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澤如果2020年成功競選美國首位華人總統,全球華人會不會為此感到自豪?

平安中國742


美國華裔楊安澤打算在2020年競選美國總統,精神固然可嘉!然而,談到他是否能夠勝出,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華裔美國總統,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



並不是說他不夠資格。他是土生土長得美國公民,年齡超過35歲,參選前連續在美國居住超過14年,沒有犯罪記錄,也沒有任何被法院剝奪選舉權。精神及心理評估合格。他毫無疑問,可以參加美國總統選舉。

問題是,可以參加和可以當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美國,能夠當選總統,最主要要具備:

其一,政治資源。

政治資源包括固有黨派或組織的支持,在地方的長時間的政治基礎的耕耘和積累。

其二,競選資金的籌集。

每次總統大選的費用都是天文數字。競選資金來自於個人的小額捐款,以及團體,公司企業的捐款。捐款人或組織也不是隨意捐款,而是基於對候選人競選理念的認同,以及候選人當選的可能性的高低,來評估所給予的捐款,或捐款多少。在某種意義來說,也算是一種“賭注”吧!因為,捐款人之所以捐款給特定候選人,就是希望他(她)當選,並在當選後,成為他們利益的代言人。

其三,族裔背景。

看似美國是一個“人人平等,機會均等,充滿美國夢”的社會。在日常生活中,或許真的是這樣。但是,一旦上升到通過政治選舉,競爭公職人員的時候,特別是國會議員,甚至總統的時候,族裔背景的重要性就馬上突顯出來了!


畢竟美國是一個白人主導的社會,美國人口3億多,白人就超過了2億。我們不妨看看美國人口中大概的族裔比例吧:白人 79.96%(包括拉丁裔白人約9%),黑人: 12.85%,美國印第安人: 0.9%,夏威夷與其他太平洋島嶼原住民:0.18%,亞洲人:4.43%,混血及其他人種:9.1%。

美國既然是由白人主導的社會,兩百多年來,除了上一屆總統是黑人奧巴馬之外,所有的美國總統都是白人!這一點不奇怪,對嗎?

可以說,哪怕美國華裔楊安澤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個基本條件都沒問題。但是,一旦他面對第三個“族裔”問題,他就不可避免的“敗下陣來!”。為什麼?

美國的亞裔僅僅只占人口的4.4%,這是包括所有亞洲國家的族裔。如果只提美國華人,連2%都不到!沒有足夠族裔選票的支持,如何選?哪怕在他所註冊的民主黨內,考慮到他的勝選機會渺茫,那些大部分的白人也不會讓他代表民主黨去競選總統。

或許有人要問,為什麼奧巴馬能,楊安澤又不能?我不禁要問,楊安澤又如何可以與奧巴馬比?

哪方面奧巴馬在選總統方面會“優過”楊安澤呢?



一是,美國的黑人佔美國人口的接近13%,遠多於華裔的不足2%。

二是,美國社會的標誌性的‘’人權,民權‘’,可以說是黑人打拼出來的,其他族裔在某種意義上,是在享受黑人拼搏爭取出來的成果!由此,黑人在美國社會中,有一種除了白人之外,任何其他族裔不可比擬的“優先權!”,這是一種沒有明文規定的“默認”。哪怕占人口(約18%)超過黑人的拉丁裔,也難以在這方面與黑人相提並論!況且,拉丁裔猶如一團散沙,沒有黑人團結。華裔就更不團結了。在美國,黑人是投票率最高的族裔,而華裔卻是投票率最低的一個族裔!

三是,奧巴馬可不是純黑人。



(奧巴馬和媽媽)

他是一個混血兒。爸爸是非洲肯尼亞的留學生,媽媽是一個來自夏威夷的白人。父母離異,奧巴馬自幼在外祖父白人家庭長大,上白人學校。最後進哈弗大學,法學院畢業。


(奧巴馬和爸爸)

或許奧巴馬身上的‘’白人因素‘’,對於他能夠成為美國總統,也無形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呢!

大家不妨想想,如果奧巴馬是一個純黑人,他有機會選上美國總統嗎?

