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新生兒在幾個月的時候最難帶?為什麼?

小蝸的故事


新生兒最難帶的時間段,和是否母乳有,還與嬰兒的睡眠規律有關。有的嬰兒剛出生的幾個月很乖,吃了睡,睡了吃,而有的嬰兒前幾個月吃飽了也不睡,睡眠黑白顛倒,需要大人一抱著才不哭鬧。如果奶水不好,前幾個月是最折騰人的時候。

一、0至3個月寶寶:睡眠問題

剛出生的寶寶生物鐘不規律:由於嬰兒大腦功能的發育還很不完善,對白天和黑夜沒有什麼概念,因此會把“生物鐘”搞錯,出現日夜顛倒的現象。

月子裡有的寶寶睡眠會出現黑白顛倒,白天睡覺,到了晚上,特別是後半夜,非常精神,怎麼哄都不睡覺。這個時候大人會被折騰的精疲力盡。


  • 我家大寶剛出生的前三個月,睡覺黑白顛倒滿百天才改變過來

在照顧這個年齡段小寶寶時,睡眠問題是最大的問題。雖然此時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其實他們的睡眠時間又很短。

這個階段的寶寶應該剛從媽媽肚子裡出生,很容易黑白顛倒。嬰兒剛出生時候,如果黑白顛倒了,就會持續時間比較長。

我家大寶當時剛出生睡眠就黑白顛倒了,想盡一切辦法都不能顛倒過來,一直到百天才顛倒過來。大寶當時半夜月子裡我和婆婆一起輪流照顧大寶,之後兩個月我和老公一起照顧大寶,當時大寶半夜三點左右睡覺都是早的,一般後半夜4點左右睡覺,慢慢的提前到凌晨3點,2點,1點,當提前到12點時候,感覺已經很幸福了。

當時記憶比較深刻的就是,半夜瞌睡的睜不開眼,我老公抱著大寶在臥室來回轉悠,哄大寶睡覺。

所幸二寶時候,睡眠沒有顛倒。


  • 0-3歲寶寶胃容量很小,很容易餓,需要頻繁餵奶


寶寶很容易餓,兩個小時左右就要燙一次奶粉,奶水不好的媽媽,對此會非常深刻。

當時我生了我家二寶,奶水不好,靠奶粉基本上只能吃三分飽,雖然一直喝鯽魚湯,豬蹄湯等補,但是奶水還是不好,主要靠奶粉。

當時月子裡多虧婆婆一直幫忙照顧,白天和夜晚,我們都是兩個小時作業燙一次奶粉,白天還可以,特別晚上,瞌睡的很,也要起床用溫開水燙奶,試水溫,然後抱著二寶喝奶粉。

當時怕時間記錯了,我和婆婆就用一個本子記錄每次餵奶時間,這樣可以保證每次餵奶時間間隔差不多。

二、6至9個月寶寶:生病

胎兒期母親血液中的某些抗體能夠順利地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這樣可使胎兒不僅在母親子宮內,而且在出生後一段時間內仍然受到抗體的保護。此外,當母親分娩 後給孩子餵母乳,母乳中含有豐富的抗體和吞噬細胞、乳鐵蛋白、 微量元素 等一系列重要成分,這些成分能通過不同途徑提高機體的 免疫力 或直接抑制細菌。

所以,嬰兒0-6個月不容易生病,但是過了6個月隨著從母體攜帶的抗體減弱,就容易生病了。剛滿6個月的寶寶,很容易出現“幼兒急疹”,這個發病徵兆就是孩子反覆高燒,退了到半下午和後半夜體溫又升上去,其他症狀都明顯,去醫院看醫生也沒有辦法,即使拿了藥也是要反覆5-7天,等紅疹出來了就好了。

  • 我家大寶剛滿6個月出現了“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發熱3~5天后熱度突降,出現玫瑰紅斑丘疹。

當時大寶發燒,去醫院看了,醫生問了症狀,診斷為幼兒急疹,然後拿了些藥,但是,大夫說,吃藥時候,發燒也無法控制,要等5-7天之後,紅疹出來了,在家裡避風一週就可以痊癒了。

剛發燒時候以為是普通的病毒性感冒,結果反覆高燒,把我們一家人都著急的不行。當醫生說是孩子滿6個月後,比較常見的幼兒急疹後,放心了很多,只需要精心護理就可以了。


  • 孩子免疫力降低,容易感冒


孩子半歲之後,很容易感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生病了大人會非常焦慮,半夜要隔一段時間給孩子測量一次體溫,唯恐孩子高燒,高燒了要喂布洛芬退燒,大人的一顆心一直懸著。

