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吃不起,現在賣不動,為何今年花牛蘋果會滯銷?

農夫也瘋狂


今天是週末,家裡小孩吵著要去逛街,我們也隨便去逛了下生鮮超市,我特意去看了下蘋果的價格,紅富士之類的蘋果價格在六七元一斤,花牛蘋果是9.9元一斤,但是我看到進口的花牛蘋果是19.9元一斤,看看,這現實中各類蘋果的售價,你有什麼想法呢?



曾經的花牛蘋果,那可是蘋果中的貴族,價格高高在上,沒有其他類的蘋果能與之配給。那個時候,花牛蘋果,平均一個要上十元,個頭也大,全身紅紅的,又好看,賣相很好,雖然價格高,但是還是很受消費者親睞,那個時候吃花牛那是多大的面子。

如今花牛蘋果,卻賣不動了,在原產地,連兩元的價格都要看好品相,這下可好,把花牛蘋果打下神壇,成為滯銷產品,果農怎麼也想不明白,種植技術沒變,品質還好了,但是價格一降再降,這如何是好啊。

花牛蘋果的今天何嘗只有它一家,今年的紅富士、西瓜、布丁、獼猴桃都發生價格低滯銷沒有人要的地步,是什麼原因產生這樣的局面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1、今天我看到一篇報道說,意思是西北地區把原來的小麥種植面積減少,增加蘋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當然不是說從今年開始的,而是每年在擴大種植蘋果等經濟效益好的產品面積,這樣一來,花牛蘋果命運也一樣,只要有利可圖,大家一窩蜂的跟上,導致市場供應飽和,花牛蘋果價格下降成定局。

2、如今水果品種非常豐富,並且每年還在增加新品種,上市的水果類型非常多,消費者願意嘗新,導致分散水果購買類型,對於單個產品就會減少市場佔有率,花牛蘋果也一樣,人們選擇其他水果機會多了,就減少選擇花牛蘋果的機率,這是正常的消費行為。如今花牛蘋果還是在國內蘋果中價格最高的,人們望而生畏,就選擇其他水果了。

3、國際貿易繁榮,國外進口水果大量進入我國,在各大生鮮賣場、精品水果店都有售,並且都打著原產地直接供貨,價格稍微貴點,還算親民,人們紛紛把目光轉入進口水果消費上。比如,今天我在超市看到進口蛇果,也就是進口花牛,售價是19.9元一斤,而國內的花牛是9.9元一斤,買進口花牛的人還多些,真搞不懂。


雖然今年好多水果滯銷,果農受到了影響,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水果都是豐收的,只是銷售渠道還沒有打開,渠道不通暢,導致滯銷,希望將來的果農從銷售渠道上下功夫,這樣比多種水果有利些。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在我的心裡對花花牛蘋果的口感就是其皮比較厚,而且吃起來感覺比較生硬也就是說沒有那種清脆感,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就是這樣的蘋果在前幾年其價格可是一直都是非常高的,記得在去年超市裡以及我們農村的集市上所賣的花花牛價格都在每斤6元到8元,要知道就是這樣的價格在當時購買的人群也是非常多。


但是至從今年花花牛蘋果下來以後大家似乎對於這種蘋果的熱情度沒有往年那麼高了,比如就像今天問題當中所提到的“今年的花花牛蘋果銷量特別不好”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呢,其實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對於各種食物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

因此現在果農種植的蘋果品種也是多種多樣,比如像“紅富士”“黃香蕉”這兩種蘋果也是非常收到人們的喜愛,因此大家在對於各種蘋果都品嚐了之後發現一些價格反而不高的品種口感特別好,因此大家在購買和選擇上自然而然也就會選擇物美價廉的果實,所以在這一方面其花花牛所佔的優勢並不大。

那麼這個時候大家就不會去購買花花牛蘋果,所以一旦大家不去購買的話那麼這個時候果農所種植的花花牛雖然處於盛產期,但是收購的商戶卻越來越少,畢竟這種蘋果在眾多蘋果當中價格和口感等方面的就像剛才咱們講到的其優勢不大,因此才會在盛產期間造成問題當中所說的滯銷。


因此我個人認為如果要想讓花花牛的蘋果銷售有好轉的話,那麼我們首先就是從其價格上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在蘋果當中有一定的優勢才能避免大量的滯銷。


