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吃了一輩子的“自榨油”,到底健康嗎?

張同天


在農村,祖祖輩輩餐桌上用的食用油,都是來自自家的“自榨油”,沒聽說吃出了什麼健康問題。

我的事例,也許能夠佐證。

十年前,我流轉了500多畝荒山,其中300多畝種植了油茶樹,四年以後開始採摘油茶果,並自買機器嘗試“自榨油”。

至今,每年產茶油四噸左右,除留200百餘斤家庭自用外,其餘全部外銷。由於是採用傳統的壓榨方法榨油,不摻假,可謂貨真價實,很受顧客青睞,每年都是在榨油現場就搶購一空,根本供不應求。買者多的幾百斤,少的幾十斤,買十斤以下的基本沒有。而大部分是買去作為禮品贈送給要求助的人,買者自己往往捨不得吃。為什麼不少人“青睞”自榨油,一方面是茶油有“東方橄欖油”之稱,更重要的是自榨油貨真價實,看得見,摸得著,綠色環保。至於有人質疑的農藥殘留和雜質,回答是:我油茶基地沒打農藥,哪來的農藥殘留?雜質的處理就是通過過濾和沉澱等辦法。少量的雜質是存在的,但雜質不等於是有害物質。由此可見,純正的“自榨油”還是很有市場的。

當然,還有個原因就是壓榨油和浸出油是有區別的。關於這個,內行人一說就知道的。農村的“自榨油”就是物理方法的壓榨油。

如果哪位朋友對自榨茶油有興趣,歡迎嚐嚐我“生產”的“自榨油”!說不準,你也會不知不覺的喜歡上了“自榨油”喲。





習慣了農村現在的家


“自榨油”聞得著,看得見,農村人吃了一輩子,還不是身體一樣健康嗎? 題主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我每年都是吃鄉下的“自榨油”。

去年的一天,媳婦在炒菜,花生油很香,鄰居家的親戚看到我在外面,就問我家用的什麼油。我告訴她是自家的花生油,她告訴我說吃“自榨油”不健康,說她家從來不吃,都是去超市買的食用油。我就問她,何以見得“自榨油”吃多了不好?她的理由是,“自榨油”沒有經過什麼高溫處理和滅菌處理。我就說,你吃的食用油你看到過高溫處理了,看到過滅菌處理了嗎?她立馬啞口無言。

其實我認為,吃大油(豬油)、吃色拉油、吃花生油有,葵花油,菜籽油,大豆油或者調和油。都是可以補充人的身體機能所需。那麼這麼多種類的食用油,本質上其實沒有好壞之分,單單從價格上來說,什麼都是物以稀為貴罷了。

至於說食用油對於人體的好壞,主要在於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幹活的農民無論吃什麼油,勞動強度大,過多的油類物質都可消化排除,根本不用去健身房,或者吃過飯後遛彎幫助身體稀釋消化排除等。 農村人吃那麼多年豬油,也沒有見有多少人得“富貴病”,有些講究的人,不是照樣肥胖嗎?在於吃的食用油嗎? 所以說農村人,吃自家榨的油食用油,不存在什麼問題,我們農民沒有那麼多“窮”講究。


鄉野遙依


我們村老壽星九十大壽那年,遠在外地的一個外甥閨女帶來幾桶油,有葵花籽油,還有橄欖油,外甥閨女說農村自榨油加工流程不合格,不安全不乾淨。


原本是孝順行為,沒想到卻被壽星姥姥好一頓嫌棄,老壽星揚言:去你們大城市找一找,那些不吃農村自榨油的,有幾個跟你姥姥我一樣活到九十歲,再看看九十歲的老人有幾個能跟你姥姥我一樣眼不花耳不聾的?!

