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鄉有哪些古老農具現在還在使用?

老姚談植物


說到農村古老的農具,種類還是挺多的,包括耕田耙田用、裝糧食用、糧食脫粒用、翻曬糧食用、挑農家肥用等多方面各種用途的農具,現在9月份,又到了收玉米、水稻、穀子等糧食的季節,農民收、曬稻穀還是會用到傳統的一些古老農具,下面就說說這幾種:

一、腳踩式打穀機

鄉居小菜老家是農村的,一年可以種兩季稻穀,秋季也是要收稻穀的,而我們那邊是山區,梯田多,而且田地比較不規則,面積比較大的田少,雖然現在農村可以採用收割機收稻穀了,不過我們那邊還是有不少人使用傳統的腳踩式打穀機來給稻穀脫粒。

而畢竟不是自動化的,腳踩著比較辛苦,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輪流、配合著來做,像鄉居小菜家就爸媽在家,家裡也就一畝田這樣,爸媽兩個人先是收割好,然後再配合著一起給稻穀脫粒,輪流踩打穀機的踏板。

二、竹籮筐

在農村,竹籮筐的作用很大,像拿來裝、挑稻穀等糧食就是最常用的,因為竹籮筐不厚不薄又透氣,裝糧食特別的合適,尤其是剛脫粒的稻穀比較溼,用竹籮筐裝比用洗乾淨的化肥袋裝好;而像平時曬稻穀,傍晚收的時候用竹籮筐也很方便,竹籮筐筐口大,拿著鏟子鏟稻穀倒進去,提高效率。

三、翻曬稻穀用的耙子

田裡收回來的稻穀還是溼的,要及時的曬乾才行,不然會發黴,而曬稻穀不是放到水泥地板上曬一整天就可以的,而是要不時的翻一翻那稻穀,這樣才會曬乾得快,不然的話只會是上面比較幹,貼近水泥地板的部分還是比較溼的。

而翻曬稻穀要用到這種耙子,耙子是用木做的,耙釘之間有一定的間隔,特別的好用,方便翻稻穀曬,不用擔心溼穀子粘著不好抖掉;現在家裡依然還用這樣的農具,當然了,除了這種耙子,還有另外幾種是拿來把曬的稻穀聚到一處然後收到筐裡的,年前鄉居小菜回老家那邊拍了個收曬樓上的稻穀,就是用的那種鏟耙子。

四、掃稻穀用的傳統掃把

其實可以拿來做掃把的植物蠻多的,而且農村不少人都會自己編織,簡單又好用;像鄉居小菜老家家裡用的掃把還是比較傳統的那種用植物編織成的,而不是街上買的塑料掃把。

年初拍的一個傍晚收稻穀視頻,鄉居小菜就是用那種傳統的掃把來掃稻穀的,拿鏟耙子把稻穀大概的聚一處之後,再用那掃把掃貼地板比較難聚起來的,這種掃把也是收曬稻穀、玉米等糧食常用的農具之一哦。

當然了,除了以上說到的那幾樣,收、曬稻穀用到的農具還有好多呢,像鐮刀、木質吹谷機、竹篩等老家那邊還很多人用呢,而像耕田、鋤地等方面用到的農具也很多,鄉居小菜在農村生活,沒少看到。


鄉居小菜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我,對這句話的體會最為深刻。鋤頭是農民的一隻手、一條胳膊、一位伴侶,春夏秋冬,有大半年的時間陪伴著它的主人。

鋤頭,是一種傳統的長柄農具,其刀身平薄而橫裝,收穫、挖穴、作壟、耕墾、蓋土、除草、碎土、中耕、培土等都可使用,屬於萬能農具。使用時用雙手握柄,做迴轉衝擊運動。鋤頭的構造、形狀、重量,依各地土壤土質及使用習慣而不同。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發明了用石頭做的鋤頭,到了漢朝以後,漢人把石頭做的石鋤頭改成用鐵做的鐵鋤頭,耐用度就大幅度地提升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農家房簷下的鋤頭,現在掛的越來越少了,鋤頭也一天一天地被淘汰。但,鋤頭這一古老的農具,依然如一彎彩虹,掛在農村廣闊天地的上空,掛在農民的心坎上!


老徐聊生活


那些農具肯定不用了啊!

