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能使用安卓操作系統,華為手機如何在海外市場銷售?

老頑童67991225


說句實話,華為手機無法使用安卓系統,不用說在海外銷售就是在中國銷售,短時間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一旦無法使用安卓系統,華為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手機銷量大減,這是華為也是谷歌公司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可能有網友會說“華為不是有自己的鴻蒙系統”嗎?

不錯,華為是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但是華為發言人說過一句話“鴻蒙操作系統不是為手機設計的,華為公司打算繼續使用安卓系統。”但是鴻蒙操作系統隨時可以使用在手機上,鴻蒙系統架構非常領先,但卻不是為手機設計的,更多適用於工藝用途。

鴻蒙系統可以隨時使用在手機上,這句不錯。但是鴻蒙系統被人們接受需要時間,而且是一段較長的時間。如果鴻蒙系統使用在手機上,那麼鴻蒙系統類似於iOS系統,是閉源系統。

即使是閉源系統,華為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去測試,開發、完善、並且國內各大軟件公司都需要與華為進行共同合作,來使自家的產品適用於鴻蒙系統。


鴻蒙系統可以使用,但是要想讓用戶接受,還是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當然不排除華為已經在開始測試研發完善鴻蒙系統。

華為無法使用安卓系統,一定會啟用鴻蒙系統。

華為在中國註冊鴻蒙系統的商標時,已經在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澳大利亞等眾多的國家註冊了“鴻蒙”系列的商標。

這就是華為在為鴻蒙系統走出國外做準備。


數碼智玩


事到如今,雖然華為嘴上說會評估相關影響,但是影響大家都很清楚,安卓目前的生態系統,蘋果之外的手機都繞不過,真的 繞不過。

華為表示,會繼續為華為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使用者提供安全性更新等服務。

華為發言人週一(20日)稱:“我們對全球安卓(Android)的發展與成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意思就是希望谷歌能夠深思。

今天外交部也發言了,希望華為能夠通過法律途徑捍衛自己的權利。

說實話,恐怕不容易。

如果中國政府不站出來幫助華為,如果谷歌堅持個幾年,那華為手機海外銷售可就真的危險了。要知道,華為海外手機銷量佔全部的4成多。

雖然華為在芯片,處理器,操作系統上等方面都有備胎,但是操作系統是個生態,就算你推出,如果沒人給你開發APP,你還是很難推廣啊。就算強推,也要時間,至少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替代,這還是順利的情況下。

如果無法推廣成功,那就真的危險了。

中國有沒有牌可打,來抗衡?

當然有,比如稀土,如果沒有這個資源,手機,電腦都造不出來,但是美國也可以在本土加工稀土,而不是非得依靠中國,但是這也需要時間,短期也很難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這次,華為必須要依賴國家的支持了。


趙冰峰財經


如果華為將不再使用安卓系統,同時不再支持谷歌一系列服務,那麼華為在海外市場特別是歐洲以及美洲的份額以及出貨量將不得不放慢腳步,短短几年裡似乎也不足以彌補,原因有以下幾點:


1、歐洲美洲地區,因谷歌公司運營數載,谷歌服務已根深蒂固植於歐美消費者心中,同時谷歌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一旦谷歌服務比如google pay、google map以及google旗下youtube等停止服務,無異於中國消費者喪失支付寶、微信、視頻等,想要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品又擁有相同的體驗,何其難也!

2、目前在手機界,操作系統兩家獨大,一家為蘋果IOS系統;另一家則為谷歌安卓,若華為不支持安卓系統,加上目前成熟的手機操作系統主要為這兩大類,無異於在當今智能機橫行時代讓你用回塞班系統或黑莓等感覺,因此要麼使用除華為以外的其他安卓品牌手機要麼就用華為推出的鴻蒙系統,不過鑑於鴻蒙系統的兼容性以及用戶的使用習慣,沒有短短几年,很難贏得一大批用戶;

因此,如果華為不能再搭載安卓系統亦或不支持谷歌旗下服務,那麼對於華為海外市場來說,將是巨大的打擊,或許使得華為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不得不降低!


