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小型生態魚缸?

夢湧關


巧了 我大學那會兒也在宿舍弄了個小魚缸 還好能找到之前的圖片😄

如何做小型生態魚缸

造景我們實踐經驗特別多,不像別人紙上談兵哈

說說我們那會兒那個缸是怎麼做的吧~

第一步:材料的準備

①超白玻璃小魚缸

超白的玻璃魚缸透光率更高,觀賞效果更高。

②背掛式瀑布過濾

節省空間,並且過濾時水流和空氣再不停的進行 氣體交換,基本上能夠保證你的魚缸不會缺氧。

③與魚缸配套的燈具

選用的燈具長度要和魚缸長度匹配,否則買回來 安裝不上就很難受了。

④造景素材:水草泥、石頭、水草

生態魚缸必備。

⑤小功率加熱棒

如果養的是熱帶魚的話,天氣熱的時候可以不 用,水溫20℃以下就可以使用了。

⑥其他工具:刷子、鑷子、剪刀、刮藻刀、一根稍微 長點的軟管、小抄網。

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造景和維護小工具。

第二步:用刷子把石頭洗乾淨

我們當時用的是松皮石


第三步:把水草泥倒入缸中,前低後高

這樣造出來的景更有景深感


第四步:擺入松皮石,用鑷子把水草種好

水草我們用了三角莫斯(用莫斯膠水粘在石 頭上),迷你矮,泰國椒草,還有綠宮廷。

注意:擺石頭和種水草之前要先把過濾器和加熱 棒的位置預留出來哦⊙∀⊙!

第五步:安裝設備,加水,注意安全,接通電源,大 功告成!


養了紅綠燈,那會兒還不知道迷你矮對光照和二氧化碳要求比較高,沒養好,人也懶,沒怎麼打理,偶爾修剪修剪後景的宮廷草,所以就長藻了,後來寒假回家沒人管,這個缸就廢了……

這張照片是我沒事兒的時候從缸的側面拍的,我覺得還蠻好看的~

好好珍惜大學的時光吧,現在想想真是懷念啊~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我,我是登峰造景,感謝支持!


登峰造景


在宿舍做一個造景為主的生態魚缸還是不太現實。除了造價太高、打理麻煩外電力也是一個問題。

我個人建議還是做一個苔蘚缸或者沙漠缸,這兩種都偏向於造景,打理簡單。也可以在裡面養一些適合的昆蟲類、節肢類、爬行類的小動物。既擁有不錯的觀賞性也滿足了飼養小動物心願。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兩種缸製作過程:

苔蘚缸:這類缸首先要注意的是溼度,因為苔蘚喜溼,只要溼度達到了一般不會有大問題。

所需要的器材有高透的亞克力或錫錦缸、泥土(植物培養土)、苔蘚(戶外潮溼地方挖掘)、石塊或沉木、樹葉(森林地表墊材也可)、其他(根據自己構思適當增減)。

製作:1,將泥土平鋪在缸底壓實;2,將沉木、石塊等放入適當位置;3,局部(或全部)撒上樹葉做點綴;4,用噴壺噴一次透水;5、局部苔蘚生長:將採集的苔蘚跟泥土混和摻水攪拌均勻,塗在要讓其生長苔蘚的地方;6、大面積苔蘚生長:將攪拌後的上清液倒入噴壺噴灑即可。7、注意蓋上蓋子,但不要密封,要有透氣孔。

沙漠缸就相對簡單了,器材的話除了缸就是沙、石。這種缸主要看造型,一次成型後期基本不需要打理。如果覺得無趣的話可以飼養一些沙漠昆蟲或其他的小動物。

如果還不是太清楚可以關注我一下,今年我會拍一些造景視頻,可以交流一下。

(圖片選自網絡)





壹號蟲探



千山雪資深金魚玩家


如何做小型生態魚缸?

