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隸書章法解析與欣賞第六部分:隸書扇面。

扇面的書寫形式和章法佈局在行書扇面中已經說過了,這兒在重複一遍。扇面有摺扇和團扇兩種,扇面可以自己設計畫出,亦可以用宣紙自己剪裁,平展、大方、易書,若用灑金或灑銀宣紙剪裁成扇面,更具有裝飾性。

摺扇外形不規整,呈上寬下窄的扇形,所以不易書寫。寫摺扇時字的重心位置須依扇面的摺行上端寬的部分來安排。摺扇的章法佈局一般有兩種形式,其一為長短行間隔法,即一行字多而長,另一行字少而短,一長一短,錯落有致,才顯朗疏;另一種為上寫下空式,即沿摺扇上部自右向左書一行或兩、三行,使下部全空,極顯疏闊。團扇又稱紈扇,有圓形和橢圓形及其他不規則形狀。寫團扇一般也有兩種方法:其一為隨形佈勢法,即將字形內容包括題款,儘量寫成圓形,以求協調;其二為圓中取方法,即在圓的形狀內,將文字內容寫成方塊狀。

扇面佈局一般說來,行草書摺扇多用長短行間隔式來佈局,而篆隸書則多用上密下空式來佈局,使下部大空,反而顯得疏闊空靈。摺扇上寬下窄,呈輻射狀,宜用長短行間隔的方法佈局。雖然用長短行間隔來處理疏密關係,但仍然要把上部寫開點,下部寫緊點,順弧勢佈局,後面剩餘的地方可用來題款,最後印章蓋在左邊的空擋處。全篇疏密有致,長短錯落,流暢自然,完美和諧。

本文這次同樣選取了17位行書名家的扇面書法作品和大家一起來進行欣賞和分析,分別為:馬一浮、馬公愚、王獻唐、鄧散木、伊秉綬、劉鹹圻、湯滌、許鈞、吳東邁、李健、沈曾植、陳衡恪、羅振玉、趙之謙、蕭退庵、黃葆戊、童大年。

一、馬一浮(1883年—1967年)

馬一浮,現代學者、書法家,浙江紹興人。學貫中西,博大精深,被尊為“國學大師”、“一代儒宗”。詩文之外,兼工書法,尤好隸書,得力於《石門頌》,傳世書跡多為行草及隸書。

馬一浮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馬一浮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馬一浮此隸書扇面為彩色措扇,底部襯有花紋,裝飾性較強。字形師法漢隸名碑《石門頌》,為臨碑之作,如其題款所言“漢隸以石門最為奇偉”。章法採用橫勢留空法,僅沿摺扇上部書寫兩行,將下部大部分地方空開,這樣顯得特別疏朗,以白勝黑。題款稍低於正文,字數較多分作六行,與正文佈局不同,比正文要長些,這樣一短一長,一虛一"實,配巧妙。

作品釋文:/皇戲/統華/肯承/天畫/卦顏/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官大/—所/授/

------

二、馬公愚(1890年—1968年)

馬公愚,現代書畫家,浙江溫州人。書法真、草、隸、篆各體皆精,筆力渾厚,氣息淳雅。曾為中美協會員、上海中國畫院畫師等職。

馬公愚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馬公愚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馬公愚此隸書扇面為臨漢碑之作,採用長短行間隔錯落佈局法,一行長為五字,另一行短為二字,一長一短,錯落分明。整體字形佈局為一字一格,前後相互照應,隨半圓勢而轉為弧形。題款一行到底,上下款寫在一起,中間留有一個字的空間“石良仁兄法正,永嘉馬公愚”。兩方印章分別蓋在上款和下款的左邊,這樣便顯得有一定的錯落感。

作品釋文:/濟陰太守魏/郡安/審君諱晃字/元讓/從公車令來/成陽/令博陵蠡吾/管君/諱遵字君從/東明/門司馬來丞/穎川/新汲尹茂字/伯舉/

------

三、王獻唐(1897年—1960年)

王獻唐,現代考古學家、文字學家和書法家,山東日照人。精於鐘鼎_器、出土文物、書籍版本及瓷器等的鑑別。擅長詩文,尤工書畫,小品得宋人餘韻。

王獻唐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王獻唐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王獻唐此幅隸書扇面字形端嚴規矩,得漢隸名碑《史晨碑》、《乙瑛碑》之神韻,用筆嚴謹,結字方扁,章法疏朗。作者採用的是橫勢留空佈局法,只在措扇的上部書寫兩行,將下部大片位置空開。這種佈局屬於篆隸書常用的方法,對於字形較規矩的篆隸書體比較合適,可以使章法錯落靈活。題款字數較多,上款題寫在正文的開頭,一行寫到底,比正文長一些。下款題寫在正文之後,作五行處理,而且有錯落之勢。兩方印章蓋在下款的左邊,顯得生動活波。