至少我個人是持懷疑態度的!

總而言之,我不相信美國華人有可能選上美國總統。

假設他萬一真的選上美國總統,我當然會為他自豪,雖然他是美國人,做美國的總統,為美國的利益做事。然而,他畢竟和我長的一個模樣,體內含有中國祖先承傳下來的遺傳物質DNA。有中國人的智力水平,在我眼裡,他更像同類,哪怕他是個“香蕉人”,那又如何呢?

至於全球的其他華人也會為他自豪高興嗎?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具體我就不知道了!


顏二哥有言23


我們叫他楊安澤,美國人叫他安德魯。他除了是亞裔面孔,渾身上下全是美國味道。


因此題目所言,就算安德魯成了美國首位華裔總統,他也是美國人,美國利益是他的根本利益。

華人為他驕傲也好,自豪也好,只是一廂情願。

這就如同奧巴馬有非洲血統,但是你說他給非洲帶來了什麼好處嗎?非洲在奧巴馬時期經濟有什麼大發展?也不見得吧!

所以安德魯同學當選美國總統,也不會對我們有什麼特別的利益。更何況他的上一輩不是從大陸來的,是來自TW,這種意識形態如何,恐怕也不是輕易改變的。

但儘管如此,木叔還要說的是,楊安澤如果當選,說明美國華裔乃至亞裔的整體地位提升是有好處的。

從這點而言,對未來有更多華裔或者亞裔人士參與美國政治事務,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如果形成類似拉丁裔參政的潮流的話,對美國社會趨勢和潮流的轉變,乃至政治意識形態逐漸變化,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效果。

當然這就是一個更長期的社會學研究課題了,不是短期內可以看到的現象。

只是楊安澤肯定不會成為民主黨人推舉的總統候選人。

按照木叔看到的最新民調,拜登依然在民主黨的23位候選人拔得頭籌,桑德斯第二。

楊安澤在哪?至少4名開外。

在這種零和博弈中,如果不能成為第一,那麼再優秀也不能出線,只會出局。

楊安澤的目標顯然對標拜登才行,但很遺憾,從目前來看,他沒有任何勝算。

不過儘管如此,楊安澤還年輕,才40出頭,未來的可能性都存在。他如何把這次競選帶來的效應轉化為未來的政治動力,就看他的意願了。


木春山談天下


楊安澤並沒有機會在2020年成為美國首位華人總統,即便他真做到這一點,你也只能暗自自豪一下,但是隨之而來的恐怕是更大的擔憂。


楊安澤從決定參加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至今,已經歷經了近一年的時間,人們對他最早的印象是他打算給每個美國人發1000美元。最近的一個印象則是,他在談到槍擊案時過度、誇張的表演。作為一個美國總統,最重要的就是演技要足夠高,最起碼也要像特朗普那樣活在自己的戲裡。目前楊安澤也就是勉強進入了2020年美國大選民主黨初選的第3輪辯論,排在他前面的拜登、沃倫、哈里斯等人個個支持者眾多,而且沃倫、哈里斯兩位女將勢頭正盛,楊安澤想在民主黨初選中脫穎而出的可能性幾乎為0。


不過美國大選好不容易有一位華人候選人,也確實值得意淫一番。美國曆史上出現了40多位總統,目前為止只有奧巴馬一位是少數族裔。都是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並沒有給他出生的肯尼亞帶來多少特殊的利益,他甚至為了討好美國的白人選民,要表現的比白人總統更加傳統一些。肯尼亞甚至整個非洲都不會對美國的全球利益造成多大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奧巴馬還要回避,試想如果美國出現一位華人總統,他會怎麼樣對待與自己血緣相近的同胞?過去的駱家輝,現在的趙小蘭已經給大家展示過未來哪怕出現華人總統,可能會出現的狀況。


要成為美國總統一項基本的條件是要對美利堅合眾國效忠,如果因為血緣的關係,美國總統沒有把美國利益放在第1位,顯然他就是不合格的,與其期待美國出現1位不合格的總統,還不如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衝擊時評


題主聽說過以夷制夷嗎?楊安澤就屬於這一類,楊安澤如果意外成為美國第一個華人總統,你可以高興,高興的是華人混得不錯,竟然可以成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總統,但是反過來一想,華人當美國總統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深思熟慮之後,你還會為此感到高興嗎?我想,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並不會高興得太早,並不會盲目樂觀,更多的是擔憂,擔憂華人總統的對外政策!