隨著社會老年化,爺爺一代的老人越來越少了。父親一代的人都在外務工,青年一代都是現代工業生產主力軍,有些都不知道這叫什麼有什麼用。

圖1"牛欄子。 通俗易懂叫年帶的口罩。

圖2"鐵耙子。用於旱田打地,把土坨打碎

圖3"木耙子。用於水田打槳,

"鐵犁。永於犁地

圖4"糞瓢。用於舀糞水澆地。






農村大明哥


到農村走親訪友,感覺簸箕很少見了,可能是因為現在大家幾乎不用自己收的糧食直接加工麵粉啦。

過去,都是將自己的糧食用粉碎機加工成麵粉,小時候還推過碾,用石碾將糧食碾碎。所以,加工前都要用簸箕過一遍,以便將糧食清理乾淨。

我們這裡的簸箕,用白拉條子(一種植物)剝皮曬乾後用麻繩編織,前面加上薄木片,後面和左右兩邊成弧狀翹起,邊沿用竹篾包裹起來。不知什麼原因,在集市購買的簸箕,木片和竹篾是用麻繩捆紮在上面的,很不結實,所以,買回來以後還要找拴(我想應該是這個字,在我們這裡發音是fan三聲)簸箕的,用牛皮繩重新捆紮一遍。



別看簸箕貌不驚人,用來清理糧食作用卻不少,其中也彰顯出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

將糧食倒入簸箕後,就雙手抓住簸箕兩邊上下抖動(簸),在使糧食上下跳動的同時,引起空氣的動盪,由於後側有簸箕阻擋,迫使簸箕中的空氣向前運動,吹向糧食。因為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所以,糧食中的一些質量較小的雜質及殼皮等,由於質量較小,慣性也小,很容易改變運動狀態,被風吹出簸箕。而糧食由於質量較大,慣性也大,基本不受風的影響,在簸箕裡跳動幾次,最終落回簸箕中。

當然,其中有一些大點的雜質,要用手挑出來。最後,還有一些較小(體積小質量不小,所以沒簸出去)的雜質,在將糧食往口袋裡倒的時候,一邊倒一遍將簸箕左右晃動,個體較小的雜質就從糧食的空隙落到下面。同時,雜質與糧食比較,雜質表面粗糙,糧食表面圓滑。這樣,傾倒時,雜質受到的摩擦較大,糧食很容易滾動,受到的摩擦較小,所以,最後就將糧食倒出而將雜質阻擋在簸箕中。


甜甜向上314159


犁頭,犁 廣大農村主要翻耕水田、旱土的農具。歷代農民種田主要依靠耕牛牽拉舊式農具,進行翻耕作業

不過,現在沒牛了,地少,就用人工拉了。

鋤頭,耕種、除草、疏鬆植株周圍的土壤所用,這個頭有寬有窄,具體看情況。

耙 有豎齒耙、伐耙(耕耙)、浪耙、站耙、踏耙、釘耙幾種。耙是農戶用於碎土、整地的工具,多為長方形雙排順齒耙。

農村常用的耙子分二種,一種是鐵耙子,除雜草,

還一種是竹耙子,山裡人用它到山林裡耙落葉,用於漚土肥

籮筐主要用於從地裡收糧食回家或晾曬糧食時所用到的盛裝糧食的,當然還有篾箕

風斗----農村揚稻的農具。脫穀機的出現,這個很少用了。其實用的東西還很多,只是這幾樣,我印象深刻,感覺古代人真的好巧手和聰明。

竹籃 不能打水哦!

