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口和地鐵里程,遠少於北京上海,為何節假日其地鐵客流量感覺要多於北京上海呢?

chen8422768679437


地鐵的擁擠成程度一般取決於通車裡程和站點分佈。

正是因為廣州地鐵的運營線路與通車裡程不如北上,其一定範圍內的站點分佈偏少,所以容易造成運力緊張,從而導致高峰期客流量擠爆地鐵。但其實廣州其餘線路客流強度和北上還是有差距的,唯獨被稱為死亡三號線的客流強度高居各大城市之首。

通車裡程

廣州地鐵自從1997年6月通車以來,時至今日已運營14條線路,通車裡程為478公里。而同期北京運營20條線路,617公里;上海則為15條線路通車裡程670公里。無論是從通車裡程或是運營線路來看,廣州離北上還是有一段距離的。通車裡程和線路多,在一定區域範圍內的站點數量必然也會加密,也就容易分流客流量。例如在10公里範圍內北京有5個站點、上海6個站點,而廣州只有4個站點,如果此時有100個人需要坐地鐵,則平均到每個站點客流量分別為20、16、25。當然廣州也就顯得客流更多了。

從實際的站點分佈圖來看也是如此,在四大城市中,明顯可以看出區域範圍內上海和北京地鐵站點更多,乘客也就不用一窩蜂擠到某個站點乘車了。

單站客流量

某一條線路的客流強度通常和它途經的站點和換乘站點有很強的關聯性。例如被稱為死亡三號線的廣州地鐵體育西路站。便因一次性串聯起4個重要地標:廣州東站、機場、天河客運站和廣州塔,在廣州257個站點裡面獨此一份。體育西路單站客流強度每日大概在85萬左右,所以造成了3號線特別擁擠。但其實從整體來看,廣州客流強度比北上還是有所不如的。

節假日的廣州市民最想去哪裡?當然是乘坐3號線途經體育西路去天河客運、去廣州東站、去機場出市跨省。外面的乘客呢?同樣也是通過3號線從東站、客運站、機場到小蠻腰,到珠江新城看夜景。

這也是為什麼一到節假日廣州地鐵擠爆的原由所在了,從整體運力與客流強度來看,其實廣深與北上還是有不少差距的,畢竟人口差了幾百上千萬上在這裡。


極度深寒


廣州是經濟第一大省省會城市,華南中心,掌控一億多人口高水平的醫療教育文化體育政務。有錢稍微重點病都要往廣州跑,就醫院可以為節假日帶來很大人流,比如有腎病一個月跑一趟醫院必須的。一個人住院可以帶來十幾個人的流量。教育老師出來培訓也是省城。所有中小學比賽學習都往廣州,出國旅遊轉車有基本有來廣州,廣州批發產業發達,就服裝產業全國多人過來拿衣服看衣服。珠三角私人企業多,流動性更大。(江蘇一個外企有一萬員工一個星期放一天假是基本不會出遠門,但但珠三角一萬人有一千個私人企業住,有幾百個到處跑就產生客流)。


yang206133114


華南物流人流樞紐中心,關鍵一點廣州在校大學生全國最多,所以逢週末節假日學生放假,地鐵客流反增。最後是廣佛同城化,兩個市府中心相距才十多公里,因此,廣佛完全可算作一個城市,這個城市體已經超過國內任何一個城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