大概過程為:

1.準備缸體,水草燈,過濾器,粘缸

2.選水草,鋪底砂(養好水草主要是燈光,CO2,肥料遵循開燈開CO2,一個禮拜加液肥,一個禮拜換1/3水)

3.慢慢加水,種草

4.放置各種設備,兩週後再投放魚類或提前一週用闖缸魚試驗環境(3天闖缸魚沒問題就可以批量下魚)

5.魚的糞便是可以隨著過濾器帶走,少量的糞便會被水草吸收或者被硝化細菌化掉。所以定期換水和清洗過濾器是有必要的

造景的一些風格簡潔、造景與生活的關係、造景設備(包括過濾系統、魚缸、底櫃、照明、CO2、底床)的一些介紹、

還有造景素材(沉木、岩石)的一些簡析、水草魚蝦等一些分類詳解,

以及我們在造景構圖中的一些常見設計手法,例如賓主關係、節奏呼應、遠近虛實、疏密開合、藏露均衡、黑白韻律等。

一個人造的生態圈最重要的就是生態穩定。一定要生態穩定。


帶你騎豬去浪


分享一下我的佈景過程:首先挑選一個超白玻璃的小缸,開缸前先將水草泥倒出來放在乾燥的地方放一放,把小缸洗淨,擦乾,把水草泥按自己想要的造型鋪放到小缸內,也可以鋪放一些石英沙和彩沙增加立體效果,再將觀景石放在缸裡,觀景石有多種,可以挑選與整體景觀相稱的石頭放置。將買好的小對葉種子撒在缸內需要看見它的地方,用噴壺將小對葉種子噴溼,將暖光燈打開,勤噴水,大概十天左右就可以見到發芽了。剩下就是填水了,水填好了將森森過濾器放上就可以了。





威海de事


你好,我是磨基山下的蝦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喜歡水族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說明熱愛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讓我們這些從年輕時就接觸水族這樣一路玩過來的大叔們倍感欣慰啊。

話不多說,步入正題。


1、魚缸。建議還是選擇超白魚缸,因為是放在寢室的,肯定是桌面一類的地方,選擇30*30*30的方缸就好了。這個尺寸的缸足以應付各種造景風格的素材擺設,絕對是新手的最佳拍檔。

2、過濾。不知你們學校的寢室是否存在斷電的情況。如果24小時供電,一個外掛式的小濾筒會省去你很多的煩惱。

如果會斷電的話,建議選擇帶USB接頭的的靜音氣泵再配一個小號的水妖精作為輔助過濾設備,幫你的魚缸撐過斷電的那幾個小時,還可以確保你魚缸裡的硝化系統不會崩潰。

3、照明。適合30缸的LED燈某寶上一搜一大把,只要不買價格低的離譜的一般都是可以用的。

3、造景及生物。如果是單純的只有魚的話比較好說,裸缸就行。選一兩根沉木,加上少許的水榕,至少也是個南美風格的造景了噢。但是要養蝦和蟹的話,就得配溪流砂和鵝卵石了,有的種類的螃蟹會攻擊魚蝦,破壞水草。我的建議還是不要養螃蟹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寢室會斷電,我就不建議養熱帶魚了,北方的冬天寢室應該有暖氣,南方就不行了。

其實我特別建議養原生魚類,造景簡單不用考慮水溫的問題,北方室內也可以越冬。因為缸裡有水妖精,也可以滿足溪流魚類對溶氧量的要求原生魚也比較皮實,出去也可以野採得到。幾塊石頭配溪流砂,注意造景的前後高低變化就行了,可以慢慢摸索折騰。折騰就是水族人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養個7-8條鰟鮍,兩條蝦虎,就是一個微縮的原生溪流景觀咯。


我是磨基山下的蝦米,一個愛折騰的水族玩家。如果覺得我回答的好,請點個關注唄,每天分享水族乾貨。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