孩子太小,即使去醫院拿藥,喂藥也是大難題,孩子咽不下去,哭鬧的眼中如果孩子咳嗽有痰,需要霧化,孩子更是哭的可憐人。

三、結語

總之,孩子0-6個月是最折騰人的時候,也是媽媽最累的時候,不管怎麼樣,熬過這段時間,孩子會越來越好帶,越來越可愛。


艾米兒育兒


我家女兒雖然不是我獨自帶大的,但一直到她現在快三歲,我始終陪在她身邊,所以對她的成長過程中發生的一些事是深有感觸的。

我認為,寶寶在一歲之前,有三個階段特別難帶。

一、剛出生到出月期間

女兒出生時是晚上21點30,出生就被送去了新生兒中心。第二天下午14點,護士才把孩子送到了我床邊的小推車裡。

我婆婆和我媽看著女兒都特別想抱一抱,但她們都沒有動手。我媽說,好多年不抱奶寶寶,好像都不會抱了。

所以,可想而知,絲毫無任何經驗的我,更是多麼地手足無措。

尤其,下午17點左右,護士長就來教我給孩子餵奶。擺脫,當時的我連孩子都不會抱好嗎。

就這樣,從像抱瓷器一樣抱孩子開始,我進入了孩子最難帶的新生兒期。

剛出生的寶寶,生物鐘是亂的。白天大多睡得呼呼的,怎麼搖晃都不醒,可一到晚上,就開始精得像兔子一樣。有時候我喂著奶不小心睡著,她稍微有一口吃不到,就開始大哭。

尿了也是,才不管你當時是不是熬了半夜,剛剛睡下。對一個早睡遲起了10個月的懶人來說,揉著眼睛起來餵奶、給孩子換尿不溼的日子,真的好難好難。

更可怕的是,孩子完全不會表達,只會哭。餓了哭,難受了哭,困了哭,我根本分辨不了她每一次的哭具體代表什麼。現在想想,那時候的孩子,可真難帶啊。

二、學會翻身的3個月大到開始學坐的6個月大

女兒在未出月之前,我天天盼著出月,趕緊長大,我好解脫。可是,當孩子突然會笑,開始試圖翻身,甚至想要坐起來的那幾個月來臨時,我覺得盼孩子長大的自己可真天真吶。

彼時,婆婆由於家裡有事來不了,老媽又剛剛回了老家,帶孩子這件事徹底落到了我一個人的身上。以前,孩子不會翻身,把她放在床上,完全可以放心地去廚房折騰午飯。可是,現在不能了。

為了按時吃飯,不影響當奶牛,我練就了單腳搖嬰兒車的技能。左手咚咚咚地切菜,右腳搖晃嬰兒車。屁股坐在馬桶上,一隻腳往外伸,搖晃嬰兒車。你問我手在幹嘛?給她搖搖鈴啊,要不然你以為呢。

但是,這些都還算好的。我覺得最難的是,我剛剛坐下來準備吃口飯,她拉了……拉了。於是,我只能放下吃的去給她收拾。等給她收拾完,她又不願意躺著了,要抱抱。於是,只能頭伸得像長頸鹿一樣,一口一口慢慢塞飯。

三、快一歲學走路的時候

現在回想起來,每每都覺得帶孩子的過程像在玩通關遊戲,一關比一關更難。

以前覺得月子寶寶難帶,後來覺得孩子會翻身、會坐起來的時候難帶,等到她突然開始試圖站起來走路,我又一次覺得,之前那些難都不過是小毛毛雨。

剛剛學走路的孩子,不喜歡人在旁邊扶,也不喜歡有人管著,就想橫著走,螃蟹一樣。有時候摔疼了也不怕,哭一會繼續走。

自從女兒開始學走路以後,我家最常見的聲音就是,“哆啦,你在幹嘛”“哆啦,你在哪”……超過幾十秒視線裡見不著孩子,我們就覺得她在幹“壞事”。

不會走路之前,她只要在視線範圍內就沒事。會走路之後,家裡必須得有一個人專門看著她。因為,轉眼她就會消失不見,且速度極快。

有時候我都想不通,她那麼一雙小短腿,到底是怎麼跑那麼快的。

歡迎關注@南貝葉,80後職場女性,家有萌寶,致力於分享育兒心得~

南貝葉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也經歷過對待孩子手足無措的時候。之所以說孩子難帶,應該是面對孩子的各種狀況不知道如何去處理。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你不會,你媽和你婆婆還不會嗎?”我是遠嫁,媽媽在想幫忙也是鞭長莫及。而我的婆婆在她那個年代那個年代為了生計只能是吧我老老公丟給你你和外婆看。所以婆婆跟我一樣,也是小白一枚。

你認為新生兒在幾個月的時候最難帶?為什麼?

