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一位50後的老頭的童年生活竟然這麼美滋滋的!你信不?

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環境裡,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極大的豐富:逛商場超市,玩手機神遊網絡,吃喝玩樂,應有盡有,要啥有啥。然而卻愁眉苦臉很不開心。回想起我們50後這一輩人小時侯的生活:一窮二白,一無所有。卻是苦中有樂,樂趣無窮!雖然過著缺衣少食的貧困生活,卻覺得開心快樂極了,每每回憶起童年的事心裡就甜蜜蜜的!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那時沒有空調彩電,但是村頭的小樹林,城壕岸邊,崖畔畔,小河邊就是我們少兒們的樂園。我們在小樹林裡掏鳥窩,盪鞦韆,玩小蟲子,捉迷藏。在澇池岸邊小河裡捉青蛙,逮小魚,在村北的崖畔上摘小酸棗,口裡還唱著:“酸棗刺尖又尖,敵人來到黃河邊……”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我們用嫩嫩的柳枝捋喇叭,用柳條編帽子玩捉“特務”,手裡端著爸爸做的木頭槍,衝啊!殺啊!繳槍不殺!胡亂喊著,瘋跑著,滿臉是汗,滿身是土,象個泥娃娃。我們用綠辣子做蜻蜓,繫上細線,拴在小竹棍上練瑪拉(蜻蜓的意思)!玩著鐵彈子,打“四角”,提上擔籠割青草,熱了,人人頭上戴個荷葉,樂的笑不攏嘴!玩渴了,喝涼水。飢了,回家取個大玉面饃,啃!滿臉的幸福。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春天,採野花,在田野裡遊玩,田埂上,地頭邊,到處有我們的稚嫩的歡聲笑語。夏天在打麥場上的麥垛子上翻跟頭,坐在村頭大柳樹下頭頂月光聽老人們講那遙遠的故事傳說,聽著聽著就睡著啦!秋天上樹捉知了(蟬),冬天,滾雪球,打雪仗,小手凍得紅紅的,手裡卻還握著雪,笑的好象捧了個“金元寶”。冷得受不了就“懟雞”(一個腿盤起來,另一個單腿獨立,向同伴進攻),或者靠牆擠旮旯,用這些辦法取暖。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上學了,背上媽媽做的粗布書包,飛出家門,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唧唧喳喳象一群小鳥,快樂的瘋跑!有時也餓得大哭,唉!整天肚子飢,一個字“餓!”。總之只要有吃的,就快樂無邊!至於沒衣服穿,夏天經常光著膀子,曬得象個黑泥鰍!戴上紅領巾的哪天,從村口到家門口一直笑眯眯的,唯恐別人看不見!一踏進家門就炫耀,這一天在家格外聽爸媽的活,因為覺得自已長大了。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上學,經常買不起文具,一支鉛筆要寫好多天,寫大字需買影稿,一張五分錢,捨不得買,乞求老師寫一張影稿,那時的老師經常給學生寫大字影稿,老師寫的影稿象金牌一樣,捧回家到處炫耀,給人說這是我老師給我寫的,看看,我老師字寫的多好!(呀!真是美醉了!)老師號召:學雷鋒做好事。那怕不輪自已值日,卻拿起笤帚主動掃地。在路上碰到大爺大娘,人家拎一點東西,輕輕的,卻跑上前要幫著提!還記得那時論成分,每學期報名註冊,老師要問,你家是啥農?(貧農,中農,富農,地主)有的一年級小同學竟然回答:我家沒有蒸饃籠,引得大家鬨堂大笑!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我上的小學,桑鎮小學後邊有座“花花山”,上面有綠草野花,還有七八棵大杏樹,樹冠都很大,樹身很低,課外活動期間,老師常把我們領到後邊的花果山上,給我讀報紙,講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的英雄故事,教我們唱歌跳舞,至今我還會唱老師給我們教的:《什麼鑰匙開什麼鎖》,還有眉戶:“我老漢今年七十八,耳不聾眼不花,今天出門看莊稼!”現在想來,那時的老師真是太了不起了!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那時我們上學,雨天沒有雨傘,同學們全戴著草帽或雨帽,買不起雨鞋,光腳丫(精腳片,叫泥腳),那時的路上,沒有酒瓶子玻璃渣,可以放心走。大一點的孩子踩泥梯(象四個腿的微型凳子,把腳捆在上面)從泥凝的路上走,熟練了,採著梯跑著向前追趕同伴,象走平路一樣!有時回到家,泥梯掉了一個腿腿,竟然沒感覺到!

興平一位退休教師回憶50年前的生活,一代人的美好記憶

那時上學,冬天早上去學校,教室裡沒有電燈,同學們都端著小煤油燈,就在那微弱的燈光下讀書寫字,有時乾脆不點油燈,集體大聲背誦課文!那時因為太窮苦,因此大人小孩都很容易滿足,因此苦中有樂,人們似乎很開心!現在每每回憶起童年,總覺得幸福滿滿!50後的同齡們,你和我有同感嗎?

作者簡介:石寶山,網名虎嘯蓬萊島,一位退休的中學高級教師,喜歡唱民歌,愛吼秦腔,喜愛朗誦!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