折騰——水族人永遠的精神標籤。


磨基山下的蝦米


佈置水族箱,首先要購買帶過濾器和照明功能的水族箱。

買缸底沙鋪厚一些才能種植水草,沙子要清洗乾淨在入缸。

買沉木和小擺件放入缸中,比如假山、小橋或者沉船……

放入水至缸面兩指高度。

水放置一週後放入購買的水草(先洗淨)、苔蘚石,前低後高,錯落有致搭配佈景。

放入水草營養液,打開過濾泵(檢查過濾棉)和照明燈。

放入硝化菌,等待水清澈後放入小魚。

注意魚要少放,蝦會被魚吃掉,最好不要再放蝦。

草缸養小型魚,大魚破壞草缸。

如果飼養熱帶魚,冬天放置加熱棒。





山上有松鼠


關於魚缸我還是很專業的!

有幾點需要考慮:

一、魚缸用電設備的功率

你選的是小型生態魚缸,而且裡面需要種水草。有兩個必要的設備——循環泵和照明燈。循環泵主要作用是保證水流動給魚缸內的生物提供必要的氧氣並且起到過濾的作用;照明燈主要是水草進行光合作用,恰當的光照也能讓你的魚缸更漂亮。

小型魚缸這兩個設備的總功率也就是幾瓦。因為你是在學校所以不建議你養熱帶魚和對溫度要求比較高的水草,因為熱帶魚需要加熱棒,加熱棒屬於電阻型用電器可能會引起跳閘到時候會很麻煩。

水草的話建議選:烏拉圭皇冠、金錢、綠菊等對溫度和二氧化碳要求不高的水草。

魚建議選:剛果美人,一眉道人、清苔鼠等對溫度要求不高的,這些魚都不需要加熱棒呦!

插圖



二、斷電問題

大學宿舍可能晚上的時候會斷電,因此水泵最就好選用USB接頭的直流水泵,這樣斷電後可以使用充電寶維持水泵繼續工作。

直流水泵插圖

三、要方便清理

這是生態缸的軟肋。因為養水草必然需要底沙和石頭,這就給清理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學生還是以學業為重,這裡給你推薦最方便清理的造景。

石頭選用青龍石,底沙的話選用顆粒較大的這樣方便清理,水草不要放得太多,三五棵綠菊,一顆烏拉圭皇冠如果使用得當就可以成景了。

發幾張我做的小缸景不太專業,見諒

這是我之前做的小視頻這裡的小魚都比較好樣而且溫度不需要很高,室溫就可以滿足他們生活,可以借鑑一下。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tos-cn-i-0000/754074b0c07911e9ad43ac1f6b7ea546\

愛生活愛水族


生態魚缸,要真正做到觀賞性和持續性,真的是有很多學問在裡面的,第一,是經濟上的,生態魚缸是很耗錢,裡面要有光源,二氧化碳很多很多設備,才能保證裡面的生態系統正常運作!第二,是要學習很多知識,才懂得裡面的生態環境需求!作為在校學生,所以,本人不贊同在寢室養生態魚缸!

當然,如果,做為一個擺件,點綴下生活學習環境,自己要求較低的話,可以去某寶買個小型的懶人型生態魚缸玩玩,沒事就欣賞欣賞!

挑選的時候,儘量魚不要太多,硬件需求儘可能少一點!單純就是欣賞看看,不用浪費太多精力在裡面的就可以了!



清香1906


怎麼能養好一缸水。諸位高手也在百問不煩孜孜不倦的解答,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一些經驗

一、器材的前期準備

一個魚缸首先要有器材,器材都包括以下幾件,咱們以淡水缸為本體進行總結。

1、過濾系統,可以是上濾,底缸過濾,側濾,背濾,這些介紹論壇裡無數了,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來做自己最合適的過濾系統。

