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和055能在10米的浪中穿行嗎?

星夜之北


首先,在WMO海況級別表中,10米浪高屬於8級海況。而現代海軍驅逐艦的規格是要求可以在7級海況的條件下安全航行,雖然8級海況條件高於了7級,但保證艦船能夠航行且不沉沒是沒有問題的,但在維持艦船戰鬥力方面應該會有一定影響,在高海況條件下,船內水兵,軍官等會更容易暈船,導致戰鬥力下降。

在高海況條件下的航行,考量的不僅是艦船的的設計水平,還有焊接等關鍵因素。例如舊日本海軍的第四艦隊事件,焊接和重心問題導致大多艦船受損,不過現代海軍設計不必過於關心焊接技術方面的問題,在重心等方面,也可通過設計時製作縮小比例模型來測試進行解決。

而關於艦船穩定性的最關鍵問題,便是艦船設計的重中之重。艦船穩定性的計算重點是重力中心,浮力中心以及其他影響艦船穩定性的輔助裝置。海軍艦船以及大多商用船隻上都安裝有這些被動輔助平衡裝置:艙底龍骨,防翻滾水箱等,在艦船的主動輔助平衡裝置有:穩定鰭,內部的穩定陀螺儀等。這些裝置與艦船的穩定計算機相連,可以通過艦船的穩定計算機對主動輔助平衡裝置進行微調,使艦船在高海況條件下保持穩定。

由於問題並未提及艦船受損狀況下的穩定性,因此在此只對艦船完整狀況下的穩定性進行介紹。完整的穩定性計算比受損穩定性的計算相對簡單,只要艦上的穩定性計算機獲取船上所有物體的重心數據,然後進行計算以識別船體的重心和船體的浮力中心,不過同時也需要獲取艦船上剩餘武器分佈狀況與艦船設計海況與艦船外部海況。

如圖顯示在側浪衝擊的情況下艦船的重心遠高於浮力中心,但船仍保持穩定。該船之所以穩定,是因為當它開始後跟時,船體的一側開始從水面升起,而另一側開始淹沒。這導致浮力中心移向水中較低的一側。艦船設計師的工作是確保浮力中心隨著船在海浪中顛簸的移動而偏離重心。從浮力中心略微傾斜的狀態下垂直繪製的一條線將與中心線在稱為元中心的點處相交。只要元中心位於龍骨上方而不是重心上方,船就可以在直立狀態下保持穩定。因此只要是在設計上免疫問題,且艦船沒有嚴重超員超重,是可以完全適應高海況條件的。

而且052,055等軍艦均採用長寬比較大的艦體設計,即使在被風浪形成的浪谷打偏,也不會對艦船整體穩定性造成太大影響。在艦首方面,現代軍艦大多采用飛剪式的大西洋艦首設計,能較為有效的抵禦風浪的侵襲。

況且在前面提到的設計上的輔助平衡裝置的穩定鰭,其安裝在吃水線下方,並從船體橫向伸出,以減小風或浪引起的船舶側傾。主動鰭由陀螺儀控制系統控制。陀螺儀感測到船側傾時,它會改變鰭的迎角,以施加力來抵消側傾。固定的鰭和艙底龍骨不動;它們通過船舶滾動時施加的流體動力阻力來減少艦船滾動。

因此,052/055型驅逐艦是可以滿足在10米風浪的高海況條件下航行的,但艦內成員的舒適性和戰鬥力會因此而降低。況且,現代軍艦都有氣象雷達,如果不是緊急情況,沒有任何一名指揮官希望自己的軍艦進入如此惡劣的海況條件下航行的。


雷姐的機械空間


當兵時 淺海運輸艇差一年退役 某次送領導登島視察 半路颳起大風 我待在機艙裡 基本上全程靠死拉著柱子 心裡打著最壞的打算 麻蛋沉船我是百分之百跑不了 結果發動機又出現故障 兩臺變一臺 真的太刺激了


巍巍江山鐵骨


驅逐艦以上艦艇要求在5級海況下可以正常作戰,在7級海況下可以安全航行。10米浪相當於8級海況,還是能扛住的戰艦將船頭朝向大浪湧來的方向,能夠最大限度的削弱大浪的影響,因為,正前方就是用來劈波斬浪的

在大風大浪來臨的時候,就算戰艦已經在港口裡停著的,他都會主動出港,因為如果停在港口內的話等於束手待斃,而出港的時候將船頭迎風浪區,能夠削弱影響。(浪太大撞棧橋咋整)

因為方向不準所以說戰艦並不知道風浪是哪個方向,而且瘋狗浪變化莫測,其至今仍未掌握運作規律,說明會遇到某個看似不簡單的話,我猛然間變成足以掀翻一艘戰艦,要知道瘋狗浪是多個方向交匯的波浪,也就是說,好不容易正面迎浪,結果從北面來了個大浪,這樣就會嚴重向右,接著再從右邊再來個大浪,這樣的話誰扛得住?


