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伯利亞種土豆,年薪幾十萬

這是李德民帶著500多名中國農民弟兄在俄羅斯遠東種地的第11個年頭了。10節車皮,滿載著630噸大豆,這僅僅是2014年李德民從俄羅斯遠東向國內回運糧食的“第一車”,在這個收穫季中,僅大豆的回運量就要達到6萬噸。隨著中俄關系的不斷向好以及中俄農業合作的不斷加深,李德民在俄羅斯的種植事業也不斷髮展壯大。

我在西伯利亞種土豆,年薪幾十萬

烏蘇里斯克位於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距離我國東寧縣只有約一小時的車程。2003年,該市的一家養豬場經營陷入困境,當地政府希望已經在當地較有名氣的李德民能出手相救。

“我對搞養殖並不是很感興趣,我說如果你給我500公頃土地,我就買。”

讓李德民沒想到是,對方不僅爽快的向他出租了土地,而且出租的面積遠大於他想要的。據李德民回憶,俄羅斯土地資源很豐富,當時租種一公頃土地的價格和一瓶啤酒的價格差不多,俄羅斯人表示,只要肯種,多少地都可以租給他。

我在西伯利亞種土豆,年薪幾十萬

本世紀初期,在俄羅斯開展農業的中國人並不多,由於大豆、玉米、小麥、大麥等作物投資大、收益慢,風險也相對較大,搞大田種植的更是少有。憑藉對從北大荒帶來的農業技術的信心,李德民帶領一批農墾系統的下崗職工,不僅當了“吃螃蟹的第一人”,還真正把在俄羅斯種地的事業做大做強。十餘年間,從承租三千公頃土地、一個作業區做起,李德民和他帶出去的中國農民已經把耕作面積擴展到了68000公頃,並建設了9個集倉儲、加工、糧食處理為一體的綜合種植園區,他的種植園連續六年拔得濱海邊疆區糧食單產頭籌。

我在西伯利亞種土豆,年薪幾十萬

農業生產多少都要看天吃飯,海外種植也難免遭遇乾旱、洪澇等情況。除此之外,在俄羅斯種地,盧布匯率也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2014年,李德民種植的糧食70%都要回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減少匯率波動造成的損失。

十多年的海外種植,雖然有辛苦,但李德民看到的更多是希望。他認為,在中俄合作大環境日趨向好的情況下,中俄在農業領域的前景和其他行業一樣值得期待,中國有著先進的農業技術,而俄羅斯遠東地區則地廣人稀資源豐富,在開發俄羅斯土地的同時,也為當地帶來了就業機會和農業技術,兩者間的合作是真正的互利共贏。

我在西伯利亞種土豆,年薪幾十萬

隨著俄羅斯進一步加緊對遠東地區的開發和中俄兩國關係的不斷向好,李德民對在俄羅斯種地的信心也越來越充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