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訓!就因為執行了這個醫囑,護士背了“黑鍋”

導 語

遇到有疑問的醫囑,先別執行!這些案例都是教訓!

案例1:給過敏病人靜推氯化鉀

@Hyj**:

這事發生在急診科。一實習護士正在為一藥物過敏病人靜脈推注,剛開始推藥,病人就訴穿刺處疼痛難忍。這時帶教老師走過來,問實習護士推的是什麼藥?實習護士回答“氯化鉀”。帶教老師差點被嚇死!趕忙拔針,一看醫囑是“10%氯化鉀10ml+50%葡萄糖20ml iv”。

原來是急診醫師忙昏了頭,鬼使神差,竟把葡萄糖酸鈣開成了氯化鉀。要是碰到很能忍痛的病人,或是碰到認為“推藥本來就痛”不負責任的護士,後果可想而知。不過幸虧發現及時……後來醫師、帶教老師、實習護士都受到了嚴肅處理。

教訓:帶教實習生一定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切記切記!!!在臨床工作,走一步路都得小心翼翼。氯化鉀靜脈滴注時的濃度、滴速有特殊要求,學校老師都會向學生特別強調,實習護士要學以致用,不要到了臨床就忘了學校老師教的藥理知識。另外,要重視患者的主訴,當患者告訴護士有任何不適時都要進行再評估。

提醒:氯化鉀不得直接靜脈注射,未經稀釋不得進行靜脈滴注。一般用法是將10%氯化鉀注射液10-15ml加入500ml溶媒中滴注,且每日的補鉀劑量、濃度和速度根據臨床病情和血鉀濃度、心電圖缺鉀圖形改善而定。

教訓!就因為執行了這個醫囑,護士背了“黑鍋”

案例2:頭孢曲松輸注時渾濁了

@瀾**:

記得當時在門診輸液室,一位醫生開出的醫囑是:平衡液500ML+頭孢曲松鈉2.0/ivgtt。當時抄寫注射單、加藥以及執行注射的三位護士都覺得這一組醫囑好奇怪,從來沒有遇到過平衡液里加用抗生素的,可是去核對後原始醫囑確實如此,也就照樣執行了。

半小時後,家屬發現輸液瓶內出現渾濁,後來馬上撤下輸液,觀察了兩三天,做了各項檢查,患者萬幸沒發生輸液反應等現象。最後醫院退還輸液的錢款,觀察期間費用全免,這樣才算平息!

教訓:護士在遇到有疑義的醫囑時,首先應再次核對醫囑,然後可以當面去詢問醫生表示疑問,也可以查詢各種藥物的配伍禁忌,那麼這次差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護士並不是一味的執行醫囑,如果發現錯誤仍然執行,那麼也是負有責任的。

提醒: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平衡鹽溶液有乳酸鈉和複方氯化鈉溶液。複方氯化鈉又叫林格氏液,主要成分是氯化鉀和氯化鈣。

案例3:安痛定開成魯米那

@lixiang**:

我也來說一件事。一次急診夜班,我們醫生正在看一急診病人,這時來了一個腎結石腹痛病人,疼痛難忍,醫生看了看,下了口頭醫囑:魯米那0.2肌注。還是我們護士長反應快,告訴醫生先下醫囑再執行。醫生還挺理直氣壯的,讓我們先去打。護士長堅持原則,不下醫囑不執行。醫生當時挺不高興,可也沒辦法,終於抽出手來開了醫囑,這一寫才回過神來自己說錯了,本來是要我們打安痛定的。

教訓:不要隨便執行口頭醫囑,除非在搶救病人時,也要複誦一遍。記住:先下醫囑後執行,也不差幾分鐘時間,這是原則,也是制度。

提醒:看上去這兩個藥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兩藥的通用名有相似之處。魯米那又名苯巴比妥注射液,主要用於抗驚厥與治療癲癇。安痛定又名複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為解熱鎮痛藥。

教訓!就因為執行了這個醫囑,護士背了“黑鍋”

案例4:血漿開成長期醫囑

@Pear***:

有一年我發生過一個護理缺陷。還記得是新來的一個醫生開了個醫囑:新鮮血漿200ML ST +QD,那個QD也寫得很潦草,加上我們科從來就沒有血漿開長期醫囑的先例,我一看就把它作為臨時醫囑給處理了。當班的護士和夜班護士也沒有核對出來,醫生也沒發現,過了兩天,不知怎麼被一名護士無意中看到了,於是大家都大吃一驚。因為病人病情並不是很危重,後來就算了我一個護理缺陷。那個醫囑是我們科至今為止絕無僅有的一次輸血漿長期醫囑,後來那個醫生再也沒這樣開過了。

教訓:永遠不要經驗主義行事,不管常規是怎樣的,常規是有可能打破的!醫生也要加強與護士的團結協作,當醫生開有異於常規的醫囑時,請不要忘記提醒一下護士,小舉動可以幫助護士們避免一些問題。互相協作、互補漏洞是醫護合作的關鍵。

應知應會:醫囑查對與執行制度

醫囑查對與執行作為護理工作的基礎和重點,要求每一位臨床護士必須掌握,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

一、醫囑查對制度

1.處理長期醫囑或臨時醫囑時要記錄處理時間,執行者籤全名,若有疑問必須問清楚後方可執行。各班醫囑均由當班護士2名進行查對。

2.主管護士和夜班護士對當日醫囑要進行查對,每週定期大核對2次,並根據需要進行重整。整理醫囑後需經另一人查對,方可執行。

3.對有疑問的醫囑必須問清楚後,方可執行。

4.搶救病員時,醫師下達口頭醫囑,執行者須複誦一遍,經雙方核實無誤後,方可執行。用過的空安瓿,須經2人核對後方可棄去。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齊醫囑並簽字。

5. 整理醫囑、治療卡、服藥卡後,須經2人查對。

6.護士長每週總查對醫囑1次。

教訓!就因為執行了這個醫囑,護士背了“黑鍋”

二、醫囑執行流程

1.醫囑處理護士接醫生下達的醫囑後,認真閱讀及查對。

2.查對醫囑無質疑後確認醫囑。

3.醫囑處理護士按醫囑執行要求的緩急分配給護士執行。

4.醫囑執行護士接醫囑執行單後,認真查對,嚴格按照醫囑的內容、時間等要求準確執行,不得擅自更改。

5.醫囑執行後,應認真觀察療效與不良反應,必要時進行記錄並及時與醫生反饋。

致謝:

以上案例來自於某醫學論壇站友分享,筆者整理,特此致謝!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email protect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