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可以撒播嗎?耬播和撒播對小麥出芽率和產量有何影響?

農村老俗話


冬小麥可以撒播嗎?耬播和撒播對小麥出芽率和產量有何影響?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在農業機械化還沒普及的前些年,我區的小麥種植基本都是以撒播為主。小麥撒播:在整理並耙平好的地塊上,請有播植經驗(或對撒播播得較好,撒時力道得當,種子播撒均勻,能照顧道梗邊田角的)農人,進行小麥種子的撒播。撒播完成後,需在撒播好的種子上覆一層薄土,或用釘耙對地塊輕耙一遍。俗稱叫做八“蓋種”。然後再在地塊間鏟挖下水槽。這些工作都完成後,才預示著撒播工作的結束。


耬播:前面由驢、馬、或牛作聲引,後面人扶著耬播梨(其實是梨上面加裝了盛種粒的裝置,一邊開壟一邊播種,與現代的條播機相似,為條播機的“前生”)。一邊開壟一邊播種。過去原始化的耬播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已逐漸被現代化的機械化作業所取代。

撒播與耬播的利弊。

撒播:所用的種子量多,一般多於耬播3至5公斤/畝地。撒撒播作物密植度高,通透性差於耬播作物。其病害及抗性相對耬播要差許多。因其密植度較高,所帶來的透性差而導至的杆短、莖細、穗小、粒輕等不其不可逆性。因撒播周角深淺不均勻而導至出苗不整、不齊或缺苗等現象,後續補植或移栽加大了用工量。


耬播:現代化機械作業,其便捷高效節能等不言而寓。用種量遠低於撒播3至5公斤/畝地。其密植度可控,作物通透性強,生長環境優於撒播。其所植作物抗性優於撒播。由於密植度得當,其病蟲害相對低於撒播作物。重茬殘留的有害菌群遠低於散播地塊。抗其小麥抗倒伏;優產;高產;穩定性更好。

總結。耬播(也叫做機械條播)是現代化農業發展文明的產物。是農業文明進步的象徵。也是高效農業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其優於原始化的撒播,和高效穩產已被大多數種植戶及,現代化農業社會所認可。


村民小江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撒播也是冬小麥的一種播種方式,只是撒播因為種子入土深淺不一,影響出苗率且出苗不整齊,同時撒播比耬播用種量要高一些,也不便於做務管理。

應該說撒播要早於耬播,小麥播種應該先是由撒播開始的,後來才有了耬播的。撒播就是把農作物收穫以後,施肥整地播種一次完成的,比較節省時間。但是對負責撒小麥種子的人來說要求比較高,因為小麥種子必須撒的均勻周到,不能有遺漏,也不能有重疊,除非老把式是不能勝任的。由於撒播是用犁直接把小麥種子埋入土壤的,肯定就會出現深淺不一的現象,甚至有些麥種子會裸露在地面上,影響發芽率,而且也比較費種子一些。



小麥耬播也叫條播,以前就是用牛拉著三腿耬,後邊的人不停搖動耬把手來進行播種的。耬播小麥比撒播小麥要先進一點,因為耬播小麥播種量好控制,深淺一致,不但節省小麥種子,而且出苗率較高,再就是小麥生長的過程中比較好做務。因此有了三腿耬以後,除非秋田作物收割比較遲,或者田塊比較小以外,基本上很少有人用撒播方式來播種小麥了。尤其是現在機械比較發達,小麥種植已經全部機械化了,有些地方甚至實現了秸稈粉碎、施肥整地以及播種一體化了。

小麥撒播因種子在埋入土壤時深淺不一,種子分佈不均勻等,容易影響小麥發芽出苗率,也因此易影響了小麥的產量。所以在小麥撒播時就會比耬播用種量要高一些,大約撒播要比耬播用種量至少增加20%左右,才能確保基本苗數,提高產量的。但是相對來說,耬播小麥好做務管理,產量上來說差別不是很大。



總之,冬小麥是可以進行撒播的,只是因為撒播發芽出苗率降低,同時撒播用種量要較耬播至少增加20%左右,其產量在管理相同的情況下,雖然差異不太大,但總體來說以耬播產量稍微高一點。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冬小麥當然可以撒播,而且管理好,產量也是不錯的,只是撒播因為發芽出苗率降低,通常同一時間播種時,撒播要比耬播用種量至少要增加20%以上。

記得小時候小麥播種都是用牛拉動犟子,然後一個人再後面通過不斷晃動把手來進行耬播的,但是通常因為家裡餵養的牛少,或牛比較小,而沒有健壯的牛和有經驗的播手來進行播種時,於是都會經常在土壤翻耕後耙平前,或土壤翻耕前直接將小麥種子撒施地裡,這樣土壤耙平翻耕後就可以了,當然也有因為田間作物收穫過晚,或是田間土壤墒情不是很好,如果翻耕後再進行耬播會因為天氣等原因而延遲播種,造成冬前基本苗不足而影響產量時通常也會直接採取撒播的方式來進行播種的。只是現在機械比較發達,小麥種植已經可以實現秸稈粉碎整地與播種和施肥一體的機械了,進而可以確保小麥足熵適時一播全苗提高產量。但是當前對於土壤整地不方便,或是種植面積較小山地,或陡坡地或丘陵水稻田等種植小麥時也還多是進行撒播的,甚至還有進行免耕撒播的。

