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2775套!大空港再推出全新項目

規劃2775套!大空港再推出全新項目

最近幾天,被海洋新城的規劃,刷屏了!無疑,在深圳西部買房,蹭上未來頭等艙的配套,成為了萬千剛需的夢想。

在錯過了前海、寶中、碧海,再向西,如今的大空港就在眼前,新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將投入運營、穗莞深城際鐵路馬上要開通、地鐵12號線和地鐵20號線正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此時的大空港有著無限的想象力。

就在近期,位於新國際會展中心旁,招華地產在推出南岸、中港之後,再次推出一個全新項目——會展灣水岸。

項目背景

2016年8月,招商&華僑城(簡稱招華地產)以310億投標的方式,取得了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配套商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和國際會展中心(一期)的建設運營權,也就是目前的會展灣地塊。

招華地產在拍得土地後,就迅速動工,以“會展灣”為主題命名,圍繞原福永海河會展河,分別推出了南面5-01地塊會展灣南岸A區和東面3-01地塊會展灣中港。

在目前老牛已知的項目中,除了南岸、中港外,後續還會有水岸、東城,以及活力廣場、休閒廣場和音樂廣場等,其中會展灣水岸,位於下圖中的4-02紅色地塊,主打商業(純粹居住),配建有幼兒園。

规划2775套!大空港再推出全新项目

項目規劃

會展灣水岸,佔地約4.2萬㎡,總建築面積約15.6萬㎡,其中商業建面0.3萬㎡,商務公寓建面15萬㎡,配套設施2.8萬㎡,停車位947個。

項目由8棟商務公寓和1所九班幼兒園組成,分A、B兩區建設,其中1-4棟為A區,5-8棟為B區,結構層數在16-25層,容積率3.7。

目前項目正在建設當中,暫未看到營銷中心,A區進度約建至10層左右,B區進度約建至5層左右,以現場的工程進度來看, 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入市。

項目主體工程由泰興一建承建,由2019年5月18日開工,工期640天,預計2021年就可以完工。

現場實拍圖

富源二路正在施工當中,項目門前的修建有一個公交站點,這一段路基本完工。

項目北側,可以看到進入新國際會展中心一期東大門,沿鳳塘大道,過會展河,右側就是會展灣中港。

戶型配比

項目商務公寓共2775套,戶型建面約31-160㎡,其中建面31-55㎡小戶型,佔比82.3%,且戶戶帶陽臺,滿足市場主流投資價值,另外建面80-160㎡3-4房,帶有天然氣,滿足了更多家庭居住的需求。

多軌道交通建設同步發力,與各大商務區連接緊密

項目位於寶安區鳳塘大道與福園二路交匯處,居於新國際會展中心東大門處,與會展灣中港隔河相望,距離在建地鐵12號線和地鐵20號線步行約5分鐘左右,未來圍繞新國際會展中心還將有云巴、雲軌和穗莞深城際等多條快速路通過,區域軌道交通便利。

快速串聯:地鐵12號線、20號線和穗莞深城際鐵路將匯聚於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全程1個小時內,可換乘至前海、後海、紅樹灣三大超級總部基地和車公廟、香蜜湖、福田中心區等商圈。

高速路口,短時,直達商圈:福永沿江高速收費站距離項目1公里左右(百度地圖測量,僅供參考),半小時即可駕車沿高速直達前海、後海等商圈。

穗深城際:穗深城際軌道交通線是經國務院批准的珠江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主軸線之一,也是首個由省主導的城際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全長86.62公里,總投資196.9億元,最新消息,穗深城際鐵路將定於2019年11月1日正式開通。

該線路連接廣州北站—深圳機場,預留延長線至深圳福田中心區。目前在深圳規劃有海上田園、和平、深圳機場北、深圳機場東,共4個車站,會展灣南岸距離和平站僅1.7公里左右。

粵港澳大灣區迎利好,新國際會展中心一期將投入運營

大空港新國際會展中心已欲揚帆起航,一期馬上開始運營,屆時穗莞深和地鐵20號線也將同步開通,而新國際會展中心作為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主要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內外大型展會服務,在地形上又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區域價值會隨著政策傾斜而凸顯,原以高度為地標的標準難以限制大空港,龐然大物新國際會展中心儼然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地標。

深圳新國際會展中心,總面積50萬平方米,建成後將超過德國漢諾威展覽中心(面積49.6萬平方米)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中心,採用綜合開發模式,融入酒店、辦公、餐飲、商業等功能,未來周邊的交通、旅遊、餐飲等行業將會因此得到迅速發展,成為大空港發展的重要推力之一。

主場館由會展河環繞,周邊為招華地產打造的酒店、辦公、餐飲、商業於一體的高端商務區,會展灣水岸主打低密度居住型公寓。

關於開發商

招商&華僑城(簡稱招華地產),已是行業巨頭品牌保障,自不必過多贅述,且看金主310億拿地。

2016年8月,土地房產交易中心以邀請招標的方式出讓位於深圳市寶安區大空港範圍內,深圳國際會展中心(一期)配套商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和國際會展中心(一期)的建設運營權。

當時我們只知華潤、招商+華僑城、萬科、保利四家名企強勢入圍了招標,但在土地出讓中和“誰來了”一樣惹人關注的“誰拿了”並沒有當場揭曉,而是在經過一個週末之後才姍姍來遲:大洋是310億,樓面地價逾2萬/㎡,金主正是招商蛇口和華僑城聯合體。

眾所周知,華僑城以“旅遊+地產”聞名,鍾情打造低密度人居產品,此次會展灣水岸的整體建設運營,便出自華僑城。

小結

深圳向西,已是多數人的共識,恰好處在粵港澳灣區的幾何中心,超前的海陸空立體交通規劃,打造全球最大的國際會展中心,如今的大空港被寄予厚望。

華僑城,自不必多說,海府一號、紅山6979、會展灣南岸,均是低密度產品,雖有得有失,但在會展配套的產品上,還是獨具匠心。

商業類產品,在早期並不被市場看好,但如今以深圳的影響力,以地段+品質,跨階上位的精品公寓不在少數。

參考此前會展灣南岸的銷售情況,建面31-55㎡小戶型,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建面較大的3-4房,還需橫向對比,再做考慮。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