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和小熊貓名字僅有一字之差,它們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農村阿舉


我喜歡你,笨拙而熱烈,一無所有卻又傾盡所有!

大熊貓和小熊貓他們名字僅有一字只差,他們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這兩種動物的區別:

1.分佈區域不同:

小熊貓分佈在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在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南坡)、雲南、四川等省有它的足記。

但是大熊貓是中國獨有的,主要活動地在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2.外形容貌上的不同:

小熊貓四肢粗短,後肢略長於前肢,前後肢均具五趾,蹠行性。足掌上長有厚密的絨毛,蓋住蹠墊。尾粗長,不能纏繞物體,尾上有環紋。

大熊貓相信大家已經很熟悉了,身高1.2-1.8米,體重80-120千克外形像熊,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被黑白相間毛髮覆蓋,眼圈一週獨有的黑色也是給他增添了幾分特色。

3.生活環境的不同:

小熊貓主要生活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地方。

大熊貓生活在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是一種對溼性環境比較喜歡的動物。

4.食物不同性:

小熊貓主要食物是箭竹的竹筍、嫩枝和竹葉,還有一些野果、樹葉、苔蘚,並且會捕食小鳥鳥卵和其它小動物、昆蟲等,尤其喜食帶有甜味的食物。

大熊貓的食物比較單一,它的食物基本上都是以竹子為主,目前世外存在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共有60多種。部分野生因環境影響,會吃一些動物屍體

最後再說一下我們最熟悉的國寶大熊貓,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在中國享受高級般的待遇,多次作為國禮和國家和平使者的方式出遊他國,被譽為“活化石”!








吃葡萄不吐土司皮


大熊貓與小熊貓別看只差了一個字,它們之間的差別的可是相當大的!

大熊貓(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們的國寶,儘管毛色分為黑白,而且看上去很萌,其實屬於熊科。分類上,大熊貓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屬,保護級別上為易危。

小熊貓(Ailurus fulgens)則不同啦,它們的體型比大熊貓小得多,毛色也要鮮豔得多。分類上,小熊貓屬於食肉目——小熊貓科——小熊貓屬。


在分類上看,大熊貓與小熊貓可以說是沒什麼關係,下面隨手給大家科普一下有關小熊貓的知識吧:

1.小熊貓非常可愛,經常被人們誤以為是浣熊,其實大部分人根本就分不清浣熊和小熊貓。

2.看到小熊貓這一身厚厚的毛髮就知道它們不喜歡熱,它們主要分佈在喜馬拉雅山脈周圍的溫帶森林之中,這些森林的海拔高度都在2200至4800米之間,氣溫在10℃至25℃之間,過了25℃就有中暑的危險。

3.小熊貓與大熊貓一樣,也是以竹子為主食,但是它的爪子和尖牙依然賦予其食肉的能力,當然小熊貓偶爾也是會吃肉的。

4.雖然小熊貓可愛,但是在野生環境中天敵還是很多的,包括了豹、雲豹、豺及黃喉貂等。小熊貓一般會爬到樹上躲避敵害,如果逃不了,它們就會站起來高舉雙手並且發出尖叫。

5.小熊貓目前屬於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據不完全統計,其野外數量大約為10000只,並不樂觀。


可愛的小熊貓目前已經是瀕危動物啦,需要我們的保護!


古生物探索


千尋君來回答。

大熊貓和小熊貓名字一字之差,關係卻離得很遠,兩者同歸哺乳綱食肉目,源自5000萬年前的同一個祖先,約4000萬年其祖先開始分化。大熊貓原本叫貓熊,是食肉目熊科,後來名字被念成了熊貓,為了和小熊貓相區別,就加了一個“大”字。小熊貓是食肉目小熊貓科小熊貓屬,小熊貓原本被歸入浣熊科,後來發現它和浣熊有明顯的區別,所以單獨列為一科,目前小熊貓是單型科單型屬。

簡而言之,大熊貓是熊,而小熊貓就是小熊貓。

大熊貓和小熊貓確實有些許相似之處

▲兩者都有偽拇指

兩者都以竹子為主食,為了適應食竹的習性,兩者都特化出了適合抓握竹子的偽拇指,以及能夠消化植物纖維的腸胃系統,生物學上稱之為“趨同進化”。這是迫於環境變化而發生的改變,否則這兩個物種都存活不到現在。

