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巨頭改用人民幣計價 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

新浪財經

鐵礦石巨頭改用人民幣計價 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

10月16日,微博大V 經濟學家陶永誼 發微博表示,鐵礦石巨頭力拓公司開始使用人民幣計價鐵礦石期貨,至此,全球三家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中,有兩家對人民幣敞開了大門。這意味著鐵礦石的議價權已經開始向中國傾斜。人民幣的國際化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鐵礦石巨頭改用人民幣計價 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

新浪期貨向業內瞭解到,以前力拓對中國的報價都是美元報價,現在確實是已經改用了人民幣計價。

據業內瞭解,這筆業務標的是17萬噸sp10粉、塊礦,在日照港交貨。今年力拓成立貿易公司,在日照港做混礦,給鋼廠用人民幣計價賣現貨。定價方面,綜合參考普氏及其他現貨指數、期貨價格。

而早在2017年,淡水河谷在大連港已經推出混礦、賣現貨,用人民幣或美元定價。

微博網友紛紛表示,人民幣國際化以來道路雖然曲折,但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可喜、可賀、可歌、可泣。

鐵礦石巨頭改用人民幣計價 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

圖為部分網友留言

傳統上鐵礦石三巨頭是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團三個鐵礦石跨國集團。

據瞭解,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國際化之後,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在大連利用人民幣計價的鐵礦石期貨來做風險對沖,全球的主要礦產商都把目光投向了這裡。

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鐵礦石期貨品種,為鋼鐵行業引導長協價格,做出長遠價格規劃和指引發揮了積極作用。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切實的一個抓手。

最近,澳大利亞鐵礦石巨頭力拓公司與中國山西高義鋼鐵公司簽訂了一份貿易合同,力拓向高義提供10000噸中品味鐵礦石。10000噸得數目相對於中國前8個月進口6.8億噸鐵礦石的總量來說,實在是九牛一毛,但重要的是,這筆交易是以人民幣來計價的。

鐵礦石用人民幣計價和用美元計價有什麼分別嗎?當然有,而且意義還十分重大。

以前,中國雖然是鐵礦石的最大進口國,最高的時候曾經包攬了全球70%的鐵礦石貿易量。但由於沒有用人民幣結算的交易市場,定價機制又十分原始,在國內需求旺盛的年份,居然出現鐵礦石離岸價格連續上漲100%的局面。2011年,巴西淡水河谷一家的利潤就達229億美元,而我國77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加在一起,只有800億人民幣。

2011年以後,隨著我國進口增速放緩,鐵礦石價格一路走低,最先沉不住氣的是巴西的淡水河谷,因為他們的鐵礦石到中國的路途更遠,運費更高,為了留住中國的客戶,2014年,淡水河谷與中國銀行簽署備忘錄,考慮在銷售鐵礦石的交易中用人民幣計價。從2017年起,淡水河谷在與我國鋼企的銷售活動中,開始了常態化的人民幣結算。

這一次澳大利亞的力拓公司採用人民幣結算,也是形勢所迫。由於巴西已經從今年的潰壩事件中恢復過來,開始重啟鐵礦石供應,力拓擔心中國買家轉向巴西,為了留住中國的客戶,採用人民幣計價也算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至此,全球三家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中,有兩家對人民幣敞開了大門。這意味著鐵礦石的議價權已經開始向中國傾斜。人民幣的國際化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