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前驅的缺點是什麼?

王的青銅


前驅和後驅是現在非常常見的車輛驅動方式,很多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絕大部分普通家用車所採用的是前驅形式,而很多高端豪華車所採用的是後驅形式,因此就有人有疑問了,為什麼一些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前驅的缺點是什麼?筆者就來做一個解答。

先來說說前驅車。前驅的優點非常明顯,那就是結構簡單,成本更低,所以很多普通家用車的都會選擇前驅形式。而且前驅車不需要後驅動軸和後齒輪箱,這樣一來,汽車的其他部分,比如制動系統、油路,排氣系統就更容易佈置在汽車的下部。同時前驅車的質量也更輕,因此也可以剩下不少的油錢。再者,前驅車還可以增加車內空間,不需要像後驅那樣在地板上給後驅設備留出空間,因此在車內空間的利用上,前驅車會有更多的餘地。

既然前驅車有如此多的好處,為什麼部分豪華車依然選擇的是後驅形式呢?這是因為前驅車的操控性和舒適性都不如後驅車。車輛前後最理想的重量分佈是50:50,前驅車做不到這一點,所以重量集中在前部的前驅車,後輪抓地力沒有後驅車那麼好,因此操控性也會更差一些。再者,前驅車輛的前輪負載過大,既要負責牽引又要負責轉向,所以轉向性也沒有後驅車那麼精準。所以前驅車在加速和剎車的時候,前橋的負擔過重,抬頭和點頭更明顯,舒適性自然就不如後驅車。要知道豪華車可以加大車輛成本,但是一定要確保舒適性和操控性,所以豪華車也就更傾向於選擇後驅形式。

正是出於操控性和舒適性的考慮,所以部分豪華車才會選擇後驅形式,而不是前驅。


汽車觀察家


前驅和後驅是汽車常見的兩種驅動形式,很多人對於後驅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就是,後驅一定就是高級,一定比前驅車後,其實也不盡然。今天的文章我們就要詳細說說前驅車和後驅車的區別。

前驅和後驅的構造區別

前驅顧名思義,就是由前輪驅動,發動機直接將動力輸出到前輪上,帶動汽車前進;而後驅則是由後輪驅動,根據發動機的位置不同,又可以分為前置後驅、中置後驅和後置後驅三種。

前驅後驅的優缺點

很多人眼裡,後驅一定比前驅高級,其實也不盡然,這兩種驅動方式其實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論。

一、成本和經濟性

在成本和經濟上,前驅車顯然要更好,不光是在結構上比後驅車減少了傳動軸、後驅動軸和後齒輪箱傳動系統,降低了生產成本。並且由於變速器差速器都集中在一個殼體,配件集中而且較少,動力傳動更直接,所以傳動效率更高,燃油經濟性更佳。

二、爬坡性能

就像我們推一個重物上坡,拉著上坡要比推上坡更省力。爬坡性能上,前驅車要更好,驅動軸越重,就可以施展出越強的驅動力。

三、車內空間

前驅車在後排乘坐空間上要更好,因為後驅車的傳動軸通常會佔用一定的底盤空間,形成後座中間的隆起,而很多前驅車可以做到後排地板全平。

四、動力和操控性

操控性可以說是後驅車的一大優勢。前驅車首先就是驅動機構集中在前排,所以重量都集中在車頭,難以做到50:50的配比,而後驅車像寶馬3系更易做到前後均衡的重量配比,帶來更好的極限操控性。

再就是由於前驅車的前輪既要轉彎又要負責動力傳輸,所以容易產生推頭的情況。而後驅車的前輪只需專注於轉向的工作,因此轉向更加敏捷,操控性更好。但遇到雨雪天氣時,由於路面溼滑,更容易出現轉向過度的現象,也就是甩尾的現象,很多賽車手會利用後驅車的甩尾來實現更好的過彎,這也是很多性能車更傾向於後車的重要原因。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日常駕駛並不需要購買後驅車,因為前驅車能夠給你帶來更好的車內空間、更好的燃油經濟性、更低的售價和更好的爬坡性能,但是如果你是對駕駛有追求,想要體驗極限操控的樂趣,可以考慮購買後驅車。