作品釋文:家法/賴蒙/厲化/緣生/無以/防絕/每徵/官選/守職/畏事/百石/稽古/

------

四、鄧散木(1898年—1963年)

鄧散木,現代書畫篆刻家,上海人。工篆刻,善書法,諸體皆通,書法寬博瀟灑,俊挺敦厚。

鄧散木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鄧散木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鄧散木此幅隸書團扇,筆力遒健,章法和諧。章法特點在於圓中求方,十八個字分為四行半寫,四個字為一行,加上一行半題款,便形成了一組方塊造型,佈局在圓的中央,相映成趣,十分和諧。落款“庾子山文,散木”分為一行半寫。鄧散木先生的簽名很具個性,“散木”二字寫在一起,頗有情趣。簽名左邊蓋有一白一朱兩方印章。正文開頭“弓有”二字中間蓋有一方豎長形花押印。

作品釋文:/弓有壹枝/同樹六照/連般香霑/然蜜氣雜/燒蘭/

------

五、伊秉綬(1754年—1815年)

伊秉綬,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寧化人。喜繪畫、善治印,工詩文,尤精隸書及行草書。

伊秉綬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伊秉綬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伊秉綬此幅隸書扇面章法奇特,與眾不同,正文僅佔到三分之二,題款佔去三分之-%佈局採用橫勢留空法,且兩行正文之間的空間較大,顯得極為疏朗。款字較多,分四行寫,長短錯落,行距較大,自然隨意,與正文相呼應。款曰“右詩秉綬少時效子山體,今書呈花溪老伯大人正,侄伊秉綬。嘉慶八年九月七日”。印章蓋在題款的左邊。正文第一字“金”字的右邊蓋有一枚長方形引首章,和壓角章“墨卿”遙相呼應。

作品釋文:金羈/桃花/馬,玉/軸扶/容舟。/小苑/垂楊/ 暗,長/洲春/水深。/

------

六、劉鹹圻(1896年—1932年)

劉鹹圻。現代學者、書法家,四川雙流人。博學多識,創尚友書塾,蜀都人士從者甚眾。工書法,精篆書及行草,書風近清人包世臣。著有齊叢書目百餘種,曾為四川大學、成都大學教授。

劉鹹圻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劉鹹圻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劉鹹圻此隸書扇面得漢隸名碑《張遷碑》之筆法和筆意,字形方峻古樸,結字奇特,以險取勝。章法用橫勢留空法,頂住扇面的上沿寫,共十二行每行寫兩個字,使整個扇面較空疏清逸。正文最後“邊放水人”四個字寫不下,便用行書寫在末尾作題款處理,反而很自然協調,無傷章法。落款亦不寫長,與正文基本等齊,四行互有錯落,長短隨意,使扇面的下部全都空開。最後一行題款稍長些,其下蓋有印信。

作品釋文:/曰影/曈曨/動陌/塵,停/車四/顧倦/稍伸。/一働/獨立/雲光/裡,閒/煞田/邊放水人。/

------

七、湯滌(1878年—1948年)

湯滌,現代書畫家,江蘇武進(今常州)人,清末著名畫家湯貽芬曾孫。工書法,善隸書,在北京任書畫導師多年,晚年居上海。

湯滌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湯滌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湯滌此幅隸書扇面師法漢碑,清新雅逸,章法疏朗,清爽利落,秀勁端莊。章法佈局採用橫勢留空法,只沿摺扇上部書寫兩行正文,使扇面的下部大空。這種傳統的摺扇佈局法,主次分明,虛實對比強烈,視覺感較好。作者將題款處理為一行,上下款連在一起,直書到底“石良尊兄屬,湯滌”。題款上部與正文齊平,下部超出正文,比正文長,使章法佈局錯落有致。姓名下蓋有一方印章。

作品釋文:/濟人/可博/門庭/大,教/幼先/知粟/麥難。/黃山/谷字/無平/弱,李/陽冰/字有/古姿。/

------

八、許鈞(1878年—1959年)

