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取消千年農業稅,農民伯伯什麼反應?

史味人生


農業稅的免徵我是有切身體會的。它對中國社會的意義在改革開放之後很少有其他事件可以比較。它的社會意義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當時說起農業稅其實並非指單一的稅種,而是很多亂攤派的國家農業稅和地方稅費的統稱。當時國家財政並不富裕,土地財政也還沒有興起,地方各級政府要開支,可當地幾乎沒有企業,沒有財政來源,只有朝農民要,而守著一小片田地的農民交點糧食還算勉強,要交各種稅費就根本無力承擔,糧食不值錢,唯一的收入來源可能就是農餘打點建房子之類的零工,子女教育也是農民支出的一大部分。各種稅費壓得農民喘不過氣來,當時有學者向中央建言“農村真窮、農民真苦、農業真危險”,農婦自殺的新聞屢見報端。而這麼大代價之下,國家每年徵收的農業稅是多少呢?區區500億,還不及徵收成本。取消農業稅之後,首先是農民肩上的擔子徹底輕了,只需要養活自己了,日子好過了,自此,再未聽見農村有自殺的新聞。

2. 解放了數以億計的勞動力,為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奠定了基礎。取消農業稅之後,最間接的影響是農村勞動力徹底解放了。原來迫於農業稅費這頂鐵帽子,大部分農民並不敢也不能冒險拋家舍業走上打工之路,因為萬一掙不到錢,國家的稅交不上,後果農民是承擔不起的,而由於稅負重,轉包土地也無人接手,所以幾億農民硬生生被栓在土地上,掙不到錢,又走不了。而取消之後,土地不再是負擔和鎖鏈,幾億農民從此捲起鋪蓋,進去城市,為中國走入工業化和城市化添磚加瓦,農村的土地委託給年紀大的或者承包者,人完全被激活了。

3. 促進了城市化和人民教育程度的大提升。農民手裡有了閒錢,農村不再需要下一代勞動力,農民才敢奢望給自己的子女花錢上學,又趕上後來義務教育的班車,整個中國幾億人的文化程度上了一個新臺階,有了文化的民族,才有其他各項指標提升的可能。而隨著文化層次的提升和收入的提升,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城市化規模的提升,進一步促進了經濟發展。

總而言之,農業稅的取消並不僅僅是單一稅種的取消,它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其實帶動了整個中國的大發展。

但是,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量變會產生質變。隨著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化,中國農村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同樣需要領導者動用前輩的智慧和魄力加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是,中國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生產關係不再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以上世紀70年代的農村家庭為單位承包的土地產出已經不足以滿足中國家庭的正常需求,零碎的作業方式也無法充分發揮土地的潛力,所以中國農業無法取得進一步發展。守著近20億畝良田,卻只能生產一些廉價的基本作物,連豬飼料都無法滿足。隨著農村新生代人口幾乎全部往城鎮聚集,農村空心化已成全國現象。一方面,即便土地免費,可依舊無人耕種;一方面,國家卻每年巨資進口大量大豆等農作物;第三方面,由於土地生產關係的制約,土地無法順利集中,導致小農業公司和大農業集團無法成長,先進的農業科技無法應用,中國農產品普遍競爭力不足。再看歐美髮達國家,農業從來都不是經濟的拖累,而是一架超級強勁的引擎。而農業如此羸弱,房地產卻看起來誘惑滿滿,導致大量優質農田被臃腫的城市永久侵佔,長此以往,中國連最基本的糧食自給問題都將再次成為主要矛盾。

對此,簡要地說幾點建議:1.取消農業戶口。所有農民享受同等社會福利。這是使農民退出耕地所有權的必要保證。同時農民可以土地承包權入股和勞動力入股等多種形式繼續參與農業。2.出臺新的農業法,為新農業業態和舊農民權益保障樹立法律保障。同時從法律上規定新農業存在形式,和保證農地不被拋荒。3.設計多套現代農業組織模板和形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利用好農田。比如大的國家農業集團持有土地,負責農地集中,以及統籌農業科技應用、農產品種植分配流通營銷等,然後吸引社會資本加盟,當地農場主承包經營等形式。但總的一條,土地國有,不能拋荒,以人為本。

總之,農業是大有可為的。


屎得聞


2005年取消千年農業稅,農民伯伯什麼反應?

農民朋友的反應當然是非常開心快樂的,都在稱讚國家政策好!但是我從當年就非常反對國家取消農民繳納農業稅,根本沒有必要取消農業稅,為什麼?

1、上千年沿襲下來的農業稅,早已在農民頭腦里根深蒂固。我是農村的,我很清楚,當年農民對繳納農業稅是沒有牴觸的,他們常常會牴觸的是農村繳納的“三提五統”。但是“三提五統”又是與農業稅一併徵收的,所以農民在牴觸三提五統的同時,順帶也把農業稅給牴觸了。實際上每年到了糧食收穫季節,農民都會把應該繳納的公糧和稅收提前準備好,哪怕就是貧困人家也是這樣,他們從沒有想到過不交皇糧國稅,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和必然。

2、取消農業稅反而助長了一些農戶的不良風氣。在農村,得了好處還買乖的農戶大有人在,一些人通過種種手段獲得了不應該的利益,卻又反過來到處指指點點,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還有一些人,本來就懶,整天遊手好閒的無所事事,農業稅取消並增加糧食直補,正正合了那些人的意,君不見至從農業稅取消、低保和直補政策的施行後,農村的懶人越來越多嗎?