老司機侃侃車兒


都沒說到點子上,因為在不久的以前,200到250馬力基本上就是前驅車的極限了。

因為前驅車多是橫置發動機前輪驅動,但是橫置發動機的佈局會導致前驅動半軸採用一長一短的設計,當有大的動力輸入驅動半軸時,半軸長度的不同會到導致作用到兩輪扭力不同,以至於在急加速時車頭會有左右擺動的現象。馬力小車子小可能感覺不到,但是大車身大排量大馬力的情況下就尤為明顯了。

高端豪華車你見過幾個200馬力以下的?你讓土豪們坐進去一腳油門就搖頭晃腦的,誰會買單?所以久而久之後驅就成了豪華車的標配。

當然了,奔馳、寶馬什麼的也有低功率的,但是人家既然高端的不可能用前驅,那何必再花錢在低端車上專門搞前驅結構呢。

當然了,有人說奧迪不是前驅嗎?但人家那是縱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底盤,說白了就是把保時捷倒著開,有誰聽說過保時捷倒車時候左右晃的?因為這種結構可以保證驅動半軸等長,即使大排量前驅車也不會存在扭力轉向問題。

此外,大眾原來是沒有後驅平臺的,有人說老甲殼蟲不是後驅嗎?但那是後置後驅,頭和屁股掉個個不就是前置前驅了嗎?這多省錢省事啊!特別大眾和保時捷一直有著剪不清理還亂的關係。

當然了,其代價是無法平衡車頭過重的問題,因為變速箱位於發動機下部,使前軸負擔很重,對操控性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所以奧迪到了A8基本上都是四驅了。

當然了,為了解決前輪扭力和轉向的矛盾,突破前驅車動力與操控的“天花板”,各家廠商紛紛亮出自家絕活,現在突破300馬力也不是什麼難事了。不過主要還是用在性能車上,一來此類車的原型車多為前驅結構,不大好動大手術,二來此類車輛多比較短,比較容易做到前後重量分配平衡。在高端豪華車上就不那麼容易了。

不過隨著新能源的崛起,前驅結構的優勢就越發明顯了。因為橫置發動機佔用空間小,也沒有傳動軸和後輪的驅動結構,這樣在電池和電機的佈置上就更靈活。所以不排除以後會出現前置前驅的豪華車。


專門消遣槓傻黑噴


高端豪華轎車一般擁有更大的尺寸和自重,成本方面也有足夠的空間,做成後驅或四驅是最理想的選擇。

大尺寸的車身、空間和軸距通常是我們定義不同級別轎車的主要參照,豪華車通常都屬於D級車,車長接近甚至超過6米,軸距在3米以上。自重往往在2噸以上。這類車的高端配置往往都是V8甚至是12缸發動機,才能提供比較線性和充沛的全轉速段動力輸出。但如此多的缸體發動機自然是縱置佈局為優,這樣比較適合通過傳動軸輸出到後輪進行驅動。

而且從物理學上來看,車輛加速時重心後移, 主驅動在後輪的車輛無論是起步、加速還是爬山效率都相較前輪驅動的汽車更高,所以這類車型即便是四驅也往往是縱置發動機主驅動在後輪的車型。

通俗點說就是有空間,又不差錢當然按最優的動力調校配置來設計,可能有些人覺得後驅車更容易甩尾打滑,要麼為什麼漂移車多是後驅的,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完全對。

量產汽車的調校都會更傾向於轉向不足,前驅車其實也可以做的非常容易甩尾,比如我把兩廂轎車的後輪換成和自行車一樣寬,或者套上低摩擦係數的漂移環,一樣非常容易打滑。

所以前驅和後驅並不是車輛穩定與否的主要原因,而且現在10萬元左右的車都配備有電子穩定程序,想要讓車輛漂移甩尾是非常難的,電子系統往往在車輛不穩定的跡象出現前就通過單輪制動、抑制發動機轉速甚至是干預轉向系統來主動修正車輛了。