四十多歲的外甥閨女被老壽星給慫的一愣一愣的,仔細琢磨了一會兒,也是,就拿自己娘來說吧,娘自從嫁給老爸以後,在城市裡一直對飲食很講究,從鹽到油各種嚴格把關,但母親沒有姥姥的好體格,前幾年不足七十歲的母親得了腦血栓,如今走路還一拐一拐的。

看來還真不知道哪管著,九十歲老壽星的宴席擺在村裡大酒店,酒店外面掛個大橫幅:本酒店使用自榨花生油。竟然以用自榨油來吸引顧客,而顧客也多數衝著純正的自榨花生油而來吃飯。


農民自榨油都是挑選最好的材料,經過傳統的炒熟,然後壓榨出來純正的油,我們這裡是壓榨花生油,商場裡的花生油或者別的油再便宜,農民們也不會稀罕,再昂貴也不羨慕,我們就吃自己壓榨的純正花生油。

很多城市人每年會在花生收貨後,及時讓農村親戚幫忙打聽誰家今年花生種的多,將來要賣花生油,於是會早早定下買多少斤,到了這戶農民打花生油那天,趕緊拿了桶,或者讓親戚拿桶到壓榨現場直接接油。

我們這裡的農民還有城市人,大家是比較認可自榨油的,對其他的商場各種油都沒什麼好感,最多能在家裡缺油時,買不到自榨油才會買一桶成品油吃。

大家很信任自榨油的純正度,我們老家農民不接受別的油,而我們村裡吃花生油的農民,有很多和那個老壽星一樣,八九十歲的年紀還健健康康。

自榨油是健康的,它沒有特殊添加,選用的都是當年剛收穫的材料,製作工藝是老手藝,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壓榨技術,因此吃自榨油是特別放心的事情。


悠然見東山


記得我小的時候去奶奶家,會幫著奶奶幹一些農活,有一件事,我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每年春天的時候,我和奶奶馱著一些花生到磨坊裡去榨花生油。之所以難忘,是因為榨完花生油回到家以後,奶奶會給我炸油餅,那可真是太好吃了。因此,題目中的這個問題,張大夫還是非常樂意來說一說的。

首先,農村的“自榨油”,我們應該弄清楚是哪一種?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如果是動物油,我還是建議大家不要再多吃了,因為裡面脂肪的含量太高,對於我們的血脂和血管非常不利,所以,希望大家少食為妙。

如果是植物油的話,尤其是花生油的話,我談談我自己的看法。首先,農村的花生油確實是貨真價實,從原材料到成品,我們都非常的放心。但是毫無疑問,農村的磨坊,由於經濟能力的限制,無論從設備上還是從加工環境上,都與大廠家有著很大的差距。當然產量上,更加沒法比較。張大夫親眼目睹過這個過程,應該說衛生條件確實有待提高,而且沒有經過滅菌和消毒的過程,更沒有食品安全的檢驗檢疫過程。

但是因此而否定農村“自榨油”嗎?我想未必。雖然少了上面那些繁瑣的過程,但其實“自榨油”還是健康的,它確實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或者其他的東西,選用的花生也都是自己家種的新鮮花生,製作工藝和過程也都可以看得見,因此,張大夫也不反對很多農村的朋友吃自榨油。當然大家也可以有不同的觀點,比如說自榨油可能有些有害物質去除不掉等等。

最後想和大家說的,無論是自榨油還是超市購買的成品食用油,我們都可以選擇。在選擇食用這些食用油的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飲食的均衡和與適量的運動相結合,這樣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健康的。


張之瀛大夫


朋友,您好!老胡子在農村長大,到現在,每年都吃老家送的“自榨油”。老胡子除了自己吃“自榨油”,還經常從老家帶回來,送給一些朋友。

“自榨油”,在膠東這一帶,都是花生油。這麼一說,老胡子又聞到香味了……

老胡子記得,小時候,冬天最愛去玩的地方就是油坊了。為啥呢?因為窮唄。一天三頓在家裡吃不飽,就到油坊裡蹲猴著,希望能蹭一口“麻散”,那,啥叫“麻散”?哎,老胡子還是從榨花生油的程序說起吧。