如果是常規颱風的話,風之子哈爾西表示他闖了兩次颱風,灑灑水啦,(就是有幾艘倒黴蛋兒驅逐艦給掛了,但是那些驅逐艦也就一兩千噸,而且水密能力更是被現代軍艦吊起來打,所以說現代軍艦面對颱風絕對沒問題。

當然了,船是不會沉,但是會開成啥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畢竟現代的電子設備一個比一個嬌貴,狂風巨浪那麼一拍,桅杆都跑路了


嘯鷹評


動圖裡是人民海軍132號“合肥艦”1985年11~1986年1月與“太倉號綜合補給艦”組成特混編隊訪問南亞三國,在返回途中越到了11級風力和10米高的大浪裡航行時的情景,“合肥艦”屬051型驅逐艦,排水量3000噸,在這樣大的風浪中安然無恙。
比“合肥艦”排水量大1000噸的法國海軍“喬治.格萊”級遠洋護衛艦,也是在10米的大風浪中航行,除了艦員出現嘔吐外,艦體沒出現任何問題。

既然3000噸和4000噸的戰艦可以在10米大浪裡穿行,排水量7000噸的052C/D和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055艦也沒問題!通常來說驅護艦採用“V型”艦型設計、艦艏>角,這種設計有利於航行當中劈開海浪以減少航行阻力,而舊式坦克登陸艦艦體設計呈“U型”遇到4米以上的風浪時航行阻力會加大,但坦克登陸艦主機功率比較大也能克服,無非是航行速度慢一些。
軍艦雖然不怕正面推過來的浪,但是怕側面橫向浪,軍艦側面面積很大,遇到大浪的時候阻力也很大,會大幅度向另外一側傾斜,搞不好會翻船的 ,為了避免危險的發生,需要在艦體兩側安裝減搖鰭,以增加艦體側面的浮力和壓浪能力,儘量保持艦體兩側的平衡。


減搖鰭平時
摺疊在艦艇兩側,減少不必要的航行阻力。需要的時候由液壓裝置將它推出收放槽,這樣就可以平衡戰艦的兩側受力,以減少橫向傾斜。

戰艦雖然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在大風浪中航行,需要減少左右搖擺也採用了措施,但是戰艦在遇到10米大浪前還是要儘量避開的,因為10米高的海浪通常伴有10級以上的大風,這已經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了,除非是緊急任務迫不得已外,現代軍艦在航行期間都要隨時接受“氣象衛星”或者其他氣象部門給過了的信息,如有極端海況都要避開,因為茫茫大海中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為了艦員和裝備的安全也不宜“勇闖大風浪”。


皇家橡樹1972


驅逐艦以上艦艇要求在5級海況下可以正常作戰,在7級海況下可以安全航行,為了回答題目是否可以穿行10米浪的情況,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海浪和海況的對應關係。根據概況等級劃分表,5級海況的海面狀況被稱為“大浪”,浪高2.5-4米;7級海況的海面狀況被稱為“狂浪”,浪高6-9米;不過上文所述的在7級海況下安全航行是基本的設計建造要求。

看看8000噸級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在巴倫支海,6級海況下的狀況(上面動圖),簡直就是一葉扁舟。至於題目所說的10米浪,已經在8級海況範圍內,這種海面狀況被稱為“狂濤”,浪高9-14米。理論上052和055驅逐艦完全能夠在這個海況下安全航行,上文所說的要求7級海況下安全行駛只是設計建造上的最低要求,屬於及格線,所以8級海況也能安全穿越。
網絡上有傳聞1000多噸的056型輕護艦,能夠安全穿越8級海況,且不論真假,這種能力我想是存在的,但僅限於海上遇到氣象條件突變的應對措施。如果提前偵測到氣象條件,是不會讓驅護艦艇駛入危險海區的。此外,在高海況條件下與軍用艦艇的安全性相關度最大的,是動力系統的可靠性,倘若在8級海況條件下,驅護艦的動力系統故障停機,則有很大的沉沒風險。


裝備空間


兔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海上行船的人都知道,“無法三尺浪,有風浪高丈”。大海上無遮無攔的,受海上洋流的影響,海浪自然是會波濤洶湧。不過海上的大浪並不是一牆似得,而是一個緩坡,不然的話軍艦就得穿浪而過了。大的海浪只有在大風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這種海浪也並非是像電影中描寫的那樣,一堵牆似的壓過來,而是湧浪,這是對艦船最有影響的,能使整個艦體瞬間隨湧浪偏離原航道。其實,越是高大的浪峰,兩峰之間的浪谷越大,越深,這樣就行形成了10米以上的大浪。軍艦在海上航行大風大浪的是家常便飯,軍艦艦體都是長寬比大的“劍”型,為的就是能適合在大風大浪中穿行。