紀錄鄉土


花牛果確實價格非常的高,平時到水果銷售店我們也只是看看一般比較便宜蘋果的價格,那種紅通通的花牛蘋果我幾乎就沒有去問過價格,只有家人偶然會買幾個給小孩子吃。記得以前花牛蘋果在我們這裡將近二十元一斤,而其它種類的蘋果只有幾塊一斤。

記憶中以前水果攤上的水果種類非常的少,基本上都是些大家比較常見的一些水果種類,這些水果也都是本地區或者周邊一些地區的水果,在價格上也都能讓大家接受。而現在的水果攤水果的種類非常多,尤其是那些進口過來的水果,雖然說有些進口來的水果價格高,但是還是有人會去常常鮮。相比花牛蘋果價格甚至比進口的水果還要貴,所以外來水果的還是對本地水果還是有些衝擊的。

還有現在很多人的生活壓力普遍比較大,什麼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費等等壓的喘不過氣,自然在消費能力上就會下降,平時就算買點水果補充點營養也會挑選些物廉價美的水果。

還有一個花牛蘋果和紅富士、冰糖心其他蘋果種類的口感上面個人感覺口味雖然說不同,但是我也不覺得花牛蘋果會比其他蘋果種類要好吃,如果是偶爾常常鮮是可以的,花牛蘋果口感真的有點被人誇大了。要是經常吃以我個人的經濟條件我還是會選擇幾塊錢一斤的蘋果吃的自在。

因此花牛蘋果滯銷原因還是從價格方面著手,本身就是除了外表上有些特別外在口感上也沒有什麼特殊,價格還比其他蘋果高出這麼多,超出了很多平民的消費能力,自然買的人就少。

以上是個人所答。


村裡的男青年


花牛蘋果又稱蛇果,產地於甘肅省天水,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產出來的果子可以和日本蛇果齊名,今年為何花牛蘋果說賣不出去,其實是因為今年蘋果產量過剩,今年上半年蘋果價格離譜普通百姓都說吃不起,現在蘋果價格果農又說賣不出去,全國就一個地方有花牛蘋果,所以說他的價格高都是中間商賺太多了,其實果農的價格很低。沒有你們想象的那樣




山裡好貨


今年花牛蘋果出現滯銷確實讓人意想不到,其實不單是花牛蘋果出現滯銷,其它種類蘋果的價格也不盡人意,也許只是花牛蘋果的關注度要高些,畢竟以前的價格讓人直呼吃不起。那麼為什麼曾經吃不起的花牛蘋果,而如今卻出現了滯銷問題?


花牛蘋果滯銷背後的主要因素

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出現飽和,也就是出現供大於求,從而造成供需矛盾突出。就拿蘋果產地陝西來說,蘋果種植面積接近1100萬畝,產量佔據全世界六分之一,但是價格卻跌了近30%。

消費者更加理性選擇:購買蘋果大家更傾向於外觀和品質,而受到宏觀經濟的營養,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也在下降,而且如今各大商超也不斷增加各色蘋果,水果種類也是應有盡有。以前一些稀少的水果都會放在醒目的位置,從而加大消費者的選擇,這對消費者也有一定的衝擊,而現在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理性。



進口蘋果不斷的增加:不得不說,進口蘋果的增加也是導致蘋果滯銷的因素之一,不看數據不知道,據數據顯示,蘋果出口率遠遠低於進口,再加之進口蘋果價格低、品質好,對部分蘋果市場份額確實造成很大的影響。


蘋果質量相對不太高:其實蘋果的品質就是活招牌,蘋果的果形、色澤、表面光潔度等,也決定蘋果的內在和外在品質,這自然會吸引收購商和消費者的購買。但是我們從滯銷的總體來看,高品質類型的蘋果,在銷售和價格方面相對還是略好些的。


滯銷誰都不願意看到,既然出現滯銷現象,我們就要抓住時期,減少我們的損失。因為蘋果市場一時一個價,而且品質不一樣,價格也有所不一,所以在售賣時,要根據自己的蘋果質量決定價格,不要盲目追高、攀比,避免不能適時順價銷售,而錯失良機沒賣到理想價格(以上只代表個人一些觀點)

感謝大家關注“肥仔農經”,免費分享作物種植技術、肥料施用方案等三農資訊。感謝大家支持鼓勵!!