那時候,榨花生油都是老土法,就是先把去了殼的花生,也就是花生仁,放到一個大鍋裡炒一下,炒熟了,炒香了,然後,磨碎,再然後,趁著熱,用一塊白粗布包起來,快速地裝到一個圓形的鐵模子裡。鐵模子有好幾層,具體多少層,其實,老胡子也不記得了。小屁孩,那時,哪會去注意有幾層……印象最深的是:裝到鐵模子裡後,幾個漢子立即把身子壓在兩根插在鐵模子的木頭上,邊喊號子,邊開始推,一齊喊:“一二三,油來!一二三,油來!”號子粗狂,如吼,每一個節奏,都爆發出倒山一般的力量;隨著鐵模子不斷地擠壓,黃澄澄的、噴香的花生油,滋悠滋悠著,就從一個槽子裡流了下來…… 噴香的不只是花生油,還有榨剩了油後,師傅們從鐵模子裡取下的一個個圓形的、像小甕口一樣的大“麻散”。哈,先前,老胡子賣了個關子,其實,這大“麻散”,膠東土話,就是榨油後剩下的渣餅。每一輪“麻散”取下,師傅們都會掰下一塊,賞給我們這些哈拉著口水、紅著眼,像猴子一樣蹲守著的孩子們(當然,有時候,榨油前也會給孩子們一把炒熟了的花生仁),哎呀,那個香哦……那時候,整一個冬天裡,村子的油坊裡每天飄著香味,吸引著像耗子似得老胡子和小夥伴……

瞧,老胡子一回憶,就又陷入進去了。哈,其實,老胡子是想告訴你“自榨油”的現場啥樣呢。

那麼,吃“自榨油”好不好,老胡子的看法是:

肯定、當然和絕對——好!

老胡子也聽到過,有人說“自榨油”不衛生啥的。咋說呢,難道有些企業生產的,就一定好嗎?剛才,老胡子回憶了“自榨油”的現場,誰敢說不衛生?雖然,現在不用土法了,其實,理論跟土法一樣。有一點證明,“自榨油”不跟其他作坊一樣,一般每個油坊的榨油現場都是敞開的,誰家要榨油,都在一邊看著,要是髒,難道油主們都喜歡吃髒?還有一點可以證明,老胡子家的“自榨油”,放兩年也比商場買的香,要是有細菌,能放到兩年?

還有,檢驗花生油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看黃麴黴素是否超標。“自榨油”的花生,都是油主們親自選的,連一個發黴的都沒有。反過來,誰敢保證那些企業,都是規範的呢?

朋友,這麼說,您明白了吧?


煙臺趙鬍子


說到農村“自榨油”,吳醫生就是從小吃自榨的花生油長大的,小時候榨油的畫面我至今難忘。當時鎮上的油坊很少,幾個村都是到同一個油坊去榨油,父母為了能早點排上隊,天還沒亮就馱著花生到油坊去排隊了。即便是這樣,但總還是有起得比你更早的人,所以輪到我們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那時候年紀小,不但不覺得累,反而還覺著好玩,而且現場還有香脆的豆渣餅吃,現在回想起來當真不容易啊。

現在雖然條件比以前好很多了,但我們鄉下還是習慣吃自榨油,有些是自己種的花生、有些是買的花生米,外出打工的遊子每次離家時都會帶上一罐。

那麼,問題來了,“自榨油”健康嗎?

吳醫生可以告訴大家,農村的自榨油是很健康的,都是自家種植的花生米,綠色純天然。而且自榨油都是植物油,相比於動物油脂,植物油能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更難能可貴的是,自榨的植物油實實在在,沒有任何添加。所以說,油絕對是健康的油。


但是,由於農村小作坊加工條件差,加工過程中如果受到汙染,吃了這些油可能就會對身體有害了。另外,如果花生米黴變或者花生油存儲時間過久發生變質,這時候對身體是不好的,甚至還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總結一下:

“自榨油”總體來說是健康的,但是加工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汙染、儲藏的過程中要避免變質,不然非但無益,可能還會到身體有害。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給大家傳播健康知識的全科醫生,如果覺得有用,可以轉發給身邊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吳醫生


我們家每年都會上山摘茶籽,每年霜降節氣前我們都會上山摘茶籽,然後炸茶籽油,去年我們家裡炸了二十來斤茶籽油。茶籽油吃起來是沒有什麼香味的,油味很淡。但是茶籽油裡面的營養成分是很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所以,茶籽油能賣到50元一斤。