01.

記得孩子一出生,我都不知道怎麼去抱。一聽孩子哭,婆婆就說:“孩子撒潑尿小肚子就空了,給孩子餵奶吧!”還沒有奶的我只能讓孩子喝奶粉,每次還多加一點奶粉,結果孩子那幾天一直哭鬧不止,還出現了便秘現象。這是第一次感覺孩子難帶。

ps:孩子哭鬧不一定是餓了,也有可能是尿布太溼了,或者他只是尋求一下安慰。還真有奶粉的衝調比例一定要按照奶粉的衝調說明來。不要以為多加一點奶粉會讓寶寶吃得飽,太濃了孩子會上火。

02.

孩子三個月時我們吃飯他都會饞得直張嘴,婆婆不忍心,就偷偷往孩子嘴裡塞東西吃,孩子嘴上是過癮了,但是孩子也毫無懸念的開始拉肚子。整整一個月,各種藥都吃了,各個醫院都跑遍了,還是不見效,小屁股淹的紅紅的,看著都心疼我也累得精疲力盡。這是我第二次感覺孩子難帶。

ps:孩子的腸胃較弱,添加輔食要在六個月以後,而且要由少變多,由稀變濃依次添加。孩子再饞也不要直接給孩子大人的食物,孩子太小不會咀嚼,不但不會消化,還有可能在餵食時發生意外。

03.

經過了前兩次的是件,帶孩子帶的我是提心吊膽,生怕孩子在出什麼事。可偏偏怕啥來啥,孩子五個月不明原因的高燒,吃過阿退燒藥過幾個小又燒起來,但是看著孩子雖然高燒但是精神還可以,反反覆覆折騰了幾天後,燒終於退了,起了一身的紅點點。後來才知道是幼兒急疹。

ps:幼兒急疹是嬰幼兒常見的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發熱3~5天后熱度突降,出現玫瑰紅斑丘疹。在高熱的最初24小時,應特別關注體溫,以預防高熱驚厥發生。

經過了幾件事,感覺帶孩子真的是很累心的活,我但是就是準備的不充分,才會手忙腳亂。在懷孕的時候,就應該過看看孕嬰方面的書籍,問問周圍的過來人,打好“前戰”就不至於慌了手腳。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凌晨媽媽育兒


新生兒在幾個月的時候最難帶,應該沒有固定的時間段。因為每個孩子發育不同和媽媽帶孩子的方式不同,孩子什麼時候好帶什麼時候不好帶都是難說的。當然,題主這裡說的是新生兒,指的是6個月內的寶寶,那我就來說說我們家寶寶那時候的情況。



我個人覺得我女兒是在月子裡最難帶的,而且還總是白天睡覺晚上來鬧,那時候為了照顧她,我和我媽兩個人半夜輪流帶她呢。因為第一胎沒什麼經驗,再加上母乳不足,孩子是混合餵養,又要泡奶又要哺乳,很磨人耐性的。

再加上剛開始不懂的拍嗝,孩子喝完奶吐奶,嚇的我心臟都快承受不了,後來我索性就喂完奶我不動,一直保持抱她的那個姿勢,起碼半小時後才敢稍微換一下手。有時候半夜餵奶,我是直接抱著孩子,然後我靠在牆邊睡覺😪,直到我媽後半夜來幫我帶孩子,我才躺下去睡一會。



後來奶水慢慢多起來了,剖腹產傷口癒合的差不多了,我媽就教我躺著餵奶,我也學了拍嗝的方法,從那之後我才感覺帶孩子輕鬆很多。我女兒出了月子後特別能睡,一天睡22個小時沒問題的,我常常閒的沒事幹,可因為母乳是按寶寶需求來喂,我又不能走開,只能陪孩子躺著。

我是二胎全職媽媽,多平臺作者;歡迎關注(逗媽育兒路),一起探討孕產、育兒專業小知識;您的隨手點贊是我寫作的動力,歡迎狂點,感恩遇見!

