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

導語

孩子天性好動,探索能力強,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對周圍的世界充滿著好奇心。只要父母稍不注意,孩子便會因為好奇心而"闖禍"。

案例

視頻中,這個二胎家庭裡兩個孩子平時相處得非常和諧。這一天,姐姐因為好奇而"闖禍"了,被爸爸進行了一翻教訓。爸爸在一旁邊嚴肅地教訓著姐姐,姐姐因為害怕而悟著臉哭泣。

一旁的弟弟看到爸爸正在教訓姐姐,他馬上拿起了飲水機旁邊的飲水瓶,弟弟這是要做什麼呢?

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

爸爸依然在教訓著姐姐,兩人的情緒都有些激動,渾然不知弟弟在旁邊用雙手舉起了飲水瓶,正要往爸爸的頭上砸去。弟弟為了給姐姐報仇,也是拼了。

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

弟弟想了想,這樣砸下去,爸爸肯定會很痛,於是他把飲水瓶又放下去了。這時,爸爸又教訓了姐姐,姐姐情緒更加激動了。弟弟忍不住又抬起了飲水瓶,想要為姐姐報仇,保護姐姐。

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

這時,姐姐和爸爸都察覺到來自旁邊的"殺氣",爸爸和姐姐同時轉過頭去,爸爸看到了弟弟的行為,嚴肅地問:"你要幹什麼?"

"沒,沒有,我覺得這個飲水瓶蠻好玩的,嘿嘿,爸爸,你能不能不要教訓姐姐了?"弟弟笑著對爸爸說。

爸爸看著弟弟想為姐姐報仇,卻又一秒認慫的弟弟,頓時覺得哭笑不得。

弟弟看到爸爸在教訓姐姐,弟弟這樣給姐姐“報仇”,太逗了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評論:

網友一:弟弟太可愛了,行動上要為姐姐報仇 ,實際上卻一秒認慫,實在太逗了。

網友二:姐弟倆的感情也太好了,不過爸爸在這弟弟面前教訓姐姐也不好。

網友三:雖然弟弟的行為有些逗,但爸爸不能在弟弟面前這樣教訓姐姐呀,這樣傷害了姐姐的尊嚴。

當家裡的熊孩子闖了禍,父母都會教訓孩子,讓孩子長長記性,只是,父母教訓孩子要講究方法,這樣教訓孩子,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犯錯時,父母要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單獨教育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不要當著外人,或者當著另一個孩子的面教訓犯錯的孩子。這樣不但會使另外一個孩子為了保護犯錯的孩子而與父母起衝突,而且還會傷害到犯錯的孩子的尊嚴。

父母這時候要保持冷靜,然後把孩子帶到房間,關上門,對孩子進行單獨教育。在教育的時候,最好不要體罰孩子和責罵孩子,父母的目的也是想要孩子知道犯錯的後果,而這個後果,並不是父母的體罰和責罵。

2、通過"換位法"教育孩子

當孩子犯錯了,父母不但要單獨教育孩子,並且要用平和的語氣給分析他做錯這件事情會帶來的後果。

通過"換位法"讓孩子明白,他做錯這件事情,會給父母帶來多少麻煩,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危險,教育孩子,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並且勇敢承認錯誤。

3、給孩子改正的機會

孩子犯錯了,父母要給予孩子改正的機會。比如:當孩子調皮把家裡搞得一團亂時,父母可以讓孩子自己收拾乾淨,如果孩子破壞了家裡一些物品,父母可以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攢錢買個一樣的賠給父母.....父母給孩子一個改正的機會,這樣,他也能意識自己犯的錯,從此不敢再犯類似的錯誤。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父母要掌握正確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果對孩子進行責罵或者體罰,甚至在外人面前或者孩子的兄弟妹姐面前責罰孩子,只會傷害到孩子的尊嚴,甚至引起孩子的叛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