小麥撒播較耬播和機械播種而言,多因種子在田間深度不一,種子田間分佈不勻等,使小麥田間發芽出苗率降低,植株田間分佈有時稀有時密,進而容易影響小麥產量,因此小麥撒播時不僅要增加播量來提高小麥發芽出苗,以確保有足夠基本苗數,同時為保證田間種子以均勻分佈,除要撒播有經驗的人進行撒種外,通常還宜多次進行撒播,因此也無疑會造成播量的增加。大量生產表明,對於同一時間播種的,撒播用種量通常要比耬播用種量至少增加20%以上,才能確保有足夠基本苗數,提高產量,不過播種越晚,撒播用種量也越大。像我們當地,撒播用種量通常在30-60斤,但機械耬播的一般只要15-30斤即可,但同期播種的產量基本相差不大。

總之,冬小麥是可以進行撒播種植的,只是因為撒播發芽出苗率降低等原因,同期播種時撒播用種量要較耬播至少增加20%以上,最多不易超過50%,其產量管理相同情況下雖然總體差異不大,但總體以耬播產量更高一籌。


農業植保管理技術110


撒播是一種植物的種植方式,通常是指用一些撒播機或者手工的方式播種植物的種子。比如在北方一些牧草的種植多是用撒播機來種植,其特點是效率高,可以非常快速並節約人工進行牧草的種植。

而耬播是多是指的用“耬”這種農具,一邊開溝、一邊種植的方式,其中北方農村多用此方法種植小麥。

冬小麥可以撒播,但不建議

首先冬小麥是可以進行撒播種植的,因為小麥的根為鬚根,無主根。所以以撒播方式種植的小麥它的根系會比較淺,會影響到小麥對養分的吸收而造成小麥長勢差。並且由於撒播種植的小麥方向及行距無固定比例,後期對小麥的管理可能會比較麻煩,所以不是太建議冬小麥以撒播的形式種植。

出芽率、產量

同樣,耬播和撒播相比,由於小麥的出芽率主要與空氣溫度及溫度有關係,所以這兩者種植方式對小麥的小芽率影響不大。

但是,由於我們之前講了小麥撒播種植的小麥長勢偏差及管理麻煩,所以撒播種植出來的小麥其產量多半要低於耬播方式種植出來的小麥產量的。


農村王小霞


冬小麥可以撒播,而且撒播是最省工最經濟的一種播種方式。

大約在上世經八十年代,那時人們種植冬小麥多采用耬播方式,原因有二,一是那時家家戶戶人口多,勞動力充足;二是那時經濟落後,農民很少進城打工,多數以務農為主,因此有時間和精力對莊稼精耕細作。目前,這種方式已經被淘汰,機械化播種取代了原始手工勞動。

冬小麥撒播的前提是田塊土壤溼潤程度大,既不能幹也不能有積水,否則不利於出苗,土地幹則小麥種不易發芽,有積水則會使小麥種彊種不發芽。同時要求必需撒種均勻和增加播種量,只有這樣小麥才能高產。每畝地需用麥種50市斤左右,而機械播種每畝地30多斤種子就行。

為什麼要增加播種量呢?這和小麥發芽率無關,可以說只要溫度適宜,撒播和機播發芽率都很高,大體相同。主要是因為撒播小麥種子落在地面上,發芽後根系入土較淺,冬季寒冷容易凍死一部份,所以為了保持每畝足夠株數才加大播種量。而機播的小麥埋在土中,發芽時根系埋在土裡較深,冬季不容易凍死。

人們採用機播主要是因為土地較乾和前茬作物收穫較晚往後推遲了時間,當然土地面積大也有利於使用機播。優點是小麥種埋在土裡,即使播種時間晚些也不影響發芽率,而且小麥紮根深,不易凍死。缺點是增加了種地成本,每畝地需費用五、六十元,如果面積較大,支付資金更多。

其實,只要水肥充足,管理得當,撒播產量也不比機播產量低,同樣能取得高產。重要的一點是撒播不用支付播種費用,降低了生產成本。





大哥帶你看鄉村


撒播是一種植物的種植方式,通常是指用一些撒播機或者手工的方式播種植物的種子。比如在北方一些牧草的種植多是用撒播機來種植,其特點是效率高,可以非常快速並節約人工進行牧草的種植。

而耬播是多是指的用“耬”這種農具,一邊開溝、一邊種植的方式,其中北方農村多用此方法種植小麥。

冬小麥可以撒播,但不建議

首先冬小麥是可以進行撒播種植的,因為小麥的根為鬚根,無主根。所以以撒播方式種植的小麥它的根系會比較淺,會影響到小麥對養分的吸收而造成小麥長勢差。並且由於撒播種植的小麥方向及行距無固定比例,後期對小麥的管理可能會比較麻煩,所以不是太建議冬小麥以撒播的形式種植。