有人好奇,農村人吃了一輩子的茶籽油,到底健不健康。其實,有人質疑也是正常的。因為以前農村炸油坊的炸油設備比較簡陋,多數要用到腳去踩茶籽,把油給踩出來,所以製作茶油的過程是比較髒的,而且容易感染細菌,所以難免會有人覺得農村自炸油不夠健康。不過,現在炸油設備較好,不需要人工踩油,直接用機器把茶籽油給壓出來了。



而且很多時候我們把茶籽送去炸油坊後,下次再去炸油坊就是直接拿茶籽油了,而有些炸油坊老闆為了能賺取更多的利潤,可能會偷農民的茶籽油,然後再把其他劣質的油兌勾進茶籽油裡面。而這些的茶籽油的品質是已經被破壞掉了,如果兌勾進去的油是平常的調和油那還好,如果是發黴的油,吃這樣的油對身體是沒有好處的。當然這種事情出現的概率是很低的。







就我們農村真正的自炸油來說,是很有營養的。我們的茶籽油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BDE,亞麻酸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可以給我們身體補充維生素和促進我們身體血液循環等作用。而且茶籽油麵是沒有黃麴黴素,膽固醇和其他添加劑,茶籽油是很純天然的一種油。所以,健康的茶籽油對我們人體是有很多好處的。


三農天地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肯定是健康的,現在很多城裡人都專門去買農村人自己榨的花生油。而且農村人自己榨的油,乾淨、沒有任何的添加劑,我現在吃的油都是在老家帶過來的。現在外面超市賣的油添加的東西太多,而且我在家也不喜歡吃菜籽油或者豆油做的菜。

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農村人怎麼做“自榨油”所以感覺不衛生。我可算是見證了農村自榨油如何從人工榨油變成了機器榨油。

人工榨油。我是北方人,小的時候我們村上都是用人工榨油的,那時候誰家想榨油了,就問問同村裡的誰有想一起榨油的,然後先把花生去磨坊磨碎,磨碎之後再運回家,那時候可沒有汽車三輪車什麼的,都是用獨輪車推回去的。榨油的時候先把磨碎的花生放到大鍋裡面翻炒,炒的差不多熟了以後然後放到打餅的模具裡面。套上兩個鋼圈,然後用壓油機壓。這個壓油機可是人工轉的。油就從模具裡面流出來,到了壓油機的油槽裡面,然後最終淌進了盛油的盆裡面。而那個炒好的花生碎,我們都叫“shen”上面撒點糖。吃起來可香了,相信很多北方的農村人都吃過。

機器榨油。現在老家那邊很少有人採用人工榨油了,一方面是因為效率太低,另一方面是人工成本太貴,所以現在大家一般榨油的時候都會開車帶著花生米去專門榨油的榨油坊。榨油坊榨油一般都是先把花生米炒熟,炒熟之後再用機器磨碎,然後再去榨油。銷量比人工提高了不少,而且價格還便宜。而榨出來的油,跟人工的差不了多少,不過據說好像浪費有點嚴重。好像說有些有機器出不來,都讓油坊那邊弄去了,不過這個只是聽說。


種花家的種花匠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就是我們平常做飯吃的食用油,記得小時候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太好,因此很少買油吃,我想那個時候大部分的農村家庭都是一樣的,那時每家每戶種植的都有棉花,因此大家都用棉花籽榨油,然後用來炒菜,這種油的味道不像現在的食用油很香,要知道棉花籽油的味道就像點燃的煤油燈的味道。


但是要說到農村的自榨油到底健康嗎,那麼我可以這麼說“非常健康”,今天我就結合我們農村老家自榨油的經驗和過程來給大家講述為什麼是健康的油。

“現在農村最常見的幾種自榨油有哪些”以及都有什麼不同

在農村每家每年都會種植一些農作物,尤其是用來榨油的“大豆”“花生”“油菜”“芝麻”等,這些植物不但可以用來賣錢,而且還可以被農民榨成油來食用,而且自己壓榨的油在成本上來說是非常省錢的。



