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餌料的保管,許多釣友習慣性垂釣時直接把餌料放在後面,卻不知這樣會讓餌料質量發生變化,如蚯蚓,紅蟲這些活餌,在陽光下曝曬,會快死死亡。那麼等在用這些沒有鮮活的活餌時,效果會大打折扣。如果是麵食拉餌,在陽光曝曬下,通常情況下而料會發酸,變質,反水。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魚對香氣很敏感,餌料的香味應比窩料更濃烈。絕大多數魚對弱酸味和甜香味更為感興趣,而不喜歡苦,辣,鹹。按地域來說北方魚更喜歡腥香,而南方魚多喜歡大香。夏季在投放打窩料時可以加大用藥量,使窩料味型更濃,從而起到更好地聚魚效果。而秋季窩料不宜投放過多,小藥也需適當少放。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野生鯽魚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魚苗

同樣是垂釣鯉魚或者草魚青魚。有時在別的水庫效果非常好的餌料,到了另一個水庫。卻一點效果也沒有,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魚的口味有時是變化的,這種口味上的反常現象,往往魚水域的日然環境息息相關。如果確定釣位上的魚很多。卻不愛吃鉤,只是蹭線等情況時,說明餌料聚魚是沒問題的。這個時候我們要選擇對症下藥,及時更換餌料,調整味型,多試幾次,知道魚口變好為止。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人工湖

有釣友會發現,魚不但對餌料的種類有明顯的選擇性,就算是同種餌料釣同一種魚,就近得到的餌料也要比從別去拿來的效果好。如螞蚱釣草魚,在坑邊抓的螞蚱明顯比從別的地方帶進來的螞蚱效果好,用原坑水開的餌料,比用礦泉水開的餌料垂釣效果好。原來這是魚類自然形成的特殊習性,與都喜歡本水域的水,愛吃本地出產的食物,因此在水庫釣魚時,要注意魚的這種特殊的生活習性,投其所好。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野釣水庫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氣候變化存在很大差異這些差別直接導致魚的進食口味發生變化。以鯉魚為例,冬天釣鯉魚,要想正口,純麵食基本不會建功。一般冬季,紅蟲效果超好。但到了夏季,在用紅蟲,可以說基本沒什麼口了。而純麵食效果就會特別明顯。所以要隨著季節變化改變垂釣餌料。

釣位的選擇

1水位較深的老河道是首選之處

在大型水庫,老河道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一直都是魚兒越冬的首選之地,特別是比較深的老河道,更是魚兒越冬的理想之地。那裡一般都是背風向陽少有風浪,水溫相對穩定,水底雜草樹枝、坑窪石塊地形複雜,這些都是魚兒越冬的必備條件。那麼開春之後,在水溫還比較低的情況下,老河道中的這些越冬的魚兒還不會從老河道中離開,因此選擇老河道是在大水庫春天垂釣選擇釣位的重中之重。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2013年河南安陽與河北磁縣交界的庫容13億立方米的嶽城水庫水位大漲,水位是歷史上的第二高度,乞伏村東面原來一直乾涸的老河道也蓄滿了水,平均水深在4-5米。到了2014年的3月,這條曲曲彎彎的老河道便成了最先發現的釣友們的天堂,釣友們每天在這裡都是喜獲豐收,多則10多千克,少則三五幹克,很少有釣不到的情況。即使是剛剛學習垂釣的新釣友,用一根海竿掛漂,不打窩子胡亂拋竿,收穫也是不錯。而同一時刻,在乞伏村子北面的一個在夏天垂釣很不錯的大灣子裡,不管你是如何絞盡腦汁打窩子誘魚,用多麼鮮活的紅蟲,用手竿還是用串鉤,基本上都是一無所獲。究其原因就是大灣子是與大水面直接相連,大水面在春天升溫緩慢,即使到了4月份,灣子裡的水溫還很低,魚兒根本就不願意在那裡活動棲息。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2釣深不釣淺

春釣灘是大家都知道的垂釣諺語,但是在大水庫春天垂釣,春釣灘並不一定都適用,根本原因就是大水庫升溫太慢。即使是到了暮春時節,淺灘的水溫還是不高,魚兒還是在深水活動,因此釣深水依然是春天大水庫選擇釣位的重要標準。