前驅車比較適合排量不大,成本相對更有親和力的經濟型轎車,發動機缸體不多橫置更節省車頭空間,可以在同樣車長情況下比縱置發動機爭取出更多的駕乘空間。橫置發動機的傳動軸和前輪軸是平行的,動力輸出更直接距離更短,自然成本更低。

至於貨運車輛選擇後驅並不是因為成本因素,而是考慮載荷效率的問題。一般貨箱在車後,壓在後軸上,很可能一裝就是幾十噸的貨物,超出車重數倍,自然後驅解決方案更穩妥。至於那些輕客、商用車也多數都是考慮後面載人、載貨的因素設計成後驅,所以至今我依然不太喜歡那些使用轎車平臺和動力總成的前驅商用車或MPV。


感觸汽車影像特效


前驅和後驅本身性能特點不同,一個容易甩尾,一個容易推頭。後驅在賽車場上據說更容易控制一些。不過對於老百姓不跑賽道來說,兩個沒有太大區別。

一般非四驅車,前驅都是橫置,縱置則為後驅。

之所以以前豪華車不用橫置前驅,因為以前豪華車多采用大馬力V8,V6,L6發動機橫置的佈局非常困難,而發動機又重。四個輪子配重差距很大。

只有沃爾沃,以前有過V8 橫置的唯一先例。其所需要克服的困難,比縱置難多了。之所以沃爾沃一直堅持橫置,只是因為這樣碰撞更安全,機艙有更多潰縮空間。沃爾沃一直是堅持安全為核心的,所以他歷史上的很多發明和第一個應用,大多是安全相關。

以前沃爾沃因為橫置佔用空間大,前懸掛無法佈置雙插臂的問題,現在新款也解決了,SPA平臺都是前雙叉臂。

至於沃爾沃的性能,前驅的沃爾沃xc60,哪怕同級離地間隙最大,重心很高,操控也在BBA中名列前矛,麋鹿測試77公里時速沒有問題。

一般家用車,根本不用去在乎前驅後驅,年輕人多重視性能就看加速和剎車。最關鍵還是自己試駕,多試幾次找感覺,哪個感覺好,就買哪個。


terryjen


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前驅車並沒有太多的缺點,因為對於絕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問題,有很多朋友都認為汽車都是後輪推著跑,壓根兒就想不到還有前輪扒著地跑的汽車。但是就車輛自身來說後驅肯定是優於前驅的。


前驅車發動機和變速箱基本上就塞滿了發動機艙,車頭更重,發動機和變速箱分居發動機艙兩側,重量不平均,變速箱高,車輪低,傳動半軸得斜著給車輪傳遞動力,而且由於變速箱不居中,兩根傳動半軸還不等長,想想都彆扭。前驅車前輪既要負責轉彎還要負責驅動,轉向角度小,不如後驅靈活。特別是前驅車在加速併線時能明顯感覺到不爽。即便是正常直線行駛開前驅車總覺得腰後面沒有推力,有種腎虛的感覺。不過前驅車的好處就是雪地裡更好控制,對車企來說成本更低。

我覺得後驅是最完美的驅動方式,發動機縱置,位居發動機艙正中央,變速箱緊隨其後,動力經過傳動軸傳遞給後軸差速器,再由兩根等長等角度的半軸把動力傳遞給兩個後輪,行駛中後輪只管驅動車輛,靈活自如,最重要的是開起來動力從後面推動車輛,腰部滿滿的充實感,很舒服。

豪車之所以更多使用後驅我覺得首先是後驅有更好的行駛質感和操控性。雖然傳動軸會佔據一些車內空間,但是這個空間是車輛正中央的位置,對於豪車來說後排基本上就是兩個座位,中間再坐人的話就有點遜了。


愛車大家說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搞清楚後驅車有哪些優點,相對於前驅車來說,當然,這也僅限於跟前驅車對比,畢竟也有很多高端車使用四驅的佈局,在這裡我們只對比前驅。


後驅車是後輪負責驅動,前輪僅負責轉向,所以相對來說,軸荷分配會更加的均勻一些,所以具有更好的操縱穩定性,當然這也是建立在非雨雪溼滑路面上的,而且因為後輪負責驅動,更有利於四個輪胎平均的使用壽命,前驅車的前輪既負責驅動,又負責轉向,所以往往前輪輪胎的消耗要比後驅車更大。


