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山水畫|用點用線技法

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個分支,主要是由文人畫發展起來的,全部用墨色來畫,以用筆,用墨的技法為技巧,墨分五色,濃、淡、焦、幹、溼。墨水山水畫,自唐宋就深淵的墨水山水畫,分為小寫意,大寫意,破墨,潑墨,等。小寫意是細膩鉤,細心染墨,大寫意是筆韻有粗細大小墨韻,破墨是以焦墨破水破淡,潑墨是筆調濃淡,大量水分,求潤澤韻味,在技法熟練的情況下,書寫手法,但每個畫家手法不一樣,各有長處,濃淡於水交融,以形求神,墨韻見筆,濃淡有韻,古人之法各自活用。是水墨山水畫歷史淵源。

水墨山水畫|用點用線技法

點苔:

從元朝以後,畫家多用點法,點子種類很多,這裡講的是山上點苔,點苔即是點遠山上的樹,有破筆點,豎筆點,胡椒點,橫點……一般都用禿筆,用筆從上往下,如高山墜石,要有力度,點與點有疏有密,有大有小,不能重疊,用筆要有連貫性,萬不可以慢吞吞的,一點一點的點,這樣就不貫氣了。

苔點:

又稱醒點,又稱飾點,青綠山水畫中常用的點,富有裝飾味,在一幅山水畫中畫平了,用重苔點醒之,立到就跳動起來了,苔點在畫面中還起成和破的作用。

中國畫的用線:

除了中、側、順、逆、露、藏等鋒外,用線也有些說法,用線講起筆和收筆,曰無往不復。又無垂不縮,用線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其線的力量在線外反方向,用線不能流,要留得住如往前走,前邊有人推你。這樣的線就有力度了。

水墨山水畫|用點用線技法

戰筆:

顫和戰相同,用筆戰抖,積點成線,宋人畫草房,建築多用此法,不呆不板。

勾勒:

上筆叫勾,下筆叫勒,勾山石輪廓,雙勾樹葉多用此法。

水墨山水畫|用點用線技法

飛白:

元趙孟說:石如飛白,木如籀”。畫石的用筆用墨,幹筆溼筆並用,不呆板。

用線輕重急徐,彎處要轉折用筆,用筆如有阻力,轉折頓挫。長線用筆要間歇要有節奏感,筆斷意連,筆筆相連,要慣氣。齊白石先生說過,用筆和木匠作活不一樣,木匠活要堅固,畫的線要慣氣,生動。

水墨山水畫|用點用線技法

蜂腰、鶴膝筆,兩者執筆不穩,行筆滯頓所致,鼠尾筆用筆無力皆病筆,在作畫中出現皆無美感。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