兩者的不同點更多


大熊貓是熊科,所以體型較大,身材粗壯,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可以長到150公斤以上;而小熊貓體重不到10公斤。

大熊貓的尾巴很短;小熊貓的尾巴又粗又長,可以當“被子”用。

大熊貓體色為黑白兩色,發現過全身純白的白化大熊貓;小熊貓四肢為黑褐色,面部和耳朵有白色斑塊,尾巴紅白相間,其它部分為紅褐色。

大熊貓是我國獨有物種,貴為“國寶”,享譽全球;小熊貓除了我國之外,在南亞和緬甸也有分佈。

大熊貓數量更少,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熊貓數量較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所以說,小熊貓不是大熊貓的幼崽,大熊貓也不是小熊貓的父母,兩者沒有親緣關係,只是撞名了而已。

我是百科千尋君,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百科千尋君


1、分佈區域不同:小熊貓原生種分佈在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在中國主要分佈於西藏(喜馬拉雅山南坡)、雲南、四川等省。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2、外形不同:小熊貓四肢粗短,後肢略長於前肢,前後肢均具五趾,蹠行性。足掌上長有厚密的絨毛,蓋住蹠墊。尾粗長,不能纏繞物體,尾上帶有深淺相間的環紋。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但黑非純黑,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帶黃。

3、棲息環境不同:小熊貓主要生活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地方。這些地區常年氣溫夏季一般在25℃以下,而冬季則在0~10℃之間。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溼,其溼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溼性動物。

4、保護級別不同:小熊貓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熊貓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5、食物不一樣:小熊貓喜食箭竹的竹筍、嫩枝和竹葉,各種野果、樹葉、苔蘚、以及捕食小鳥或鳥卵和其它小動物、昆蟲等,尤其喜食帶有甜味的食物。大熊貓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貓食用的竹類植物共有12屬、60多種。此外,野生大熊貓還偶食一些動物屍體或其它植物。


Prince灬



大熊貓是哺乳動物,而小熊貓是哺乳綱食肉目動物。

從照片可以看出大小熊貓的外形不同:小熊貓四肢粗短,而且身體為橘紅色體型是大熊貓的三分之一。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憨態可掬,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

由此看出大小熊貓的親緣關係較遠。


鄰家女孩卡伊


大熊貓為食肉目熊科,生活在海拔2500~3500米的茂密竹林,氣溫低於20℃

小熊貓為食肉目浣熊科,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針闊混交林或常綠闊葉林中有竹叢的地方,夏季氣溫一般在25℃一下,冬季在0~10℃。


拾光任然


其實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大熊貓和小熊貓的區別,甚至還有人以為是同一個物種。

大熊貓屬於食肉目大型哺乳動物,在上古時代是典型的猛獸,畢竟還有個食鐵獸的稱呼,上古大魔神蚩尤的坐騎。

小熊貓屬於熊貓科,是介於熊科和浣熊科的之間的科目。


老吳話職場


熊貓家有兩隻熊貓,他們是兩兄弟,因為長得像,不好分,熊貓媽媽為了大家好區分,大的叫大熊貓,小的叫小熊貓,這麼分沒毛病吧?


李家二哥哥哥


這個問題完全可以百度一下,具體的我不說。外形上我是看出來了。還是黑白配的大熊貓可愛。


牛棚裝風扇


一個大一個小 哈哈哈哈哈

實際上小熊貓為食肉目浣熊科,十九世紀初被人發現,分佈於喜馬拉雅山的兩側,東起雲南、四川,西到不丹、尼泊爾、錫金、緬甸等,是亞洲特產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熊貓壽命可達13年。

大熊貓為食肉目大熊貓科,比小熊貓晚半個世紀被人發現,主要分佈在喜馬拉雅山東側,是中國特產動物。目前全世界大熊貓不到1000只。

大熊貓與小熊貓從形態解剖學上看很相似,而且它們都吃竹葉。但大熊貓體積大,小熊貓更像一頭肥大的貓。小熊貓跟熊是表兄弟,而大熊貓跟熊最多算近親。

但是重點來了,小熊貓是國家二級保護,而大熊貓是國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