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買了單反不會用,整天用手機照相的人嗎?

欒川悠然山人


這個問題確實存在普遍性,我也是買了單反,卻常使用手機拍照的人之一,但我還沒有完全放棄單反相機的使用,用單反拍照的頻率明顯減少了,用手機的概率越來越高,在某些領域,有逐步取代相機的趨勢了。




雖然現在手機拍照效果在某種層度上不如相機,但是,在大部分正常光線下,兩者的拍照效果已經在逐漸縮小,用於觀賞,資料,閱讀以及新聞出版或事件報道等用途,還是能夠達到要求的,而單反相機的使用也逐步侷限於專業和商業攝影之內了。不管怎麼說吧,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在不同的拍攝領域或不同的拍攝題材,各取所需就是了,這兩種拍照工具在使用用途上還是有不少區別的。


1.便捷性 首先相機的重量遠遠大於手機,有時光線差些時還要用三腳架,而手機隨手就能拍,防抖性能也不錯。再者相機要操作好多參數,比如選擇快門光圈曝光模式,曝光補償等等設置,然而手機的這些調整都已智能化了,節約時間和精力,使拍照變得簡單隨意。

2.預覽性 相機拍攝的圖片只能在後屏上預覽觀看,不方便,展示也不給力,而手機卻能即拍即看,展示效果也好,隨著放大縮小操作快速簡潔,展示屏幕比照相機屏幕更大更清晰。所以手機在預覽觀賞方面還是要比相機先進的多,這種觀賞展示模式得到人們的喜愛。

3.傳播性 大部分相機拍攝的照片只能在拍攝結束後,在電腦上進行傳播分享,時間滯後不說,還要電腦讀卡器等設備支持,如果停電不能開啟電腦,更麻煩,傳播渠道受很多因素影響。而手機拍攝的照片在4g或者5g網絡的支持下,通過微信、qq、互聯網盤等等媒介 很快將圖片用於分享傳播,快捷迅速。特別是針對新聞或突發事件,提高了報道效率。


4.圖片優化性 這裡所指的圖片優化是指圖片後期調整處理。在近期,手機圖片後期調整軟件明顯增多,而且功能質量也非常出眾,重要的是剛拍的照片直接就能在手機裡調整處理,智能化也很高,而相機拍攝的圖片調整處理就相對複雜了,還需要其他設備支持效率低操作麻煩。

5.投資消費性 手機一次性購買,直接使用,基本是一次性投資消費,還作為通訊工具,用途多樣。而相機不但一次性投資消費高,而且還需要購買更換鏡頭,更需要購買附件和電腦等設備支持,在投資消費上,手機佔據絕對優勢。
結語:儘管手機和相機有著很多使用或用途上的區別,但是在不同攝影領域裡盡顯職能,願所有愛攝影的朋友都能用自己喜愛的工具拍攝出優秀的圖片作品。以上照片是筆者使用iphone x 手機拍攝的圖片,與大家一同分享交流,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秦唐3220


你見過買了單反不會用,整天用手機拍照的人嗎、

買了單反不會的人大有人在,我身邊的朋友就好幾個,我這幾位朋友買單反不會用的原因是他們不是真的喜歡攝影,也興趣去研究、也不去實踐。

他們大部分人對單反的使用依然還停留在傻瓜模式,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光圈,什麼是快門、什麼是感光度。更不知道什麼曝光、什麼是構圖,拍照基本用手機。

他們當初買單反的時候也沒考慮那麼多,基本都是衝動消費,要麼就是出去旅行的時候買的,旅行結束相機也就不用了。

我以前的一位室友去了一趟拉薩專門買一臺入門級的單反,他覺得好不容易去一次拉薩肯定要拍很多照片留念。所以就買一臺相機但他並不會用也不學習,去了趟拉薩也拍了一些照片回來以後相機就再也用過。


有一次我們單位組織團建活動,他就把相機拿出來實拍了幾張發現相機不能自動對焦,以為是相機壞了,讓我幫他看看,結果是鏡頭上自動對焦的開關調到手動對焦的位置。

團建活動單位是分兩批去的,我室友是第一批去他帶了相機但一路上基本都是用手機拍攝,回來一看沒見他拍幾張照片,我問他為不多拍幾張照片會來我看看?他說太重又用手機拍也一樣。