另外就是操控性,高端的車型更多的使用後驅車,也是因為後驅車的操控性能要更好一些,因為一些部件從前部移到後部,前後配重比也更容易接近50:50,會大大的改善汽車的平衡性和操控性,前驅車更像是前輪拉著車輛走,後驅車是後輪推著汽車走,從駕駛體驗來說,後驅車會更有優勢一些,不過在雨雪溼滑路面,以及激烈駕駛的時候,大馬力的後驅車更容易發生甩尾的現象。


從維修的難易程度來說,儘管大部分後驅車的設計和製造成本更高,但是牽扯到維修的時候,因為傳動系統和發動機等等零部件不在一起,所以後驅車維修起來要更方便一點,當然了,維修的價錢就不一定了,也根據每個廠家的維修費用有關係。另外因為後驅車是後輪負責驅動,所以大部分的後驅車,車輛後部的車身剛性也要更好一點。


高端車之所以大多使用後驅佈局,除了後驅的優勢之外,更多的原因也在於高端車不用過多的去考慮壓縮成本的問題,前驅車的製造和研發成本更低,後驅車研發成本高,但是高端車賣的貴,所以不用過多的擔心這些,另外前驅車傳統效率高,理論上更加的省油,但是對於高端車來說,這些油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還有就是空間利用率,很多低端車使用前驅也是因為儘量在更小的車身尺寸下擴展更大的空間,而高端車也不用過多的去考慮空間利用率的問題,畢竟整體尺寸更大。

以上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參考。


淡墨車事


你都說了,高端豪華車一般不用前驅,原因就是它“高端”,價格貴就需要追求與眾不同的地方,更注重駕駛和乘坐體驗,而後驅有其天生的驅動優勢。

後驅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動力發揮、操控和舒適性,所以它更多用在性能車和高端車。性能車追求操控,追求配重比,追求動力;而高端車追求穩定性、舒適和靈敏,後驅車行駛中重力偏後,由於後輪抓地力更強就保證了高端車具備穩定因素這個基本條件。所以,這就表現出了後驅適合高端車優勢,而由於整車成本高,對動力需求過大,平民家用車用著不划算。



前驅車最大的缺點就是大扭時力不從心了,由於前驅既要輸出動力還要控制轉向,而牽引力的輸出點就是驅動輪的發力點,遇到爬坡、極速彎道等路況就表現出了其牽引力不足的劣勢。有句話不這麼說的嘛“上坡不跟漢蘭達”調侃的就是前驅車在遇到陡坡由於重心下移,前驅抓地力不足導致溜坡,還不如倒車上去。再者前驅由於設計緊湊,重心靠前,在加速、減速、彎道時更容易點頭,不利於操控,這也決定了其不適合激烈駕駛,多面相普通家用車。


說一大堆就是前驅對動力和性能要求不高適合家用,後驅適合性能車和高端車需具備的操控、穩定、動力輸出優勢。所以,廠商沒必要給中低端價格的車上後驅,沒必要也浪費。


旋轉的方向盤


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為的是營造更好的駕乘感受。為什麼後驅車多為高端豪華車,普通家用代步車多為前驅車呢?


前驅車與後驅車各有優點和不足,首先來說一下後驅車的優點。後驅車車身前後比重更加均衡,更利於操控;前輪負責轉向,後輪負責驅動,很少會出現推頭的現象;在一些漂移的極限動作下,後驅車更容易操作。對於後驅車來說能夠營造更好的駕乘體驗,這也是豪華品牌汽車所追求的。

後驅車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造價成本、汽車價格,以及維護保養的費用也要更高一些;在冰雪或者是泥濘路面上後驅車更容易出現甩尾的問題,給操控也會增加難度;後驅車的傳動軸,後輪軸也要佔一定的空間,影響後排的空間表現;整車重量更大,油耗也要大一些。

前驅車的優點是非常明顯的,造價成本,汽車價格更低一些;冰雪泥濘路面上,汽車的循跡性更好;沒有傳動軸等對空間的影響,空間佈局更加簡單高效一些;可以減少不必要的動力損失,燃油經濟性更好一些;等等。