3、國家取消農業稅還不如將農業稅集中起來,專款建設所在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稅攤在每一個人手中其實也並沒有多少,造成農民負擔重的是三提五統而已。所以我當年就認為,三提五統應該取消,但是農業稅不應該取消,就算國家富強了可以不要農民的農業稅,但是可以把農業稅集中起來,作為該地區的建設基金,專門用於修建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那麼十多年過來,我相信農村的面貌更是會得到了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所以,當年國家取消農業稅,農民朋友心裡當然非常高興,但是我卻會反對取消農業稅。你們認為我的觀點正確嗎?


問答農人


農民是弱勢群體,交租,村提留,三提五統,農業稅,特產稅,過年豬殺不死,每天都是催收的隊伍。讀書沒有錢。接班接班再接班。胡主席溫總理一下解決了幾千年來農民伯伯的重負,還補貼。胡主席求真務實,高風亮節,運籌帷幄,真正的人民之救星。人民的福星。祝胡主席,溫總理健康長壽比南山。人民祝福您。人民想著您!您的豐功偉績流芳千古!


AWDIAEC


沒高興兩年!買種子時說:國家都免稅了,一斤漲5塊又不多。買肥料時:國家都免稅了,一包才漲十塊錢。……一綜合,種子、化肥、農藥等一起比稅多多了!二年大家也還正常在種,再漲點,大家還是在種。三年、四年、五年…大家發現,農民生產用的各種農資都在漲,唯獨種出的糧食賣時沒漲!年青的本來就打工慣了,種不種沒感覺!但原先年紀大的曾經的說農民就該種地的,也動搖了,年年叫兒子拿錢買種子、化肥,收割了還要請假回家幫忙!這到頭咋還少了呢?不種了,讓年青的放心打工,老的就近開點散活將就過了。所以現在全荒了!結論:農資市場化了!但農產品卻不是!農資企業按市場規律定價,糧食加工企業也按市場規律定價,市民也感覺糧食很貴啊!但農民在背黑鍋!糧食收購才1.2左右,1畝地才千把斤,除去直按開支約700,還有一些意外開支,比抽水抗旱,蟲害等,現在還有磚家要求不燒桔杆,呵呵呵,農民再傻也知道1月1500和1年4、五千的差別吧!肯幹的聰明的年青的1500不行吧!月薪3000以上不窮死了,那種地年入4、5千誰肯幹?


zjp75250402


2005年取消千年農業稅,農民伯伯什麼反應?

2005年,為了體現對農民的關心和關懷,取消了農業稅。要知道,這可是最為傳統的一項稅收,也是廣大農民從來都沒有對其有任何疑義的一項稅收。能夠取消,廣大農民當然歡迎。

但是,取消以後所發生的一切,卻讓農民伯伯無語了。沒有多長時間,農業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就出現了快速漲價的現象,化肥、農藥等也是價格不斷上漲,以至於減少的農業稅還沒有增加的生產生活負擔多。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嚴重倒掛現象。

所以,取消農業稅農民最初的反應是很好的,也是十分感激的。時間稍長,所有的反應就不那麼好了,最終很多農民認為,取消還不好留著好,負擔還輕一點。如何制定和出臺政策,必須有配套,否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取消農業稅是好政策,但沒有能夠遏制住漲價這全衝抵手段,就等於政策釋放的紅利,被企業和中間環節吞食了。


譚浩俊


這是胡溫領導為農民做的一件大善事。會永載史冊。公糧是農業稅,自古有之。中國農村50年代合作化58年後人民公社化,農民為社、隊勞動,從社、隊分口糧。人民公社裡社員幹活是一種“人多人懶”狀況,糧食產量低,生產隊打的糧食,先要交公糧,雷打不動。交了公糧後上餘糧,也是雷打不動。所謂餘糧,就是吃不完的糧食。然後還要隊提留社統籌等。農民手中所剩無幾,自然條件好的地方可以免強維持生活,山區等自然條件差的好些地方只夠吃半年,要打半年饑荒。在這樣環境中過來的農民,沒有了‘’統籌提留‘’,也不交餘糧,還免了稅(公糧),收穫的莊稼全歸自己,你說會是什麼心情?喜大普奔唄!


黔首乙


農民的貼心人!人民愛戴的好主席!人民不會忘記您!願胡主席長命百歲!


195978www


取消千年農業稅,八億農民歡欣鼓舞,奔走相告。多年的農業稅壓的農民喘不過氣來,李昌平的《我向總理說實話》刺痛了多少人的良知,那是農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取消農業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確實有些地方種地養活不了家人,有的反而還賠錢(各種投資)。是胡錦濤主席瞭解農民的疾苦,取消了千年農業稅,救八億農民於苦難,功德無量啊!衷心祝福胡主席、溫總理健康長壽!


用戶2811937807583


八億農民都在幹啥呢?動動手贊贊英明的胡主席,讓農民過上好日子的好主席。


緣起緣盡105


國慶節上胡主席出現,看到胡主席身體狀態不佳,數億人民淚奔。人民緬懷主席的豐功偉績,更關心主席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