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親情叫“較量”:三胞胎入伍不到十天,就“槓”上了

有种亲情叫“较量”:三胞胎入伍不到十天,就“杠”上了

一年前,你身著軍裝,離開爸媽,遠離故土,應徵入伍到山東青島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一年後, 我和三弟,戎裝在身,追隨你的腳步,來到齊魯大地,成為了光榮的武警戰士。

還記得,你總是向我們炫耀你那身筆挺的“浪花白”;還記得,你總是向我們分享軍營的溫暖;還記得,你總是向我們描繪你的成長與蛻變的經歷。如今,我們與你同在一片藍天下,領略相似卻不同的軍旅人生,走你走過的路,吃你吃過的苦,我們堅信,未來的我們,一定比以前的你更加優秀!

——摘自鄒海波、鄒海湧寫給鄒海濤的一封信

1998年,鄒海波、鄒海濤、鄒海湧三兄弟出生在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看著三個活潑可愛的兒子,父母為他們起名海波、海濤、海湧,寓意兄弟三人面對任何艱難困苦,都敢於挑戰,永不退縮!

就在去年9月,老二鄒海濤剛剛高中畢業就毅然選擇了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海軍戰士,而哥哥鄒海波、弟弟鄒海湧則在同年考入了大學,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從此,打小一起長大的哥仨,不得不暫時分開。

有种亲情叫“较量”:三胞胎入伍不到十天,就“杠”上了

“爸媽,我要參軍!”今年徵兵工作開始後,海波、海湧兄弟倆的想法讓父母頗感意外。

“哥哥參軍入伍後,給家裡寄來了喜報,我也要像哥哥那樣建功立業!” 海湧的一番話讓父母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一開始,父母以為他們只是一時衝動,後來才發現,每次與海濤通電話,海波、海湧總會打聽關於參軍入伍的一些事兒,還經常詢問海濤怎樣才能當個好兵。

正是海濤建功軍營的無上光榮激發了海波、海湧兄弟倆從軍報國的熱情,一年後,他們也毅然投筆從戎,成為了武警山東總隊機動支隊的一員,並立志要像海濤一樣建功軍營!

面對兄弟仨的參軍,父母自然是支持的,但其實,他們心裡也是萬般的不捨。

有戰友問海波、海湧:“你們分在了同一個部隊,而且還是同一個班,開不開心?”

有种亲情叫“较量”:三胞胎入伍不到十天,就“杠”上了

大哥海波說:“和弟弟在一起我很開心,但是,我媽媽並不太希望我們在一起,因為……她怕我們會一起去執行任務……”

海波的話,讓人著實有些心酸。兒行千里母擔憂,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

儘管如此,他們的母親依然支持他們參軍入伍,她這樣說道:“昔日花木蘭,巾幗不讓鬚眉,代父從軍,履建奇功。我兒高大壯實,你不站崗,我不放哨,誰來保衛祖國,誰來保衛家?”

有种亲情叫“较量”:三胞胎入伍不到十天,就“杠”上了

海波、海湧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殷切期望,來到部隊後,二人不管是內務、訓練,還是日常表現都要比個高低。

這不, 又“槓”上了。

“海波加油!”“海湧加油!”……隨著戰友們的吶喊聲,汗水從兩人的額頭上一滴滴流了下來。但是,哥哥看著弟弟,弟弟看著哥哥,都表現出一副“你不停下我絕不罷手”的勁頭。

最終,哥哥完成了26個,先站了起來。弟弟做到第20個時怎麼也做不下去了,但他不願意起來,硬是滿臉通紅地撐在地上堅持了好幾分鐘。

“哥,這次俯臥撐我輸給了你,下次我一定贏你!” 海湧從地上爬起來信心滿滿地說。

有种亲情叫“较量”:三胞胎入伍不到十天,就“杠”上了

“哥哥的內務沒有你整理得好,還需你多教教我吶!”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

少年辛苦終成事,莫向光陰惰寸功。祝願他們能在這相互幫助、相互較勁中快速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武警戰士,早日建功立業,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