楊安澤現在並不叫楊安澤,叫安德魯,他是美國人,是美國國籍,楊安澤要想當美國總統,首先他得為美國謀求利益,讓美國得利,如果安德魯能夠讓美國得利,安德魯有機會成為美國總統,但僅僅是有機會而已,美國並不會同意一個華人當總統,美國更多的是白人總統,黑人總統只有奧巴馬一任,而奧巴馬成為美國第一個黑人總統,並不是奧巴馬的能力有多強,是美國的利益需要!

奧巴馬成為美國的第一任黑人總統,是白人和黑人博弈的結果,就像是南非黑人總統曼德拉一樣,美國如果不讓奧巴馬當總統,黑人和白人之間的矛盾就會爆發,就會出現馬丁·路德·金這樣的黑人領袖。美國為了安撫黑人,最終選擇奧巴馬當美國總統,奧巴馬就這樣成為首位美國的首位黑人總統,黑人為此感到驕傲,不再想著“黑人運動”。這一點,和南非非常相似,曼德拉如果不能成為南非的黑人總統,黑人有可能將白人徹底趕出南非。

安德魯作為華人的代表,想要成為美國總統,必須有足夠的影響力,必須有財團的支持,就憑華人在美國的比例,華人在美國的數量有限,安德魯不可能成為美國總統,安德魯參加總統的選舉,就是陪襯,演個戲而已,在20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最後可以成為美國總統的,是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是民主黨的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有這兩人在,安德魯會被摔出十幾條街!

另外,我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策略叫作 “以夷制夷”,安德魯如果當選,就是美國的以夷制夷策略,這一點和中國歷史上的秦國是一樣的,秦國當初非常弱小,就變法圖強,在秦國裂變、崛起的過程中,秦國使用的就是“以夷制夷”,張儀、範睢、商鞅等人都不是秦國人,最後這些人讓秦國強大起來,把自己的國家都給吞併了,這就是“以夷制夷”的可怕之處!

各位請記住一點,那些自願脫離國籍,自願加入外國國籍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外國人,只有小部分還有愛國之心,那些沒有愛國之心的人一旦在他國得勢,對自己的國家是最狠的,因為他們瞭解自己的原來的國家,知己知彼之後,他們提出的政策,再結合美國的經濟霸權和軍事霸權,就能恰到好處!


老鱷魚觀天下


除了華人美粉們要激動一番,中國臺灣有楊氏族群會慶祝一下,其它華人冷眼觀看即可。


其實華人用不著自豪,楊安澤雖祖籍中國臺灣,但他出生成長在美國,他就是一個黃皮白心(類似香蕉)的美國人。

美國是個歧視有色人的國家,即使楊安澤當選美國總統,仍不敢輕易招惹白人階層,奧巴馬的從政經歷足可證明。

奧巴馬嘔心瀝血搞了幾件想青史留名的“政績”,例如加入TPP,加入“巴黎氣候協議”,簽署“伊核協議”,“解除對古巴封鎖”,“推行醫保法案”等,被骨子裡“白人至上”的特朗普上臺一一推翻,為了推翻而推翻。無一倖免!


楊安澤若當總統,他必須接受美國國會白人鷹派集團節制,他要表現得比白人還白人,甚至比特朗普還特朗普,才會受到待見。

楊總統還必須變成“洋總統”,不要宣揚東方文化,不要傳播東方哲理智慧。

——他必須提防美國政客集團給他製造“通華門”、“間諜門”之類栽贓陷害。他不會親近華人國家。

——奧巴馬沒有攤上這些事,因為美國根本不擔心肯尼亞會翻美國的天。楊安澤情況就不一樣了,他的祖籍國是世界第二,已經使美國權臣階層、壟斷資本家集團感到寢食難安。

楊安澤若當總統,要給美國人發紅包,這對其它國家並不是福音。

“發紅包”錢從哪裡來?剪美國富人羊毛。美國富人的羊毛損失從哪裡補?這就是他們拿起剪刀變本加厲剪世界各國羊毛!

