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公司找我合作養雞,包設備包回收包疫苗,飼料錢還可以賒賬,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

全村帥哥代表隊大隊長


有公司找我合作養雞,包設備,包回收包疫苗。飼料錢還可以賒賬。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

你所說的情況在前幾年時踏火也遇到過多很,不光是養雞還有養豬的,這個到底是騙人還是真實的,則要看公司的實力了。據踏火所瞭解的是在九幾年的時候正大集團就在做這一模式了,但就目前來說做的比較好的還是溫氏、希望還有正大這幾家大的農牧公司,另外因地方不同在一地方可能也會有一些小的企業在做,例如踏火所在地方前兩年就由縣畜牧局在牽頭與其它廠家在做這一模式。

當然不同的公司所給的條件也是不一樣的,但大部分是個人出場地和人工,對方出種苗、飼料和一些藥品及技術指導等。至於利益方面通常都是都是給一個固定的數額給養殖戶,也就是出每賣一隻雞或是一頭出豬給你多少錢,這個與市場上的價格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只與養殖產品的成活率相關,成活率越高給的價錢會相應地高一些。說白了就是給養殖戶一點人工費或是辛苦費之類,如果市場行情好而你養殖的產品也確實養殖的好,一些好的公司可以額外給一部獎勵。

但是你所說到的一點飼料可以賒帳則要注意了,據踏火所瞭解的是一般的合作模式飼料是不用養殖戶操心的,所以沒有賒帳這一說法。因為這一模式通常是飼料公司在運作或是由飼料公司聯合當地的農業主管部門在運作,飼料的話通常是由廠家出,做為一個養殖戶只操心到點喂飼料就可以了。只不過廠家的飼料與養殖產品的出欄數量掛鉤,這種他們算的很準的,就是防止養殖戶將飼料它用。

因此你說的有公司找我合作養雞,包設備,包回收包疫苗,飼料錢還可以賒賬,則要先了解對方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看一下公司的實力再說。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你就瞎扯淡,忽悠別人買設備,你算的是正常情況,完美市場,我父親最早養雞,越養越窮,不過雞蛋和雞肉是吃了不少,雞是肯定會下單的,雞會打架會生病,打架會死一部分,就雞嘴給剪掉,抗病能力也特別弱,真的有個什麼瘟疫,死的一堆一堆的,價格不穩定,而且養雞長特別臭,養了三年,真的啥也沒掙到。

後來養豬,供我大學畢業,畢業後就再也不養了,情願去打工,恐怕只有做過養殖的人才會懂了


一起學音樂


關於這個合同養雞,網上有很多騙局,我經常會遇到被騙的養雞戶,最近這半個月,我遇到了3個了。

在一個養雞包回收的受騙養殖戶群裡,被騙人數都超過200人,金額幾千萬了,仍然還有被騙的,今天我就詳細分享這個問題。

合同養雞真假之爭

關於合作養雞,有真也有假,被騙的都是一些新手,貧困戶,低保戶等,當然也有一些大學生,老闆等。

這些人共同特點對養殖行業不瞭解,有的還文化比較低,想要掙錢,就掉入圈套。

真正的合同養殖不是沒有,白羽肉雞現在絕大多數都是合同養雞多,但是利潤微薄。

合同養雞的現狀

我以前也是給屠宰場放合同雞的,合同制定都是我在做,從水電,人工,成活率,料比,甚至雞糞銷售等都會計算進去,是很嚴格的。

計算這些的目的是計算養殖戶的利潤空間,合同設定就是保證養殖戶基本收益,但是掙不到太多,通俗講就是“吃不飽,餓不死”,養殖戶掙個辛苦錢。

因此新手養雞想要遇到一夜致富的情況,想都不要想,肯定騙人。不然這麼好的生意,為什麼自己不養。


禽病隨談


大家好,我是小陽。我來著農村,我家就是養雞的。雖然我不負責養也不經常去養殖場但對於提問者的問題我還是比較瞭解一些的。

有公司找我合作養雞,包設備,包回收包疫苗。食料錢還可以賒賬。到底是餡餅還是陷阱?這應該講的是養合同雞,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看法:

