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二戰德國著名將領隆美爾在法國戰役和北非戰場的驚豔表現,讓他成為希特勒一直寵愛的高級將領之一。但二戰時期德軍的主戰場:東線戰場,卻從來沒有出現過隆美爾的身影,為什麼這樣一位傑出的指揮人才,希特勒卻沒有考慮過派他去東線拯救第三帝國的命運呢?

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首先,我們來看看隆美爾最出名的傑出指揮才能,隆美爾比較擅長高機動的快速多兵種聯合作戰(即閃電戰),這在蘇德戰爭初期十分有用,如果要去東線,也許蘇德戰爭爆發初期,才是隆美爾最好的表現時間。

但德軍入侵蘇聯時,隆美爾當時的軍銜只是陸軍中將,他最多可以率領一個軍的兵力,與進攻的總兵力幾百多萬德軍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即使他自己部隊的成功對全局起不了決定性的影響。

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隨著戰爭的進行,蘇德兩軍開始形成互相拉鋸對峙階段,而對於陣地戰隆美爾並不是非常擅長,而東線戰場很長一段時間都是陣地戰,特別是在德軍進攻莫斯科失敗後更是如此,此時隆美爾即使去到東線,相信也沒有更大的作為。

錯過了戰爭初期,戰爭中後期派隆美爾去東線的可能性更小。北非戰場回來後的隆美爾,被希特勒封為德國元帥卻導致規格太高,如果希特勒讓他去東線指揮就比較尷尬,什麼樣的職務才適合他呢?

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如果以他元帥的規格至少也要給一個裝甲集群(類似於克萊斯特),恐怕希特勒還真不放心給他這麼大的兵團集群,因為北非作戰經歷讓他升級太快,雖然封了陸軍元帥,但實際上隆美爾指揮大兵團經驗並不夠,但如果讓一個元帥過去給上將或者大將做下級,又實在太彆扭了!

而且東線戰場要比西線血腥殘酷的多,隆美爾高超的戰術指揮戰爭初期或許還有用,但對頑強抵抗的蘇軍來說,效果興許就沒那麼大了。一場大戰役的勝利不只取決於戰術的優秀,還取決於正確的戰略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隆美爾確實是一位戰術大師,但在大戰略指揮方面他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他當初被派往北非時,其實也是有內幕的,所有德國高級指揮官都是軍人世家,都是從爺爺輩就是職業軍人,都是一些條頓騎士團出身之類的,只有隆美爾是沒有任何背景的,他其實是很受其他指揮官的排斥的。

但希特勒從自己開始掌管國防軍開始,就一直非常注意大力提拔非出身豪門的平民軍官,以便削減容克在軍隊當中的影響力。嚴格來說保盧斯,莫德爾,舍爾納等等都算是這種人,希特勒提拔他們,當然第一標準就是忠誠,要求絕對忠誠於自己和納粹黨,這很重要!

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隆美爾雖然在進攻法國時立下了赫赫戰功,希特勒從那時起就開始重用他,但即使在北非,隆美爾手中的德軍資源補給一直都十分欠缺,由些可見他在德軍中的真實待遇了。

特別是1943年之後,隆美爾對希特勒的忠實可靠性也成了問題,隆美爾一直都跟密謀集團有些不清不楚,希特勒對他的寵信度也在逐漸降低。

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隆美爾因為自身性格原因,甚至半公開地說道納粹黨徒們的不是,因此一直受到了希特勒的猜疑。盟軍諾曼底登陸時,隆美爾卻在家給妻子過生日,這些都成為壓垮希特勒耐心的最後稻草!

即使你指揮才能再出色,如果沒有對納粹的忠誠度,也將註定希特勒只會有限地使用他,前提當然是他還有利用價值。當刺殺希特勒事件失敗後,隆美爾跟著失寵最後還被希特勒賜死,這樣看來也就很正常了。

隆美爾從未涉足東線戰場,是資格不夠還是希特勒不信任?

隆美爾至死都沒有去過東線戰場,換個角度來看,希特勒一直不把隆美爾派往東線也許是正確的,可以說也是希特勒成就了隆美爾的英名,而北非成就了隆美爾“沙漠之狐”的名號,但也是希特勒親手摧毀了隆美爾的未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