想必很多朋友都吃過這幾種油吧,首先來說大豆油,這種油的顏色是最好看的,因為其呈現的是一種金黃色而且特別的亮,而花生油的油質比較濃,且呈現的的顏色為淡黃色,但如果花生油長期不食用的話底部會出現白色物質,這樣的現象都是正常的,並不影響食用。


菜籽油壓榨出來之後顏色比較暗,也就是那種粽黑色的,基本上和芝麻油的顏色一樣,因此大家可以其顏色上來判斷屬於哪一種油,在這些油當中最好吃最香的就是“花生油”。

“農村自榨油真的健康嗎”

剛才我們也說了“非常健康”,因為農民自己壓榨的油是看得到摸得著的,也就是說非常的透明能夠讓我們看到,其也並沒有添加任何的東西在油裡,因此這種農村自榨油就是比較純天然。



但是農村自榨油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保質期比較短,不像市面上賣的油如果不吃的狀態下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不會變質,而自己壓榨的油就不能做到這一點,但是這更加說明自榨油沒有添加任何的佐料,因此農村自榨油是健康的。


綜上所述:

農村的自榨油都是自己種植出來的的農作物而成,所以大家可以放心食用天然的植物油。


紀錄鄉土


一家三口被查出肝癌,醫生坦言:這種“油”傷肝太深,儘早遠離!

46歲的小麗知道自己患上肝癌的那一刻再也繃不住了,她怎麼也想不到,肝癌,竟然能降到她的身上,更可怕的是,小麗的丈夫、孩子,無一倖免,都相繼查出肝損傷,必須要接受放化療。

事發前的兩個月,小麗就常感不適,不僅自己食慾下降,體重也跟著消瘦起來,還總是噯氣,時不時地下腹疼痛,由於小麗工作比較忙,也就沒放在心上,以為累到了。

可於此同時,小麗的丈夫孩子,也出現了相同的症狀,一次,小麗兒子突然暈倒在家裡,小麗嚇得趕緊叫了救護車,將孩子送進醫院,可誰知,醫生查出結果竟是肝癌!

由於肝癌具有家族聚集性,所以醫生建議小麗也查一查,沒想到,禍不單行,小麗和其丈夫也被查出肝癌,頓時一家三口陷入深淵。

其實,最讓小麗疑惑的是,肝癌不會傳染,為何一家三口都被染上?

接下來的溝通中,醫生髮現了,肝癌真兇不是菸酒,而是這種“油”!

小麗和丈夫出身於農村,一畢業就來大城市裡打拼,所以,對於生活用品總是能省就省,所以一家三口吃的也是土榨花生油,這種油不僅要比集市上買的便宜,還更自然清香,所以從小麗孩子出生一直吃到現在。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其中隱藏的危害:土榨花生油,若非是有嚴格的監管,其中的穀物可能已發生黴變,這時榨出的油,就會含有大量的黃麴黴毒素,這是誘發肝癌的東西。

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如果一次性攝入20毫克的話,就會導致直接死亡。

黃麴黴素非常容易在潮溼的地方生長,且常存在發黴變質的食物中,如土豆,大米、花生、哈喇油等等。

身體若有這4個表現,不論男女,查一查,肝癌早已“留意”你!

表現1——無故右肩膀疼

如果沒有運動,也沒有從事體力勞動,右肩膀無故莫名的疼痛,很可能是肝臟腫瘤。

肝臟腫瘤有可能會壓迫附近的橫膈膜,亦可壓著肺部以下的肌肉神經。

而這些被壓著的神經正好是連接右肩的神經,就會引發右肩疼痛。

表現2——刷牙後出血

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每次刷牙都後都出血,且這種出血不能很快停止,那就要當心是肝癌來了。

在早期的肝癌患者中,常發生牙齦出血等出血傾向,主要是由於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所致。