不要幻想美國出了華裔總統就會親華,猶如美國出了德裔總統特朗普不親德國一樣,他們只會親美國。

不要忘了!世界上曾經出了精通華語的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美國華裔駐華大使駱家輝,英國“中國西安女婿”外交大臣亨特,他們只是按所在國國家意志按部就班與中國交往,並沒有特別出彩之處。


諶人


楊安澤不可能當選,這是大前提。美國還沒有到一個華裔也可以當總統這個程度,奧巴馬當總統是意外,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再出現少數族裔的總統了。奧巴馬可以說是非洲裔美國人把他抬進白宮的,但華裔在美國人口中比例很小,對參與政治也不積極,而要讓非洲裔和歐洲裔美國人支持楊安澤,這個可能性不是完全沒有,但非常小。

其次,楊安澤現在是一個美國人,他競選美國總統,也是以美國人的身份在參選,他對中國的認同很低,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在奧巴馬任期內,出現過一些華裔的部級官員,但這幾個華裔在對中國的政策上,要比普通的歐洲裔美國人狠得多,駱家輝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所以,即使楊安澤能夠當選,也千萬不要把他當成華人。

奧巴馬可以說是非洲裔的美國人把他抬進白宮的,但他在任期間,對非洲裔的生活處境改善微乎其微,幾乎一事無成,尤其是他極力推動的醫保改革。而且,在奧巴馬任期內,發生了小鎮青年布朗被警察槍殺案,之後雖然一度演變成全國性的騷亂,但奧巴馬除了掬一把同情淚之外,完全無能為力。說到底,就是因為他必須始終小心翼翼的迴避種族話題。

所以,即使楊安澤真的能當選,也還是要首先把他當成美國總統來對待,而不要首先把他當成一個華人,不要因為看見他的華裔面孔,就覺得格外親切。就像曾經在戰場上以華裔身份欺騙志願軍戰士的那些華裔美國人一樣,當他們開始腔調自己的華裔身份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了,他們一定另有所圖,對他們一定要比對普通美國人更警惕。

實際上,任何人只要當選了美國總統,都不會改變對中國的態度,因為這是美國維護其霸權的最後機會,這是一個戰略性的判斷。現在的局面是,只要美國不能扼殺中國的崛起勢頭,中國經濟規模超過美國就是一個必然會發生的結果,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變化,也是一百多年來美國所沒有經歷過的局面。所以,美國必須拼盡全力來遏制中國,這不會因為換個人當總統就改變。

不過,從中國的角度說,還是應該支持楊安澤當選,原因很簡單,越是小概率的事件發生,越是說明美國的政治制度體系出了問題。特朗普當選就已經說明了一點,他不僅折騰中國,更折騰美國,也折騰全世界,包括美國那些傳統盟友,現在都在水深火熱之中。如果楊安澤能夠當選,那麼就會讓美國政治制度體系的問題暴露得更加明顯,也有助於打破許多國人心目中對美國的崇拜和幻想。


蕭武


楊安澤是一個美國人,他當選美國總統與否,與世界華人並沒有直接聯繫,只與美國華人或許有一定關聯。另一方面,世界華人的自豪感,根本上還是要靠母國的發展狀態來決定,而並不是靠美國總統是否為華人。即便楊安澤當選,也只能說明楊安澤在美國成功了,而不能說明華人在美國成功了。

楊安澤是華裔,但是除了血統以外,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國式的,和歐美白人沒有什麼區別。因此,楊安澤如果當選,即便在一定程度上對海外華人形成了激勵作用,但影響力不會超過預期。相反,一個說漢話,寫漢字,承華夏傳統的華裔成為美國總統,那才是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只不過,這個情況基本不可能在美國發生。



