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龍用重金調來孫德勝,未打過一次勝仗,李雲龍虧了嗎?

孫德勝代表著對強敵敢於亮劍、為戰友敢於犧牲的獨立團的軍魂。獨立團正是有著千千萬萬個孫德勝這樣的人組成。而孫德勝更是李雲龍撒進獨立團的那些種子,所以他的價值不是以某次戰爭的勝負來評判的。

在《亮劍》中,孫德勝這個角色給人印象極其深刻。這個人沒有文化,乞丐出身,曾經是石友三的部下,脾氣上來,連話都講不清楚,直接就喜歡用鞭子抽下屬。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角色,給觀眾帶來的震撼,久久難以平靜。

李雲龍用重金調來孫德勝,未打過一次勝仗,李雲龍虧了嗎?

他曾經是李雲龍在新一團的一個步兵,但是李雲龍從新一團除了要回了張大彪之外,就是花了五挺歪把子把這個孫德勝換回來。然而換回來之後,仍然只能是放在步兵裡當大頭兵。

李雲龍的心情應該就像是《士兵突擊》裡的團長一樣,面對鋼七連的改編,所有人都安排了,唯獨剩下許三多。因為團長知道許三多是難得的兵種,但是在整體改編的情況下,似乎又找不到合適他的崗位。

李雲龍用重金調來孫德勝,未打過一次勝仗,李雲龍虧了嗎?

李雲龍知道孫德勝是一個難得的騎兵種子,但是他的獨立團此刻根本不具備建立騎兵連甚至騎兵營的實力。然而騎兵卻有永遠是李雲龍心中的痛。

雖然李幼斌版的《亮劍》省略了這部分,但是黃志忠版的《亮劍》記錄了這一段,所有曾經的西路軍戰士,都曾經對馬家軍的騎兵馬刀有著非常深刻的記憶。這裡也包括《永不磨滅的番號》裡,李大本事直到若干年後,仍然無法擺脫對馬家軍的馬刀的恐懼,面對衝過來的騎兵,在很多關鍵時刻,總是腦子一片空白,想著連長叫自己快跑的畫面。

所以李雲龍是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騎兵隊伍的,這不只是一個想法,更是一個目標。

然而當孔捷從萬家鎮“牽回”了一個騎兵營的時候,李雲龍的心情是多麼豪邁。雖然被旅長“打劫”,最終獨立團只留下了一個騎兵連。而就在這個時候,孫德勝開始發揮了他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從這一刻開始,李雲龍的五挺歪把子就正式開始獲得收益了。孫德勝只用了短短兩三個月時間,就讓一個曾經的偽軍騎兵組建的新騎兵連立刻舊貌換新顏,立刻形成了戰鬥力。

李雲龍用重金調來孫德勝,未打過一次勝仗,李雲龍虧了嗎?

關鍵是在孫德勝的帶領之下,騎兵連人人急切地想立戰功。而偏偏李雲龍好鋼要用到刀刃上,並不給騎兵連安排戰鬥任務。

而李家坡之戰,李雲龍嘴滑,說了一句獨立團全部投入戰鬥。但是坡地仰攻戰,實際上並不適合騎兵出擊,因為騎兵往上仰攻,很容易被敵人當作靶子。所以李雲龍想食言,但是孫德勝急著找政委趙剛告狀,充分表露了騎兵連人人急切地想參戰立功的心情。

雖然最後李雲龍讓騎兵連以步兵方式參戰,讓他們殿後,但最終騎兵連仍然衝到了最前面。

李雲龍用重金調來孫德勝,未打過一次勝仗,李雲龍虧了嗎?

而騎兵連最輝煌的一幕,自然是1942年的日軍的大掃蕩,騎兵連以全團陣亡的代價,掩護了獨立團的撤退。

而獨立團騎兵連面對這日軍強大的騎兵聯隊,一次次衝鋒,倒下一片,又倒下一片,最後就剩下只剩一隻胳膊的孫德勝,最後一次悲壯地喊“騎兵連進攻”。這個場景相當酷烈和悲壯。即便是敵人也為止動容,對獨立團騎兵連的戰鬥意志欽嘆不已。

其實這一幕,就是為什麼李雲龍當初非得要用5挺歪把子去換孫德勝的原因。李雲龍接手獨立團時,幾乎就剩下了兩個營,武器裝備極端簡陋落後,士氣極端低落,步槍甚至還用著漢陽造,老套筒,五花八門,重武器幾乎沒有。卻不惜重金,花了5挺歪把子,到新一團裡,將孫德勝換回來。

李雲龍用重金調來孫德勝,未打過一次勝仗,李雲龍虧了嗎?

換回來的只是孫德勝這一個兵嗎?換回來的是李雲龍隊伍的軍魂。

一支軍隊的首任軍事主官決定了這個隊伍的氣質,但更是無數個和軍事主官一樣秉性的個體在感染影響著這支隊伍裡的每一個成員。李雲龍剛接手獨立團的時候,獨立團只認孔捷,而李雲龍只是在關鍵的幾個位置上用了幾個知己曾經在新一團的下屬。獨立團很快就被李雲龍的氣場給徹底感染了,很快就恢復了士氣,恢復了戰鬥力。

而正是騎兵連以全軍覆沒的代價,用鮮血和生命感染著獨立團的每一個成員。使得他們也像騎兵連一樣,敢於對強敵亮劍,敢於為戰友犧牲。這才真正成就了獨立團永不磨滅的精神。

此後不到一年,獨立團不但恢復了此前的戰鬥力,甚至比以前更為強大,成熟。就連騎兵連也重新組建了起來。而此刻的騎兵連在廣袤的戰場上,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譬如,平定晉綏軍三五八團一營叛亂,騎兵連快速機動的優勢就發揮得淋漓盡致。而這些成功,都是前人的鮮血和生命鋪墊的。

李雲龍用重金調來孫德勝,未打過一次勝仗,李雲龍虧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