052型驅逐艦以及055型驅逐艦雖然噸位不同,排水量有大小之分,而軍艦都是作戰艦船,作戰是主要目的,軍艦為了追求較高的航速,在保證艦船航行穩定性的前提下,一般都採用大長寬比的艦體,通常的長寬比都達到8左右。以我國的052D型驅逐艦為例,該型驅逐艦長約157米,寬約19米,長寬比達到了8.26。而055驅逐艦的具體數據並不便說,從圖片上來分析055驅逐艦的艦體較豐滿,長寬比低於052型驅逐艦的長寬比。但055驅逐艦的艦長要比052型長很多,這樣的艦體都非常適合在高海況的情況下航行。



從軍艦的使用以及海上的風浪來說,10米浪高的海況並不少見,軍艦航行於海上,沒有避風港,只能是迎浪而行,一艘150米長的軍艦遇10米浪高如果浪急風高,海浪可從艦首直接拍到艦橋,整個艦首都會被海浪埋住,這在航海術語中叫“埋首”。軍艦埋首,雖然並不會使軍艦損壞,也不影響軍艦的航行,但海戰中會對導彈的發射會受影響,目前能在高海況下具備全要素的武器打擊能力,是一艘軍艦作戰能力的重要體現,解決的辦法就是解決艦艦埋首上浪,這是提高艦船打擊能力最直接的體現。這對於一個國家的造船實力是一個考驗。




055驅逐艦艦體加大,艦型加寬,目的就是遇大浪使通過艦體的儲備浮力,防止艦船的上浪埋首問題,這從側面也反應出我國造船實力的提高,因此,其戰鬥力必將會有重大的提升。而對於10米的海浪並不能阻擋兩艦的航行,對於一艘全封閉航行狀態下的軍艦,乘風破浪是它們最基本的性能,難道,若真的遇到了還掉頭往回跑不成。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觀點,歡迎探討指正。歡迎關注兔哥,兔哥將為你分享有趣的軍事文章。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1962年美國發表美國水面艦船的穩性和浮性衡準,規定遠洋航行艦船穩定性應保證能承受不小於100節(51.5米/秒)最小計算風速。並且要求遭遇橫向風與橫搖同時作用的情況下,即艦船在受波浪的作用下,向風一側橫搖達25°,再受上述風力的影響,仍不能發生傾覆。我國也有類似標準。


052D的排水量7000噸,055大驅的排水量更是達到了12300噸。這種軍艦是一定可以穿越這麼大的風浪的,但是能穿歸能穿。面對大自然的力量咱們還是要心存敬畏。

所謂無風三尺浪,指的是泳浪,但是真要面對10米高的巨浪,一般採取的還是屈服於大自然的做法,比如斜浪航行,或者順浪航行。因為如果真要面對如此高的巨浪航行時,由於艦船的長度都達到百米以上,因此很容易軍艦被巨浪給架起,也就是說軍艦的艦首和艦尾在浪峰上,軍艦中間處於架空狀態,造成“飛車”這樣一來必定會對軍艦的龍骨造成一定的損傷。並且巨浪拍打到軍艦上也會對軍艦的雷達系統和電子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


而如果浪峰之間比較大的話,那麼軍艦在爬浪時,此時軍艦的艦頭向上,阻力無疑會大大增大,給推進器帶來相當大的壓力,而當過了浪峰時,軍艦的艦首向下,推進器又空轉,週而復始對軍艦的傷害同樣不小。這樣一來無疑會大大減少軍艦的壽命。所以說雖然軍艦有穿越10米大浪的能力,但是面對巨浪咱們還是心存敬畏比較好,能躲就躲吧,當然實在躲不了那麼只能上了。


軍武小咖


052B、 052C都服役一二十年了,現在在海軍武器庫裡算是“老同志”了。雖然她們是海軍發展的過渡性產物,但052C現在仍然是我們海軍的作戰主力,為海軍的全面發展立下汗馬功勞,享有“中華神盾”的美譽。從我們的南海、東海...再到四大洋...都有留有她們的足跡!

所有的艦艇在交付給海軍之前都必須進行了長時間的嚴格的試航訓練,這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抗超強風浪測試!055有著碩大的飛剪艦首和大型減搖鰭,理論上抗擊10米風浪是沒有任何問題!052C也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因為我本人在052C服役過近四年,有在錨鏈斷裂情況下,抗擊過超強颱風的經歷!不知這樣的回答令您滿意不?

 


老牛南海彈琴


首先要弄清楚10米浪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了...有效波高還是換波峰到波谷的亮度差,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


青年56060950


10米浪相當於8級海況,風力12級,055和052在此類海況中航行沒有問題,就算是3千噸級的051也沒有問題,85年132艦出訪時就遇到過12級颱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