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釣七星漂的調釣——玩轉七星漂系列之二

這篇文章是給想學傳統星漂的新手釣友看的,老傳統釣友就一笑掠過。

傳統七星漂的調漂是非常簡單的,不管是普通鉤墜,還是朝天鉤之類的魚鉤。都是三種調節方式。

一 墜重大於星漂整體浮力,這種調漂方式用的較少,一般用於流水走水以固定鉤餌在水底位置。墜重程度與水流速成正比。水流急走水越大墜重大。墜重越大靈敏度越低,有的人喜歡將墜重調至微重於星漂浮力,讓鉤墜帶著整體星漂緩慢沉底。注意是緩慢沉底,這樣實際作釣時找底快捷又不失靈敏度,非常實用。是相當可取的一種調漂方式,很多人用朝天鉤時都會採用這種方式調漂。

整體緩慢下沉中的星漂線組

傳統釣七星漂的調釣——玩轉七星漂系列之二

有人會說墜重大於漂浮力會影響靈敏度,告訴你你想多了。傳統星漂線組的靈敏度主要是靠墜與鉤之間的魚線短距離(短腦線一般在2~7公分)來保證的。只要墜重不是大得離譜魚口難以拖動,微重的墜子配短腦線根本就不會影響到靈敏度。

二 星漂整體調平水。把墜重調節至整體星漂沒入水中,最上面那顆漂與水面相平或者整體星漂沉入水整個線組懸浮在水中。然後往鉤上掛小餌,整體星漂緩慢下沉至鉤觸底懸

傳統釣七星漂的調釣——玩轉七星漂系列之二

傳統釣七星漂的調釣——玩轉七星漂系列之二

掛上餌後緩慢沉底至鉤觸底懸墜

傳統釣七星漂的調釣——玩轉七星漂系列之二

這樣調漂既容易找底又最大限度保證了靈敏度,絕大部分使用星漂的老手都是用這種方式調星漂的。不管普通星漂線組還是朝天鉤都可以用,配合短腦線,在使用星漂進行多窩走釣時,不管窩點深淺,只要星漂有浮在水面就是到底,浮一顆豆是鉤觸底懸墜,浮兩個豆是墜觸底鉤躺底,浮三個豆以上都是鉤墜躺底,由於腦線短,靈敏度差異基本忽略不計。就是沉一個漂豆在水裡都不影響靈敏度及觀察漂相。所以調平水是星漂最佳最實用的調漂方式。

三 星漂整體浮力大於鉤墜重量

空鉤半水把星漂調至浮在水面一兩顆豆,作釣時浮出水面多一顆就是到底了,比如調一豆釣兩豆以上,調兩豆釣三豆以上都是到底。這樣調漂找底比較麻煩,實際上與調平水是一樣的。有的人喜歡作釣時水面多浮幾顆豆好觀瑤,那麼完全可以調平水,釣時往上多拉幾顆豆浮水面就是。所以這樣調漂只能增加找底麻煩,不是正確的調漂方式。

要說的星漂浮力大於鉤墜重量,指的是用星漂釣浮的情況,用來釣浮的星漂要帶餌調漂。把餌料掛上後星漂仍有相當顆漂豆浮在水面,這樣才能實現釣浮,方便控制所釣水層深度。

說完了傳統星漂調漂,不得不提現在流行的臺釣式改良星漂線組。所謂的改良,就是把臺釣線組的立漂換成星漂,調漂思路與臺釣立漂調漂如出一撤。

傳統釣七星漂的調釣——玩轉七星漂系列之二

這樣的臺釣式所謂改良星漂線組,它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要麼它是非常靈敏,要麼就是非常鈍。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它綁上雙鉤子線,鉤和墜的距離是很大的,至少也有十釐米以上的子線長度,這樣長度的子線,必須保持懸墜,才能有靈敏度,如果墜觸底,那是很鈍很鈍了,鈍到魚吞鉤,星漂沒有絲毫反應。要等魚吞鉤後整個魚體遊動起來,星漂才會有反應。這種臺釣式星漂線組只適合定點釣,窩點深淺一致,調節星漂保持懸墜,會有很高靈敏度,可以實現星漂點頓抓口。但這樣的釣法與傳統釣的根本理念是相悖的。傳統星漂釣,是很靈活的人找魚,多點聚魚。多窩走釣是傳統星漂釣法的主要形式,用這個需要時刻保持懸墜狀態的星漂線組去進行多窩走釣,那是行不通的,因為野釣水域不可能窩點深淺都是一樣。非要用臺釣式星漂用來走釣,那釣上八小時,為了保持懸墜靈敏度調漂要調上三小時。

所以,我們要掌握好傳統星漂釣真正的內涵精髓——多窩走釣,是不能用臺釣式星漂線組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