肥仔農經


花牛蘋果主要是甘肅地區作為種植的主產區域的一種蘋果品種,一種外表紅彤彤的一種蘋果,曾經可以說是風靡一時蘋果界,一度達到了19元錢一斤的行情,普通消費者消費不起的一種蘋果。可是現在花牛蘋果的價格非常的低,優質的花牛蘋果價格只有兩元錢左右一斤,普通的通果的花牛蘋果價格在0.8元左右每斤,價格是非常低的,而且似乎出現了滯銷的行情,讓種植花牛蘋果的果農愁眉不展。



花牛蘋果今年出現了大豐收的行情,主要是今年清明節前後,溫度非常適合花牛蘋果的坐果率,不像2018年清明節前後寒潮來襲,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導致了去年蘋果的產量大幅度的減少,以至於今年上半年蘋果價格居高不下,優質的紅富士的價格衝擊到了15元一斤的高價水平。加上上半年蘋果價格居高不下,也使得果農對蘋果的田間管理以及農藥化肥投入了大量的資本,使得今年花牛蘋果大幅度的增產。

目前不只是花牛蘋果出現了直銷的行情,對於其他品種的蘋果也出現了滯銷的現象,比如說優良品種紅富士的蘋果也出現了直銷的行情,對於普通蘋果的價格只有一元左右每斤,75左右的蘋果今天有所漲價在1.8元左右,85以上的蘋果價格更高一些,達到了3.3元左右每斤,而且優質蘋果還出現了銷售緊俏的現象。



目前造成花牛蘋果價格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就是種植面積盲目擴大,當然還有市場的銷售制度的制約著,過濃不能夠到城市的銷售市場進行自由銷售。中間商只能夠到花牛蘋果的種植主產區域進行收購,而且現在中間商是比較少的,因為當地的花牛蘋果的收購商基本上在當地壟斷了花牛蘋果的收購,而且這些收購商打壓了花牛蘋果的價格,使得外地客商不能夠到花牛蘋果的種植主產區域進行收購。

當然,還有國外的花牛蘋果的進口,價格目前在10元到16元每斤之間,這個價格是非常高的,或許是因為進口的原因。而且我國今年提高了蘋果的進口量,而還有其他水果的進口量,至少上半年進口了41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這些都可以減少了消費者對花牛蘋果的消費量,也使得花牛蘋果目前出現了直銷的行情,畢竟大量集中上市。



總之,對於今年花牛蘋果的價格非常的低,而且出現了滯銷的行情,主要是現在各種蘋果大量上市,加上今年蘋果出現了大豐收的行情,造成了花牛蘋果在局部區域供過於求的現象。對於城市裡卻出現了吃不起蘋果,而農村卻出現了蘋果滯銷的行情,這主要是市場的制度的缺陷造成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花牛蘋果目前之所以直銷主要是因為在局部區域出現了花牛蘋果供過於求,價格大幅度的下跌。但隨著天氣慢慢的變涼,消費者對於蝸牛蘋果的消費量大幅度增加,所以將會出現花牛蘋果價格會進一步的上漲。


宗元三農堂


曾經的吃不起,現在賣不動,為何今年花牛蘋果會滯銷?農人小李哥經過分析覺得是以下三個原因!

1、過度宣傳誇大真實口感。

很多的朋友吃蘋果喜歡吃脆蘋果,而且我們平時遇見的大多數蘋果品種都是脆蘋果,因此很多的消費者本身對蘋果相關知識的瞭解就不夠到位和全面,理所當然的看見了網絡上價格比較低的花牛蘋果就感覺性價比斐然,但是當我們拿到花牛蘋果之後,會發現花牛蘋果的個頭比較小一點,最麻煩的是蘋果的口感和自己預期的相差比較大。花牛蘋果其實說到底是一種比較面的蘋果,尤其是放置幾天之後花牛蘋果的口感偏面,和脆蘋果的預期相差甚遠,這樣以來肯定導致了很多消費者不買單、不認可,口碑轟然倒塌。



2、經銷商的過早採摘。

其實很多的水果的口感是非常棒的,但是現在由於網絡商品流通經濟的到來,網上購買水果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網上購買水果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網購水果價格比較低廉,但是與此同時也要面臨著水果在運輸途中爛掉的風險,因此各位廠商在為了規避這個風險的時候,往往會將一些水果提前採摘。種植蘋果的朋友都知道“霜降摘蘋果”,而現在距離霜降還有較遠的一段時間,所以這個時候上市的蘋果,實際上本身積累的糖分還不是非常的充足,不信可以到農村去走一走瞧一瞧,那裡自家吃的水果往往都會留到樹上的葉子乾枯,這個時候的水果才是最好吃的。



