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耕地面積比中國大得多,為什麼糧食產量不如中國?

焦點數據


美國耕地面積比我們國家多,但產量不如我國是順理成章的事,這個並沒有多麼的奧妙在裡面。美國耕地面積比我們多,但農業人口只有中國農民的數十億分之一。他們每個種地單位動轍幾千上萬畝的土地,是中國種地基本經營的農戶家庭種地面積的成千上萬倍。雖然他們的農業技術比我們高,機械化程度也遠高於我們,但他們的畝產比我們要低的多。畢竟機械化的大規模農業經營並做不到精耕細作。他們的農業產品多,國內消費不了,完全依賴土地面積的廣闊。因為是機械化耕作,他們生產的糧食價格很低。而我們國家實行的是農村農民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農業生產製度,一個農戶家庭經營的土地面積,多者十多畝,少者幾畝。因為土地面積過少,農民只能精耕細作提高產量。這種提高產量又必須加大投入,這就使得我國國家糧食種植成本無限增加。以至於一些農民不堪成本重負而棄耕。

其實在我們國家低成本糧食種植也存在過。在七十年代之前,沒有化肥農藥用於農業生產,基本是白水耕種。在我們家鄉在七十年代之前追溯到舊中國社會,本地的生態環境良好,土壤含水豐富,一般情況下進行的是旱做農業。如果種小麥,旱做小麥播種量先是七斤後逐漸加至十多斤。這樣種植小麥一般畝產量在200斤左右。年景好的時候,畝產能達到300斤。年景不好有災厄的時候,畝產可能在百斤左右。但在這樣的種植中,人工畜力成本除外,所有的種植成本就是十斤左右的小麥籽種。這樣方式生產出的小麥,如果農村土地面積足夠大,每個家庭種地成千上萬畝,與進口國際糧食低價格也有的一拚。


老百姓寧


美國是930萬平方公里,我們國家是960萬平方公里,為什麼說美國產的糧食沒有我們多呢?是因為美國土地休養生息進行輪作,就是說每種兩年到三年修養生息1至2年,然後再開始種,而且,美國農業是高度發達的農業全部實現大型機器化,自動化,美國三億兩千萬人口,其中1%是農民,農民只有300萬,生產的糧食卻夠六億人吃的,除了本國糧食供應以外,出口3億人吃的糧食,由於規模經營,機器化經營,所以糧食價格比較低,有利於出口,所以,美國農民是世界上收入最高的農民,美國農民的人均收入是我國農民人均收入的15倍,這就是美國強大的農業,美國不但有強大的農業,強大的工業,還有強大的軍事強大的國防,這就是美國,一個高度發達,人民富裕,社會公平,法律制度完善的國家,朋友認為說的對,請點贊並點擊關注啊!





137965修德忠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我國是全世界糧食產量最高的國家,產量穩定在6億噸以上,而美國,雖然耕地面積比我國要多很多,但全年產量僅有5億噸左右——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很自豪?別急,我們再看看下面一組數據:

我國年產6億噸糧食,有7億農民;美國5億噸糧食,有300萬農民

我國每年糧食進口超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其中:

大豆進口量全球第一、高粱進口量全球第一、大米進口量全球第一、油菜籽進口量全球第一……

美國每年的糧食出口量超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其中:

美國大豆出口量佔全球出口比重的四成、美國玉米出口量佔全球出口比重的六成、美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

即便如此,在我國的糧食生產中,由於耕地面積受限,加上城建工業用地的不斷增加, 基本上能開荒的地方都被種上了糧食,農藥、化肥的使用總量和單位用量都高居世界前列——這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是非常有害的現象,好在目前隨著我國糧食產量的穩定,也開始逐步進行耕地的休養生息。


而在美國農業生產方面,與我國糧食生產以三大主糧為主不同,美國的種植業生產更加多樣化,從高粱、大麥到苜蓿牧草都有大量種植,加上在美國更多實施的休耕政策,使得其耕地的利用率遠遠低於我國,因此,其糧食總產在數字方面要低於我國不少,但農業核心實力卻遠遠高於我國。

以上是中美之間農業的真實差距,它並不僅僅是體現在總產方面的數字對比,更是對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種植者的種植收益的全面衡量。


每日糧油


美國減產有獎,沒糧倉裝糧食了


黃醒輝虎躍龍騰


這個問題只看到生產的一面。美國的糧食產量不是在求多,反而是在控制產量。鼓勵土地實行輪耕休耕。同時有助於控制糧食價格。

我們是挖掘一切潛力保持產量,土地退化嚴重,進而大量投入化學肥料農藥,完成不良循環。同時高蛋白需求增加過快,不得不大量進口飼料作物。這叫節省耕地!


ron1103


胡扯八道什麼的?!美國的糧食比中國多幾十倍,他向世界多國出口糧食。中國也進口美國的大豆穀物,怎麼會美國的糧食沒中國多?沒蛋扯了吧?


