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和低功率發動機有什麼區別?

火記6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說法,更有一些人的聲音是可以改變汽車主電腦的程序就能將低功率升級到高功率,我給大家歸納總結一下。

汽車在生產製造時高低功率的內部設計和零部件材料是不同的,只是造就這些不同功率的成本並不和廠商指導價中,高功率和低功率之間那麼多的差價,再就是單純刷電腦程序是更不可能的,公平公正的說,通過刷程序可以提高一些功率,但這都不是重點,因為提高的那一丟丟功率在駕駛中沒有明顯改變,只有改到真正的高功率才能有區別,但這是不存在的,即使刷出了高功率,能不能穩定工作,還能開幾天就不好說了。

說實在的,我並不接受德系車的這種靠賣功率分貴賤,我還停留在四缸,六缸,八缸這種年代,不過還是要向前看,畢竟現在是渦輪增壓的時代。

高低功率簡單的說,高功率的渦輪增壓器比低功率的渦輪增壓器大,這個增壓的進氣壓力大小就是功率產生大小的直接決定因素。當然這只是表面能看到的,發動機內部為了能夠配合渦輪增壓後產生的高壓環境,在活塞、連桿、缸蓋、曲軸、水泵等零部件都進行了強化和技術上的改變,不單單只是隨便改變進氣壓力然後改改程序,低的就變高了。

渦輪這個玩意增壓無止境,本田為F1賽車研發製造的1.5T的發動機能產生1050馬力,想想就能知道這臺機器的內部零件絕對不尋常,當然,因為其他廠家做不出這種機器,導致最後讓本田的增壓技術退賽,說人家作弊,哈哈,能力太好確實讓人羨慕嫉妒和恨啊!


車光熠然


高功率發動機和低功率發動機有什麼區別?

同一款發動機,高功率和低功率兩個不同的版本,主要是通過更改發動機的ECU來調整功率。

原廠調教的高低功率的版本,除了發動機的功率大小不同,還會針對發動機的曲軸,發動機的缸體缸蓋等部分做強化。

功率調高了,加速度快了,那麼剎車系統也會做相應的強化。剎車要更好,才能更快地停下來。

這也是原廠高低功率版本,價格相差較大的原因。拿寶馬525Li和530Li為例,兩款車都是B48發動機,但是,525是184匹馬力,530是252匹馬力。

目前市場上也有很多改裝廠,自行改裝刷ECU,升級二階,甚至三階,一入改裝深似海,不過願意改裝的人也會樂在其中。

你覺得發動機有沒有必要低功率改高功率?

你的每一個點贊,每一句評論,都是我分享更多幹貨的動力!


郭冬林說車


買車真的是件麻煩事,很多配置真的讓新手司機看都看不懂。前兩天小編的一個朋友還在問,為什麼有的車明明排量一樣,但是說什麼功率不一樣,有高功率和低功率之分,這兩有什麼區別嗎?

的確,就拿上汽大眾的帕薩特來說,2.0T排量的尾標就有330TSI和380TSI之分,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從發動機排量來看兩者沒有區別都是2.0T,但是由於調教的不同,它們的功率和扭矩是不一樣的。

330TSI是低功率版本,因此最大功率為137KW,約等於186匹馬力,峰值扭矩為320牛米。而380TSI的最大功率可以達到162千瓦,約等於220匹馬力,峰值扭矩則是350牛米。那麼功率越大車輛的動力越大,開起來會感覺更加“給力”一點,當然功率越小,油耗也就越小,這就是廠家為不同需要的消費者給出的不同解決方案。

另外,兩款發動機雖然排量一樣,但是由於功率的不同相對來說低功率版本的車型價格會更加便宜一點,而高功率版本的車型價格會貴一點,還是說帕薩特好了兩款車之間的差價大概在一萬元左右,而且配置上沒有太大的差別。

那麼具體應該選高功率的車還是低功率的車?其實真的沒有必然答案,完全看自己需求,在乎油耗的選低功率,在乎動力的選高功率,其實吧真正開起來也就是起步的快慢,後期都差不多,完全看自己的需求了。


汽車觀察家


高低功率版緩慢加速、均速、中低速行駛時,基本上沒有區別。急加速,高速提速,最高速,滿載加速,區別巨大,動力,永遠不是多餘的東西。用不起3.0T的人才會說2.0T夠用,用不起2.0T的人才說馬自達2.5L夠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