逗媽育兒路


個人覺得新生兒最好帶,不要老是想抱他,餓了就給他吃,吃飽了不睡就讓他躺著伸伸胳膊,踢踢腿,玩累了自己就睡了。如果你一開始就抱,特別是抱著睡習慣了,那就是給你後期帶娃路挖了一個大坑。我們家寶寶是夏天出生,相對來說要不冬天的娃娃好帶一些。月子裡硬是沒怎麼讓人抱,出了月子自己一個人帶。一個人帶娃,做家務,給老公做飯,晚上寶寶睡得又早,還有大把時間可以玩手機,追電視劇。

現在娃一歲半,一天在家沒停下過,除了看電視那會。見不得我拿手機,不准我玩手機,要陪寶寶,一天都是牽著跟她走,要陪她。做個飯都要時刻警惕她在客廳作妖。就在打字這位,已經跑去把我電腦鍵扣掉了兩顆。能怎麼辦,誰讓是自己生。


語媽2017


我家寶寶前三個月的時候最難帶。

首先是我身體的原因。剛剛生產完的我,手部得了腱鞘炎,疼的抱孩子都使不上力,生怕把寶寶摔了。然後就是奶頭總被嘬破,反反覆覆,三個月才好,每次吃奶都疼的要死。不知道哭了多少次,硬生生的挺過來了。有娃的媽媽都知道,夜裡餵奶兩小時起一次,太折磨人了,還要乳腺炎堵奶發燒,哎。

其次是寶寶自身的原因。我家兒子剛出生一星期,吃奶的時候總是咳嗽嗆奶嚴重。基本上每次吃奶都要嗆奶,從鼻子嘴巴里面噴出來,憋得小臉通紅,哭的撕心裂肺。

第一次當媽沒見過這種狀況,總是害怕心疼的不得了。後來去醫院檢查,有炎症,開了中藥止咳和消炎藥。按照醫囑吃了不管用。

去看一個退休後的中醫。中醫說是支氣管炎,開了犀牛角還有別的東西磨成的粉給寶寶吃,看起來小渣滓一樣,每次都是硬灌到嘴裡去的。後來依舊咳嗽嗆奶,也不不管了,六個月之後自己就好了。

最後是自己心理原因。剛剛生產完,和婆婆一起帶孩子,婆婆總是時刻抱著寶寶,當個寶貝似的。我總覺得孩子被搶走了,心理不舒服。

產後激素變化,情緒很不穩定,睡不好覺也導致神經緊張。經常沒人的時候大哭,感覺整個人都沒意思,有點抑鬱。不過幸好後來自己調整過來了。

現在寶寶已經8個月了,很聽話,吃飯睡覺反而比頭幾個月好太多了,很讓人省心了。


一枚新葉


我記得我懷孕的時候在小區裡碰見一個姥姥,正在帶外孫玩耍,她問我生了孩子以後誰負責帶孩子,我說是我自己一個人帶,再請個鐘點工做家務,這位姥姥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帶孩子很辛苦的,孩子每個階段就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好帶哦。”

後來生了孩子以後,確實真切的體會到養孩子的不容易,因為孩子的成長是呈不斷髮展的趨勢,即使在懷孕期間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但是還是會遇到很多困難。

父母自身會遇到的3個主要困難

1、媽媽睡眠嚴重不足

因為嬰幼兒的睡眠模式和成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幾乎沒有媽媽能夠維持以前的睡眠質量,基本都是睡不足、睡眠碎片化、如果遇到一個睡渣寶寶,媽媽可能每天只能睡到4、5個小時,並且這個睡眠不足的情況可能會持續一年左右。

2、體力和精力的不足

一個人帶孩子是對自身體力和精力的嚴峻考驗,加上睡眠不足,生完孩子以後長期抱孩子產生的腱鞘炎、頸椎疼、腰疼,如果月子沒有做好,還有可能落下月子病,在這種身體狀況下,每天還要應付孩子,餵奶、換尿不溼、哄睡、做輔食、陪玩,24小時連軸轉。

3、計劃趕不上變化

有的家長會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學習大量的育兒知識,未雨綢繆,可事實是,孩子出生以後發現要運用理論,是有難度的,有可能會有偏差,也有可能完全不一樣,新手父母面對這個肉乎乎的小生命,更多的是緊張、措手不及,“頭胎照書養,二胎豬養”這句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上面這三個困難是來自新手父母自身會遇到的困難,而在具體的帶孩子的過程中,又會因為不同月齡的寶寶生長髮育的規律而產生其他困難。

