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只能“一壺侍一茶”,一個紫砂壺真的不能泡多種茶嗎?

江湖傳言:紫砂壺只能“一壺侍一茶”,一個紫砂壺真的不能泡多種茶嗎?就這個話題,小編今天來和大家討論討論。

事實上,紫砂壺的用法沒有一個完全的定義,但從紫砂壺的特性來看,一把紫砂壺應儘量只泡一類茶。


紫砂壺只能“一壺侍一茶”,一個紫砂壺真的不能泡多種茶嗎?


由於紫砂壺具備獨特的胎體結構,能夠有效吸附茶湯。假若使用時能夠遵循“一壺侍一茶”原則,3個月後該茶壺的胎體會帶有這類茶葉淡淡的茶香味。反之,一把紫砂壺總泡不一樣的茶,很容易把壺養花掉。

從這個角度看,“一壺一茶”有一定好處的,衝出來的茶湯能保持原味的鮮度、純度。一個壺長期泡一種茶,茶味不會有影響,但換茶的話,就會串味。

一茶配一壺不僅能保持茶性,也能泡養出一把好壺。選對了茶品,壺與茶都能達到最佳的平衡。

因此,真正懂茶愛壺的人士會在開壺以後,用壺泡幾種常喝的茶來試,看哪一種茶效果最好,確定以後,就不會改變,以後一個壺就泡這一種茶。


紫砂壺只能“一壺侍一茶”,一個紫砂壺真的不能泡多種茶嗎?


當然了,如果大家對茶味不敏感的話,怎麼開心怎麼來。如果對茶味很敏感,很講究,那肯定要用一壺一茶。

一把好壺專侍一茶,再過個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人老了,壺也老了,那時就會覺得有成就感了,壺的價值也會翻好幾番。

靜心養心,從容淡定。當你堅持“一壺不侍二茶”時,你體會到的是茶湯細微的原味本色,是沒有一丁點香氣混雜的最原始的清雅之味,感受到的是一種個性張揚的意境!

快樂隨意,舒暢歡心。當你的視線越過了“一壺不侍二茶”時,感悟到的又將是另外一種境界:散漫、隨意、包容,從容而為,卻又天然成趣!


紫砂壺只能“一壺侍一茶”,一個紫砂壺真的不能泡多種茶嗎?


紫砂壺適合泡什麼茶

1、紫泥:紫泥的可塑性強,泥胚韌性高,適宜塑造各類壺型。紫泥通過不同的礦層煉製可以分為底槽清、紫泥、清水泥、黑星土(砂)等;紫泥溫良親和的特性使得紫泥適合任何茶葉,200cc以下容量的可以選擇泡烏龍茶,如小仿古、小文旦、漢扁等。大壺適宜任何茶葉!

2、綠泥:胎質輕疏,透氣性和吸水性都很好。綠泥通過不同的礦層開採可以分為:本山綠泥、段泥、芝麻段泥、老段泥等。所謂團泥就是綠泥和紫泥混雜共生在一起的泥料,製成後便是段泥。其實對丁蜀人來說,團泥和段泥的發音相似,本無區別,實為一體。因此我們在這裡統一稱謂為段泥。綠泥因散熱快、透氣性好的優點適合綠茶、以及花茶等清茶系列。如石瓢、仿古、睡蓮壺等。


紫砂壺只能“一壺侍一茶”,一個紫砂壺真的不能泡多種茶嗎?


3、紅泥:質密度大,質堅細膩。紅泥俗稱朱泥、硃砂泥、石黃泥。其實紅泥類包括朱泥、紅泥、石黃等等,這些泥料的內在結構不同,其含有礦物質鐵,燒成顏色屬於紅色,所以統稱為紅泥類。由於這些泥料的產地和內在結構不同,均有其特殊稱呼。如趙莊小紅泥:位於嫩泥礦層底部,質堅如石,甚稀。呈土黃色,緻密塊狀、磚紅夾帶淺黃白色及淺黃綠色塊狀,粉砂岩土結構。燒結後呈硃紅色,表面質地沙粒明顯,燒結溫度在1080攝氏度左右,收縮率為10%左右。伏東紅泥:其礦層較厚,質堅如石,呈土黃褐色,其間細小云母沙粒分佈,礦巖結構。燒結後呈土紅偏硃紅色,表面細膩,片狀結構明顯。燒結溫度在1050攝氏度左右,收縮率為14.2%左右。還有野山紅泥即裸露地表的紅泥等,適宜泡紅茶、普洱茶系列,易於養護!

4、朱泥:一般目數較高,密度大,對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損失少,經高溫燒結的扁圓朱泥壺,益茶性,聚熱揚香,是烏龍茶伴侶。如泡鐵觀音,壺應在200CC以下,壺型宜矮不宜高,如西施、文旦、小仿古、小石瓢、四方抽角等,能表現茶香特質,平順釋放出鐵觀音的茶韻花香。泡鐵觀音茶不宜選用高筒直壺,因為高筒壺倒茶時易形成殘留,就會釋放出茶單寧,造成茶苦澀。朱泥號稱泡鐵利器,是泡鐵觀音的最佳選擇,泡出的茶香味撲鼻!


紫砂壺只能“一壺侍一茶”,一個紫砂壺真的不能泡多種茶嗎?


5、還有一些其他泥料,如降坡泥、墨綠泥等。降坡泥:降坡泥是指在宜興丁蜀鎮在修建陶都路時發現的穿越黃龍山和青龍山之間發掘到的紫砂陶土,因為主要是在降低該路段的陡坡工程中發現的,大家習慣稱之為降坡泥,是紫泥、紅泥和本山綠泥的共生礦,透氣性極好,適合泡鐵觀音,也適合巖茶和熟普,泡出的口感較純正。這些泥料大多都是幾種礦相互滲透自然形成的共生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