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通衢踏歌行,濱海交通發展跑出“加速度”

大道通衢踏歌行,濱海交通發展跑出“加速度”

70年來,濱海縣交通運輸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滄桑鉅變,城市交通面貌日新月異,為縣域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國省幹道聯線成網

農村公路通村達戶

水運航道通江達海

高鐵夢想成真

客貨車輛馳騁南北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從腳步丈量到抬腳上車

道路興,百業舉。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都今非昔比,變化是方方面面的,而最直觀、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是路網交通發生的巨大變化。在很多三、四十年代出生的老一輩人記憶中,曾經濱海的道路狀況都是“晴天灰、雨天泥” ,交通極其閉塞落後。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以前出門都靠走,路都是泥路,晴天走還好,碰上下雨天根本出不了門,後來鋪了砂石好了一點。現在再看,水泥路都鋪到了家門口,去哪裡腳一抬上車就走,方便得很!”說起70年來的交通變遷,老人周德國感慨萬千,“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願望,那就是去一趟首都北京。但由於上了年紀,加上交通不便就一直沒去成,沒想到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坐火車去北京了,真的很自豪!”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五五”期末,濱海縣境內公路總里程只有305公里,幹線公路只有98.95公里,里程短、標準低、斷頭路多,交通運輸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如今,濱海交通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目前,全縣境內縣道以上公路總里程達2901.3公里,高速公路28.5公里,形成了‘縱貫南北、橫跨東西、覆蓋全縣、連接周邊’的路網格局。航道通航里程達174公里,三級航道(通榆河航道)21.9公里。縣城境內建成青鹽鐵路長32公里,國鐵I級,設計速度200公里/小時,實現了濱海鐵路從無到有的變遷。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從出行不便到四通八達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濱海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已初步形成,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了快捷、方便的交通帶來的實惠。近年來,濱海縣牢固樹立“大交通、大服務、大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強組織領導,運用系統化思維,統籌推進全縣交通發展。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濱海的今天,離不開濱海“六縱六橫”立體大交通的構建。其中,S348的建成居功至偉。而S348的開工,無疑為這個大交通網絡的建設,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S348是江蘇省新增的一條東西向幹線公路,其中,濱海段33.8公里,按一級公路標準建設,總投資9.95億元,於2016年11月開工建設,2018年7月建成通車。它的通車,標誌著濱海“六縱六橫”立體大交通夢想的更進一步。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濱海“六縱六橫”立體大交通基本形成)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濱海縣圍繞“五年規劃、三年實施”的總要求,全縣計劃投入100億元,到‘十三五’末,構建好‘六縱六橫骨幹路網’,打造‘對外大通暢、對內大循環’的綜合大交通格局,實現‘鎮鎮通一級、村村通公交、進城十分鐘、高速一刻鐘’目標。

據瞭解,“六縱六橫”幹線路網總長499公里,其中,一級公路305.6公里、二級公路193.4公里,“六縱”長197.9公里,“六橫”長301.1公里。整個工程預計在今年底全部完工。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與此同時,濱海還計劃完善提升港城經濟區、縣城規劃區和濱海現代農業經濟區“三個節點”,初步建成港口綜合、鐵路綜合和淮河入海航道濱海內河港“三大樞紐”,全力爭取高速通港城、鐵路連港口、南疏港進規劃、機場快開工的“四個突破”,實施縣道升級、村道提檔、城鄉公交、危橋改造、站場建設“五大交通惠民工程”。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目前,濱海縣一大批交通建設工程正快速推進。東海大道、濱海大道工程量已完成過半,北海大道、站前路、站東路7月份復工;疏港航道進行掃尾。S226濱海段改擴建、G15與S328互通正進行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工作;通用機場取得民航華東局批覆及省廳批覆;海港大道與北海大道連接線項目完成立項準備;南疏港航道已列為市委、市政府2019年重點工程;濱海港鐵路支線列入鐵路專用線重點項目……

從瓶頸制約到助力增收

濱海鄉村道路網絡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濱海農村,也迎來了一個新的鉅變。近年來,濱海縣不斷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以前,出門基本靠走,想上趟縣城,都要走上差不多2個小時。如果碰上下雪、下雨,那就根本出不了門,出門也是“一身灰塵兩腳泥”!現在道路都是黑色化了,公交車開到家門口。

濱海鄉村公路網建設,極大推動了濱海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也極大地豐富了濱海“六縱六橫”交通網絡。如今的濱海,一條條重點幹線、縣鄉公路、鄉村公路,如同一條條有力的觸角,延伸、連接了濱海的每個角落。整個網絡的建成,在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物流、人流和資金流快速流動,助力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百姓致富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濱海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濱海農村交通狀況的鉅變,離不開濱海“四好農村路”建設戰略的持續推進。據瞭解,在整個“十三五”期間,濱海將計劃投入12.4億元,組織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750公里,危橋改造202座,鎮村公交線路全覆蓋602公里,其中,黑色化改造300公里。而到2018年,濱海已累計投資2.9億元,完成全縣農村公路提檔升級計劃道路建設192公里,危橋改造81座。

大道通衢踏歌行,滨海交通发展跑出“加速度”

70年波瀾壯闊

70年跨越發展

大道通衢踏歌行

放眼今天的濱海大地

路網如織 車流如梭

從公路到水路 鐵路

從瓶頸制約到四通八達

一大批交通建設工程齊頭並進

四通八達的交通畫卷徐徐展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