不同月齡段的寶寶的帶養困難

1、0-3個月的寶寶的帶養困難

  • 吃奶

在寶寶前2個月,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是餵養問題,這個階段的寶寶的吸吮能力還不是很足,吃奶並沒有很明晰的規律,媽媽也沒有餵養經驗,泌乳方面還沒有和寶寶磨合好,可能會出現不知道如何判斷寶寶吃飽了,如何是吃好了的困惑。

此時,媽媽的泌乳量還是大於寶寶的需求量,餵養姿勢如果掌握不正確,媽媽會遇到堵奶、餵奶疼等乳房問題。

  • 睡眠

新生兒睡眠問題也是大部分家庭會遇到的,落地醒、需要抱著睡、搖著睡,每天不是在哄睡,就是在哄睡的路上。

2、4-6個月

  • 睡眠

很多前三個月的寶寶睡眠狀態很好,媽媽還在竊喜自己的寶寶是天使寶寶,但是在進入4個月後,天使寶寶突然變成睡渣,半夜不睡、半夜清醒好幾個小時、入睡困難、睡覺翻來翻去等睡眠問題接踵而來。這是因為,4個月開始,寶寶的晝夜節律形成,睡眠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運動發展

有些家長會在這個階段遇到寶寶不會翻身的情況,可能會很著急,這是因為在4個月前給寶寶的俯趴和翻身練習不夠。

3、6-12個月

  • 輔食添加

6個月開始,寶寶需要添加輔食,這個時候會遇到如何給寶寶製作輔食,並且還要防止寶寶過敏,輔食添加的過程並不會很順利,寶寶可能會拒絕輔食,如果遇到口腔敏感的寶寶,媽媽會被做輔食這個事情搞得焦頭爛額。

  • 睡眠倒退

這個階段會遇到因為大運動發展產生的睡眠倒退,又會出現半夜起來翻身、白天小睡困難、小睡短等情況。

  • 大運動發展

這個階段主要是要教會寶寶如何爬行,會爬行以後,需要家長更加細心的照看寶寶。此外,寶寶開始扔東西,家長每天收拾玩具也是非常心酸的。

4、12個月-24個月

  • 吃飯

這個階段如果遇到寶寶不愛吃飯的情況,可能就是家中的頭等焦慮的事情,每天都在琢磨著做什麼飯,怎樣才能讓寶寶多吃兩口。

  • 大運動發展

如果家長使用傳統的方法教寶寶走路,那學走路就是最難的事情了,會腰痠背痛,但是如果讓寶寶爬夠了自己學會走路,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了。寶寶還會開始探索空間,爬高上低,翻箱倒櫃,家長應該會比較頭疼。

  • 心理發展

有個詞是“可怕的兩歲“,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加上分離焦慮,這個階段的寶寶就會很磨人,各種哭鬧,什麼事情都要自己來,但又做不好,家長需要不斷的擦屁股。

5、不分月齡段的困難

  • 生病

寶寶生病是最折磨家長的事情,這也是我覺得在帶孩子過程中最怕遇到的困難,寶寶得了什麼病?怎麼才是正確的治療?吃什麼藥?病程怎麼發展?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半夜三更帶寶寶掛急診的經歷。

孩子不論是什麼階段都會出現帶養的困難,至於難遇不難,怎麼解決,怎麼看待這些問題,個人覺得完全取決於父母的態度和知識,也就是那句話: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嬰幼兒睡眠顧問,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嬰幼兒睡眠、大運動發展、母乳餵養、輔食添加方面的經驗,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在醫學上,新生兒指出生28天以內的孩子。我個人感覺,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是比較難帶的。

懷孕的時候,總是盼著卸貨,覺得只有生下來,抱在懷裡才會放心。可是真的等孩子生下來之後抱在懷裡,還是各種擔心。

我們家老大出生的時候,由於是順產,在醫院裡住了兩天就回家了。


由於一開始還沒那麼下奶,奶水不足,餵奶粉。前兩天晚上的經驗是,隔兩三個小時她就會哭,然後起來餵奶粉。但是那天晚上,發現到了該醒的時候她一直不醒,以至於我和老公有好幾次把手伸到她的小鼻孔前,看看有沒有呼吸。

等了5個多小時之後,她仍然沒有醒,我和老公都嚇壞了,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後來,就打醫院裡的電話諮詢,接電話的醫生問了下情況,讓我們用力拍一下他的小腳丫,看會不會哭,使勁一拍,哇哇大哭,醫生說沒事兒。又問了一下吃奶的事情,醫生說,是不是奶粉兌多了,因為睡前是婆婆親的奶粉,第2天早上問了下,果然是這個原因。婆婆說,她以為多兌一點奶粉,孩子吃的多,尿少,睡的時間也長。卻不知道我和老公擔心了一晚上。好在沒有什麼事。



