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評」告別等待?宜賓“縣縣有高速”時代要來了……

10月18日,宜賓市10月重大項目暨宜賓至威信高速公路開工儀式在珙縣餘菁工業園區舉行。據瞭解,宜威高速開通後,將一舉打破珙縣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宜威高速來了!宜賓市2019年10月重大項目開工儀式在珙縣舉行 四川在線 2019-10-18)

作為一條備受關注卻又頗多波折的高速公路,宜威高速終於迎來了正式開工的日子。距離珙縣告別“零高速”的日子也更近了,當附近的長寧、興文等縣城藉助高速之便,大力發展之際,曾經依靠資源起家的珙縣卻漸漸掉了隊。

也無怪乎,珙縣人對高速公路的怨念了,宜威高速從2014年年底就計劃啟動到今年才實質開工。5年的時間,宜賓經濟轉型已經初具規模,珙縣還時不時被人說著繼續吃著老本。

道路不通,往小點說,難以快速進城,享受城市發展帶來的紅利,往大點說,高速路網未覆蓋,很難讓更多的人才資源流入。

作為後來者,珙縣確實算是縣域經濟發展中處在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了。曾經一度是宜賓的經濟強縣,2008—2010年連續三年,珙縣被評為“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

2010年,珙縣躋身四川省山區類區縣綜合評價10強。然而在宜賓爭創省級經濟副中心的當下,珙縣卻真的有點不給力了。

其實,只要開工了,就有希望了。按照去年宜賓提出的“宜賓市建設交通強市三年大會戰”的計劃,宜威高速僅僅是宜賓開啟“縣縣通高速”的一個縮影。

根據計劃,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成都至宜賓、宜賓過境高速公路西段、宜賓至彝良和宜賓至威信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力爭突破600公里,形成 “一繞九射”高速公路網,實現縣縣通高速。

如果能順利實現,宜賓就能打通縣域通往鄰近的雲南、貴州等西南大省的通道,進而激發出縣域經濟的活力。

而這種活力如何激發呢?問題就在於發掘自身潛力,重新找準定位,高速公路能帶來什麼?城市間時空距離的拉近,人流、商氣和物流的快速流動。

以宜賓珙縣、筠連等縣域為例,在經濟轉型的當下,要告別過去那種“吃資源”老本的發展模式,轉而依託交通的通達性,大力發展運輸、商貿等為主的高附加值產業,激活自身的內部活力。

當然,隨著高速路網的覆蓋,短期之內可能會出現縣域人口淨流出等現象,但這只是一個過程,隨著縣域環境打造提升,資本吸附能力增強,對應的工資待遇提升、就業機會增加,反而會對周圍經濟欠發展的區域形成新的虹吸效應。

其實,宜威高速“待建”這幾年,也是宜賓經濟轉型的時間。當年的工業強市,走上了綜合發展的道路。

這種自上而下的發展方式變革,也將惠及各縣域,比如興文和長寧這兩年就開始了大力發展“旅遊經濟”。

在高速路網覆蓋之前,珙縣等“沒有高速”的縣域,也在逐步調整自己定位和經濟發展模式,減少經濟轉型帶來的陣痛,而在高速真正建成之後,可能會給這些縣域經濟發展帶來更正向有利的刺激。

對內先調整,然後在接入更為廣闊的天地,在“縣縣通高速”的有利前景下,宜賓各縣域的發展還是未來可期的!(陽禮/文)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