我還有兩位朋友她們都有單反也不會用,其中一位很有錢買的佳能5D4套頭,另外一位佳能70D,她們對單反的操控也是用傻瓜模式,剛開始還帶出去拍現在拍照基本都用手機。

一位說用單反拍照太難了,還要學習構圖,學學修圖還要配一臺電腦、成本高然後就放棄了。另一位是衝動消費,屬於看別人用單反拍的照片好也想買。


人像圖庫


我想,這樣的同志還是大有人在的,哈。

講一下我們公司的同事吧:前幾年,尼康D7000剛出來那會兒,有六位同志一起買了這臺當時入門級“神機”,一時間滿眼都是單反,人人脖子上都掛一單反,單位舉行個活動,攝影人員比活動人員都多。時間不長,這些單反都不見了,同志們脖子上再也看不見D7000了。還有段時間,我們這兒人雖不多,有兩臺D700、一臺D800、一臺D810、兩臺5D2,除其中一位D800被我強拉著去拍過照外(僅兩次),其餘我愣是相機都沒見用過,那時我用的是D300,那麼多好相機閒著,真是認人著急。最後,這幾位擁有全幅機的同志被我封為“收藏家”--只買不用,為了收藏,哈哈。

說實話,單反不只個頭大、重,用起來也需要些基本知識,有一定的操作難度,需要一定操作技能和技術才能拍出較好看的照片來,也正是這一點,愣是“打擊”了絕大部分頭腦一熱買單反的人的熱情,玩不好就只能讓單反去吃灰了。

反觀手機方便、快捷和易上手性,則大行其道,抬手一拍,怎麼著都比單反拍的看上去漂亮,這更是讓絕大部分人把單反當成了累贅。

還有一部分“人有我有”的同志,儘管不怎麼喜歡攝影,還是買來了撐門面。所以有相當一部分單反在閒置。

其實對我來講,我玩攝影時間比較長,剛玩攝影那兒,手機還沒普及,別說手機拍照了。到後來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牛X,不可能不拿手機比劃,畢竟手機太方便了。單反出手一般都比較“正式”,有比較大的題材或比較大的“景”才會用單反,平時也大都用手機。其實手機目前的拍照水平,只要不出版、不是商業攝影,用於網絡、分享等已經是綽綽有餘,關鍵是要用好才行。

上手機拍的照片,哈。

最後再講個故事:那拔買D7000的同志裡,有位老兄主動去給結婚的同事幫忙,忙的不亦樂乎。等我去到的時候,看到我就像看到救星一樣跑了過來,說“照片怎麼沒一張清楚的”?我想都不用想,在室內光線暗,快門速度太低,再加上手持基本功不行,清楚了才怪,哈。我給他設置成了快門優先,快門速度定在1/80,感光度調在了ISO600.他扭頭就拍了張,高興地說“果然清楚了”!我心裡想,“粗了”,哈。

我對普通攝影愛好者是不建議買單反的,喜歡攝影,手機就行,通過玩手機真正上了道、有了些基礎知識,再玩單反也不遲;上來就單反,很容易被打擊積極性,積極性沒了、興趣沒了、單反就吃灰去了。

攝影有風險,入行請謹慎!


南方之南


這種人應該是很多的,例如我一個親戚,她5~6年前想買單反,當時就勸她買5D2或者6D好了,結果她為了追新潮,買了一個5D3搭配EF24-105L套機,記得連通各種附件加起來,一共花了2萬4千多吧……

然後剛剛買的時候,也就帶出去旅遊玩一陣子,後面一直閒置。前兩年我讓她把相機拿出來檢查,一看鏡頭都發黴了。後面又一次借用的時候,又發現5D3的快門很“鬆弛”的感覺。她說被同事借去用了,應該是被用得比較狠,我一聽這快門聲就知道這臺機器已經被用過7~8萬次以上了,而她自己使用的快門估計還沒2萬次。直到現在,她的5D3自己也沒怎麼用,平時更多的都是用蘋果手機拍圖。

