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寺辦事處轄區三處違章搭建被成功拆除

22日,船山區綜合(城管)執法分局鎮江寺城管執法大隊聯合轄區派出所及街道辦事處,對轄區3處違章搭建進行了依法拆除,涉及面積120餘平方米。

镇江寺办事处辖区三处违章搭建被成功拆除

現場一:

違建被成功拆除

居民紛紛拍手叫好

“拆得好,這處違建早就該拆了,我們支持。”上午9時許,市城區正興北街一處違章搭建的門面外已經拉起了警戒線,數名城管執法人員正在現場維持著秩序。見到前來拆除違建的執法人員,周邊居民紛紛拍手叫好。記者看到,該處違建門面外正在鋪設排水管網,由於違建未拆除,管網建設遲遲無法完工,這也導致居民出行時只得從管網上所鋪設的木板上經過。“就是因為這處違建,管網建設一直沒有完成,害得我們幾個月都出行不便,特別是晚上。”據附近居民周大爺稱,周邊老人和小孩較多,每天都要提心吊膽地路過這“溝”上的木板路,而且該違建旁的小路本是居民出行的主路之一,也是消防通道,萬一發生災情,肯定會耽誤救援。

就在周大爺與記者交流時,違建牆被現場的挖車成功推翻,一時間周邊居民齊聲叫好。“民生工程不能受一己之利影響施工進程,違法就必須整頓。”據鎮江寺城管執法大隊大隊長馬勇介紹,在今年4月,大隊便接到市民連續接到此違建的投訴,執法人員也多次對該違建業主做思想工作,並下發整改通知書,但違建業主卻並不配合,並堅稱該建築合法合規。事後,執法人員曾多次前往市住建規劃、檔案館等部門核實該建築的實際情況,並未發現相關產權證明,屬於違章搭建。

目前,該處違建已經被成功拆除,執法人員正在清理拆除後的建渣。

現場二:

堆積易燃物品引民憂

部門人性化執法協助拆違

隨後,記者跟隨城管執法人員來到市城區紫薇社區一居民樓下,發現該居民樓一樓樓梯間旁的空隙處竟多了一個“小屋”。透過“小屋”的門縫記者看到,裡面不僅堆積著不少廢舊輪胎和雜物,而且還有從樓上牽設的電源插板。

“裡面很多東西都是易燃物,晚上又沒人在這住,電源也是開著的,萬一電源短路引發火災誰來負責啊?”據附近居民王女士稱,因為搭建“小屋”的都是老年人,又同住在一個小區,平日裡大家都只是側面提醒下,但並未起到效果。

“把樓上的電源線切斷,把違建拆了。”一時間,現場工作人員開始對“小屋”內的雜物進行了清理,並對違建築進行了依法拆除。僅僅30分鐘,該處違建被成功拆除。據現場一名城管執法人員介紹,該處違建也是根據居民的投訴所排查到的,期間城管執法人員與社區工作人員也多次對違建業主進行了勸導,並下發了整改通知書,但對方卻遲遲不動。近日,在執法人員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開導下,業主終於被說服,鑑於兩名老人行動不便,於是由部門工作人員幫助拆除。

現場三:

拆違途中接投訴

四間違建“雜物間”被取締

“城管同志,這邊的違建拆除了,我們小區背後的違建你們也來管管吧。”當城管執法人員正在對市城區紫薇社區一處居民樓下的違建進行拆除時,一位市民也在現場向城管執法人員“求助”。據該市民介紹,在市城區正興北街62號居民小區背後,有四間違章搭建的房屋被個別小區業主佔用當做雜物間,不僅影響小區居民出行,堆積的雜物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接到市民反映後,另一組城管執法隊伍立即前往該小區核實情況。“這處違建我們之前核查過,是歷史遺留問題,市住建部門也沒有檔案,屬於違建築。”順著執法人員所指方向,記者看到該違建築由四個房間組成,裡面均堆有雜物,其中包括編織袋、塑料桶及電線等物品。對於執法人員的到來,不少附近居民紛紛表示支持拆除,而一些違建的佔用者卻表現得格外牴觸,甚至以賠償作為拆除條件。“這是小區通道,屬於公共路面,不屬於私人所有。這違建是多年前遺留下來的問題,我們就要為民解決,還大家一個通暢安全的路面……” 最終在城管執法人員的極力勸導下,該處違建被成功拆除。

馬勇表示,近期,船山區綜合(城管)執法分局鎮江寺城管執法大隊將繼續結合全國文明城市鞏固工作,在轄區持續加大對違章搭建行為的整治力度,確保市民有一個良好的小區生活環境。(全媒體記者 呂苗)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