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CULTURAL TOURISM


重庆綦江区东南边有座老瀛山,其半山腰的绝壁上,有一道马蹄形凹槽,边缘距地面约400多米,坐落着一个古老的寨子——莲花保寨。 这里没有真正的莲花,只是在地面上有大量清晰的凹坑和印痕,状若莲花。这些痕迹究竟是不是莲花、又是如何形成的,曾一度是个谜。

1

岩间绽放的神秘“莲花”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多年来,围绕着这些“莲花”出现了种种传说。

一种说法认为,这些痕迹真的是古代莲花留下的。人们推断,从前老瀛山是一片水泊,盛开着大量的莲花。或由于地质变化,诸如泥石流之类,水泊便消失了,地上的凹坑就是莲花被瞬间掩埋而留下来的痕迹,现地面、洞顶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便是水泊存在的证据。

另一种说法则与张献忠有关。当年张献忠到綦江征粮草,莲花保寨里的人不愿配合,拼死抵抗。张献忠手下的一位将军便找来干柴草,混合辣椒、胡椒然后点燃,利用山风将烟雾灌入莲花保寨中。据说,烟雾熏了七七四十九天,寨里人受不了烟熏,有的缴械投降,有的人从悬崖上跳入深谷而亡。烟雾散去后,这位将军领兵进寨子查看。而洞内的“莲花”痕迹,正是他的坐骑踏出的。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古代题刻

这些说法终究只是传说,并无科学依据。新中国成立后,綦江莲花保寨的神秘痕迹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注意。当时曾有地质勘探队员来查看,考察结果认为,这只是一种地质现象,并无特别之处。尽管在莲花保寨的石壁上,人们寻找到一处百余字的南宋末年石刻“綦祥乙解元字应和,修此地所费伍拾万钱,时皇宋保佑四年,丙辰岁仲冬三月四日”,但是,石刻对地上的“莲花”,却只字未提。

2

“莲花”真身竟是恐龙足迹

2003年,原綦江县国土房管局副局长王丰平率队前往三角镇一带考察地质灾害时,偶然在三角镇红岩村莲花保寨海拔800多米高的半山腰的石洞里,看到了这些类似莲花的神秘痕迹。当时,他觉得这些痕迹很像动物的脚印。于是,他立即联系重庆自然博物馆。经前馆长周世武现场鉴定,这些痕迹出现在白垩系夹关组地层,距今约1.4亿年,符合恐龙足迹的几种固定式样,可以肯定这批印痕是恐龙足迹无疑。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恐龙足迹

恐龙足迹就是恐龙的脚印被泥沙掩埋后形成的化石。它的形成比常见的恐龙化石要困难得多,需要合适的泥土温度和软度确保恐龙能够留下足迹,接下来要适时地有适量的泥沙予以覆盖,才能形成化石。因此,在研究恐龙的学者眼中,恐龙足迹化石是大自然赠与的无价之宝。

这批恐龙足迹发现后,一下就引起国内外的关注。2009年,美国犹他迪克西州立学院自然科学系教授杰瑞德·哈里斯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邢立达、重庆自然博物馆原馆长周世武等专家学者组成“中美科考队”,对莲花保寨的恐龙足迹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 加拿大学者邢立达在考察中

根据清理分类,莲花保寨有立体、凹形和凸形三种形态的足迹化石群,不同种类的足迹数量达到329个,绝大部分是恐龙足迹,最短的足迹有11厘米,最长的35厘米左右,足迹步幅最大达到1.6米。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恐龙足迹化石群。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9个甲龙足迹在中国还是首次被发现。甲龙被戏称为“坦克恐龙”,食草类恐龙,它全身披着厚重坚硬的甲骨,能够抵御食肉恐龙的撕咬,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发现的恐龙足迹中,甲龙足迹也是很稀少的。

3

罕世足迹化石再现恐龙生前状态

电影《侏罗纪公园》曾在世界上掀起恐龙热潮。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在地球上生活的,它们又怎么走向灭绝,着实令人遐想。如果说科幻电影因为技术与幻想的作用,还显得不够写实、略为夸张的话,那么,大自然留下的恐龙化石,则实实在在地让人类了解到这些曾经的地球统治者的真实面貌。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 恐龙足迹最集中的地方

较之于常见的恐龙骨骼化石,綦江的恐龙足迹化石更加珍贵,因为恐龙骨骼化石保存的仅是恐龙死后的身体信息,但足迹化石记录下的,却是恐龙在日常生活中一瞬间的动作。通过分析足迹的大小深浅,专家们不仅可以推断恐龙的个体大小,还能知道它们当时处在什么样的行动状态。

莲花保寨发现的7枚白垩纪中期翼龙足迹化石,是中国发现的第三例翼龙足迹。翼龙,顾名思义,是有翅膀的恐龙,能够飞翔。因为翼龙骨骼轻,体重不及其他类别的恐龙,所以很难留下脚印,几乎没有形成化石的机会。

莲花保寨的翼龙足迹化石,长度约10厘米,宽仅约成人两根手指宽。科学家们推断,7处足迹皆出自一只翼龙,它的翼展约2米、体重约30公斤。足迹的走向表明,它刚刚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降落,后腿和前爪在地面留下痕迹,随后被泥沙掩埋形成化石。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恐龙足迹