一般常用的農具還有在使用,因為畢竟不是每塊地都可以使用農用車來耕作的。


健悅美


有關古老的傳統農具,我的家鄉,西北那疙瘩,現在主要用的農具,還是沿襲著傳統的農具:鋤頭,鐵鍁,撅頭,犁耙,簸箕等。

1,鋤頭):這個是最常見的農具,在西北黃土高原,窮鄉僻壤的地方,主要用來鋤果園裡的雜草,不管是桃園,蘋果園,還是花椒園,果農們,從古至今一直習慣用鋤頭刨地。

2,鐵鍁):這個古老的農具,如今還是非常受歡迎。

因為,如今不管農田還是建築工地,人們最常使用的工具,不管是用鐵鍁,在果園裡給果樹周圍施肥,總是會用上鐵鍁這個最常見的農具。

3,小鏟子):這個小農具,主要用來鏟野菜,剜小蔥等。

在我的家鄉,到了春天,各種野菜最誘人。鄰居們三五成群 ,結伴去山地裡拾野菜,既是拾了好吃的新鮮野菜 ,又是賞了春天的好風景。

4,簸箕):簸箕主要用來,挑揀糧食裡面的雜物細碎。

比如,小麥裡面的小蟲子,用簸箕,上下均勻的晃動,就會把一些細碎的雜質扇出來,這樣比較快的挑揀好糧食。

同時,用簸箕還可以挑揀野菜裡面的雜質,用簸箕挑揀,有利於快速完成挑揀的過程。

關於古老的農具,還有很多很多,這裡不一一細說。

因為,我們西北偏僻的小山村,還是和60.70年代一樣運行著。因為,黃土高原,不能更好的利用現代化的農田耕種農作物。

伊水清影原創圖文問答/於2019年3月12日晚





清影說農


說起農村的老農具,前兩天我還看見一個,並且拍了視頻,放出來看看誰認識?

阿超家鄉在陝南秦巴山區,祖祖輩輩流傳的都是農耕生活。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地方的農村都用上了機械化的耕作工具。有人問阿超:現在哪還有這樣耕地的,耕地機也不貴,你們怎麼不用機器?

其實,不是不想用機器。巴山復地,平坦的耕地面積很少,很多呈梯田狀態,機器不好進去,一個人還搬不動。牛耕還算是比較靈活一點,犁頭和耙子一人也能抗的動,就是效率低一些。咱們也不趕這麼一會兒時間,所以效率低一點就低一點吧,慢慢做,總是能種上地的。
還有地下這個木製工具,你們那裡有嗎?是我們這裡收稻子時候用的,這個應該也有好多年的使用年齡了,前面兩邊拌稻穗的地方都很薄了,是同一個地方一直拌稻穗磨的。

近些年新農村變化很大,年輕人跟著在改變,種地的也比較少了,但是上了年齡的老人耕種幾乎還是延續著以往的習慣,使用著老式的農具。太多了也說不完,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


秦巴阿超


我是湖南的在我們那還是有很多古老農具還在使用的:

1.石磨,聽奶奶說以前石磨只有地主和家庭富裕的人家才有,後來國家搞集體就把石磨分給了每個生產隊供生產隊使用,再後來集體解散後就歸村裡了!村民都可以使用了!到目前為止那石磨照樣在使用!一般都是用來磨米漿做年糕,磨豆腐,磨玉米粉,磨辣椒粉等等。

2.豆腐框架,豆腐框架這些東西在我們那幾乎每家人都有一套,每年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開始忙碌的事情就是做豆腐都是自家人做,我們那的豆腐特別正宗吃過的人都說好吃。

3.釀酒設備,湖南人喜歡喝酒,喝燒酒的特別多所以釀酒也一直都沒有失傳家家戶戶都會,家家戶戶也都有釀酒的設備,說起釀酒感覺特別的神奇,需要很好的技術才能釀出好酒,奶奶釀的酒就特別的好喝!都是全糯米燒酒!全都是純糧食做的特別好喝!

以上這三種是經常用的!





湖南小夥子大雄


現在大部分地區已經機械化了,好多工具都用不到了,我們這平時勞作時還有杈子,鐵鍁,鋤頭,鐮刀能用到。

1.杈子,以前有木杈子和鐵杈子兩種,主要是收麥子,穀子,黃豆時,往車上一堆一堆的杈著放上去的,現在只要鐵杈子偶爾用一下。

2.鐵鍁,這個用途比較廣,有大的有小的,有尖頭的叫尖兒鍁,平頭的叫胡(音譯)鍁。

3.鋤頭,鋤地用的,鬆一下耕地,除去雜草,鋤地是個技術活兒,鋤淺了起不到松地作用,鋤的太深了拉不動,還要時刻注意不要把莊稼苗給鋤掉。

4.鐮刀,有長把的大鐮刀,有小的鐮刀,大鐮刀把很長,彎彎的刀頭,是收割麥子,穀子,黃豆啊等等的時候用的,小鐮刀現在就是在菜園裡砍砍草使用。




陳宸668899


現在這些都是稀罕物了,有的話都成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