3、種植模式的轉變導致花牛蘋果的口感發生變化。

這年頭只要是種植蘋果的,沒有說不進行套袋處理的,蘋果套袋固然可以提升蘋果的色澤和外在品質,但是也意味著蘋果在很漫長的一段生長時期內,無法直接地接觸到陽光的照射。如果有剛見過摘下套袋蘋果的朋友們會知道,這個時候的蘋果裡面的果汁是乳白色的,而且蘋果的果皮就如得了白化病的人一樣,因此老張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一旦有人出售牛奶蘋果的話千萬不要購買,因為所謂的牛奶蘋果就是剛取下套袋的蘋果,實際上口感是非常差的。


其實在花牛蘋果剛剛風靡的時候,市場上的蘋果品種比較少,競爭壓力比較小,而花牛蘋果以其上佳的品質在眾多的蘋果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非常走俏的天價果。不過近些年來,市場上的蘋果品種越來越多,而花牛蘋果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它的價格昂貴,自然就出現了現在這種局面。


農人小李哥


前幾天,我發了兩個微頭條,就是說花牛蘋果的事兒。

在前幾年,動輒四、五元,甚至五、六元一斤的花牛蘋果今年跌入了銷售低谷。在我們這裡的超市裡,最貴的花牛蘋果賣1.99元一斤;最便宜的花牛蘋果只有1.58元一斤。要知道我們這裡不產花牛蘋果,超市裡售賣的花牛蘋果大多來自於外地,這麼低的銷售價格裡還包含物流成本和超市利潤,如果扣除這些成本和利潤,其產地的銷售價格會更低。因此,今年種植花牛蘋果的果農收益不會太好,甚至還要賠錢。那麼,為什麼今年的花牛蘋果價格會這麼低呢?下面,我們就這個問題簡單的議論一下。

一、產量大增,導致供大於求

據說,今年是蘋果的“大年”,凡是結果盛期的花牛果樹都碩果累累,一派豐收景象,其產量更是高得驚人,而市場對於花牛蘋果的需求卻沒有得到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供大於求的局面出現。凡是出現供大於求的物品,其價格自然會很低,甚至會出現銷售困難的現象。今年的花牛蘋果正是遇到了這種現象。

二、品質下降,導致鮮有人問津

前幾天,我在超市裡買了幾斤花牛蘋果,我發現今年的花牛蘋果糖分不是很足,味道不是太甜。與往年的花牛蘋果相比品質有所下降。這可能與今年部分花牛蘋果產區的氣候條件有關,也可能與施肥和管理有關。但不管怎麼說,今年部分地區的花牛蘋果品質已經形成,已經被打上了“低質”的烙印,因此,部分地區的花牛蘋果就會出現銷售困難的問題,從而導致銷售價格不高。

三、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發生了轉變

去年到今年,因為環保的原因導致部分企業關停並轉,即便是還在生產的企業也開工不足。以我們這裡的企業為例,已經停產的機械廠、耐火廠、淨水材料廠已達近千家,有相當一部分工人已經失業。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只有樹立“保溫飽,忌奢侈”的觀念才能渡過難關。雖然說吃幾個花牛蘋果不算是“奢侈”,但相對於吃糧、吃菜來說,吃水果屬於“額外”開支。在普遍缺乏賺錢信心的情況下,就連許多平時愛吃水果的人也減少了吃水果的開支,更何況平時就不喜歡吃水果的人怎麼會去購買花牛蘋果呢?因此,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了悄然變化。在這種形勢下,花牛蘋果的銷量自然大減。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在花牛蘋果產量大增、品質下降、市場消費者消費信心不足的共同影響下才會導致今年的花牛蘋果銷售困難,而且,這些銷售困難已經傳導到了其它水果產業,譬如,雪梨、橘子等,要想改變這種現狀還需要果農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但是,對於今年來說,花牛蘋果的銷售“頹勢”已成定局,很難再挽回了。因此,花牛果農一定要有過“苦日子”的思想準備,艱難地渡過今年吧!也許,明年花牛蘋果的銷售形勢會一派大好。


老胡說三農


大家好,我是天義,專注於三農領域。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還看到一些和花牛蘋果相關的信息,特別是甘肅一帶的農民朋友,有的商販去當地收購蘋果給出了1元以下的價格,這樣幾毛錢對於很多種植戶來說,太難了,辛苦大半年換來這樣的局面,確實讓我們感到心疼。

