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炎炎夏日還未過去,太陽剛剛落下,青蔥茂密的大樹上便傳來了知了的叫聲,規律而響亮,快看,有一隻匍匐在粗壯的樹幹之上,豌豆般的大眼睛,翠綠色的軀體,活靈活現,但是它並不是一隻真正的蟬,而是一個惟妙惟肖的草編作品,不得不感嘆手藝人高超的編織技藝和創作智慧。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草編,是利用各種柔韌草本植物為原料加工編制的工藝品。因其原料生長地域廣泛,而且易得易作,故草編工藝在中國民間十分普及。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據考證,中國最早的草編遺物是河姆渡人所製作的,距今已有7000年之久。《禮記》中記載,周代已有以莞(蒲草)編制的莞席了,而且當時已有專業的"草工","作萑葦之器"。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草編在中國分佈很廣,主要產區有山東、浙江、廣東、河南等地。在山東省臨沂市,有一位永葆匠心的草編手藝人,多年來一直從事草編的創作與文化傳承事業,他就是李昕。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作為平邑李氏草編第五代傳承人的李昕,1980年5月出生於山東臨沂,現為中國國際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手工藝製作傳承人,臨沂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曾任安徽省創青工坊非遺協會會長,深圳市非遺協會會員,濟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協會會員,平邑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平邑縣自亮文化傳媒中心創始人,臨沂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氏草編手工藝傳承實訓基地負責人。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他自幼喜愛草編藝術,從小受到家裡長輩的薰陶,便對這個通過雙手來編織棕櫚葉的民間技藝產生了興趣,一片片普通的粽葉,在三五分鐘後,便重新賦予了生命,各種各樣的小動物誕生了。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可別小看這個草編藝術,它不僅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品,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積澱,具有較高的審美愉悅和鑑賞功能。”李昕這樣說道。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在2012年,李昕成立沂蒙“平邑李氏草編”工作室;2014年3月,中央電視臺CCTV 13頻道《河南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報道“平邑李氏草編”;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2016年8月,經山東省專家組評審授予“濟南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6年12月,臨沂市人民政府、臨沂市文化廣電新文出版局授予“平邑李氏草編”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李昕的草編作品還屢次獲得各類獎項,2016年5月,參加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草編作品《九龍戲珠》榮獲“人立陶琉杯” 山東工藝美術創意金獎;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2016年8月,參加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等34個部門承辦第六屆山東文化創意產業博覽交易會,草編作品《十二生肖》榮獲金獎......


用雙手編織夢想,且聽這位沂蒙漢子的非遺草編情



永葆初心,用心去做好每一件草編作品,是李昕一直在堅持做的事,讓草編走出國門,把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是他最大的心願!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