有時候問她,既然相機閒置為什麼不賣掉呢?人家覺得旅遊的時候還是派得上用場,而且當年2萬4千多買的機器,現在二手不值1萬塊,心裡也有點不平衡……

所以,我一般建議新人學攝影,先從廉價的入門機開始學,而且最好在尼康、佳能、索尼三個主流品牌裡面選,這樣一來,萬一你是3分鐘熱度,回頭轉手很快就可以把相機賣掉了,損失也不大。


從耗子胖成豬


買了單反不會用,整天用手機照相,在我周圍這類人比較多,有好幾個要好的朋友就是這樣子。

四年前,和幾個朋友去海南三亞玩的時候,去的前一個星期,在我的影響下,他們都說要去買一臺相機。四個人中,有兩個買了微單,有兩個買了單反。買回來後,那一個星期,的確拍了很多照片,不過都拍得不咋地。結果去三亞玩的時候,都用的自動擋拍照片。

剛買了相機那兩年,出去拍照的時間還是比較多,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升級發展,他們現在幾乎不用相機拍照。當然,拍照技術就不用說了,他們用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還沒有用手機拍出來的效果好,現在相機的灰都很厚了。有個朋友的一臺佳能60D都已不能對焦了。

現在出去玩,都是拿著華為手機,到處拍過不停,尤其是女生,簡直就是拍照狂,隨便在哪裡都是咔嚓咔嚓拍過不停。有時候,覺得我拿個相機拍照,挺彆扭的,只好也拿著手機和他們一起拍。


腦攝狼圖事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喜歡與大家聊攝影,敬請關注。


腦攝狼圖事界


有啊,在我身邊這樣的人還真不少。其實吧也不是說一點不懂,至少拍自己拍生活照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為什麼呢?以前我一朋友突然找到我說要把他的相機處理給我,我說咋回事兒?他說以前覺得這東西拍照好,腦袋一熱直接給買了。後來應為工作也少摸,出去玩掛一坨又累。現在手機拍照多好啊,又輕巧又方便,還隨拍隨發。我只是對這他搖頭啊!你這是有錢慎得慌,好歹以前他的單反套機下來一萬多,現在我收來也沒啥用啊!最後我介紹了一個朋友做婚慶的給他買了。

你說奇怪也奇怪吧,現在我自己是因為做了這一行而單反不離手。假如有一天改行了估計單反也就只是一個壓箱底的物件了。其實身邊這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我出去玩很多老人家倒是拿著單反玩的不亦樂乎!





我喝加鹽的雪碧


乖乖,這個問題是不是在說我,哈哈

我十年前買的佳能d60,去日本一次,拍出來的效果還真趕不上手機拍的,又重……

後來就一直沒用過。

連最起碼的操作都不會,說明書厚厚的,比一本讀書時的課本教材都厚。

不專業的攝影,我感覺真不如買個卡片相機方便,中途我買過一款奧林巴斯卡片機,型號忘記啦,很方便,清晰度高。


愛探索的豆芽


買了單反不會用,整天用手機拍照,你還別說,在我的身邊還真有這樣的人,但他們基本上不能稱是攝影家或攝影愛好者。只是看到別人有相機,自己也不差錢,先買一臺有機會再用。

我看到比較多的是買了單反會用,但不經常用,看到的是經常用手機拍照。我就是其中的一員。我的單反相機一般是在攝影採風的時候,才會背上大大的攝影裝備,長槍短炮的去外出拍攝。所以說,拿手機拍攝的不一定不懂攝影,會攝影的也可以用手機拍攝。

那麼,為什麼有了單反相機了,還要用手機來拍照呢?這就得說說手機攝影的便利了。一是手機即小又多功能,即能打電話、上網、又能拍照。二是現在的智能手機即能拍照還能修片,後期製作。三是現在的智能手機即能拍照又能很快上傳,便於傳播,共同欣賞。四是現在的智能拍照手機,攝影功能越來越強大,不僅有專業的攝影功能,還在硬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以華為為例,鏡頭是徠卡的,還具備變焦能力等等。據剛剛發佈的華為p30的拍攝功能更加強大了。所以說,如果不是專業拍攝,用手機拍攝也是正常的。

我的網名雖然叫手機攝影,在頭條發佈的照片都是用手機拍攝的,但我還是建議,既然有相機,外出採風最好還是用相機拍照,影友們講:"底大一級壓死人",再好的手機,還是手機。除非,手機商開始研究相機了,手機真的能取代相機了,我們再棄相機玩手機。






張衛國手機攝影


這比較正常,太多這樣的人了!

