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那些穿針引線的編織歲月

記憶裡,那些穿針引線的編織歲月

翻出一張舊照,那是二十幾歲的我,身穿一件藍色毛衣的半身照,年輕的臉龐,配著淡藍色的毛衣,在相機沒有美顏的年代,膚色也好的令現在我的無比懷念。毛衣雖是寬鬆長款,但也難掩苗條的身材,那一去不復返的年輕的歲月啊,真是讓我深深留戀!

那件毛衣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哦,清楚記得編織的針法是當時頗為流行的“美國大平針”織法,其實,是很簡單的一種織法,但織出的圖案也挺漂亮。

凝視這張舊照,看著早已被我拆掉的毛衣,不由得想起了伴隨我們很多年的那些編織歲月。

我想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人生大好的時光,有好多的時間都被這編織毛線的女工活兒計佔領和消耗了,那時好像生活的主旋律就是織織鉤鉤,每個女人都是針線在手,粗線細線,粗針細針,輪番上陣;買編織書,抄口訣,各種花樣,層出不窮,競相效仿,往往是一個織法流行起來,大家織出的花色就千篇一律,根本不考慮所謂的撞衫之說 ,真是人云亦云,非常跟風。

記憶裡,那些穿針引線的編織歲月

幾個好姐妹或是好鄰居湊在一起,個個都在穿針引線,手指靈巧又快速地舞動著,眼皮不挑,盯著手裡的活計兒,照樣談笑風生,未婚的談著理想人生,已婚的說著家長裡短,她們辛勤地編織著,為自己,為家人。 還有熱戀中的女孩子織件毛衣送給男朋友是最貼心最能表達愛意的禮物,一針一線飽含深情 。那時的女人,似乎一年到頭,手裡的織活總是幹不完。

同樣的織法,織出得的成品當然會有差別,這完全取決於人的手巧程度了。巧手的人,不僅編織速度快人幾籌,織出的針法均勻,對稱完美,幾乎看不到瑕疵。手巧的編織的花樣也很多,一眼就能看懂針法,一學就會,她們往往是潮流的引領者,是師傅級的領軍人,最難最複雜的織法都是由她們先學會,然後再一傳十十傳百的普及開來,當然發明各種織法的先驅是最聰慧靈巧讓人佩服的,可她們也是付出勞動最多的那撥人,巧人是拙人的奴啊!七姑八姨,侄子外女,親戚朋友的,幫這個織完再給那個織。手笨點的則織速緩慢,不是慢工出細活,而是織出的衣物,粗糙不平整。

我的編織速度雖然不慢,但織品永遠算不上上乘之作,因為我是性急之人,做這樣的細緻活兒,從來就馬馬虎虎,不會精益求精,只求速度不太考慮質量。

記憶裡,那些穿針引線的編織歲月

記得我的第一件織物是在十八歲剛參加工作時,織的一件白色圍脖,且是帶花樣的圖案,同事很耐心的教我如何起頭,如何織邊,再如何織花,我學的倒挺快,初學乍練織的速度也不算太慢,待圍脖織成,仔細一看,收尾的針數遠遠超過起頭的針數,尾部和首部寬窄不一,自己不免笑自己真是神手,居然在織的過程中神奇地加出很多針數來,自己卻渾然不知,好笑。

初戰的失利,為以後的編織提了醒,所以在之後較為漫長的編織過程中,我從沒再出過類似的差錯,且也會織出很多花樣不一,針法各異的圖案,(當然有時也用鉤針鉤花樣的帽子包包之類的小物件)大到毛衣毛褲,小到帽子手套、襪子等。但我只給自家人織,很少幫別人織過東西,因為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也更因為自己的手藝也並非最好。

編織歲月裡,織毛活兒就像女人的看家本領一樣,很少有人不會這個手藝,成年的女性幾乎個個都是手工織女。無論春夏秋冬,夜以繼日不停地鉤著織著。每天如每,年復一年地織來織去,不覺得乏味,也不覺得厭倦,饒有興致織出一件又一件的織物。

記憶裡,那些穿針引線的編織歲月

她們在平淡的日子裡編織著苦樂年華,也編織著美好生活。很多人美妙的青春時光就在一針一線的不經意間流逝了,甚至有的人還織出來腱鞘炎和脊椎病。但她們無怨無悔,她們用勤勞靈巧的雙手織成的不是單單的一件衣物,而是為親人織就的 平淡溫馨的煙火日子,織就的是溫暖和愛。

我至今不能忘記,曾經有過交往的兩個姐妹,為我和我的孩子織過的毛衣毛褲。兩位姐妹雖然我們早已失聯,但她為我精心編織的漂亮毛衣,我至今還完好無損地保存著。這麼多年過去了,每當收拾衣櫥看到那件毛衣,就會想起熱心善良的她們,睹物思人,不知道她們現在生活的怎樣?是否還在用她們靈巧的手在做著她們最拿手的編織活?

編織的歲月,有很多人美好的青春和甜蜜生活的回憶,有著很深的時代烙印,它是很多人記憶深處不可磨滅的印象。

記憶裡,那些穿針引線的編織歲月

不知道到底是從哪年開始,流傳和沿襲了數十年的手工編織慢慢退出了人的生活,手工毛衣也被現成的羊毛羊絨製品等代替。現在很少有人穿手工織的毛衣毛褲,當然也就很少有人再編織毛線了,廣大女性也從勞累中解脫出來。不得不承認,時代在進步,人的觀念也徹底改變。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雖快,但大家懂得如何讓自己減輕負累,如何享受生活,如何讓自己過得輕鬆。

現在雖然很多傳統的手工技藝都退出了生活的歷史舞臺,但是,還有少部分的年長者仍然沒有丟棄她們所鍾愛的這門技藝,依舊在默默地編織著。 她們都是資深的編織者,技術相當嫻熟,對她們來說織毛線就像玩一樣的輕巧,她們是真正的喜歡,由衷的熱愛,編織的過程對她們來說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

編織這項女紅技藝也算是凝聚著人類聰明才智的發明和創造,但願這些人類智慧的瑰寶,不會被時代的洪流湮沒,該傳承的還是得傳承下去!

記憶裡,那些穿針引線的編織歲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