2、濾材。濾材的種類比較多,不過常用的總結下來只有幾樣,過濾棉或者是生化棉,生化球,細菌屋,火山石,麥飯石,珊瑚石,活性炭和玻璃環。

過濾棉和生化棉是不一樣的,過濾棉比較細膩,一般JBL的250克純羊毛的不錯,生化棉主要是生化過濾,也可以做物理過濾使用,主要是利於硝化細菌的生長(嘿嘿,我已經不用生化棉了,用生化氈,也叫藤棉,感覺比生化棉的效果強100倍啊100倍)

生化球也分為2種,一種是帶棉的,另外一種是不帶棉的,不過現在不帶棉的已經不常見了。一般生化球都放在溢流槽裡面,因為全面浸泡會讓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活性炭不建議使用,因為他會傷害硝化細菌,實為硝化細菌殺手,主要吸吸水裡的腥味還是不錯的,不建議長期使用,短暫使用問題不大。

細菌屋和生化球的區別就是一個是方的,一個是圓的……

玻璃環是最常用也是使用量最大的濾材,這種濾材的透水性非常好,而且整體密佈小孔,非常適合硝化細菌生長,一般過濾系統裡只要有過濾棉和玻璃環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水質,但是切忌,濾材一定要達到總水量的%5以上才會有效的發揮作用。

3、輔助設備

輔助設備主要是氧氣泵,一般雙頭的就可以,燈光系統,溫控系統。這裡面的技術含量不高,就不做詳細介紹了,不過溫控器一定要選擇質量上乘的,因為你也不想看到加熱棒爆掉導致心愛的魚兒死亡。

近來很多朋友都在發帖問,我開缸應該注意什麼,開缸的步驟是什麼,怎麼能養好一缸水。諸位高手也在百問不煩孜孜不倦的解答,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一些經驗

一、器材的前期準備

一個魚缸首先要有器材,器材都包括以下幾件,咱們以淡水缸為本體進行總結。

1、過濾系統,可以是上濾,底缸過濾,側濾,背濾,這些介紹論壇裡無數了,大家可以去參考一下,來做自己最合適的過濾系統。

2、濾材。濾材的種類比較多,不過常用的總結下來只有幾樣,過濾棉或者是生化棉,生化球,細菌屋,火山石,麥飯石,珊瑚石,活性炭和玻璃環。

過濾棉和生化棉是不一樣的,過濾棉比較細膩,一般JBL的250克純羊毛的不錯,生化棉主要是生化過濾,也可以做物理過濾使用,主要是利於硝化細菌的生長(嘿嘿,我已經不用生化棉了,用生化氈,也叫藤棉,感覺比生化棉的效果強100倍啊100倍)

生化球也分為2種,一種是帶棉的,另外一種是不帶棉的,不過現在不帶棉的已經不常見了。一般生化球都放在溢流槽裡面,因為全面浸泡會讓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活性炭不建議使用,因為他會傷害硝化細菌,實為硝化細菌殺手,主要吸吸水裡的腥味還是不錯的,不建議長期使用,短暫使用問題不大。

細菌屋和生化球的區別就是一個是方的,一個是圓的……

玻璃環是最常用也是使用量最大的濾材,這種濾材的透水性非常好,而且整體密佈小孔,非常適合硝化細菌生長,一般過濾系統裡只要有過濾棉和玻璃環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水質,但是切忌,濾材一定要達到總水量的%5以上才會有效的發揮作用。

3、輔助設備

輔助設備主要是氧氣泵,一般雙頭的就可以,燈光系統,溫控系統。這裡面的技術含量不高,就不做詳細介紹了,不過溫控器一定要選擇質量上乘的,因為你也不想看到加熱棒爆掉導致心愛的魚兒死亡。

4、細菌購買

為了加快開缸速度,一般都會進行硝化細菌添加,在這裡我極不推薦帶臭味的硝化細菌,因為這類產品在開缸的時候使用勉勉強強,如果水已經穩定了,入魚了以後,這種硝化細菌簡直就是混水高手,百害而無一利。在這裡不是做廣告,推薦2種消化細菌,徳彩乾粉膠囊,摩根消化細菌乾粉.這兩種性價比還算不錯,尤其是摩根硝化細菌,簡直就是養魚養水的超級必備良藥,用量小,效果大,我一直用它~