嶽城水庫清流村下面有一條老河道,長有1000米,寬有300米,呈南北走向,東岸岸邊水深2米左右,西岸北段水深5米左右,南段2米左右。2015年5月12日,我在老河道東岸水深2米處垂釣,結果從上午6點到下午2點竟然只釣到3條小鱘魚,讓我十分洩氣,於是乾脆收竿跑到對面西岸北段去看釣友的垂釣情況,因為我從東岸可以大約看到他們幾個釣友在不斷地提竿上魚,到達近前一看,發現是附近村子的農村釣友,看他們的垂釣水深竟然都在5米以上。後來我與他們交談得知,他們從4月份開始就在這裡垂釣了,我問他們為什麼不到老河道的南段水淺的地方選擇釣點,因為如今氣溫已經升高了,釣淺水應當是最正確的選擇。可是他們說釣淺水不行,我有點不相信,便在南段打了一個窩子,結果釣到下午6點,竟然是一魚未獲,我心裡分析是我打窩子太晚了,如果從早上就打窩子應該是會有好收穫的,同時我的釣點離他們也就20米遠,我不相信我的淺水窩子就會沒魚。於是第二天我早早就來到了我昨天下午的釣點,早早打下了窩子,靜待魚兒上鉤。可是我從早上5點多堅持到中午,窩子裡竟然是“平安無事”,一點動靜也沒有!而比我晚來2個小時的那幾個農村釣友,他們還是在深水做窩下竿,一個小時以後他們就開始慢慢上魚,到了上午11點,竟然還有連竿的時候,無奈之中我只好也搬到了離他們8米的地方,釣點水深5米多,打下窩子40分鐘以後,100~150克的鯽魚開始上鉤,到下午7點收竿,供釣鯽魚3幹克多。臨走之時那幾個釣友對我說,他們在這裡垂釣了七八年,已經把這裡的魚情摸透了,不到6月份以後,淺水是不上魚的。主要原因是大水庫水溫低、水太清,雖然岸邊水草早就長起來了,但是淺水就是不如深水,深水不光有鯽魚,還經常有鯉魚上鉤。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3大面積淺水之中的深坑、深潭絕不放過

庫容1億立方米的小南海水庫中游有一個大灣子,灣子當中有一個面積3000多平方米,深約5米的大坑,坑的四周基本上都是平地。這個大坑是怎麼形成的無從考究,平時一般都是淹沒在水下的,只有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這個大坑才會被發現。2009年的春天,我和釣友小劉到小南海水庫垂釣。站在高高的半山坡的公路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見在一片淺灘當中有一大片水面顏色呈現墨綠色,明顯是一個大坑,於是我便存留於心。又過了20多天水位下降之後,這個大坑南面邊緣可以站人下竿了,結果我和小劉等人都是大豐收。不過大坑水面畢竟不大,垂釣10多天之後裡面的魚基本上被釣光了,但是說明淺灘中的深坑確實是春天魚兒的快樂老家。

還有一例,嶽城水庫北孟村東面有一個老百姓燒磚取土留下來的長100米,寬30米,深約2米的一個大土坑,土坑四周都是農田。2013年這裡也被大水淹沒,2014年開春融冰,水位下降,土坑西頭岸邊可以站人之後(東頭還與大水面相連接),這個小土坑簡直就是一個魚窩子,整整被釣友們釣了一個月,直到水位下降,土坑與大水面斷開,裡面的魚被徹底釣光。而與此同時,與這個土坑相距不足100米的正南方的大灣子,近岸是1.5米左右的淺灘,離岸邊40米以外是4米以上的水深,但是不管是用手竿釣近岸淺灘還是用串鉤釣60米以外的深水,手竿還是串鉤都是一無所獲。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釣具釣組的選配

小鉤細線通常都是春天釣魚的不二法寶,不過在水庫野外垂釣,不確定因素很多,比如經常掛底,魚兒大小不一,因此主線一般不必用得太細,0.8~1.0基本上都可以兼顧。我通常用的是1.0號主線,與0.8號主線相比,訊號反應其實相差不大,特別是用蟲餌垂釣時。腦線0.4-0.6號,根據魚情隨時變通:魚口慢、魚小用0.4號線;魚口快、魚兒個體大用0.6號線,200克以下的鯽魚都可以直接飛魚上岸。浮漂要根據水深來確定,水深用吃鉛量稍大一些的浮漂,水淺用吃鉛量小一些的浮漂,前提是鉛墜能夠把主線拉直即可。有風的時候用稍大一些的浮漂,無風的時候用小一些的浮漂,長竿用大些的浮漂,短竿用小些的浮漂,目的都是方便拋竿,準確拋入窩點,不可一味的追求細、小、輕。魚鉤有倒刺用赤袖6號,無倒刺用3~4號袖鉤,這兩種鉤鉤條細,重量輕,容易入口。

試出來的庫釣技巧,當地老釣手的多年總結,15分鐘才能看完看透

誘餌與釣餌

水庫垂釣不像魚池,即使是在老河道、河汊子等水面較小的地方,也不必擔心誘餌味道太重了把魚給嗆跑了。反而如果誘餌味道太輕,則會使誘魚時間增加許多,因此自己製作的誘餌的味道要濃烈一些,白酒的度數可以高一些。還可以適當使用一些香精,比如豬母乳、蝦粉、蠶蛹粉、魚粉等都可以加一些。腥香、香腥也不必過於較真,對自然水庫的魚兒都有很大的誘惑力。當然還可以在誘餌裡面加一些打碎的母紅蟲,效果會更好,但是量不要多,有50克足矣,太多了反而會影響魚兒去吃鉤上的釣餌。釣餌方面,紅蟲是首選。公蟲掛鉤3-5條,母蟲用紅蟲伴侶拌合成團後做拉餌使用。但是紅蟲伴侶一定要用質量好的,就是紅蟲經過紅蟲伴侶拌合後在數個小時內不會死亡的那種,鮮活的紅蟲對魚兒的吸引力更大。蚯蚓在春天也是魚兒的最愛,但是蚯蚓一定要用鮮紅的蚯蚓,顏色發暗的、發黑的最好不用,它們的誘魚效果相差很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