第一,如果合作要找正規的公司,看看附近有幾家養殖戶跟他公司合作,合作了幾年公司的信譽怎樣。我們村有很多養雞的幾乎都是養的合同雞,,養合同雞風險小。

第二,要看看合同內容,對養殖戶有多大的利潤空間,公司對我們養殖戶都提供什麼,除了上面說的包設備等一些對養殖戶有利的條件還有沒有提供技術指導,有沒有技術員來我們養殖戶這進行現場知道等

第三,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雞出欄後什麼時候結賬,結賬最長時間是多長時間。我們這雞出欄後一般5天左右準時結賬,一般不超過10天從不拖欠。

我個人感覺如果把把握好我說的那幾點,養合同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把握好應該是個餡餅。





農村小陽


我是設備公司,現在行情,一隻雞賺17塊。一個棚三萬到四萬只雞。按照一個棚4萬雞,安裝加設備大約75萬左右,雞棚30萬,投資105萬,兩批雞回本。這是肉雞行情。






斯水之


這個模式國內做得最成功的正規公司有幾家:廣東溫氐、正大、新希望等,如果你刻意去了解還有很多家公司也在做。

是不是陷阱要看你與誰合作,你如果願意與溫氏、正大、新希望等合作,一切按合同辦事,一般來說問題不大。當然,"人有旦夕之福禍,天有不測之風雲"遇上特殊情況那也是沒辦法。

一條龍服務的養雞(豬)模式,是需要自己投入資金建標淮場地的,場地的技術參數必須是以公司提供的設計方案為準。所以,別看從雞苗、飼料、疫苗、藥品等公司提供了,場地建設也是前期最大的投入。

一條龍養雞(豬)模式,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作為養殖方你的利潤是固定的,那怕雞(豬)價漲上天創造了驚人的利潤,假設你的報酬是二元錢一隻雞,不管公司盈虧,你也只拿二元錢每隻雞。中間還有很多的對養殖者的懲罰和限制措施,比如:料肉比超標罰,死亡率超標罰……。

作為新手,加入一條龍養雞(豬)模式相比較而言風險低些,如果不計較收入低可以一試。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行得謹慎。


南江夜雨


這個不是假的,我們老家那邊就是這樣的,你可以搜一下德大養殖場,但是他們和你簽訂合同的價格是多少就多少,無論當時雞的價格多少錢你都要賣給她們,很早以前是賺錢,現在都沒人養了因為不賺錢,雞舍養過幾批細菌多雞特別容易得傳染病,如果想養還是好好考慮一下


艾米家族族長


很多人都認為這個是個騙局,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是可以實現的。這個騙局的主要來源是什麼呢?也就是包回收的套路,然而現在很多大型企業都將這種套路運用在了養殖當中,其中包括很多大型的知名企業例如溫氏、新希望六合、大北農等,這種養殖模式是“公司+農戶”,首先是溫氏集團先發起,最開始是運用在了養雞業當中,後來逐漸滲透到各種養殖業,甚至是一些其他的行業當中去。那麼對於這種養殖模式究竟怎麼樣呢?

是不是包回收提供飼料呢

包回收提供飼料,這個確實是事情,而且你生產出來的產品只能提供給這家公司,不能提供給其他的一些公司。一般是以略低於市場價格回購,而且這些公司提供比較全的服務。其中包括以下的一些服務。

服務包括:疫苗提供、生產技術提供、飼料等。

一般不包括:一般情況下是不包括各種設備、各種資金、各種工具,也就是說首先你要有自己的場地,以及自己的生產設備。

這是溫氏集團很多年前對於養豬的一些定金。你要知道他們這些公司最終的目的還是要為你賺錢,不可能事先什麼都賒賬的,你肯定是先交納定金,然後別人才給你產品。

應用於哪裡:現在的這些公司加農戶的養殖模式應用到哪裡了呢?目前主要是用來養豬、養雞,養鴨、對於養鵝我還沒有聽說過。

為什麼很多人養鵝被騙了?

