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醫說健康:口服降糖藥的服法

服用降糖藥的效果主要受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藥效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揮;二是藥物的不良影響是否降到了最低。而如果想把這兩方面做到最好,就要重視口服降糖藥的服用方法。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除了要選對藥之外,還要懂得如何服用,方法對了,才能事半功倍。

劉中醫說健康:口服降糖藥的服法

從降糖效力來看,如果藥物沒有明顯的胃腸道刺激作用,絕大多數口服降糖藥在餐前服用的效果比較好。因為這樣可以給藥物留下發揮藥效的時間,使患者血藥濃度高峰與進餐後的血糖高峰達到同步,對餐後血糖的控制效果更好。那麼,不同種類的口服降糖藥要掌握怎樣的服用方法呢?

磺脲類藥物。以餐前半小時服用為宜。患者如果服用像格列苯脲(優降糖)這樣的長效磺脲類藥物,服藥劑量每天在5毫克以下的,可以在早餐前1次服用,服藥劑量每天7.5~15毫克的,可在早晚餐前分別服用。格列喹酮(糖適平)、格列吡嗪(美吡達)等短效的磺脲類藥物,服用劑量逐漸增多後,則需要一日3次餐前口服。格列齊特(達美康)等中效藥物也可早晚餐前分2次服用。

劉中醫說健康:口服降糖藥的服法

格列奈類藥物。也叫促胰島素分泌劑,這類藥物包括瑞格列奈(諾和龍)、那格列奈(唐力),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點,被稱為"餐時血糖調節劑",屬於快速胰島素促泌劑,應該3餐前口服,不需要提前服用,但也最好不要在餐後服用,堅持不進餐不服用的原則。不論每天進餐幾次,只要在餐前服用即可,每次服用的最大劑量為4毫克,但全天的最大用量不宜超過16毫克。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物。這類藥物主要包括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米格列醇(奧恬平)等。它們通過抑制腸道內分解澱粉的消化酶、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達到降血糖的目的。如果提前(如餐前半小時)服用,因腸道中沒有作用底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用得不到發揮。如果餐後服用,則葡萄糖已被吸收,用藥也失去了意義。所以,這類藥物的服法是要與第一口飯一起咀嚼服用。

劉中醫說健康:口服降糖藥的服法

雙胍類藥物。這類藥物服用後會直接刺激胃腸道,出現胃部不適、口中有金屬味道、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副作用。因此,為減輕副作用,雙胍類藥物最好在餐中或餐後服用,但藥效沒有餐前好。但二甲雙胍腸溶片(如君力達)對胃腸道刺激相對較小,可於餐前服用。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也叫胰島素增敏劑,這類藥物包括羅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通)等,起效時間較慢,一般服用4周以上才有明顯的療效。因此,無論是餐前還是餐後服用,都不會對藥效造成影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做成控釋、緩釋或腸衣等特殊劑型的降糖藥不要掰開服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