那麼今年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狀?曾經的確是貴的吃不起了

原因1,商販作為承接點,從花牛蘋果的原產地到消費者之間,有控價多賺利潤的可能性。我們能理解一些長途運費包括人工等成本,但是農村果園收購幾毛錢,到了城鎮的價格變為4到5元以上,的確是翻了好幾倍的,這些現實農民是看的很清楚的,所以現在價格低不想賣,而商販感覺批發價高也不賣,最後出現滯銷。


原因2,市場上面的花牛蘋果處於飽和狀態了,由於此前蘋果界有一段時間 ,哪個品種都漲價厲害,貴的離譜。

所以今年很多人對於自家種植的蘋果樹,百般呵護,科學管理,秋天很多地區的果實收穫滿滿的。這樣買蘋果的人變化不大,市場上面的供應量大於需求量,最後供過於求的現象就顯現出來,導致市場上面價格不如往年,商販現在進貨也是比較謹慎了,考慮的比較多。

我們果農應該學會主動求變,打開銷售渠道,變不利為有利

其實現在出現滯銷的狀況,對於商販影響不大,關鍵是對於農戶的損失比較大。到了成熟的時候,不摘蘋果,隨著天氣的變化可能出現意外;摘了蘋果沒有人來收購,自己採摘完運輸儲存也是比較繁瑣的,種植數量少的農戶還好,尤其是和往年一樣,種植數量多,銷售的模式又都是現摘現賣的,遇到困境了。

所以我們一方面是,積極的利用現在互聯網的優勢,網店售賣,或者通過信息的分發,讓同城有需要花牛蘋果的可以上門收購,比如當地的超市企業,或者個人有私家車的消費者,起碼這樣物流費省了很多。包括髮揮本地的一些愛心人士,擴大宣傳,減少蘋果滯銷帶來的不利損失。

希望以上的看法對大家有幫助,歡迎關注天義,也可以點贊分享您的觀點,讓我們一起學習到更多的三農知識。

天義說


最近北方地區蘋果產區,經常聽到關於果農蘋果滯銷的問題,然後再想想上半年蘋果價格高昂,這樣一對比真的覺得有點意外。不過仔細分析還是都懂,因為蘋果採摘期一般是在每年秋季,春季和夏季其實是蘋果的空檔期,秋天和冬天蘋果的供應量會比較充足,所以價格會較便宜。但是在秋天蘋果收穫季節,屬於應季水果,那麼價格必然不會太高。但是今年的蘋果批發價格確實比去年降了不少,最重要的是蘋果滯銷無人收購,不僅是花牛蘋果,其他蘋果也是如此。

花牛蘋果其實我個人吃的比較少,在以前這種蘋果價格一直都比較貴,而且剛開始這種蘋果市場佔有率非常低。由於花牛蘋果在當時價格賣得不錯,產量又不高所以很多果農加大了這個品種的種植。今年的蘋果主產區大部分都是豐產,我國的蘋果種植面積超過全球的50%,而今年蘋果因為沒有遭到自然災害的威脅,所以產量非常高。再加上近幾年蘋果價格上漲比較快,蘋果種植面積又不斷增長,所以造成如今蘋果市場供過於求。

那麼花牛蘋果從原來的吃不起,到如今出現滯銷,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一、進口蘋果的衝擊。如果大家關注蘋果市場,絕對想象不到,作為一個蘋果種植面積佔據世界將近60%的國家,每年蘋果進口量居然遠遠高過出口的量。可想而知,從國外進口的蘋果數量是非常龐大的,必然影響國內蘋果市場行情。

二、品質不高。雖然我國蘋果種植面積比較大,但是品質較高的還是比較少,花牛蘋果其實從外觀來看還是有賣相,但是口感算不上是很好,加上皮質比較厚,所以大部分人還是喜歡吃富士蘋果或者其他品種。

三、水果可選性較高。我們都知道秋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時候,包括梨子、紅棗、柿子、柚子、橘子、橙子等等,作為消費者蘋果並不是一定要吃。現在很多大棚種植水果,即使不是應季也能吃到,這同樣會給蘋果市場造成衝擊。

其實今年的蘋果價格下跌,出現滯銷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產量高,市場供過於求,品質低的蘋果數量非常多,蘋果的產量太大必然會造成價格低廉,因為收購商可選擇性較多,必然要壓低價格,因此這也是今年花牛蘋果滯銷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