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銀元錯配,其實很多是無意為之

什麼是銀元?

銀元也叫機制幣,是從十五世紀末歐洲開始出現機制銀元的雛形,英國工業革命推動機器高速發展,機器逐漸代替手工,用機器而非手工製作的金屬貨幣就是機制幣。

清末民初,我們國家使用的各種銀元就是機制幣大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種類繁多,版別層出不窮,為銀元收藏愛好者所狂熱追逐。

你所不知道的銀元錯配,其實很多是無意為之

圖片為銀元壓印機,兩個人操作,製作壹圓大洋壓力為160噸左右

清代使用的銀元打製機器,多數為進口機器,包括鋼模,比較有名的就是伯明翰(喜敦)造幣廠,廣東龍洋的喜敦版就是例子。國內最出名的是一個叫喬治的老外,當時政府外聘的幣模雕刻師,很多簽名版樣幣就是他的傑作。

你所不知道的銀元錯配,其實很多是無意為之

袁世凱七分臉像之意大利人,魯.喬治樣幣簽名

什麼是機鑄紋和模裂?

模具雕刻之後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翻製成工作模,一副上下模具理論上可以打製2萬枚銀元就得更換,所以工作模的需求量非常大。

什麼時候更換工作模是有徵兆的,模具承受幾十到上百噸重量的合力,打製萬枚銀元,致使幣面產生模裂就得準備更換模具。

你所不知道的銀元錯配,其實很多是無意為之

模裂紋都是從內齒向幣面不規則產生,也沒有規律

銀元衝壓,最開始出現的是機鑄紋,像一石激起的水波紋,直到內齒處停止並垂直於內齒,是重壓下銀胚隨力流動的痕跡。

你所不知道的銀元錯配,其實很多是無意為之

機鑄紋中心呈同心圓狀態

你所不知道的銀元錯配,其實很多是無意為之

內齒處壓力最大,所以耐磨損,機鑄紋也最明顯

為什麼有銀元錯配,怎麼產生的?

銀元生產車間的模具有很多,由於工人文化程度有高低,模具拿錯是常有的事,並且有時候模具只壞了上下模具的其中一個,機緣巧合就產生了銀元正反面不同時期的錯配現象。

像北洋造光緒23年字面配22年龍,江南老龍面配新龍,民國就更多了,比如十年八背,九精三背等,還是遵循“物以稀為貴”的原則,不是說錯配就難得,只有存世量稀少才更具有收藏價值。

你所不知道的銀元錯配,其實很多是無意為之

福建名譽品,民國甲子面錯配中華癸亥旗,二角銀毫子

收藏銀元,就是尋找版別的樂趣,而銀元錯配絕對是大版別,一眼明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