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攤小哥阿勇”分享擺地攤成功要素,創新與技巧

  我2009年娶妻成家爸媽給開的眼鏡店,開了2年後來經營不善不開了,沒開以後就進入了地攤行業,我擺地攤的處女地是在峨眉山市一個鎮上,(時間太長了)具體位置我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旁邊有對夫妻賣老米酒,5毛/杯的那種,味道不錯,在黃石做了一個星期就走了。

  真正賺到的第一桶金的地方是在樂山慧園街,長江市場對面,在這個市場擺了8天地攤,賺了5000多塊,第一次擺攤賣的老花鏡,也就是在這裡堅定了我擺攤的信念,從此以後中國就多了一個20歲的年青地攤人,當時的想法是擺遍中國的每個地級市,8年過去了,我雖然走過6個省,30多個城市,但是我沒有機會再繼續下去了,其實真的有點失落,結婚了拖家帶口,我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闖蕩世界了。

“練攤小哥阿勇”分享擺地攤成功要素,創新與技巧

  擺攤:一切都是為了生活

  如果不是生活所逼,我相信沒有人會去擺地攤,畢竟很多人看不起這個職業,尤其是年輕人放不下這個面子。人,只有先低下頭,以後才能抬得更高。為了生活,大家加油幹吧,相信自己。

  擺攤:要有技巧

  同樣是做一個產品,在同樣的地方,做的人不一樣,所賺的錢也不一樣,一定要在自己產品的性能上面花點工夫,在你跟別人完全相同的情況下,要把同類傳統產品的說得一毛不值,把自己的產品吹到天上去,這個需要口才,當然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這個不是一兩天學得會的,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在黑暗中舉起探索的火把,照亮自己前進的道路。

  擺攤:要創新

  根據我8年的經驗,一個好產品在一個地方獨家經營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星期,當然這個也不是固定的,有的地方跟貨速度很快,13年我在犍為縣賣海帶絲的時候,在街邊農貿市場賣了4000左右,可能賺了2600多塊吧。就有跟風的,不過貨源不找找 ,哈哈,不過那時成都批發乾鮮市場都沒有貨,農貿市場租下7天攤位,6天就賣完了 ,我整整在這一個市場6天就賣了近2萬元

  創新:並不一定要自己開發新產品,你在一個地方看到別人這個東西賣得好,你可以換一個城市做,你換了一個城市後,你的東西就是新產品,就是在創新,我8年都是選擇這樣的一個方式創新,這種方式可以保證你的產品在半年內處於絕對領先的位置。

  當然你要對城市熟悉,省會不要去(一般都有大的批發市場,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跟貨,你相當於給別人做廣告,大家都是明白人,看一下就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可以農村包圍城市戰略,傳統戰略城市包圍農村 ,以上判斷僅供參考。

  山不轉,路轉,河不彎,水彎。人挪活,樹挪死,在很多時候,挪一挪位置,生意就會好起來,所以創新不僅僅是產品,也包括你所擺的位置。

我是練攤小哥阿勇,一名擺攤8年的一線戰士,每天分享擺攤.生活.經歷.經驗,萬分感謝大家支持點贊關注,繼續前行,共同進步

“練攤小哥阿勇”分享擺地攤成功要素,創新與技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