟空棍棒下,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明面上,或許如他所言:本待斬盡殺絕,爭奈你不曾犯法,二來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實際上,孫悟空心裡很明白,如意真仙沒後臺不假,女兒國的底牌卻深不見底。水是西梁女王的水,自己又沒打算喝,既然用調虎離山之計,討得一杯應了唐僧懷孕之急,就完全沒有必要攪入這場是非圈。各級老大隻是希望讓自己盯死唐僧,只要能保唐哥哥順利脫離情海孽緣,就算是出色完成任務,取得功業,又何必節外生枝呢?

女兒情出自西遊記這個劇情。女兒國國民過度放縱,是誰制約她們?

為什麼說女兒國的底牌深不見底呢?

我們先來看看女兒國勢力。這是一個奇妙的國家,全是女性角色,而且是通過喝子母河的河水來受孕。當時的女兒國有著三大勢力,一個是女兒國的國王,一個是琵琶洞的蠍子精,還有一個是聚仙庵的如意真仙。

女兒國國王大家知道是誰,而蠍子精原是靈山聽佛經的一隻蠍子,有一天叮瞭如來一口,就跑到女兒國避難來了。而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修成真仙,是有著仙家背景的。這樣的一個得道仙人,為什麼要霸佔女兒國唯一的一座落胎泉,還藉此牟取暴利,不會被上天懲罰嗎?

女兒情出自西遊記這個劇情。女兒國國民過度放縱,是誰制約她們?

這就要看回女兒國國王和蠍子精的故事了,當時的蠍子精來到女兒國,其實是想搶佔國王的席位,一個是為了名聲和地位,另一個就是為了更方便靠近唐僧,等到他來到女兒國可以更好下手,取得唐僧的真陽。但她沒能取代女兒國國王,一直相安無事,當中就有如意真仙的剋制。

有人就會說,不對啊,蠍子精是可以把孫悟空打怕的妖精,而如意真仙還被孫悟空給欺負了,講道理,蠍子精是可以打贏如意真仙的,怎麼還會被如意真仙給剋制。其實剋制的不是在實力上,而是如意真仙背後的天庭和如來的背景和他收藏的法寶,以及他所說的:本待斬盡殺絕,爭奈你不曾犯法,二來看你令兄牛魔王的情上。

女兒情出自西遊記這個劇情。女兒國國民過度放縱,是誰制約她們?

蠍子精的法力神通其實並不是很厲害,但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偷襲。不管是當時把如來打得疼痛能忍,就是一手毒刺偷襲,還是後來把孫悟空打得趴在地上,也還是那一手毒刺叮得。這一招就是她的絕招倒馬毒樁。所以為什麼如來不馬上把她收服,就是留著她在女兒國給唐僧一行人增加一個劫難。但並不是說就真的放縱蠍子精任意妄為,不可能的,所以才派來紅孩兒的叔叔如意真仙,來看守西梁女國,壓制蠍子精。

女兒情出自西遊記這個劇情。女兒國國民過度放縱,是誰制約她們?

如意真仙在剋制蠍子精的同時,他霸佔落胎泉的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女兒國國民的過度放縱。因為到了這一代的女兒國國王,已經換了一種思想,不再想通過子母河來受孕,而是想借助男女之事來孕育。而以前從未體驗過這種新鮮感的子民,一下子就沉淪於此,過於荒淫無度。而且不僅結束之後,還因此心理扭曲,把男人都殺了。

就是因為這樣,如意真仙才可以在孫悟空手下得以自保,而且連天庭和如來都沒有收服他,而是任他繼續在女兒國制衡三方勢力,調節女兒國的內部問題,並繼續為女兒國的民生安全做出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