二、開缸初始準備

1、消毒(第一天)

不管新缸還是老缸,水都需要消毒,新缸比老缸多了一個步驟,就是要在缸粘好之後放7天,去除缸裡的玻璃膠味道,老缸就可以直接放水了。

很多朋友問我多大的缸放多少高錳酸鉀,其實目測法就可以很簡單的達到,水放滿缸,把濾材全部放入水中,開始放高錳酸鉀,知道看見整缸水都邊的發紫了,OK,停放,這個時候的濃度剛剛好,如果你不知道什麼顏色是紫,那麼這段可以略過。

浸泡1-2個小時之後就可以了,把缸裡的水放乾淨,整體用清水清洗乾淨,耍乾淨,濾材也要反覆清水沖洗,知道把高錳酸鉀完全沖掉。

2、泡缸

經過了消毒,我們開始泡缸了,泡缸主要是用缸裡的水來帶走玻璃膠的味道和新水族箱內的味道,也可以用來試水,看看經過24小時的完全浸泡缸會不會漏水,總之這個步驟非常重要。一般我們放滿缸水,浸泡24小時就OK了。24小時後我們就可以正事開始養水了~

三、全新的開始

把設備全部安裝到位,加熱棒一定要放在水流方向,可以更好的加熱,具體位置具體訂~一定記住,濾材要放到過濾設備裡面,曾經我有一個朋友,用CF800外筒,轉了1個月給我打電話,問我為什麼水還那麼髒,結果我一看,空桶!

1、缸內曝氣(第二天)

一缸新水入內,這個時候我們要開始養水了,養水第一天不開過濾系統,加熱系統還有燈,單純的開啟氧氣泵,24小時不間斷打氧,看著缸內水翻騰,慢慢的等待~氧氣要足,氧氣泵開到最大。

本帖隱藏的內容

2、溫度及過濾開啟(第三天)

水經過一天的曝氣,可以開加熱棒和過濾系統了,記住水溫要調節到養魚的最佳溫度,以後就不動了,具體問題和加熱棒的W數要看缸的大小與所飼養魚的需要而定。

過濾器以後就不會再關了,強烈建議7X24小時不間斷過濾。

3、消化細菌的添加(第四天)

又過了24小時了~水的溫度已經上來了,這個時候缸內的水混混的,我們可以添加消化細菌了。

添加消化細菌有3點需要注意

A 消化細菌要放到過濾槽裡面,不要直接倒入主缸裡面

B 乾粉消化細菌要先用水化開再使用。

C 消化細菌在水溫超過20度才可以存活,20度一下必須無疑

另外消化細菌是屬於喜氧菌,所以氧氣泵不要間斷,保證充足的氧氣給予硝化細菌使用,提高存活率。

4、闖缸魚來啦~(第五天)

消化細菌需要食物,那麼什麼是它的食物?

食物來源主要是魚的分辨和吃剩的飼料,另外我們需要觀察水質是否可以養魚和測試缸裡氨的濃度,所以需要放闖缸魚,能吃能拉的最好。讓他在水裡盡情的折騰吧,不過闖缸魚剛進缸,很難變的很安逸了

這個時候水也會變渾濁,不要急,這是正常現象四、開缸成功

闖缸魚也有了,消化細菌也加入了,我們可以開始等待與觀察了,水會慢慢的邊渾濁,然後從渾濁慢慢的變清,這個過程大概需要7-10天的時間,期間闖缸魚會死亡,不用管他,死就死了,誰叫這是闖缸魚呢?

堅持3天換水五分之一,補充新水進去,而且消化細菌在換水的時候進行添加補充。

直到水邊的清澈無比,整個消化細菌穩定下來需要1個月的時間,但是10天左右水變清了,就可以放自己喜歡的魚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經驗,可能不足,遺漏了很多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