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筆法之難:

用筆在古代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被傳的神乎其神,據傳會用筆的人還都不是自己研究出來的,而是有一本類似於武功秘籍的技法寶典,他們獨自享用,秘不示人,因此更增加了筆法的神秘性。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魏晉時期的鐘繇一直想學習韋誕的筆法秘籍,可是韋誕就是不教給他,鍾繇沒有辦法,一直心嚮往之,耿耿於懷,就在韋誕死後,鍾繇聽說韋誕把秘籍同他一起下葬,鍾繇便偷偷的掘了韋誕的墳墓,把秘籍盜走了,從此書藝大進,留名書史。

故事的真偽我們不去考證,筆法之難,由此可見一斑。書法用筆的技法,是寫好書法的關鍵所在,因此大家重視技法,探究技法,就成了學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有章可循:

今人關於筆法的演變與研究,已經使用筆褪去了神秘的外衣,逐步變得清晰起來,而且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從今天開始,我計劃對書法當中的用筆做一個全面的梳理,系統的講解。齊金才疏學淺,學藝不精,難免掛一漏萬,謬病百出,在此獻醜,各位方家指正!

起筆技法:

下面就從起筆開始說起。

書法當中每一個筆畫的完成都是由三個步驟完成的,即起筆,行筆,收筆,它們在靜態書法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像篆書,楷書,隸書,每一個筆畫的起行收都交代的清清楚楚,可謂筆筆不苟。

我講解筆法,不拘泥於一家一體,主要針對毛筆的特性,講解它運用時所有的書寫可能性,與此同時,聯繫既有的筆畫形態進行分析、解讀,因此來說,雖然不拘泥於一家一法,但是都要有所涉及,研究筆法畢竟是對已有的作品進行解讀,是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研究的。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概括起來說,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兩種筆法:

書法的起筆分為露鋒起筆和藏鋒起筆兩種筆法,露鋒起筆就是把筆尖露在外面,藏鋒起筆就是把筆尖藏在筆畫裡面。

三種形態:

通過藏鋒或者露鋒起筆,寫出來的筆畫輪廓有三種圖形,一是圓形,二是三角形,三是方形。

六種寫法:

圓形起筆,都是藏鋒起筆,有兩種寫法,一個主要指篆書的起筆,也叫裹鋒入筆,把筆鋒裹起來。它的寫法是用筆尖輕輕的轉一個圈,把筆鋒裹在裡面然後開始行筆。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一個是以顏真卿《顏勤禮碑》及他的行書為主的起筆。顏真卿橫劃的起筆以藏鋒居多,且形態接近圓形,但是他的寫法不同於篆書的寫法,他是直接把毛筆筆尖往下輕輕一點就可以了。當毛筆在沾上墨,批好筆的前提下,筆頭成一個標準的圓錐體,這時你把筆尖往紙上垂直點一下,就是一個接近圓形的圖案,比如下圖田字第一橫的起筆。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三角形起筆,露鋒為主,藏鋒也可以。露鋒起筆,只要筆毛指向跟筆畫方向形成的夾角不是九十度所做的下切,其餘任何角度的下切,都是三角形。

藏鋒起筆只是把筆尖先逆鋒起,然後再斜切下來即可,最後書寫出來的形態還是三角形。三角形起筆運用最廣泛,楷書行書草書都可以,行書運用的最多。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方形起筆,主要指魏碑和一些隸書的起筆,特別魏碑的起筆,斬截方挺,刀砍斧剁一般。

魏碑的方筆,寫法是把筆毛下切,要保證筆畫的邊緣是一條直線,然後再翻筆行筆或者側鋒行筆,這個後面會詳細講解。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隸書的方筆,跟魏碑的方筆寫法不同,它屬於藏鋒起筆,用專業名詞來說,叫做搶鋒入筆,既把筆毛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比如寫一個長橫,先把筆毛往左一蹲,把筆毛打開,此時鋪開的筆毛,停在那裡後會形成一個方形,然後再把筆毫拉過來往右行筆即可。

書法的起筆,不論哪種書體,只有兩種筆法,三種形態,六種寫法!

總結:

起筆就講完了。筆法用文字其實很難描述清楚,如果對於用筆沒有任何實踐的人,看起來更是一頭霧水,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最後對六種寫法做一下總結:

圓形起筆有兩種寫法,分別是裹鋒入筆和點筆直行,三角形起筆有兩種寫法,一是露鋒起筆,一是藏鋒起筆,方形起筆有兩種寫法,一是露鋒豎截一是搶鋒起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