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創業,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然後「死不回頭」

馮侖:創業,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然後「死不回頭」

封面圖|《一路向北》

:馮叔,在很多場合,您都鼓勵年輕人去創業,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業。我現在的工資太低了,想辭了職去創業,您能給我提一點建議嗎?


馮叔我覺得首先得明確一點,創業不等於賺錢。不能說,「我沒錢了,所以去創業」,這不行。創業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活法,是人對自己夢想的執著追求,也只有這樣創業才可能掙到錢。


我告訴你一個數字,全中國工商註冊的經營單位差不多有 3 千萬個,其中 240 萬個是國企、政府企業,剩下的全是民營和外資企業。這麼多企業,存活率是多少呢?平均下來,存活 5 年以上的不到 7%,能活到 10 年以上的不到 3%,這就是生死規律。


換句話說,平均算下來,100 家公司,10 年以後,就只剩下3家了。所以,創業能等於賺錢嗎?

甚至可以這麼說,創業在大概率上等於失敗。


今天我們知道的這些能活 10 年、20 年、30 年的企業,都是大家的標杆,所以會有很多人關注。但要仔細算這筆賬,就知道存活率實在是太低了。有的創業者還想讓自己的公司變成華為那樣卓越的企業,那成功率就更低。靠什麼成為華為呢?那得有多大的願景,需要付出什麼樣的努力?打個比方,出家並不等於成為釋迦牟尼,出家等於小和尚,要成為釋迦牟尼,還得經受無數的苦,所以要靠信念。


真正的創業者都是有自己的信念、使命、願景。能夠發多大的願力,扛得住多大的打擊,才能成就多大的事業。


馮侖:創業,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然後「死不回頭」

《岡仁波齊》|為了夢想努力,永遠是快樂的

如果你認為創業是你自己的使命,你有創業的夢想,那麼你去創業,你會是快樂的,你也能在困難面前堅持下去。如果你是想去賺錢而創業,很可能你會天天后悔。


我們公司曾經有一個員工,想賺大錢,借了錢去創業,但是生意做賠了,要還錢,老婆不給,說要還房貸,再要錢,老婆就鬧離婚。這就是把創業變成了痛苦,沒有樂趣。


所以,我覺得,如果你要創業,你得想好了,這是一種「死不回頭」的事情。我特別喜歡崔健唱的兩首歌,《一無所有》和《死不回頭》。創業就是這樣一個過程,從一無所有開始,然後一輩子死不回頭。


如果你有這樣的信心,那你就創業。如果沒有,只是想賺點錢,那還不如不創業,好好上班也挺好的。上班也不丟人,穩穩當當地把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家庭照顧好,不擔驚受怕,也是一種人生。

創業不是所有人的人生,是那些執著於夢想的人的人生。


馮侖:創業,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然後「死不回頭」

《笑傲江湖》|「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您覺得創業是一種人生,我們去看那些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們,有的五十多歲就退休了,把企業交給接班人,有的七八十歲還在一線奮鬥。您怎麼看這種差別?


馮叔關於退休和折騰,我覺得,最牛的,當然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這是最牛的。次牛的是「大鬧一場,一直鬧下去,然後讓別人來決定怎麼離場」,一直鬧下去,這也很牛。


我有一次去體檢,我跟醫生說,「我坐飛機坐得特別多,一年大概要飛一百六七十次,這樣太疲勞了會不會影響身體?」醫生說,「不會,一定要適當地疲勞,這樣的話身體會特別好。如果天天呆在家裡,傻吃飽睡,坐吃等死,身體會更容易變得不好。」醫生的這個說法有些特別,但我覺得有道理。


50 歲也好,80 歲也好,狀態很重要。一個人的狀態怎麼樣,要看他的社會屬性,不只看自然屬性。人的社會屬性就是跟外界打交道,你需要別人,別人需要你;你做事,別人折騰你也不停地折騰,生命力反而很旺盛。


有一個統計,人壽命的延長,最重要的因素是生活質量和社會性,和社交有關。不做事情就沒社會性,就會不開心,就會萎縮。所以我覺得,一個人不管退休沒退休,都要不斷地做事情,不斷地折騰下去。

馮侖:創業,是從「一無所有」開始,然後「死不回頭」

《心靈捕手》|讀書是不斷提高自己的過程

:一般來說,創業者都非常的忙。在 2000 年左右的時候,雖然您的事業已經做得很好了,但那時候應該也挺忙的吧,為什麼會在那個時候選擇去讀博士?


馮叔:我對技術的事不大感興趣,但是我對技術以外的事永遠充滿好奇心。我對社會、對人有很多好奇心,而且辦企業、做生意,說來道去,就是跟人打交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每天都是跟人打交道,跟制度、跟社會打交道。


我在讀完碩士以後,因為做生意停下來了,但我對一些事充滿了好奇,所以到我覺得時機合適的時候就去社科院讀了博士。讀了博士以後,還有很多很好奇的事,後來又在新加坡讀了一個 MPA。未來可能還會因為對某件事有想法,又去讀書。


也就是說,主要是根據喜好,讓讀書成為為生命加油的一部分。

汽車去 4S 店才能跑得遠,人的生命也要去 4S 店,給自己的精神充電、滋養。王石用了 10 年時間在英國、美國遊學,這兩年還要去以色列讀書,一直在遊學。不以學位為目標,而是在不斷地提高自己。


現在的變化特別快,每天有很多新的東西、新的挑戰,所以學習是很重要的。我一直學的是人文學科,本科讀的經濟、碩士讀的政治、博士讀的法律,讀完以後自己就會有一套分析問題的方法,這對做企業、做公益有很大的幫助。我覺得,學習跟吃飯一樣,每天都應該有,而不應該拘泥於形式,應該把它作為生命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