1⃣️是單反入門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簡單,如果設置成全自動又擔心別人笑話,手動模式慢慢學,幾個月未必能學到什麼,光一個光圈快門室溫在不同的場景就夠摸索幾個月的,特別是拍人像,新手一直擔心出洋相,更拍不好。

2⃣️是手機現在的功能特別強大了,甚至不需要後期處理,就能隨意的拍攝,不只是方便,幾乎完全替代了卡片機和微單。而且手機還可以很好的拍視頻。

3⃣️是單反相機拍完後需要導照片,根本沒有手機方便,手機直接就可以修圖和出圖,如果是圖片質量要求不高,手機確實比單反方便。

4⃣️如果是商業片最好是相機拍,出圖保險一點。日常拍照實際上相機和手機已經沒多大區別了。





終南高揚


你見過買了單反不會用,整天用手機照相的人嗎?


講真,買了單反不會用,整天用手機照相的人有的是啊……

作為攝影愛好者,我覺得這種事情並不新鮮……可能不拍照片的人不怎麼關注攝影,所以會覺得挺稀奇的吧?

首先, 能被劃入“買了單反不會用”的,基本就不是真正的攝影愛好者了。

他們買單反的目的主要是覺得肚子上套個單反像攝影家……至少在他們 自己心裡是這麼認為的。

所以,既然“買了單反”,就已經達到了自己“扮演攝影家”的目的了,那幹嗎還要下辛苦再去學攝影呢……學習還得實踐,多累呢?

遠的不說,我確實是見過幾位“買了單反不會用,整天用手機照相的人”。

我就揀最經典的那個給大家說說好了。

你權當是聽個一樂。


我在本地攝影圈裡混了十幾年,拋開攝影水平不說,混這麼久最大的好處就是臉熟。因為資歷比較老,所以也認識了很多歲數比我大,但是入行比我晚的。

其中就有這麼一位。

這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其實說直白一點,就是一個暴發戶。

他“成功”的標準是“有錢”——他有錢的原因是前些年鑽了政策的空子,然後又把自己洗白了。

但是他確實沒什麼文化。

我本人呢,並不歧視低學歷,因為我見過很多學歷不高但是文化修為很高的藝術愛好者。

不過要是學歷不高又不想學文化……那這種人基本是與藝術無緣了。

我說的這位暴發的企業家就是這種人。

這位暴發的企業家,因為有錢,買了很多攝影裝備。

D3S剛上市他就買了,當然也配齊了大三元;然後他看到做人像的模特基本都是年輕姑娘,於是又買了一套定焦——對,是一套定焦,35mm、50mm、85mm、105mm他都有……

但是他真心不知道怎麼用。

你讓他研究光圈,琢磨構圖,那比殺了他還難受。

有研究攝影的時間……人家更願意睡一會兒。

我見過他拍的逆光人像……那叫一個臉黑!

我也見過他拍的順光人像……人物頭頂一堆枝枝杈杈!旁邊還有垃圾桶!

不過他也參加攝影比賽——不過是花錢買了別人拍的片子參加攝影比賽罷了。

這位暴發的企業家,因為有錢,自然也是會買用最貴的手機。

手機、錢包、打火機不是被稱為男人身份的象徵麼?

所以,這位暴發的企業家,當然是都要穿用最貴的裝備了——他覺得花錢越多,就越顯尊貴。

當然最貴的手機,拍照效果也是槓槓的。

可惜操作手機的那個人不懂攝影……所以他即使是用了拍照效果最好的手機拍照,拍出來的照片,也就只是隨手拍而已。

我是柳侍墨,悟空問答的“優質提問官”就是我!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點贊、轉發~~O(∩_∩)O~~

喜歡就來關注我吧!

記得給我留言吖~~(。・∀・)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