在莲花保寨发掘出土的众多恐龙足迹中,最为震惊世界的当属鸭嘴龙类立体恐龙足迹。立体恐龙足迹极为罕见,而鸭嘴龙类立体足迹,全世界仅綦江拥有,与西班牙卡梅罗斯盆地的立体兽脚类足迹一道,被称为世界最好的两例立体恐龙足迹。

世界著名恐龙足迹学家马丁·洛克利教授曾这样评论莲花保寨的鸭嘴龙足迹化石:“这个标本非常有趣,我们甚至可以看到鸭嘴龙脚趾在瞬间的变化,从各趾张开到紧张收拢的经过。”

更重要的是,这些足迹有助于人类了解鸭嘴龙的行走方式。鸭嘴龙是活跃在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食草恐龙,吻如鸭嘴,前肢短于后肢。大部份古生物学家相信所有的鸭嘴龙是二足行走,并依靠尾部向后保持平衡。

鸭嘴龙专家贝尔博士认为,这个罕见的鸭嘴龙足迹提供了一个脚部复原,展现了鸭嘴龙是如何行走的,表明它有能力在意外遇到粘稠沉积物时,切换两足与四足的运动姿势,说明鸭嘴龙也有四足行走的时候。

最终,经过专家鉴定,莲花保寨的176个鸭嘴龙足迹归入卡利尔足迹(Caririchnium)(卡利尔足迹最初发现于巴西的鱼河群地层,得名于卡利尔盆地)。因为綦江莲花保寨鸭嘴龙足迹的形态明显区别于已发现的几种卡利尔足迹,所以科学家们将它视为一个新种类,取名“莲花”,以纪念发现化石的莲花保寨。

4

能否解开恐龙灭绝之谜

在綦江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多是白垩纪时期的。白垩纪长达7000万年,是恐龙由极盛走向灭绝的时期。那么,有人不禁大胆想象,在莲花保寨的足迹中,有没有可能发现恐龙灭绝事件发生时留下的足迹,甚至由此解开恐龙灭绝之谜。

结合老瀛山的地质情况,通过分析恐龙足迹,科学家们还未找到有关恐龙灭绝的信息,倒是描绘出了一幅恐龙们自由自在觅食休息的生活场景。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 群山耸峙的老瀛山区

那时候,綦江地区是一片广袤的水泊,可谓水草丰美。由于洪水带来的沙石沉积,这里形成了诸多沙岛,沙岛间有交错如发辫的河流,地理上称之为“辫状河”。沙岛分布的区域并没有植被,但在这片区域的边缘,有繁茂的蕨树和苏铁等植物。水源和食物,吸引了各类恐龙。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恐龙脚迹外面的瀑布

活跃在莲花保寨一带的恐龙,按其年龄分类,成年体长约6-7米,亚成年第一阶段长约4-5米,亚成年第二阶段长约2-3米。从足迹的深浅、距离等因素判断,这些恐龙行走的最高速为1.6米每秒,最低速为0.9米每秒,可见它们当时行进速度不快,可能在散步、觅食,处在一个很放松的状态。

甲龙、鸭嘴龙等食草恐龙迈着缓慢的步伐来到这大自然赐予的餐厅。成年鸭嘴龙身躯沉重,在柔软的河滩上压出深深的足迹。小鸭嘴龙们步履蹒跚,紧紧跟住大鸭嘴龙。其中一只鸭嘴龙右前肢在地面刮出了一道1尺长的拖痕,大概是被绊倒了吧。河滩上还有2只约4米长的甲龙留下一串不紧不慢的足迹,兴许是饱餐一顿之后正在河边散步。

可以说,莲花保寨的恐龙足迹像一部照相机,记录下了恐龙的种种瞬间,而依靠这点滴的信息,已足够人类窥视那个神秘的史前恐龙王国。

5

恐龙足迹的发掘保护

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恐龙足迹化石,綦江建立了重庆綦江木化石——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由木化石区、恐龙足迹区和丹霞地貌区三部分组成,还包括一座地质公园博物馆。人们现在除了可以勇闯老瀛山绝壁上的莲花保寨寻找恐龙足迹,还能够在博物馆看到世界唯一的鸭嘴龙类立体恐龙足迹化石。


快去綦江的莲花保寨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事儿


▲老瀛山拥有炫目的丹霞地貌景观

实际上,綦江拥有的史前遗迹还包括恐龙骨骼化石以及与恐龙同时代的木化石。比如綦江鳞齿鱼化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距今1.3亿年,它的鱼鳞、鱼尾、鱼鳍都很清晰。

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木质部分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交换而成的树木化石,质地如玉,有极高的科研和收藏价值。2004年,距莲花保寨10公里处的采石场发现一根长约13米的木化石,此后又陆续发掘到十多株木化石。经重庆市自然博物馆的专家鉴定,这批古树化石形成约在1.4亿万年前的侏罗纪。

由綦江莲花保寨的“莲花”引发的一系列发现,开启了一扇窥视史前地球景观的窗户。綦江的恐龙足迹化石、木化石以及其它史前动植物化石,展现了亿年前那个神秘奇幻的世界。而从恐龙生活的森林水泊到纵横雄伟的山脉,老瀛山在上亿年间的变化,真正让人们体会到了沧海桑田的含义。


图片◎周德尤

出品◎摄程网

封面地标简介

重庆·仙女山

合川钓鱼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