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拋荒現象嚴重,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將來都吃啥?

新大風歌


農村拋荒現象嚴重,種地的人越來越少,這是實際存在的情況,我們不可否認。但關於將來吃啥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是不需要擔心的。




既然我們都能想到這個問題,國家怎麼會想不到呢?國家不僅想到了,還採取了許多措施來防止拋荒現象的繼續擴大,保證耕種面積,保證糧食產量,我們來一起看看國家都採取了哪些措施吧。

1、取消農業稅。

有點年紀的農民都知道,以前種地是要交公糧的,許多人可能還有過交公糧的經歷,實際上農民交公糧的歷史已經持續了幾千年。然而從2006年開始,農民種地就不用再交公糧了,這就等於是國家在將土地免費給農民使用,這一項舉措目的就是減輕農民的負擔,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2、農業補貼。

從2004年開始,國家對農業進行補貼,這就等於現如今的農民不僅免費使用著國家的土地種糧食,不用交稅。並且國家還給予種糧的農民一定的農業補貼。此舉也大大增加了農民種,的積極性,有效防止了拋荒面積的繼續擴大,保證糧食產量。

3、耕地專用。

耕地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因此國家明文規定,耕地是專用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可私自將耕地挪作他用。此舉有效保證的耕地面積,保證了耕地面積就保證了糧食產量。



4、允許土地流轉。

農民不願意種地,就是因為種地的收入少,但實際上我國的糧食價格與國際上相比,一直是處於高位的。種地收入少是因為我國的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機械化程度低導致的。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國家在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中,允許土地以流轉的方式進行經營,而土地流轉能夠大幅度提高機械化程度,如此一來種地的經濟效益就高了,糧食產量也就能得到保證。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只有一畝地種,那麼為了這一畝地去買許多的種地機械肯定是划不來的,並且這一畝地不論你如何種收益都是有限的。

然而如果一個人有成千上萬畝地,那就不一樣了。就算一畝地種下來純收入一年只有500塊錢,那你種上1千畝呢?那就是50萬,並且種的面積大了,就可以投資機器設備,提高機械化程度,進而減少成本,如此還會有拋荒的現象嗎?


通過以上這些舉例,我們不難發現國家一直都在採取措施保證糧食產量,所以關於未來吃什麼我們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搬磚的農村娃


毛主席說過,一糧為綱,全面發展。深挖洞,廣積糧。現在農村人都不願種地了。原因很簡單。種地不掙錢。必須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該調糧價了。讓百姓種地有幹勁。有很多地方都沒有了糧食局,糧站。有的都賣了。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沒有吃的。這叫大後方不穩定。建議.提高意識,搞好農業。提高收入,的情況下。也得抓好種地的積極性。


用戶5067729385055廣


愛吃啥吃啥,今年回老家幫忙秋收花生,一共4天才弄結束,5個人加機械,都是好的鄉鄰幫忙,加僱收割機械每畝100,吃飯,給幫忙買的東西,花了小1000,種的時候每畝100,地膜,種子,化肥,打藥,算500吧,主要是費那個力,裝車,運輸,摘果,晾曬,滿打滿算,賠本賺吆喝外加出力上火,我的4天不算錢,義務勞動。說白了就是剝削勞動力。都不種,不種就對了,說了輕巧,不服你去種,你全家都去種。


煙臺金威鋼材有限公司


我是60年代人,受過苦,受過餓,受過黨的教育,做事為人都有分寸,現在很多都事看不貫,如種地不賺錢,沒人種了,如今環保不讓戶養豬,豬肉潞價,少吃不吃都行,糧食漲價一粒也少吃不下,建議有關部門重視糧食,錢在多不如糧多,有糧心不黃


幸福一家152504087


當初承包土地的勁頭早已經沒有了。農民現在種地養活自己是不可能了。外出打工能掙到現錢。所以,農村的土地荒的很多。扔在家裡種地的,除了種子、化肥、農藥、人工。等到秋收時算不了幾個錢。這還不算,種的糧食也不好吃。農民自己吃的,根本就不放化肥。人們想吃到六七十年代的食物基本上是望想。從現在看來,當初解散人民公社是錯誤的。不知大家怎麼看。


用戶2893849778962


糧食多了沒用,都陳化了不好吃,吃舊存新的概念已過時,老美積極推銷糧食也在於此,我們這裡兩個大糧庫,都沒了二十年了,只要市場經濟,種糧給點補貼,再加上國際糧食大市場,就永遠不缺糧,餓不著,三四十年的經驗已經給出了我們答案,棄荒不種糧,不完全是壞事。我們用清閒的勞動出口商品,換取繁重的勞動生產的糧食,不是很好嗎,發達國家不都是這樣做的嗎。用腦力勞動,換取體力勞動的成果,我們也能做到。

我們為六十年代的大饑荒,四十年的糧食短缺定量供應嚇怕了,進三十年的經驗和世界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不能再走彎路邪路,糧短缺大饑荒,很多人還沒找到根本的原因,棄田不種糧,就是因為,市場經濟,糧多了,又有廉價進口,少種。當糧短缺,糧價提高大家都爭著去種糧,再有補貼 和國際市場的保障。如果我們不進口糧,外國也不多生產糧,當缺糧時就不好辦了,國際糧價大長,這又刺激了世界糧 食生產,市場經濟,為沒有饑荒不捱餓,起到了根本作用。


用戶60708756832


六十年代毛主席就提出:一糧為綱,全面發展。毛主席領導全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工農業突飛猛進。七十年代,號召全國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現在獨木橋上荒


bWcX不忘初心


農村拋荒現象嚴重,種地的越來越少,以後都吃啥?

先拋開答題主旨,在開始我先嘮叨嘮叨:三農問題現在大部分從微觀角度談的很多也真實,儘管各抒己見,但有一個共識:農民很難、農田很荒蕪、農村很消散、農業不掙錢、農工很悲催;在【今日頭條】的三農圈子裡,此問題起伏跌宕,時冷時熱的關注與討論一下,但畢竟是輿情而已,都是主不了事的老百姓而已!我也是三農領域裡一名認證者,說真話,隔靴搔癢的討論【今日頭條】還給你發表,你所具有獨立思考的宏觀看法,或針砭時弊的回答往往就回給你審核不通過,所以我很喪心,只能少說為佳了。

農村拋荒現象現象越來越多,我老家的地也是如此了,造成的原因就是種地不掙錢,不如打工輕鬆省事,這種越來越沒人種地的惡性循環再不引起重視,再不從大政方針上去調整,以後吃糧靠進口恐怕是有政治風險的吧?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要讓我認為:千萬不要再陷入目前《養豬政策的危機》的局面就好,三農的專家們別再“閉門造車”了,書本上理論一定要理論聯繫實際,國泰民安要從長遠的角度去統帥,不要唯用經濟學純粹觀點去折騰【三農】了,我們要認真的總結歷史經驗,去偽存真,丟掉幻想,踏踏實實的發展農業吧,農村裡的農民才有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去料理我們希望的田野!











豆點札記


這個問題非常好,確實是現實存在,我認為國家要加大農業農民福利,並鼓厲農民種地積報性,糧食漲點價,國家再補貼點,總地說種地不掙錢是不會有人幹,再是外國心眼壞拿糧食來跟我們作對,自已不能供給,就造成恐慌,人民是不希望看到。


偉6562


我非常理解農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就靠老天爺吃飯,臉朝黃土背朝天,到頭來還未必能掙到錢,所以年輕人都進城打工了,農村留守的都是老年人,地沒人種了肯定是問題,我看就讓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去農村種地吧,體驗一下,省著老說給農民開百八的三百二百的他難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