並且,楊安澤當選為美國總統,海外華人的處境不會有任何變化,甚至連美國華人也並不會因此受益。而在對待母國問題上,楊安澤雖為華裔,但不可能會站在母國立場,反而站在對立面的可能性更大。這一方面,新加坡的李光耀,菲律賓的阿基諾三世,都是典型的華裔,但是他們對待母國或華人,可是比正宗的外國人還慘烈。因此,幻想楊安澤上臺以後,海外華人的國際地位就可以提高,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楊安澤也帶不來所謂的“自豪感”。


海外華人的自豪感,其實歸根到底還是要靠母國。比如上世紀原子彈氫彈研發出來以後,海外華人的地位空前提高,這個時候的自豪感才是真的有了。而目前,我們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各方面對世界都有了深入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海外華人的自豪感自然也就更提升了一步。反過來,至於哪一個華裔當上了美國總統,其實並不會為此帶來什麼。


蘇綻


楊安澤如果2020年成功競選美國首位華人總統,全球華人會不會為此感到自豪?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楊安澤首先是一個美國人,無非是長了一個華人面孔。

就像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一樣,他是美國曆史上首位黑人總統,但全球黑人未必都知道他是誰。而事實證明,奧巴馬8年任期內也沒有給非洲甚至美國黑人帶來多少實質性利益。

不過,這個假設性問題的前提如果實現,可以說是華裔和亞裔在美國政治歷史上的突破。

在白人至上的美國文化環境下,其意義絲毫不亞於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所以華裔和亞裔美國人肯定會為楊安澤當選美國總統感到自豪。即便楊安澤這次只是打醬油的角色,也代表亞裔在美國政壇的地位提升。

對13億國人來說,我們只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客觀地說,與美國前任駐華大使駱家輝一樣,安德魯(楊安澤)是美國人,維護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既然如此,我們自豪什麼,又何談無比的自豪,如果有也是一廂情願自作多情。長著一張華人面孔的安德魯(楊安澤),甚至未必是一位親華的總統。

距離2020年大選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楊安澤作為民主黨候選人,他的出線前景並不樂觀。

目前美國黨內呼聲最高的是前副總統拜登,按照媒體公佈的民調支持率,楊安澤在美國民主黨內排名第七,相比拜登的高支持率而言,可以忽略不計。也就是說,2020年,楊安澤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和美國總統的概率幾乎為零。


高峰軍事觀察


我就拋開是不是華人這一說。

我就單純說說,華人會不會支持楊安澤


這是他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演講,他說如果他當選總統,他將會赦免每一個被判犯有非暴力大麻罪的犯人。

什麼意思呢?在美國還有很多州,吸食大麻是犯罪的。


楊安澤本來是民主黨人,因為他觀點還比較接地氣,本來一部分搖擺的共和黨選民是支持他的,結果他這個說法一出,得,別想了。

為什麼?像俄亥俄之類的州,很多父母吸毒的,結果把孩子都餓死了的,哪個共和黨還會支持他?


其實楊安澤作為民主黨員,一開始出來,是博得很多共和黨的好感的,FOX新聞的主持人塔克,那麼一個強烈反民主黨的,還是很喜歡楊安澤,為什麼呢?

  • 因為楊安澤說話接地氣,楊安澤說的話,老百姓聽得懂

  • 楊安澤不像其他民主黨人一樣,上來就罵特朗普。

  • 楊安澤沒一天到晚的賣慘。

  • 楊安澤作為一個亞裔,沒有一天到晚說自己受歧視。

  • 楊安澤說話沒有其他民主黨人那麼嗆人


本來一個良好的開局的,崩了。


但是楊安澤遲早是要在大麻問題表態的,他一個少數族裔,他就註定了只能呆在民主黨,共和黨基本上都是白人,黑人那都是點綴。


但是目前美國的情況就是民主黨的黑人,民主黨的拉丁裔的候選人,只會一招:賣慘以及指責特朗普種族主義,至於其他的可行的見解,基本沒有,民主黨有四個活寶,每次出來都是賣慘,打種族牌,看的實在是很厭煩。