出芽率、產量

同樣,耬播和撒播相比,由於小麥的出芽率主要與空氣溫度及溫度有關係,所以這兩者種植方式對小麥的小芽率影響不大。

但是,由於我們之前講了小麥撒播種植的小麥長勢偏差及管理麻煩,所以撒播種植出來的小麥其產量多半要低於耬播方式種植出來的小麥產量。


鄉野侯軍


冬小麥當然可以撒播,而且管理好,產量也是不錯的,只是撒播因為發芽出苗率降低,通常同一時間播種時,撒播要比耬播用種量至少要增加20%以上。

記得小時候小麥播種都是用牛拉動犟子,然後一個人再後面通過不斷晃動把手來進行耬播的,但是通常因為家裡餵養的牛少,或牛比較小,而沒有健壯的牛和有經驗的播手來進行播種時,於是都會經常在土壤翻耕後耙平前,或土壤翻耕前直接將小麥種子撒施地裡,這樣土壤耙平翻耕後就可以了,當然也有因為田間作物收穫過晚,或是田間土壤墒情不是很好,如果翻耕後再進行耬播會因為天氣等原因而延遲播種,造成冬前基本苗不足而影響產量時通常也會直接採取撒播的方式來進行播種的。只是現在機械比較發達,小麥種植已經可以實現秸稈粉碎整地與播種和施肥一體的機械了,進而可以確保小麥足熵適時一播全苗提高產量。但是當前對於土壤整地不方便,或是種植面積較小山地,或陡坡地或丘陵水稻田等種植小麥時也還多是進行撒播的,甚至還有進行免耕撒播的。

小麥撒播較耬播和機械播種而言,多因種子在田間深度不一,種子田間分佈不勻等,使小麥田間發芽出苗率降低,植株田間分佈有時稀有時密,進而容易影響小麥產量,因此小麥撒播時不僅要增加播量來提高小麥發芽出苗,以確保有足夠基本苗數,同時為保證田間種子以均勻分佈,除要撒播有經驗的人進行撒種外,通常還宜多次進行撒播,因此也無疑會造成播量的增加。大量生產表明,對於同一時間播種的,撒播用種量通常要比耬播用種量至少增加20%以上,才能確保有足夠基本苗數,提高產量,不過播種越晚,撒播用種量也越大。像我們當地,撒播用種量通常在30-60斤,但機械耬播的一般只要15-30斤即可,但同期播種的產量基本相差不大。

總之,冬小麥是可以進行撒播種植的,只是因為撒播發芽出苗率降低等原因,同期播種時撒播用種量要較耬播至少增加20%以上,最多不易超過50%,其產量管理相同情況下雖然總體差異不大,但總體以耬播產量更高一籌。




廣東彭傑


冬小麥完全可以撒播。

注意要點是必須撒勻,邊邊恰恰都得撒到,不然會影響產量,一般要請有經驗的老師傅幫忙。



缺點是撒播一定要下種合適,種子過量會造成小麥密度太大,通風不好,多少會影響產量,但只要下種合適,不會有任何問題。

其次是撒播人勞動量大,人會感覺累。

撒播和耬播對小麥發芽率沒有任何影響。


在產量方面,在同等條件下,根據家父多年撒播種地的經驗,撒播的產量是略高於耬播的,因為撒播種子分佈比較均勻,而耬播是一行一行的,種子擠在一起,多少影響影響小麥長勢。



在農村主要還是耬播,原因是利於小麥通風,節省人工,適合機械化作業。

而撒播要求技術高,費時費力,選擇撒播的農戶相對較少,但適合小地塊家裡地少不方便機械作業的農戶。

總之,因人而異,撒播和耬播沒有太多區別,在產量上也沒有大的差異。


三農之問


可以選擇撒播,撒播的出苗率要差一點,天氣乾旱也影響出苗率,出苗後的麥苗也相對弱些,撒播的種子比較亂不成行,人工打藥也不太方便,容易被絆倒,麥子也回被踩到。

耬播,出苗率相對高些,麥子成行,人工管理方便。

如果選擇撒播建議種子用量要比耬播多5-10斤。


草田


撒播是一種植物的種植方式,通常是指用一些撒播機或者手工的方式播種植物的種子。比如在北方一些牧草的種植多是用撒播機來種植,其特點是效率高,可以非常快速並節約人工進行牧草的種植。

而耬播是多是指的用“耬”這種農具,一邊開溝、一邊種植的方式,其中北方農村多用此方法種植小麥。

冬小麥可以撒播,但不建議

首先冬小麥是可以進行撒播種植的,因為小麥的根為鬚根,無主根。所以以撒播方式種植的小麥它的根系會比較淺,會影響到小麥對養分的吸收而造成小麥長勢差。並且由於撒播種植的小麥方向及行距無固定比例,後期對小麥的管理可能會比較麻煩,所以不是太建議冬小麥以撒播的形式種植。

出芽率、產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