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別急著去醫院,做這些事既避免耽誤病情,又能幫孩子退燒

朋友在醫院兒科部門上班,前幾天去醫院找她,看到醫院急診裡面兒科被堵的滿滿的。朋友跟我說,這是醫院的常態,雖然醫院主治的並不是兒科,但是因為最近天氣溫差大很多,孩子都生病了。

孩子發燒別急著去醫院,做這些事既避免耽誤病情,又能幫孩子退燒

我看著這些頭上貼著退熱貼的孩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心疼孩子也心疼家大人,畢竟是工作日,家長們能陪著孩子看病,肯定是請個假的,孩子生病全家都跟著忙活,這塊心頭肉,真的是被放在了心尖上。

我朋友的同事是一位兒科的主治醫生,那天有幸跟她聊了聊,接下來我就給大家整理出來一些,關於“嬰兒發燒時家長的正確做法”的相關內容。

一. 寶寶發燒要怎麼做

1.給孩子勤量體溫

發現孩子發燒,要第一時間給孩子量體溫。有的網者會覺得這真的是毫無意義的一個建議,發燒了當然會量體溫。可是,總有家長忽略這一科學方法,只是一味的用手掌測溫,以經驗來判斷孩子是否發燒。

這方法十分不科學,更加不準確,家長手上的細菌有可能會通過孩子嬌嫩的皮膚進入身體,造成感染或發炎。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很多細菌對於成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免疫系統不完善的孩子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孩子發燒別急著去醫院,做這些事既避免耽誤病情,又能幫孩子退燒

量體溫時,需要將體溫計溫度降低至35度以下,將寶寶腋下的汗液用紙巾擦拭乾淨,嬰兒皮膚嬌嫩細膩,要注意擦拭的力度。夾在腋下五分鐘後方可拿出查看。

2.觀察寶寶身體

觀察寶寶的身體是否出現了不適,尤其是皮膚上的變化。很多寶寶發燒之後會長紅疹子,家長不必擔心,這就相當於是排出了毒素。

3.預防最重要

預防寶寶發燒是最重要的,與其想著孩子發燒之後該如何處理,不如提前預防,讓孩子遠離發燒。

首先,要注意避免孩子著涼。無論是什麼季節,天氣如何,只要一出汗,在著了風就很容易著涼感冒,孩子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難以抵擋外界帶來的危害。

夏天空調屋裡面的溫度比較低,但是室外的溫度相對較高,一冷一熱容易造成熱傷風,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極大的威脅,尤其是空調房中,空氣不循環,溼潤度低,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身體不適。

孩子發燒別急著去醫院,做這些事既避免耽誤病情,又能幫孩子退燒

其次,正因為孩子們的免疫系統不完善,所以容易被細菌侵犯,造成身體的各種炎症。在這方面家長多注意衛生清洗消毒,可以替孩子阻擋一部分的細菌。曾經在微博上,我看過一個故事,奶奶把自己吃了一半的橘子給了孩子,結果孩子就生病了,去醫院看了兩個月才看好。其實奶奶也是想替孩子嘗一下橘子酸不酸,但卻好心辦壞事。

家長們不要忽視一些細節,比如孩子穿的衣服,最好可以用紫外線燈消毒,孩子的玩具要定期使用消毒水來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要與大人使用的餐具分開放,並且在材質選擇上要多多注意。

最後想要避免孩子發燒,最主要的還是家長要學會注意觀察,在孩子生病前夕就將苗頭扼殺在搖籃中。其實最好的育兒方法並不是別人教的也不是書上寫的,用心的與孩子交流就是最好的育兒方法。

二.發燒到什麼時候要吃藥就醫

1.寶寶有炎症

當孩子身體上有炎症時就需要看病就醫了,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出現炎症呢?首先要觀察孩子的皮膚看是否有皮膚上的發炎或感染,然後可以觀察孩子的面部眼睛鼻子耳朵,觀察是否有感染的可能。最後觀察孩子的喉嚨看是否出現吞嚥困難咳嗽等症狀。

孩子發燒別急著去醫院,做這些事既避免耽誤病情,又能幫孩子退燒

家長不是專業的醫生,我們也只能通過外在的一些表現判斷孩子是否有炎症,如果家長想要得到最權威的診斷,還是建議將孩子送到醫院來做一下檢查,但是其實很多家長都不希望把孩子帶去醫院,因為會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孩子抵抗力低醫院裡細菌多,而且生病的人也多,所以很多家長還是很顧忌的。

2.寶寶精神萎靡

有研究表明,發燒到38度精神狀態低迷的孩子要比發燒到40度,但是精神狀態良好的孩子更需要就醫,也就是說,單憑溫度我們可能不能判斷是否應該帶孩子去看醫生吃藥,所以需要家長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如果孩子發燒時能吃能喝能玩能鬧,只是體溫升高,那麼家長可以適度的觀察幾天,如果孩子發燒了,但是精神狀態十分頹喪,提不起精神也沒有胃口,那麼家長還是需要儘快帶孩子去看醫生。

3.寶寶體溫在39.4

根據權威研究表明,如果嬰兒體溫上升到39度4,無論情況如何都要帶孩子去醫院。

4.寶寶哭鬧不休

嬰兒階段的孩子還沒有辦法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往往都是通過哭鬧歡笑,或者其他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如果孩子出現了哭鬧不休的情況又高燒,那麼家長就要引起注意,因為孩子肯定是非常的不舒服,不然的話不會哭鬧不休。

孩子發燒別急著去醫院,做這些事既避免耽誤病情,又能幫孩子退燒

三.照顧孩子的情緒

1.安撫孩子

孩子生病後,除了帶孩子去醫院看病,家長們還要注意照顧孩子的情緒。醫院這個地方大家都不喜歡去,孩子也會覺得那是一個會讓自己挨針的地方,對其產生恐懼,所以家長們要儘量的安撫孩子,無論是在看病中還是看過病之後,家長的安撫工作都尤為重要。

首先要讓孩子明白去醫院並不是為難他,或者是對他不利。去醫院是為了看病,身體健康了,比什麼都重要,然後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病是在醫院看好的,要對其抱有一顆感恩的心。救死扶傷是醫院的責任,但是我們也要對其抱有一顆尊敬的心,讓孩子從小學會感恩。

2.轉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難免會情緒低沉,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兒。原本嘻嘻鬧鬧的孩子生了病就好像就像霜打的茄子一樣,完全沒精神。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利用一些新鮮的玩具幫孩子轉移注意力,讓孩子的精神集中在玩具上,來暫時的忘掉病痛帶來的煩惱。

3.給孩子補給營養

孩子生病後,對身體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可能會虛弱無力或是不願意動彈。此時家長就要適當的給孩子補充一些營養,但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每個可愛的寶寶都擁有一位守護天使,成長路上或許會遇到坎坷和磨難,但是要一心向陽,就會看到向上的光,照耀大地。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