科技Joy


昨天google法國確認華為Mate30無法預裝google pay商店等google熱門產品

消息一出,解讀的人分成了兩派:

1、華為Mate30用不了谷歌商店等熱門產品;

2、華為Mate30只是沒有預裝谷歌商店等產品 用戶可以在購買後自行安裝使用。

第一種觀點認為華為在歐洲、日本的市場份額將大幅下降,給三星、小米等填補、搶佔,華為只能依靠國內市場——或者還有非洲市場?

第二種觀點認為華為在歐洲、日本的打擊並非很嚴重,努力還是有所作為的。

由於google沒有正式出聲明,沒有辦法確認哪一個觀點是對的。


安卓google認證是關鍵

以下是安卓官網對google認證的介紹:

google安全性認證最大的特點就是:

確保play Protect認證設備符合安卓安全和權限模型,並擁有最新安全更新的軟件構建;

保障手機設備是在沒有預先安裝惡意軟件情況下發貨;

是google為安卓內置的惡意軟件保護服務,採用了google先進機器學習算法技術;

如果設備不是google認證怎麼辦?

“如您的裝置並未有 Play Protect 認證,我們不能確保您從 Google 有基本的安全功能或應用程式,而 Play Store 也可能不如預期般運作,請謹記您的裝置可能不安全及不能正常運作。”

因此結論

1、華為也許可以繼續使用安卓系統,但因為不能使用google認證,Mate 30不能預裝google商店等軟件;

2、用戶是可以購買後自行安裝google應用,但APP能否正常使用看運氣且存在安全風險。

即:沒有google認證的手機存在安全和隱私洩露的風險。

這在注重隱私歐洲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因素。

3、即便用戶可以自行安裝google APP,但用戶往往會選擇有google認證的手機,而非買回來還要自己折騰的手機——除非是華為忠實粉絲,但這種人不多,不足以支撐華為在歐洲的業績。

大部分用戶講究的是安全性和便利性,買一部手機回來還要折騰半天才能用的,會勸退很多人。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事情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

美國政府決定動用政治手段限制華為的發展。谷歌立即響應美國政府決定。而同期大量受波及的美國企業選擇的是尋求禁令延緩。所以怎麼看,都是谷歌積極主動的配合美國政府。

mate30系列被確定無法使用谷歌服務框架後,本來有媒體/自媒體制作了指導消費者自行安裝GMS套件的科普,但是,隨後谷歌將用戶自行安裝的權限也堵上了。這標誌著華為海外手機安卓系統的死亡。可以這麼說這是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至暗時刻。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美國企業盡享全球化帶來的福利,特別是谷歌、微軟、高通、蘋果,他們把服務賣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特別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但同時,隨著中國製造和服務(特別是華為的崛起)搶佔市場的時候,美國的全球化紅利降低。一直躺著賺錢的美國露出了流氓嘴臉。

谷歌積極配合美國政府限制華為使用谷歌服務,必然會極大的影響華為手機的海外銷售。但是,我們也不必過於杞人憂天。

華為海外手機不能使用谷歌服務,就好比我們國內手機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寶。當然,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會形成很大的困擾。可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不需要使用微信支付寶的人群(還有很大部分都隨身攜帶兩部手機甚至更多)。況且,華為憑藉強大的硬件創新能力,手機本身吸引力巨大。所以,對華為來說,只是暫時銷量的損失而已。

不得不說的是,華為最新推出的旗艦手機Mate30系列在國內供不應求,持續追加訂單。所以說,在全年總的銷量上,華為並不會受到大的影響。


科技縱橫666


已經是事實了,還說如果。禁運包括谷歌。即使華為可以繼續使用安卓,也不能用谷歌地圖等應用,沒這些重要應用的手機在國內沒問題,在國外一臺也賣不出去。

所以華為只能用自己的系統,應用軟件的適配是個龐大工程,需要時間。另外像GPS導航功能也是美國的,這個禁不禁?缺了這功能的手機也是沒人要的。

已經賣出去的手機,谷歌是會繼續支持的,這不是美國心腸好,是有法律問題。讓手機用戶受損,用戶可以起訴。新手機,至少將來新推出的型號就不行了。我想這跟電信設備一樣的模式。美國90天寬限期有具體規定。

