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提及安徽,你會想到什麼呢?

安徽,一個被長江分割的地方,長江以南多山區,以北則一馬平川,南側的黃山徽州地區被人民熟知,而北側的辨識度則若有若無。

在黃山徽州地區西北有個黟縣,黟縣裡有個名聲在外的西遞,而西遞以西約十公里處有一個叫做“南屏”的古村,你可否知曉呢?

而自從我在南屏待了半日,關於安徽、關於徽派建築、關於宗祠,首先想到的便是南屏。若是你去了這個地方,想必你也會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南屏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古村落,說起來它並不算隱秘,名聲也不及西遞,但是獨屬於它的靈氣和氣質,卻是真的難得。

南屏依山傍水,村落中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築風格,獨特的氣質,讓人在穿過那一片片的農田時,便以感受到它的獨特之處。被外界所知,也是源於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攝,比如:讓鞏俐一舉成名的《菊豆》,讓章子怡一舉成名的《臥虎藏龍》,還有一部文藝電影《芬妮的微笑》……張藝謀拍攝《菊豆》在此待了7個月,除了拍攝需求,更多的是他被這裡的韻味所吸引。這些似乎也在像世人闡述著,它的與眾不同,它的古色古香,讓人身至此處,便如歸鄉。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南屏獨特,獨特於在一個16萬平方米的土地之上,有36眼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獨特於從村頭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條中軸線上,至今保留著八個大小的祠堂。你若踱步於這南屏的古巷,便是被徽派建築包裹、被安靜和舒緩包裹,從一家祠堂穿越古今,與過往碰面……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宗祠,一個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

宗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場所。宗祠制度產生於周代,上古時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廟,宗廟為天子專有。到了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從此祠堂便是族權與神權交織中心,直至後世,這宗祠因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也便多在廣東、江西、福建、浙江、安徽等南方省份。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在安徽南屏,村子前橫店街長約200米的一條中軸線上,便有屬於全族所有的“宗祠”,也有屬於某一分支所有的“支祠”,還有屬於一家或幾家所有的“家祠”。宗祠規模宏偉,家祠小巧玲瓏,形成一個風格古雅頗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在明清時期,南屏村最有聲望的便是葉、程、李三大家族,從明初南屏村興建以來,他們就是這裡的豪門。

而位於南屏村中心的葉氏宗祠“敘秩堂”,便是一處難得保存完好的宗祠。它始建於明成化年間,坐東朝西,佔地近2000平方米。當年大門上端掛有“欽點翰林”、“欽賜翰林”、“欽取知縣”等金字匾額,門聯為:“石林派衍家聲遠,武水瀾回氣象新”。

大門兩側有一對用黟縣青石精雕細刻的石鼓,非常威嚴。祠堂共由80根粗大的圓柱支撐,分上、中、下三進大廳。大廳為享堂,中廳為祀堂,下廳是吹鼓奏樂之地,也可搭臺演戲。其恢弘氣勢似乎也在宣告著它當年的不可一世的地位。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算起來已存世500多年的宗祠,穿越歷史的時空,帶著古徽州幾百年徽商人家興衰、古徽州的宗法制度……一一來到人的面前,任由你去解讀、任由你去感嘆。解密那時光之外的古徽州村落、探尋那些不為人知的過往,而這宗祠就是最好的見證。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除此之外,“敘秩堂”也是張藝謀拍攝電影《菊豆》的主要場地,走近“敘秩堂”你會看見牆上張貼著《菊豆》的劇照,祠堂中還擺放著染布、曬布的臺架、絞車、染池等,而這似乎也成了宗祠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說,於現在而言,宗祠似乎是對外來人的一種宣講,但它卻依舊是牽絆著族人一處可以安放靈魂的地方。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馬頭牆,徽派建築的靈魂所在

走在南屏寬寬窄窄的古巷之中,門口是坐在板凳上閒聊的阿婆,它們濃郁的方言,讓我更是好奇,它們交談的內容……撫摸著青瓦灰牆、時光在這些建築上留下了痕跡,像極了老人臉上滄桑的褶皺,它們充滿著魅力而又讓人莫名的傷感。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走進這些民居,它們帶著南方的潮溼和古老的氣息,穿過窄窄的門樓,到達大廳,正對屏門,抬頭是天井,兩側而入。屋內的木窗木椅都有時光的氣息,那些曾一下一下雕刻的木構件,成為它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吃飯睡覺相伴而行。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站在高處,遠遠望著這座村子,突出的是一層層的馬頭牆,這牆便是“封火牆“,恍惚之間似乎是一座座的古堡,它們獨立卻又相融在一起。每一層錯綜相交的牆線總是錯落有致,黑瓦白牆,色彩典雅大方,讓人一瞬間可以安靜下來。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徽派建築在總體佈局上,依山傍水,自成一體,卻又與外界完美融合,恍若一處世間的水墨畫;在平面佈局上規模靈活,變幻無窮;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牆、小青瓦最有特色;而在建築雕刻藝術上,融和石雕、木雕、磚雕在建築的各處向前其中,更顯味道和質感。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安徽黃山的一個小村莊,為何引張藝謀前來拍電影,還待了7個月?

其實,這古徽州,是藏匿著許多的奧秘的。

古時文風昌盛,“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而為宣揚封建的倫理道德,表彰宦績政聲、孝子義士、節婦烈女等,有了“立牌坊”方式,慢慢宗祠立世。而古牌坊的結構嚴謹、佈局合理更適合世代的傳承。於此,這人的靈魂與所居之所的靈魂也需像融洽,才能相得益彰。

【關於作者丨乍暖】

(自媒體作者 · 旅行達人)

一個想要從南走到北、再從東走到西的我、一個想要撒一點野的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