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做、坐、座”分不清?看這篇就夠了,精華總結!|學習乾貨

小學生“作、做、坐、座”分不清?看這篇就夠了,精華總結!|學習乾貨

很多家長留言說孩子“做、作、坐、座”分不清楚,經常把“做飯”寫成“作飯”。“做、作、坐、座”到底怎麼分?今天這篇精華總結一定要收好哦!

“做” 和“作”

“作”和“做”,都是常用字,音同,有時通用,所以使用時讓人犯難,不知該用哪個字。

作,是古老的字

“作”,這個字很早的時候就有,最初的含義是“起、發生”,像現在我們仍然使用的“振作”“一鼓作氣”“槍聲大作”中的“作”,都是“發生、興起”的意思。在這個意義上跟“做”不會打架,因為“做”無此含義。

“作”和“做”,都有“從事”“製作”“充當”的含義,所以容易混淆。

做,是後造字

“做”字,最早出現在宋、元時代,當“即使”“播弄”“做作”講。到明代,“做”成了“作”的俗字,漸漸演變成為“作”的同義詞。

習慣上,具體東西的製造一般寫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

抽象一點的、書面語言色彩重一點的詞語,特別是成語裡,一般都寫成“作”,如“作罷、作廢、作對、作怪、作亂、作價、作曲、作戰、裝模作樣、認賊作父”。

所以,區分“作”“做”用法的一般規律是:

  1. 區別的基本標準是:是否是書面語,內容抽象或書面語言色彩重的詞語,一般用“作”,成語都用“作”。

  2. 做單音節動詞用,多數用“做”,少數用“作”,其賓語內容也比較抽象。賓語是動名詞的(如:報告、調查、榜樣、處理、動員、貢獻),一般也用“作”。

  3. 表身份、成績、行為等意思的“作為”,用“作”。

  4. 遇到沒有把握的詞,寧可寫“作”不寫“做”,但要做到局部(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統一。

小学生“作、做、坐、座”分不清?看这篇就够了,精华总结!|学习干货

“坐”與“座”

“座”是個名詞,而“坐”是個動詞。

“坐”,是指古人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後跟上。

這是本來的意思,後來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墊、坐騎。或者表示乘、搭:坐車、坐船。

建築物的位置或背對著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把鍋、壺等放在火上:坐鍋。物體向後倒:房頂往後坐。

“座”,本義為座位,供人坐的地方,也指位置、座次。

例如:寶座(指帝王或神佛的座位)、上座(坐位分尊卑時,最尊的坐位叫“上座”)、落座(坐到位置上)、滿座、空座、首座、末座、樓座、茶座、專座、雅座。

小学生“作、做、坐、座”分不清?看这篇就够了,精华总结!|学习干货

聰明的你學會了嗎?是不是再也不會混淆了?下面的練習題來試著做做吧!

“作、做、坐、座” 練習題

用 車 位 為 怪 飯 業 請 家 者 定 合

一橋 飛機 火車

手工 著 一山

下 人 工 夢 講 右銘 假 品 無虛席 自自受 享其成

裝模樣 假戲真 好吃懶 繭自縛 小題大

小学生“作、做、坐、座”分不清?看这篇就够了,精华总结!|学习干货

1.小明在認真地寫業。

2.我們學校操場旁邊有一假山。

3.我終於把這道難題出來啦!

4.傍晚,爸爸和我在院子裡數天上的星星。

5.上課了,我們馬上在位上聽老師講課。

6.我事時比較細心。

熱門閱讀

硬核老母的十二時辰,哈哈哈哈|媽媽雞湯

貓真的有傳說中的九條命?

每天喝八杯水、吃辣椒會長痘……其實全是錯的!

小学生“作、做、坐、座”分不清?看这篇就够了,精华总结!|学习干货
小学生“作、做、坐、座”分不清?看这篇就够了,精华总结!|学习干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