很顯然,國外不能賣了,只能在國內賣。兩大塊業務都減少是確定的事。手機排名會降到第五名左右。

一個公司被一個最大的惡霸政府欺負到如此地步,其實也是針對國家的,中國政府必須有反制措施。我想到眼前最直接的一條,就是政府絕不能允許中國的其他手機廠商擴產彌補美國的華為供貨商的損失,不管以何種方式。那是助紂為虐,誤國坑民的漢奸行為。


退休老頭x


似乎你們都片面理解了谷歌聲明的實際內容。

這些內容並非不能讓華為在手機上使用安卓系統,因為安卓系統是開源的,如果放棄“開源”這個幌子,安卓在手機操作系統市場上競爭力就無法保證了。谷歌所停止支持的,是預裝的安卓軟件商店,以及谷歌搜索、谷歌地圖、CHROME瀏覽器、GMAIL郵箱、YOUTUBE視頻等由谷歌獨家開發或買斷的應用軟件,且這種不支持只針對新產品和新顧客,已預裝這些軟件的老產品、老顧客不受影響,且用戶也可以自己手動安裝這些軟件。

這兩個限制中第一個限制實際上並沒有實際意義,因為華為既可以在重點市場為客戶定製、也可以和合作運營商共同推出專屬的軟件商城(在國內的華為就是這麼做的),鑑於安卓軟件商城的市場口碑就那麼回事,對華為手機海外銷售的影響不會很大。第二個限制相對嚴重一些,因為的確很多海外用戶習慣於使用上述谷歌專屬的應用軟件,華為是否有魅力改變這些海外用戶的手機使用習慣(蘋果是做到過這一點的,而諾基亞的費邊和微軟就失敗了),關乎其在海外市場、尤其歐美市場銷售的景氣。

不過話說回來,事到如今,還有的選擇麼?

順便提醒大家一句,華為的主營業務和主要利潤來源並不是手機,手機的主要利潤來源也不是海外市場,“海內市場”的第一個限制事實上已經不存在(使用華為手機的都應該能看到華為應用或應用市場,而看不到安卓市場),第二個,我不用說了吧?雖然我也不喜歡在國內用不上GMAIL和只能用百度搜索,但事實就是如此。至於5G,當前幾乎沒有一家投資者處於盈利狀況。


陶短房


    最近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購買美國企業的高科技技術產品,其中就包括谷歌的android系統。目前,谷歌已經宣佈官方安卓不再支持華為手機,華為手機的海外市場會受到很大影響,下文具體說一說。


    停止使用谷歌服務

    華為手機失去了對谷歌安卓系統的訪問權限,無法使用谷歌轉悠的應用和服務,只能使用開源平臺(AOSP)的安卓系統,對於國內用戶來說影響不大。但是海外華為手機用戶來說,一夜之間,手機變殘了,將無法使用google框架、google地圖、youtube等,對於華為在海外熱銷的P30等手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相比國外來說,谷歌禁用,對國內市場影響很小,我國銷售的android手機沒有使用谷歌服務和應用,因此國內的網友不用擔心自己的華為手機“變磚”。


    華為的“備胎”系統

    餘承東曾經表示“我們準備好了自己的操作系統,如果無法繼續使用這些系統,我們就準備B計劃”。前段時間,華為發佈了“方舟編譯器”,優化了安卓系統的底層,改變了程序運行的方式,可以說華為已經早已擁有自研手機操作系統的能力,只要與現有的安卓系統兼容,推廣應該不是難事。

    華為早在7年前就開始佈局自研操作系統,網上曝光了華為的“鴻蒙”手機操作系統,基於linux進行了大量的優化,華為的手機中得到了部分應用。一旦時機成熟,我想華為會推出自家的系統。


    禁運已經開始,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糟糕的局面可能會更加殘酷。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各大廠商更應該抱團在一起,共同推動“自主知識產權”的發展。歐洲曾經將我國排擠出“伽利略”導航系統項目,才有了我國的自主的北斗導航系統,美國的這次“義舉”將會成為我國另一次科技跨越的動力。


Geek視界


感謝您的閱讀!