許鈞,現代學者、書法家,河南開封人。書法長於行書,以北碑為體,以南帖為用,書風博大雄強,為民國時期中原書法的代表人物。曾為河南省議員、河南大學教授等職。

許鈞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許鈞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許鈞此幅隸書扇面從章法佈局上看,字數不多,但佈勢合理,字距行距皆較大,加上採用橫勢留空佈局法,所以章法極為疏朗空靈。題款亦較短,分作兩行“丕厚五兄大人雅正,許鈞”。題款與正文齊平,更顯得扇面的下部空闊寬疏。一方印章蓋在姓名之下,亦不超出題款的長短。

作品釋文:/治魯/詩經/韋君/章句/論語/漢書/左氏/

------

九、吳東邁(1885年—1963年)

吳東邁,現代書畫家,又名吳邁,浙江安吉人,為吳昌碩的次子。擅長花卉,繼承家學,具有質樸遒勁之風格。書法工篆隸,厚重沉著,亦有父風。

吳東邁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吳東邁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吳東邁的書法承其父吳昌碩,以樸拙厚重,蒼勁遒實為特點,正文包括題款都得其父書法神韻。此幅隸書扇面,字形古樸蒼拙,字距行距皆小,行款密集,筆力遒健。章法佈局採用橫勢留空法,兩行隸書正文臨寫得是漢隸名碑《張遷碑》,沿摺扇的上部書寫,將下部空開,一密一疏,一重一空,形成了強烈的空間反差。題款作兩行,而且一長一短,有參差變化,並和正文遙相呼應。款的內容為“佩瑜仁兄正之,節臨漢張蕩陰令碑字,安吉吳東邁”。兩方印章一朱一白,一上一下,蓋在題款的左邊。

作品釋文:/孝武/時有/張騫/廣通/風俗/開畿/寓南/苞八/蠻西/羈六/戎北/震五/狄東/九夷/

------

十、李健(1881年—1965年)

李健,現代書法家,江西臨川(今撫州)人,寄居上海。真、草、篆、籀皆工。

李健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李健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李健此幅隸書扇面為臨漢代名碑《禮器碑》之作,用筆細勁,結字端嚴,章法清朗,既有漢碑高古遒勁的風神,又有自己清逸雅健的特點。章法佈局採用長短行間隔、前後錯落的佈局法,一短一長,錯落有致。從整體看,每個字的字距行距皆一致,佈勢比較平整端穩,一字一位,隨摺扇的弧形走,但由於採用了長短行間隔的方法,便顯得整中有散,生動多變。與別人不同的是,作者在佈局中不是採用先長後短的方法,而是先短後長,一開始就顯出空疏變化,更有趣味。題款作三行,與正文稍齊平。款的內容為“禮器碑上承殷虛文,中法周陳曼簋、秦權量,下開隋龍藏寺。恃劬先生正臨,鶴然李健”(李健別號鶴然居士)。

作品釋文:/至於/初學莫不/馬豈(冀)思/嘆卬(仰)師鏡/顏氏/聖舅家居/魯親/裡並官聖/妃在/安樂裡聖/族之/親禮所異/顏氏/

------

十一、沈曾植(1850年—1922年)

沈曾植,近代書法家,浙江吳興人。清時官至布政使,辛亥革命後隱居上海,潛心著述與書法創作。書法宗北碑,參以章草筆法。曾熙評為:“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

沈曾植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沈曾植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沈曾植此幅隸書扇面為臨漢隸名碑《石門頌》之作,得其奇逸遒健之韻味。章法清新爽朗,採用橫勢留空佈局法,雖只有兩行正文,但隸法高古,筆意淳厚,波磔鮮明。題款分為三行,並作錯落之變化,有長有短,生動有趣。題款內容為“臨秀穎司隸校尉楊孟文頌於聽蕉軒,寐翁年六三”(沈曾植寐叟,自稱寐翁)。兩方印章一方為方形“寐翁私印”,一方為異形,蓋在題款的左邊,隨意而自然。

作品釋文:/君德/明明,/炳煥/彌光。/刺過/拾遺,/歷清/八荒。/奉魁/承杓,/綏億/御疆(強)。/

------

十二、陳衡恪(1876年—1923年)

陳衡恪,現代書畫篆刻家,江西修水人,從事美術教育。善詩文、書法,尤長繪畫,篆刻。

陳衡恪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陳衡恪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陳衡恪此幅隸書扇面師法漢碑高古奇渾之精神,猶得《張遷碑》方正遒厚之韻味,筆力樸拙雄勁,結字險中求穩,章法疏朗靈動。章法佈局採用長短行間隔法,一行長為五字,另一行短為三字,一長一短,自然隨意,使整體章法佈局顯得疏朗清逸,別具一格。

作品釋文:

/建和元年太/歲在丁/亥三月庚戌/朔四月/癸丑孝子武/始公弟/綏宗景興開/明使石/工孟孚李弟/卯造此/闕直錢十五/萬孫宗/作師子直四/萬開明/

------

十三、羅振玉(1866年—1940年)

羅振玉,近代學者、書法家,浙江上虞人。擅長書法,諸體皆通,尤精甲骨文,對甲骨文研究精深,且著有名書。

羅振玉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羅振玉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羅振玉所書的這幅隸書扇面與眾不同,正文的字特別少,只有十二個字,而且作為一行處理,採用橫勢留空法佈局,沿摺扇的上部書寫,所留的空間幾乎為整個扇面的三分之二,章法極為空靈疏朗。題款“雪翁書示阿二”,簡短明快一行書到底,比正文稍長。題款下面的印章為白文印''東海愚公”。

作品釋文:/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

------

十四、趙之謙(1829年—1884年)

趙之謙,清代書法篆刻家,浙江紹興人。在碑刻考證、詩文、書法、繪畫、篆刻諸方面都造詣極深,風神別具,並有獨特的風格和成就,篆刻成就尤高。

趙之謙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趙之謙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趙之謙此團扇頗具特色,一分為二,一半是隸書,另一半是楷書,隸書臨得是漢碑《劉熊碑》,楷書臨得是魏碑《敬使君碑》。兩部分各有各的佈局特點及題款和印章,隸書作兩行,楷書作三行,無作者題名,上款為“琴夫仁兄大人正臨”,題在最後。兩部分各自獨立而又配合默契,和諧自然,別具一格。

作品釋文:/慎徽五典勤恤,/民殷心顧下。/

------

十五、蕭退庵(1876年—1958年)

蕭退庵,現代書法家,江蘇常熟人。書法篆、隸、行、草皆長,尤以小篆書著稱,書風挺勁敦厚,圓渾蒼潤,結體活變,靈動自如。

蕭退庵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蕭退庵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蕭退庵此隸書扇面章法佈局頗有趣味,一扇之上,有隸書、楷書和草書,而且各有各的章法特點,隸書六行半,每行四個字,一字一格,較為疏朗。楷書字小而行短,亦為一字一格。草書字多而行距密集,和隸書及楷書的佈局形成明顯的對比。三部分內容十分和諧,整體章法錯落有致。“子厚仁兄之屬,蕭蛻”題款下蓋有一方印章,鈴在“蛻”字之上。

作品釋文:/寒即乎燠(yù)(襖),/暑即乎涼,/自外至者,/恐其己傷/而不知,發/乎中者為/身之殃。/

------

十六、黃葆戊(1880年—1968年)

黃葆戊,現代書畫家,福建人。隸書自成一家,沉靜肅穆,蒼勁古茂。曾為福建省圖書館館長、上海大學、上海美專教授。

黃葆戊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黃葆戊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黃葆戊此隸書扇面字形較寬扁,八分之勢鮮明,左波右磔,字距行距皆較款,疏朗分明。章法佈局用橫勢留空法,將扇面的多半部空開,惜墨留白,取得了較好的視覺效果。行書題款作一行處理,一氣書到底,比正文隸書稍長,以封其後,和正文相呼應,做到首尾圓合,款曰:“蔗香館□□長樂黃葆戊”。題款下蓋有一方印章。

作品釋文:/造立/禮器/樂之/音符/鐘磬/瑟鼓/雷洗/觴覦/爵鹿/相桓/籩柉/禁壺/修飾/宅廟/

------

十七、童大年(1873年—1955年)

童大年,現代書法篆刻家,上海崇明人。書工諸體,尤精篆、隸書。篆刻善用切刀法,喜用鐘鼎文字入印。

童大年隸書扇面作品賞析: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童大年隸書扇面作品

章法分析:童大年此隸書扇面字形特舒展飄逸,八分開展,清逸俊秀中有遒勁之氣,得漢碑《石門頌》及《曹全碑》等之神韻。章法採用橫勢留空法,正文分十四行,每行僅寫兩個字,字距大而行距小,特顯疏朗空靈。題款字數較多,一行書到底,比正文稍長,款的內容為“小池金石家正,癸未秋,童大年□漢木觥”。其中“大年”二字連寫在一起。款末蓋有一方印章,壓在“木觸i”二字之上。扇面的右下角空白處蓋有一方異形壓角章,以補空疏,協調章法。

作品釋文:/請道/其章/宋延/年鄭/子方/衛益/壽史/步昌/周千/秋趙/孺卿/爰展/世高/闢關/

------

隸書章法(八),隸書扇面的章法解析與欣賞

書法賞析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