表現3——明顯掉髮

正常來講,人每天都會掉一些頭髮,但不會很多,如果你突然出現了明顯的掉髮,千萬別大意,查一查肝臟吧。

肝癌也是屬於癌症的一種,所以患者會有明顯的頭髮脫落的症狀,但是癌症掉髮和自然衰老掉髮是明顯不同的,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掉。

表現4——莫名疲憊消瘦

上一天班,腰痠背痛很正常,但如果經過一晚上休息,早晨起來還是莫名的疲憊,這就不正常了。

肝癌患者常會感到莫名的疲憊、全身乏力,隨著病情發展,還會出現明顯的消瘦。

教你幾招,保護肝臟健康

第一招:推一推,肝經通

中醫講肝主疏洩,肝氣一通,百脈皆通,然而肝氣最容易受情緒的影響,不開心容易形成肝鬱,肝氣一旦鬱結,就會更不開心。通肝經,重在一個推字。

<strong>

1、推腿

坐下,先把左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各五十遍。

<strong>

2、推腳

先左腳後右腳,從腳背處沿著腳縫向腳趾的方向推,用點力氣,讓它有痠痛的感覺,每隻腳各五十遍。<strong>

3、推肋

讓雙手握拳,屈肘,肘關節用點力把肋部夾緊,然後做手臂伸直彎曲的動作,使大臂反覆地在肋部充分摩擦,直至發熱。

第二招:喝一喝,排肝毒

幫助肝臟排毒,減輕肝臟負擔,將大大有利於肝臟健康,而排肝毒,最簡單有效有效的方式,就是喝茶,用護肝排毒的小植物,泡水喝,護肝排毒效果加倍!

準備好一些紗質茶包,取白鼓丁根1.2g、苦蘭菊根1.5g、刺玫花0.2g、桂花0.1g,製作為一個白鼓丁苦蘭菊茶包。每天用一個茶包,用沸水沖泡,3分鐘即可享用。

白鼓丁苦蘭菊茶

苦蘭菊根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化學性或酒精性肝損傷保護明顯,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膽鹼存在,從而加速細胞修復速度。

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溫。強肝養胃、調經活血、促進血液輪迴,能夠溫養人的心肝血脈,舒發體內鬱氣,起到鎮靜、安撫、抗抑鬱的功效,對於肝臟健康非常有利,並且可以暖胃、養胃。

白鼓丁根入肝經,可排肝毒,降肝火;桂花香味清新迷人,經常飲用,可以排除全身毒素!

四個搭配在一起,不僅可以排肝毒,還能提高肝臟解毒能力,促進肝細胞恢復健康!

第三招:補一補,滋養肝臟

補充維生素

維生素A可修復肝功能,阻止和抑制肝臟中癌細胞的增生;

B族維生素可加速物質代謝,防止肝脂肪變性,有預防脂肪肝的作用,愛喝酒的人更應該多補充點B族維生素;

維生素E可防止肝組織老化,護肝的作用很明顯。

而堅果、水果、蔬菜是這些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應該適當多攝入一些。


補充α-亞麻酸

α-亞麻酸是細胞膜構成的主要組成部分,有益於肝細胞的再生,並提高了肝細胞膜的抗病毒性,防護肝細胞免除病毒的損害。

α-亞麻酸在人體內經去飽和作用,代謝生成的前列腺素(PG)I、II,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素合成及其它物質轉化成血管緊張素的作用,而直接降低血管張力和疏通血管,擴張血管,改善肝臟的供血,改善肝細胞的營養,代謝和排洩狀態,有利於肝細胞的形態與功能恢復。

富含α-亞麻酸的食物並不是很多,比較常見的有紫蘇仁油有機亞麻油、三文魚等,α-亞麻酸是一種易氧化的物質,所以在食用中應避免高溫加熱,可滴在粥、湯、菜、麵包等食物中一起食用。

補充蛋白質

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是肝臟的最愛,肝臟是一個巨大的化工廠,每天要發生1500多種以上的化學反應,工作強度之大可以想象。

所以護肝的關鍵是為它提供充足的營養,這樣這個化工廠才能正常運轉。尤其對肝炎、肝硬化的病人更應為其提供不少每天100克的優質蛋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