至於對於華裔的影響----基本沒有,美國的華裔對於政治基本上冷感,而且美國華裔基本上也不追求政治,這幫華裔的參議員不出賣華裔的利益就謝天謝地了,之前就有三個民主黨華裔參議員,非要搞SCA5,去拉拉丁裔的票,然後被華裔罵的狗血噴頭。


至於中國人-----那是他國事務,與我國無關。

要是真選上了,說不定為了撇清和中國關係,會加倍仇視中國,算了吧,每一次不管是華裔也好,所謂的中國通也好,只要勝選就沒什麼好事。


還不如干脆特朗普當選呢


李建秋的世界


美籍華裔楊安澤(Andrew Yang)其實早在2017年11月就開始自費瘋狂炒作“美國第一位華人總統候選人”的概念,並先後至少炒作了三大波,今年6月下旬民主黨第一次總統候選人提名電視辯論(邁阿密場),他被安排在第二天出場,推特點贊數高居第二,第二次電視辯論時獲得了比第一次多得多的演講時間,這些都被他的團隊用於在華文圈大肆炒作,儼然“總統候選人熱門”。

“相信我,我是熱門,我要上春晚”


但這個“熱門”其實“水汪汪”的:推特點贊是最容易造假的,楊安澤的“點贊第二”中究竟有多少美國選民只有天知道,事實上他這個第二和第一、非洲裔女參議員哈里斯Kamala Harris都被認為“支持率成色不足”,民主黨內真正的熱門候選人提名競爭者,仍然不出拜登、桑德斯、約翰遜,哈里斯尚且只能算“一二線之間”的“半熱門”,楊安澤在華人圈以外也只是個被偶爾提到的“眾人之一”而已。

民主黨至今還有20個候選人提名競爭者,能夠出線的只有一人,目前恐怕除了楊自己的團隊,幾乎沒有人會預言楊會成為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就更不用說成為所謂“第一個美國華裔總統”了。

而他也並不是“第一個華裔美國總統候選人”,真正的“第一個”是1964年和1968年兩次參選的華裔二代鄺友良(Hiram Fong,祖籍廣東香山即今天珠海市,出生在夏威夷,代表共和黨),他雖然兩次落敗,但曾經分別在黨內初選中獲得夏威夷、阿拉斯加兩個冷門州的勝利,楊安澤能打破這個保持50年的紀錄,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楊1975年在紐約州出身,是靠所謂“創新產業”、風投和考試培訓出道的,因此有些北美華裔戲稱他是“美國羅永浩”,他的團隊善於營造概念,製造輿論和氣勢,演講更是他這個經常“路演”的“培訓導師”看家本領。但他的核心競選綱領,包括“人性第一”(Humanity First。建議不要推廣和普及自動化與機器人)和“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不論工作與否政府給美國美國人每月發1000美元)和傳統暨當代美國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在華人圈製造噱頭是綽綽有餘的,想借此撈選票只能是緣木求魚。

拿“每人每月發1000美元”當競選綱領的候選人真能選上美國總統,美國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他祖籍臺灣,出生在美國,在和奧巴馬廝混搞什麼“創新風投”時竭力迴避自己是否華人、是“中國人”還是“臺灣人”的問題,而強調是“美國人”,此次選舉過程開始前後才突然熱炒“第一個參選華人”(如前所述其實並不是)概念,這恐怕不僅為了取悅美國華裔選民(北美華裔選民並不團結,“華裔參選”的概念其實很不討巧),更多恐怕是為了“選舉之後的後路”考慮——他說穿了是個兜售“成功學”的“雲買賣人”,在預見自己必定選不上的情況下為今後的生意鋪路,也是在情理中的事。

“美國羅永浩”


如上述,他當選、甚至在黨內初選中脫穎而出的概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且退一萬步,他即便真的當選,一個出生在美國的美國公民當選美國總統,且這位美國公民至今也不願明說自己到底是哪一種“華人”,他的當選於全球華人何干?奧巴馬的父親是如假包換的肯尼亞人,他當選美國總統後肯尼亞老鄉的確“自豪”了幾天,但後來呢?正如一位肯尼亞老朋友所言,奧巴馬不過是“長得黑一點的美國白人”罷了。楊安澤准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