網友說:騰訊只要答應所有它公司旗下產品都開發使用華為系統,很快就會被中國用戶接受!國外,慢慢來!

方舟編譯器,雖然並不於預示著華為系統的出現;可是,方舟編譯器卻有一種昭示:華為確實在系統上已經進行了頗有成效的成績,這成績在未來的華為系統中,是不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餘承東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華為暫時還會使用微軟和谷歌的系統,一旦被拒絕,使用方案B,採用華為的系統!華為系統似乎已經整裝待發,不過正在等著更好的時機而已。這個時機是什麼?我覺得不是谷歌或者微軟系統禁止國內使用系統,而是華為的設備成為全球第一的時候,這樣的華為才能一躍使用自己的系統,工程師才會給華為系統開發軟件,打造華為生態。

目前,我們做假設,如果現在華為不能使用安卓系統,確實華為在海外市場會遭受一定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並不大,我們網友說騰訊給華為開發APP,其實這只是針對國內,實際上,在華為發展到今天,華為比當時的WP其實市場更大,關於系統的生態問題,我覺得是可以解決的,關鍵是國外系統適配華為的系統嗎?

我想這就是華為努力開闢國外市場的緣故,我們知道,在2018年財報中,歐洲市場上升了24.3%,可見對於歐洲市場來說,華為確實在2018年有了十足的進步。

現在的華為積極的將華為國外市場的份額提升,也是為了它能夠以後推行華為系統做準備,當華為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時候,它推出系統,誰不會給它進行適配?

還有一個問題是:關於華為系統是否能夠達到iOS系統的流暢性?我以為,華為之所以目前沒有迅速推出系統,估計也有這份考慮在內,不過,現在是未知猜測,我希望能夠有更好的反饋給我們,等待!


LeoGo科技


這是個偽問題。

安卓是開源免費的,不存在不能用的問題。因為安卓基於開源免費的Linux,使用了開源源代碼,根據協議安卓也必須開源免費,谷歌再霸道,也不能禁止別人免費下載安卓源代碼並編譯後用於自己的手機上。

根據GPL協議,任何使用了遵循GPL協議的開源代碼的軟件,也必須遵守GPL協議,也要開源免費,也就是說GPL具有所謂的“傳染性”。

所以說,華為不能用安卓,這是不可能發生的。

谷歌能控制的是谷歌的服務,以及全家桶,這些是不開源的,需要授權的。問題就在這裡。特別是谷歌的消息服務GMS,幾乎所有海外軟件都依靠它推送消息,比如即時聊天軟件,不用駐留後臺也可以在手機黑屏待機時接收消息,股票軟件,可以即時接收股價信息預警,等等。

國內沒有GMS,所以微信等軟件必須自己駐留後臺 (起碼駐留服務),才可以待機接收。

安卓裡如果沒有谷歌的服務,安卓軟件還能否運行,就看軟件怎麼設計。如果像國內軟件那樣(駐留後臺自己推送),可以不依賴谷歌服務,如果是海外軟件,設計成依賴谷歌服務,就不能運行,甚至不能安裝。

華為手機如果不能使用谷歌服務,確實影響很大,不僅僅是谷歌全家桶不能用,還涉及大多數海外軟件能否用。

華為如果要推出鴻蒙或方舟編譯器,並不能解決這個難題,因為谷歌本來就沒有(也無權)禁止華為繼續用安卓的開源代碼。

目前唯一辦法就是建立自己的生態,針鋒相對谷歌的GMS,推出華為的HMS,動員全球開發者開發一個兼容HMS的app版本,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