養鵝被騙了非常的正常,主要是因為很多人都貪小便宜。在巨大的誘惑面前沒有保持理智,而這些養鵝的騙術在山東地界非常的出名,當然他們的根源還是在江蘇,尤其是江蘇沭陽的地方。這裡的養鵝10個其中有8個都是騙的。


不過截止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聽說過我們國內有哪些比較大型的養殖公司涉及到養鵝的,其中包括新希望六合、溫氏集團等。我都不曾聽聞他們有養鵝這個項目,其他的投資的不少,就是很少有涉及這個,具體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我的一些勸告

①如果是公司的話,有些網站上是不可信的,一定要在正規的網站上查他的法人,如果連這個都查不到你肯定會被騙。因為他們有些人做了自己的網站,但是他並不能註冊公司。

②巨大利益面前保持清醒,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公司都不敢給你承諾巨大的利益的。尤其是一些正規的公司,人家在給你宣傳產品的時候,有時也會給你宣傳它的負面影響,不能保證你會賺錢。

③一定要找一些大型的企業合作,像現在很多大型的企業還和養殖戶合作呢。例如大北農、新希望六合、溫氏集團。雖然說有時候他們也會出現店大欺客的現象,但是總體來說。你至少有一個人可以去找,你至少能找到他。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這是典型的農戶加公司模式發展養殖業,這種模式究竟誰得利,誰吃虧,應該說是一種互惠互利合作。

農戶缺點在哪兒、缺少資金,缺少技術,但有廉價勞動力,公司優勢在哪兒,有資金,有技術,有市場,兩個結合是互惠互利的。

公司怎麼賺錢,賺雞苗錢、藥品錢、設備錢、飼料錢,公司以比市場價低的價格拿到飼料設備藥品,但會以比市場價格高得多的價格向農戶提供,公司首先大賺了一筆錢。屬於穩賺不賠的生意,

農戶以公司加農戶模式賺的是辛苦錢,也就是管理養殖雞場的錢,勝過打工,有風險,但長期養殖一般可以獲得利潤,風險在哪兒,養殖過程的疾病風險,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如果養殖一批兩批就放棄,不一定能賺錢,就怕碰到價格不好,長期養殖一般會有利潤。

這種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公司和農戶風險利潤各自承擔一半,另一種是全部由農戶承擔利潤和風險,公司不承擔,這個可以商量。

但是這種模式公司是沒有任何風險的,也是盈利的大頭,畢竟tongguo原料設備大賺一筆了。

這種模式不存在公司騙農戶錢財問題,這是一種誤解,農戶也是迫於資金不足而採取的一種合作模式。


杜坤維


試問一下,如果你是獵人,費錢費力地挖下陷阱,只為抓沒有任何價值的小動物嗎?中國現有養雞專業戶,絕大部分都是這樣模式在經營的。這叫“借雞生蛋”或“負債經營”。雞苗、飼料、藥物讓你欠,別人拿什麼來騙你?難道說你把雞都養死了,不還錢,還向人家要辛苦錢,這才是你要的餡餅而不是陷阱?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欠帳的苗、藥、飼料都會比市面價高一些,收購價也比市場價會低一些。其實,這也很正常,別人也是經營掙錢,這些都要有思想準備,否則,儘量不要涉足此行業。
負債包養式養雞,自身壓力也是很大的,養殖順利也僅掙點辛苦錢。一旦遭遇疫情或其它不測變故,是要去借錢還帳的,否則,這個養殖也就結束了,別人不會無底數、無限期的讓你欠。


我自己以前搞過這樣的養殖方式,那時用魚塘上的空地建了100多平方的棚舍,養過一荏雞,只是運氣不好,在雞養到一斤左右時,連續遇到兩次颱風,雞的死亡率不是很高,但生長週期延長,飼料成本增加不少,好在收購時,市面缺雞,收雞人主動將價格提高,算下來還掙了一百多塊錢,我也沒要,只是白搭了辛苦。這是本人的切身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