夏文生779


道理很簡單,中國人多,糧食產量必須多;中國糧食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380公斤左右(含豆類、薯類);不過這就是一個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肉類產量41公斤、水產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美國是發達國家第一大農業國,具備農業生產的優良條件: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平原面積佔國土面積的近一半,耕地面積佔世界的十分之一;

美國所處的緯度適中,國土遼闊,三面臨海(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南臨墨西哥灣),氣候類型齊全;經濟發達,農業生產技術先進;交通發達;農作物品種優良;

美國糧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 1/5 ,主要農畜產品如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肉類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小麥產量佔世界的近十分之一;大豆和玉米均佔40%左右;

至於美國糧食產量不如中國,道理同樣也很簡單:產量多了,自己吃不完,賣不出去怎麼辦?如果美國同樣也有14億人口,美國的糧食產量會是多少呢?

美國的農產品也有短板;美國本土並沒有熱帶分佈,因而需要大量進口可可、咖啡、天然橡膠、香蕉等熱帶作物。

總之,糧食產量的多少,第一,取決於人口的數量;第二,取決於市場的容量。


閒看秋風999


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觀點基本都是正確的。但是有一點大家忽略了,而且這一點非常重要,美國是實行間歇式農耕,也就是說種一年,慌一年,或者種兩年慌一年,這主要是讓土壤有修養生機的機會,也就是說有持續生產的能力。在這一點與中國截然不同,中國不但是年年耕種,有些地區還要一年兩茬。這樣嚴重超出了土壤的承受能力,不得已使用大量化肥,從而降低了農產品的品質,造成大量的土壤汙染,喪失了土壤自我更新的能力。這種行為是得不償失的,也是絕後的。

各位看到了吧?這就是中美農業的差距。這裡就農業現代化以及農業機器化這個問題暫且不談。各位,我說的你看明白了嗎?歡迎評論,吐槽,我為你點贊。


手機用戶68637694450


根據國際糧農組織公佈的數據,美國的耕地面積大概是150萬平方公里,中國是120萬平方公里。美國比中國多出了30萬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積。30萬平方公里,大概是什麼概念?就是4.5億畝。黑龍江是我國耕地面積最大的省份,約為2.4億畝。也就是說,美國耕地面積比中國接近多出了兩個黑龍江。



一個數據是,美國這幾年糧食產量基本維持在5億噸左右,中國也連續多年糧食產量超過了6億噸。2018年的全國糧食產量接近6.6億噸。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的糧食產量比美國高出了不少超過1億噸。以一個人每一年消耗500斤糧食計算,1億噸(2000億斤)糧食可以養活4億人口。

為什麼我國可以在耕地面積不如美國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反而超過他呢?具體數字是中國耕地面積比美國少了20%,但糧食卻多出了30%。全下來的話,中國耕地但產量要比美國高了很多。

第一,美國耕地實行輪休制,中國基本不輪休。就是說雖然美國耕地面積為150萬平方公里,但實際上種植面積沒有達到150萬平方公里。有的地方耕地是一年種草,一年種糧食以保護地力。但是我國由於糧食需求的壓力巨大,耕地實行輪休制。像南方的水稻田一年種植兩次,而且第2年第3年繼續種植,中間不間斷。算下來的話,中國耕地面積的利用率要比美國高了很多。

第二,我耕地面積基本分佈在溫帶一年一種,但我國有相當的耕地面積分佈在亞熱帶一年兩種。在溫帶地區種植小麥一般就是一年一熟或者兩年三熟。在亞熱帶種植水稻,一般可以做到一年兩熟,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在畝產相同或者相近的情況下,你一年一熟,我一年兩熟,那麼我的產量就是你的兩倍。

第三,兩國種植糧食的結構有所區別。美國的糧食以玉米、小麥為主,水稻種植的不多。我國水稻在南方地區廣泛分佈。從產量高低看,作為主糧的小麥和水稻,後者的產量更高。在耕地面積相同的情況下,種植小麥的產量就會比種植水稻更低。

我認為,以上三個是造成中國在耕地面積在低於美國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反超的主要原因。如果你還認為有其他原因,歡迎留言補充。


財經知識局


不知這個統計是怎麼出來的?據我所知美國的農業人口只有不到300萬,但每年生產出來的糧食可以養活21億人,而我們現在每年的糧食有20%要靠進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