前驅車的不足也是非常明顯的,容易出現推頭的現象,因為前輪不僅要負責驅動,還要負責轉向;前後比重不協調,頭重腳輕,操控性不好;要想做一些漂移等極端動作,難度非常大,很難實現;等等。

前驅車和後驅車各有優點和足,能夠把前驅車和後驅車的優點結合起來彌補其不足,那就四驅車。四驅車同樣擁有優點和不足,其優點是非常明顯的,操控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在應對一些極端情況下更容易脫困。但是其造價成本更高,維護保養費用以及汽車價格也要更上一層樓。

就家用代步車來說,如果是市區用車比較多追求經濟實惠,那麼前驅車是能夠滿足日常用車需求的;如果是追求駕駛樂趣,體驗操控感受,那麼後驅車更有優勢;如果是去越野,經常走一些比較複雜的路況,那麼四驅車優勢就表現出來了。至於如何選擇,還是要看您的預算、用車環境以及需求。


小強說說車


我記得在16年,寶馬第一款前驅車,寶馬X1上市時,被無數網友和車迷口誅筆伐,寶馬居然出前驅車,這樣很多車迷不能接受,那麼為什麼一些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前驅的缺點是什麼?請您跟著我一起往下看。


我是“趕緊上車”,一位喜歡汽車,熱愛駕駛的汽車小編輯。如果您跟我有相同愛好,您可以關注我,咱們可以交個朋友,互相交流汽車知識。


為什麼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

1、後驅車能和運動掛上鉤

如果玩過漂移或者瞭解漂移的夥伴都知道,漂移是後驅車的事情,先講講漂移的過程,在入彎時加大油門,這樣後輪會因突然加速而打滑,打滑的同時再配合轉向,車子的尾部就會因為轉向和打滑的結合而向轉向的反方向打滑,即所謂的甩尾,車子甩尾之後立刻反方向打方向盤,再配合油門剎車就可以完成漂移了。而前驅車很難完成漂移。

而豪華品牌很多車型都強調運動性能,所以一般情況下高端豪華車不使用前驅。


2、後驅車操控更精準

高端豪華品牌很講究操控。

前驅車型,發動機變速箱等大多部件都分佈在車頭髮動機艙內,這樣的佈局使得車重前後比例失調,在轉向過程中會出現推頭, 而且前驅車型前輪負責驅動和轉向,對輪胎磨損較大。

而後驅車型,後輪只負責驅動,前輪負責轉向,開起來會更加靈活,駕駛者會感到更強的操控感。良好的操控感更符合豪華品牌定位。



3、前驅車成本低,不利於高端品牌的溢價。

夥伴們可以觀察一下,一般的家用買菜車都是前驅車型,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前驅車似乎和廉價掛上了等號。高端豪華車要遠離這一等號,因此其大多使用後驅驅動形式。


前驅的缺點是什麼?

前驅車的缺點我在上文已經提到了一些,在這一段中我總結一下。

1、車重前後分配不合理,轉向時容易出現推頭。

2、前輪負責驅動和轉向,對輪胎磨損較大。

3、操控性差,不適合激烈駕駛。


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幾萬十幾萬的買菜車都是用前驅形式,它必定有自己獨特的優點。

前驅車的優點

1、車內空間要好於後驅車型。

2、前置前驅構造簡單、成本低,所以前驅車型售價較低。

3、前驅車型自重輕,油耗和剎車距離都要好於同級別的後驅車。

總結

其實不管前驅還是後驅,咱們普通汽車駕駛者開不出什麼區別來。所以夥伴們在選車時不必太在意車輛的驅動方式。當然如果您預算充足,有激烈駕駛的慾望,儘量多考慮後驅車型,他帶給你的運動性能是前驅車給不了的。


好了,今天的問答就到這裡,我是“趕緊上車”,一位喜歡汽車,熱愛駕駛的汽車小編輯。如果您跟我有相同愛好,您可以關注我,咱們可以交個朋友,互相交流汽車知識。如果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指出,我會第一時間回覆。對了,看完文章別忘了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