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口民眾樂園的前世今生

位於漢口中山大道的民眾樂園是近代漢口歷史的一個縮影,也是老漢口重要文化符號。凝聚了武漢幾代人的記憶,見證了中國近百年曆史的滄桑鉅變。雖然起起伏伏,但卻從未淡出武漢人的視線。特別是隨著地鐵6號線的貫通、中山大道“盛裝開街”,民眾樂園熬過封路的三年,改頭換面後曾經的 “人氣”及繁榮重現,與時俱進成為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標建築。

漢口民眾樂園的前世今生


圖為中山大道開街後的新民眾樂園

民眾樂園是1919年由王佔元(北洋軍閥曾任湖北督軍)、王相平、蔣沛霖等人集資(約52萬元)建成的大型綜合娛樂場所,始名為漢口新市場。大革命時期被北伐軍總政治部沒收,改為“中央人民俱樂部”,別稱“血花世界”由公家直接經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革命政治與文化活動的中心場所,我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劉少奇、李立三、瞿秋白、吳玉章以及國民黨左派人士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等曾在這裡進行過革命活動,“太平洋勞動代表大會”和“中華全國第四次勞動代表大會”也先後在園內“大舞臺”(今江夏劇院)召開。大革命失敗後,一度由漢口國民黨黨部和政府接管,改名為“民樂園”和“民眾俱樂部”。1930年發還商辦,恢復“新市場”名稱。1945年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省、市黨部接收,改名“民眾樂園”。解放前,與上海大世界、天津勸業場並稱為三大娛樂場所。

漢口民眾樂園的前世今生


圖為館藏漢口民眾樂園沿革簡介

解放後,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大力整頓和改造,面貌煥然一新,由“最腐朽最落後之低級娛樂場所”成為武漢各種文藝演出的中心場所,廣大人民群眾的遊樂園地。每天遊客川流不息,最多時可達三萬餘人。

漢口民眾樂園的前世今生


圖為中南軍政委員會1951年第1319號通令(抄件)

改革開放後,民眾樂園在停止開放長達十七年之久後,經過修葺重建於1983年國慶節重新開放還樂於民,歷經滄桑的民眾樂園開始煥發出青春。因其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包括電影、雜技、戲曲等),餐廳、照相館和商場等服務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一度成為武漢市民和中外遊客理想的娛樂休憩場所。

漢口民眾樂園的前世今生


圖為九十年代民眾樂園一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