吐奶也是一大麻煩。 那個時候我女兒吐奶吐得非常厲害,一開始我們根本不懂得拍嗝,每次吃完奶之後,就把她放下,結果門一會兒哇哇的吐的滿脖子都是,持續了好幾天,都快崩潰了,因為她的脖子都淹了。後來我媽告訴我,要拍嗝,拍出來之後放下就沒事了。果然,之後沒有再吐過奶。



雖說是一胎有經驗了,等到我兒子出生的時候,在月子裡也是各種糾結。一開始我就聽著他的呼吸不對勁兒,感覺喘氣費勁,就讓老公抱著去看,但是他就說沒事,這個事兒一直煩著我,後來我又打電話諮詢做醫生的同學,她說喉軟骨發育不全,這樣是正常的,好好吃伊可新,等發育好了就沒事了。

孩子越小,由於他也不會說,擔心的事情越多。孩子大了的時候雖然淘氣了,但是相比於那個時候的擔心,反而覺得好帶。

大家好,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每天會分享育兒經驗。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點贊。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感謝您的閱讀。

冬寧


我家寶寶,除了月子裡好帶,出了月子就不好帶了😂😂月子裡裡面 基本吃了又睡睡了又吃,半夜睡不到瞌睡白天跟著還能睡會覺,現在六個月了,特別煩,半夜睡不到 白天也睡不到,娃娃大了 瞌睡也少了 走又走不得,就是要你陪著耍,看不到人就哭,做個飯洗個碗幾分鐘時間就哭的不行,上個廁所蹲個坑,粑粑都沒拉完就聽到外面哭的嚎嚎得了


圈子不同別硬融l


對於從月子裡開始我家孩子就是我一直在自己一個人帶,現在馬上5歲了。


記得沒生之前在醫院做胎心監護,跟醫生聊天說“每天馱著個大球太難受了,好想快點生。”“你這話不要說得太早,等你生出來你又想把他塞回肚子去了,難熬的日子還在後頭沒到呢。”醫生當時這樣跟我們說的。

新生兒在幾個月最難帶?其實帶孩子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和雞飛狗跳,如果非要說一個的話,我覺得在半歲前,也就是6個月前最難帶了。

理由有:


1、孩子剛出生時,由於什麼都不懂,面對孩子的各種手足無措和緊張,讓媽媽的心情整日緊繃著。在孩子沒出生前,我以為抱孩子、餵奶這些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孩子出來了,自然就會了。可是,我錯了。記得在醫院抱孩子餵奶,由於姿勢不對孩子一直哇哇大哭,旁邊站著的婆婆,實在看不下眼了,直接過來對我說:“我給你抱著娃,你捏著乳房來喂。”後來隔壁床的二胎媽媽偷偷對我說:“別看給孩子餵奶簡單,我一胎沒生之前在家裡抱著布娃娃學了好久呢。”

第一次給娃餵奶、拍嗝、吐奶、睡眠、洗澡這些生活的小事看似簡單,可是對於一個新手媽媽來說,哪一樣不充滿了挑戰?記得曾經有個朋友說,她坐月子時半夜醒來看著躺在身邊的孩子居然從鼻腔裡滲奶出來,嚇得她半死,後來她養成了半夜醒來都要把手探探孩子呼吸的習慣。


2、0-6個月的孩子,從開始的不會抬頭到後面慢慢會爬,這個過程媽媽最辛苦。雖然剛出生的孩子,睡眠時間長生長髮育快,但對於媽媽來說,也並輕鬆。這個階段的孩子,由於還沒有形成好的睡眠習慣,經常是白天睡晚上玩,或者睡前鬧覺哭得厲害。這也常常令媽媽崩潰到了極點。

3、孩子學會翻身、學會爬之後,他的活動範圍變大了,會到處翻到處爬,所以只要孩子醒著都必須要有人兩隻眼全程盯著。所以如果一個人帶娃的話,真的是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對於帶娃的媽媽來說,最難過的除了孩子生病之外,就是缺覺了。很多親自帶娃的媽媽都知道,自從有了娃,就沒有睡過一個整覺的。從剛開始的每天半夜餵奶到現在的半夜蓋被叫娃上夜尿,怪不得有人說“自從生了娃,我就不知道一夜睡到天亮是什麼感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